《三朝北盟會編》 作者:徐夢莘年代:宋代2600   

《三朝北盟會編》正文 卷二百十九

炎興下帙一百十九。

起紹興二十一年九月,盡紹興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一日乙未。

九月巫伋鄭藻使於金。

巫伋鄭藻以祈請使副使於金國至金國闕下引見畢內殿奏公一鳴驚人伋得入虜(改作金)主問所請伋首言乞修奉陵寢虜(改作金)主令譯者傳言不知歸國甚處頓放伋第三言本朝稱皇帝二字。又令譯者傳言此是你國中事當自理會伋唯唯而退以待辭而歸。

遺史曰:巫伋作祈請使而無祈請之辭投書而已議者謂不識字之承局可優為也。。

幸張俊第。

上幸張俊第府第官吏各轉一官(舊校雲:紹興二十一年十月高宗幸張俊第俊獻金器一千兩珠子六萬九千五百九顆。又珠子念珠一串一百九顆寶器古器汝禚書畫之類皆極希世之珍見武林舊事闔門轉官所以酬其進獻之費歟)。

十一月陳相為大金賀生辰國信使孟思恭則之。

陳相字相之孟思恭字彥安。

十二月金人遣使來賀正旦。

二十二年五月金人遣使來賀生辰。

十月孫仲鼇為大金賀正旦國信使陳靖副之。

陳靖字彥恭開封人。

李琳為大金賀生辰國信使石清副之。

十二月金人遣使來賀正旦。

紹興二十三年五月金人遣使來賀生辰。

十月八日癸亥施钜為大金賀正旦國信使冀彥明副之。

施钜字大任湖州人冀彥明開封人。

吳桌為大金賀生辰國信使張彥攸副之。

吳桌字少仁建康人張彥攸字安道開封人。

十二月金人遣使來賀正旦。

金人改元正元。

紹興二十四年五月金人遣使來賀生辰。

七月二日癸醜張俊薨。

中興遺史曰:張俊享年六十九以疾終於牖下上聞其薨震悼輟視朝三日賜棺木襲以一品禮服龍腦水銀賻絹積肥差追封循王厚祿其孤俊之妻秦國夫人魏氏先俊薨以其愛妾榮團體人張氏繼室嫌。

其同姓遂改為章氏俊狀貌雄偉性深渾厚嚴重征行戍守師律整齊納亡撫降皆能得其死力如楊存中田師中趙密輩皆出其門。

十四日丁醜幸張俊第臨奠。

上幸張俊第臨奠為之慟哭幹辦官高漸李革皆右武大夫仍賜金帶。

八月敕葬張俊。

敕葬張俊於常州無錫縣命延福宮使安德軍承宣使內侍省押班張去為護葬事。

林泉野記曰:張俊字英伯(舊校雲:宋史作伯英)秦州山陽人少為弓箭手初從瀘州兵討南蠻有功後從梁方平累攻夏國皆先登宣和五年京東河北盜爭起從梁方平破鄆州賊李太追至濬州大合群盜萬人來拒。又擊滅之六年破大名賊於超化寺追至內黃。又破內黃賊數千七年破沂州賊三萬於沂水追至密州。又破密賊徐靖於莒縣回遇賊於南樓山。又破之還沂州破賊張仙於磊鼓山。又破濰州群賊於方村累遷武德郎八年濟南賊孫列整眾十萬俊從方平討之先射中賊來挑戰者因大破於劄子山。又破濰州群黨於昌樂靖康中從種師中救太原與大金戰榆次奪馬千匹及師中死俊潰圍走烏河川虜(改作金)來追俊大呼死戰斬首五百級加武翼大夫從知信德府梁揚祖統兵竭康王於大名王問揚祖諸兵官誰可使揚祖稱俊忠實可任王甚愛之明年李煜(舊校雲:宋史作李昱)寇東平府王命俊同苗傅討之至任城縣遇伏兵賴其將趙密射退賊俊與傅擊煜大破之斬二千級加拱衛大夫徐州觀察使王即位除禦營使司前軍統製。又加帶禦器械往平杜用於淮甯府。又從兩浙製置王淵招降趙萬於潤州降陳通於杭州至婺州射殺賊何三五建炎二年秀州軍卒徐明反命俊討擒之獻俘於行在加武甯軍承宣使三年苗傅劉正彥反加俊武甯軍節度使秦鳳路馬步軍副總管交兵於俱重(刪此五字)俊不受與張浚泣議約諸將來勤王時韓世忠軍先為金人所敗死亡略心頭則不能軍俊乃以統領劉寶一軍代理之至臨平擊賊將苗翊馬柔吉軍敗之以複辟功加鎮西軍節度使數日。又改禦前右軍都統製大金渡江上幸溫州留俊軍守明州禦之大金兵至俊納隱士劉相如之計與之決戰令統製劉寶先戰不勝俊用兵橫衝之而楊沂中田師中軍戰。又不勝寶兵再進與之苦戰而李質。

率諸班直以舟師來助劉洪道雙率其兵射其旁遂大敗之殺數千人四年兀術(改作烏珠)。又領兵至俊擊之於高橋一日數合。又大敗之然其心懼其益兵再來遂與質洪道俱棄明州而走兀術(改作烏珠)聞諸軍已去複來屠其城加俊檢校少保定江昭慶軍節度使改神武右軍都統製大金寇(改作攻)淮南劉光世守潤州乞俊來援俊他托不行李成圍江州兵勢甚盛以後為江淮招討使。又命王燮嶽飛陳思恭皆聽其節製領兵五萬往討之紹興初至洪州李成將馬進來挑戰俊時壁不出後用飛計渡江擊之於玉隆觀敗之至筠州進陳兵數十萬命飛與陳思恭騎兵擊之數合不能勝俊度其已疲複率眾兵急攻之賊大破殺數萬人臨陣降者五萬俊懼其太眾。且疑複反是夜皆殺之進走追至奉縣之樓子莊至江州。又再敗之追至斬州羅田山。又敗之成遂殺進降於劉豫俊命飛追張用降其眾五萬知鄂州李允文恃兵跋扈俊誘而擒送行在加太尉四年大金兵犯(改作攻)淮東以俊為浙西江東宣撫使領兵至鎮江命統製張宗彥戰於真州六合縣敗之命其將盧師迪戰真州烏墩鎮敗之。又戰於烏石山敗之五年師迪戰於龍山敗之命統製王進戰盱眙敗之其將張元戰白塔敗之進。又同楊忠閔往戰於淮河敗之降其將程師回張延壽二人。又命統製高舉戰於天長軍(敗之)王進高舉盧師迪皆俊之將也。加開府儀岵司以其軍為行營中護軍兵六年加崇信奉甯盱眙築大城以拒大金時主管殿前司機沂中軍泗州劉豫遣至猊以軍三萬寇濠州俊令張宗顏王璋會沂中往擊之戰定遠縣及李家灣大破之降其兵萬人俊同沂中攻壽春府不克而還加少保鎮洮崇信奉甯軍節度使七年為淮南西路安撫使退軍建康府其軍多擾民不戢頗為民怨九年加少傅安民靖難功臣十年大金背盟加少師兼河南招討使封齊國公(命以)兵救劉於順昌俊竟不出兀術(改作烏珠)已退俊乃行命城縣米家村敗之統製王德戰斬城縣敗之下宿州俊進兵戰城父縣敗之下亳州。又戰於渦河敗之俊愛惜士卒賞罰明信先計後戰故未嚐敗焉十一年大金兀術(改作烏珠)龍虎大王鎮國大將軍韓常領兵五十萬陷廬和州連詔促俊率先奪和州諸軍至楊沂中亦以軍來故遣沂中同王德戰含山縣昭關仙崇嶺等處頗敗之兀術(改作烏珠)。

列大陣柘皋俊時感寒疾督戰沂中輕進敗績王德援之以騎軍橫衝其兵大破之擒其酋(改作隊)長百餘人殺其兵萬餘俄而兀術(改作烏珠)複以重兵圍濠州俊以糧乏退軍黃連鎮及濠州已陷令沂中往收複大金伏兵圍之沂跑龍套敗遣王德田師中高舉劉寶救之沂中得免退軍建康府其軍八萬皆少壯精練之士器甲光明鋒銳為諸軍第一世謂之鐵山軍俊兵強勢重恃寵怙權上眷之厚凡所言朝廷無不從薦人為監司郡守帶職名者甚眾宰椒敢少違晚年主和議與秦檜意合來朝除樞密使賜玉帶覺朝廷欲罷其權乃乞納兵忌劉嶽飛不赴援每譖於主相二人坐是獲罪複令同飛往楚州領韓世忠軍歸於鎮江以為備加太傅廣國公大金再陷楚泗濠揚州俊不出兵渡江以堅和議十二年還朝薦其將田師中往鄂州掌嶽飛兵初與檜約俊主和議盡罷諸大將悉以兵權歸俊故俊力助其謀及諸將皆罷檜乃令侍禦史江邈屢言俊罪罷為醴泉觀使複還三鎮節鉞封清河郡王改靜康甯武奉連連節度使二十一年上幸俊第勞之拜太師官吏各遷一官以劄子蓋為安德軍節度使二十四年七月薨年六十九追封循王敕葬常州無錫縣以知內侍省張張護喪事自行朝至無錫州郡將相祭之者接跡江左以為榮五子子琦子厚子顏子仁子正孫宗元其麾下將佐。若楊在職田師中王德趙密皆為三公節鉞張宗顏劉寶王進馬立王章皆顯仕幕府。若孫佑史願詹和詹宗明郤漸英溫彥多為侍從帥守後賜諡曰:忠烈。

十月沈虛中為大金賀正旦國信使張掄副之。

沈虛中字太虛張掄字材甫開封人。

張士襄為大金賀生辰國信使張說副之。

張士襄字讚可建康人張說字次傅開封人醫官公裕之子也。娶吳氏乃中宮之妹。

十二月金人遣使來賀正旦。

紹興二十五年正月車駕駐蹕臨安府。

十月初八日壬子鄭楠為大金賀生辰國信使李大受副之王瑉為大金賀正旦國信使王漢臣副之。

二十日甲午秦檜病銎。

秦檜以病勢危篤劄子乞同男熺致仕二孫塤堪改差在外宮觀降詔不允曰:丙吉有病夏侯勝預知必愈謂有陰德翥和饗其壽以及子孫卿獨運廟堂再。

安宗社元勳偉績著在常過吉遠矣。茲微爽於節宣廷恃以為輕重天下倚以為安危卿其保精神省思慮勿藥之喜中外所期納祿自陳豈朕所望所請宜不允再請許之。

製曰:太平樂與興賢共享盈成之治三公坐而論道難親幾務之繁眷予不召之臣光輔中興之運茲覽辭榮之奏宜推從欲之仁揚於大廷詔邇百辟具官秦檜閎深而肅括博厚而高明任天下之重而靡辭其難舉天下之言而必見於用蚤堅不奪之節力振無窮之基自登冠於宰司首定盟於鄰好大策非凡所見鹹胥動以浮言方克壯其猷獨秉持於素守上以遂予一人之孝養下以成勻百姓之安居矜功業之輝光複立規模之宏遠勸農桑而臻富庶興禮樂而導中和國製既成天休來萃比連聞於假告已渴佇於儀型乃命仆臣親臨甲第惟陰德之獲報宜勿藥以有瘳何遽貢於囊封祈上還於印組誠請確至詔旨莫回其寵拜於王封用歸榮於裏社雲雲可特授依前太師進封建康郡王。

二十一日乙未幸秦檜第。

上幸秦檜第問疾檜朝服拖紳無一語惟流涕淋浪而上亦為之墮淚就手解紅帕賜檜拭淚既退其子熺奏請代居宰相者為誰上曰:此事卿不當與宣賜本府幹辦官丁衤異金帶一條巳時還駕。

賜進士出身徉品頂戴四川街道上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許涵度校刊。

※卷二百十九校勘記。

俊潰圍走馬河川(馬誤作鳥)俊乃命統製米超(米超舊校雲:疑是宋超此作朱超誤)忌劉嶽飛以戰不力飛不赴援(脫以至飛六朱超誤)忌劉嶽飛以戰不力飛不赴援(脫以至飛六字)馬立王璋(璋誤作章)。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三朝北盟會編》

《三朝北盟會編》正文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卷二百一 卷二百二 卷二百三 卷二百四 卷二百五 卷二百六 卷二百七 卷二百八 卷二百九 卷二百十 卷二百十一 卷二百十二 卷二百十三 卷二百十四 卷二百十五 卷二百十六 卷二百十七 卷二百十八 卷二百十九 卷二百二十 卷二百二十一 卷二百二十二 卷二百二十三 卷二百二十四 卷二百二十五 卷二百二十六 卷二百二十七 卷二百二十八 卷二百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 卷二百三十一 卷二百三十二 卷二百三十三 卷二百三十四 卷二百三十五 卷二百三十六 卷二百三十七 卷二百三十八 卷十 卷二百三十九 卷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 卷三十七 卷二百四十一 卷六十三 卷二百四十二 卷八十六 卷二百四十三 卷二百四十四 卷一百三十六 卷二百四十五 卷一百六十八 卷二百四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二百四十七 卷二百四十八 卷二百四十九 卷二百五十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