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北盟會編》 作者:徐夢莘年代:宋代2600   

《三朝北盟會編》正文 卷一百八十四

炎興下帙八十四。

起紹興八年六月十七日辛未,盡十月。

十七日辛未殿中侍禦史張戒奏論和議不可成。

金國遣烏陵(改作烏淩阿)思謀石少卿來議和。且有還中原故地還梓宮及歸淵聖之說殿中侍禦史張戒以謂故地梓宮及淵聖必無可歸之理或恐太後可以還耳乃具奏曰:臣昨五月四日蒙賜對嚐力陳和議恐難成之狀似蒙聖恩慨然開納。且曰:卿言善和議成否當置而勿論但嚴設備目今王倫既虜(改作金)使隨至兩國之交謀議曲折小臣不敢與然其略可耳剽而聞臆度而知也。臣備員禦史國有大利害義當盡言況已蒙開納敢不畢其說臣竊為今日之議理有可必者畫大河為界複中原還梓宮歸淵聖此必不可得者也。各務休兵音問往複或歸吾太後此或可得者也。兩國之議和猶兩家之議婚姻也。家聲不敵雖有良媒決不能諧婚姻之好國勢不敵雖有虜(乞討作來)使決不能解侵伐之難虜(改作敵)強我弱國勢殊絕事之可否豈在一使人之口易者可得而難者必不可得理則然耳其或反映狂。且癡矣。敵國以我。

為狂。且(刪此字)癡則(刪此字)焉得不招寇(改作致侮)乎!臣恐其以此卜我也。我。若懼以增德則彼必以為智而不敢伐我。若喜而自寬則彼必以為愚而無所憚昔智伯欲襲衛遺之乘馬先以之璧衛君大悅諸大夫皆喜而南文字獨有憂色衛君問之南《文子》曰:無方之禮無功之賞禍之先也。我未有往而彼有以來是以憂也。,於是衛君修津梁捍邊城智伯不敢伐我今未有以勝虜(改作彼)而虜(改作彼)初非憚我虜(刪此字)一廢劉豫而自有中原乃遣王倫回揚言講和。且有複中原還梓宮歸淵聖之意此正所謂無方之禮無功之賞禍之先也。南《文子》所憂而以為善意可謂智乎!石勒欲擒王浚而奉棧劉琨郭威欲篡漢室而迎立湘陰恐敵或乘之也。臣揣虜(改作敵)情。若非襲我則必恐我或乘其後耳是皆款我之意而柰何信之中原之複不複梓宮之還不還淵聖之歸不歸一言可決遷延往返事已可知敵國愚弄使人延慢於我臣恐不足以講和而適以足招寇(改作致侮)複中原還梓宮歸淵聖臣子之心孰不願然以兵取之則可以貨取之則不可非惟不可亦必海裏亦或得之不過如童績買燕雲:之地虜人(二字改作彼)暫去複來財地卒兩失之耳自古,豈有兵不能勝貨財可以卻敵複國者或兵強而後戰可勝戰勝而後中原可複梓宮可還淵聖可歸苟力或未能則勤修厥政嚴設邊備可也。不知務此而聽其枝詞遊說僥幸萬一欲中原無故自複梓宮無故自還淵聖無故自歸不勞力而坐享成功臣竊以為過矣。事之必不可者臣既力言之其或可者臣亦妄為陛下謀之輒罄愚直(具畫)如後乃畫十二條盡切事機貼。

黃雲:臣謂淵聖固不可歸而太後或可歸自古伐人之國得其家而歸之者易得其君而歸之者難君之去來係於勝負而家則無與於事理勢固然虜人貪婪惟利是視(刪理勢至此十二字改作以此揆之)太後有可歸之理昔太祖常痛恨開運猾夏之禍自(刪常痛至此十字)登極專務節儉乘輿服用一切簡素別貯供禦羨餘之物謂左右曰:俟及三百萬緡當移書北虜(改作庭)贖晉朝陷番(改作被陷)百姓況陛下為太皇後雖縮衣節食可也。然亦須國勢稍振兵力稍強乃可望耳齊弱周強而宇文護之母遂歸況陛下有大半天下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可不勉哉!。

禦史中丞常同戶部侍郎向子諲中書舍人潘良貴並罷。

遺史曰:先是秦檜向子諲範同請與金人講和魏矼常同慮其詐和請善備之潘良貴主戰上鴿墜座官共議子諲執講和良貴大叱之及同奏事子諲與良貴交爭於殿上上知同為子諲辟客必附子諲也。故固問於同同乃以稱和為非而以良貴為是大忤上旨由是同及子譚良貴皆罷以同知湖州同字子正邛州人父安民為侍禦史事哲宗常言蔡京之罪被貶書名元祐奸黨世多其忠同以政和八年登進幹第累官知柳州紹興三年宰相呂頤浩薦其正直擢侍禦史為禦史中丞(舊按雲:宋史子諲入見語言煩褻潘良貴叱之退者再高宗色變閤門並彈之常同言良貴無罪忤旨,於是三人俱罷子諲出知平江府金使議和將入境不肯拜金詔乃上章力言宜卻勿受忤秦檜意乃致仕則子諲之廢棄正以不附和議故也。遺史所載是非失實諸類此不可不辨)。

劉移軍鎮江府。

劉自廬州召還以主管馬軍司公事移軍屯守鎮江府王庶請之也。。

三十日甲申張戒奏議和務先戰守。

朝廷議遣王倫奉使迎請梓宮殿中侍禦史張戒以謂議和務先知戰守乃奏論和狀其大略雲:臣為朝廷計外則姑示講和之名內則不忘決戰之誌名則不忘決戰之誌而實則嚴兵據險以守此誠至論而臣之所以前後進言於陛下者也。自古能戰能守而能和者有矣。未有不能戰不能守而能和也。。又曰:使真宗無蕭撻覽(改作達蘭)之捷仁宗非慶曆之盛雖有百曹利用百富弼,豈能和哉!。又曰:苟不能戰。又不能守區區信誓豈足恃也。上甚納之。

七月王倫加端明殿學士使於金國以請梓宮。

金國使烏陵(改作烏淩阿)思謀來故複遣王倫也。。

八月八日辛酉詔申飭邊備。

詔曰:日者複遣使人報聘上國申問諱日祈還梓宮尚慮疆場之臣未諭朝廷之意遂弛邊備以疑眾心忽於遠圖安於無事所以遏奔衝為守備者或至闊略練甲兵訓士卒者因廢講求保禦乏善後之謀臨敵無決勝之策方秋多警實軫於衷爾其嚴飭屬城明告部曲必謹必戒無忘捍禦之方愈遠愈堅更念久長之計以求無窮之固以成不拔之基凡爾有官鹹體朕衷。

巨師古軍和州。

馬擴為沿海置製副使軍於鎮江府。

九月韓世忠張浚嶽飛來朝。

參知政事劉大中罷為資政殿學士知處州府。

先是金人遣使來講和好也。劉大中附合趙鼎之議以為不可秦檜怒令蕭振言其罪罷其參知政事以資政知處州。

十月劉來朝。

趙鼎罷為檢校少傅奉國軍節度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

金人有許和之議上與宰相議之趙鼎堅執不可講和之說秦檜意欲講和一日朝議宰執奏事退檜獨留身奏諸和之說。且曰:臣以為講和便上曰:然檜曰:講和之議臣僚之說皆不同各持兩端畏首畏尾此不足以斷大事。若陛下決欲講和乞陛下英斷獨與臣議其事不許群臣幹與則其事乃可成不然無益也。上曰:朕獨與卿檜曰:臣亦恐未便欲望陛下更精加思慮三日然後別具奏稟上曰:然。又三日檜複留身奏事如初知上意欲和甚堅猶以為未也。乃曰:臣恐別有未便欲望陛下更思慮三日容臣別奏上曰:然。又三日檜複留身奏事如初知堅確不移方出文字乞決和議不許群臣幹與上欣納之鼎議不協遂罷宰相出知紹興府首途之日檜奏乞備禮餞鼎之行乃就津亭排列別筵率執政俟於津亭鼎相揖罷即登舟檜曰:已得旨餞送相公何不少留鼎曰:議論已不協何留之有(遂登舟叱)稿師離岸檜亦叱從人收筵檜將歸。且顧鼎言曰:檜是好意然舟已開矣。自是檜有憾鼎之意。

賜進士出身頭品頂戴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許涵度校刊。

※卷一百八十四校勘記。

但嚴設備具(具誤作目)然其大略(脫大字)今日之議理有可必者(一作今日之議和有可得者有不可得者)無方之禮(方一作力下同)南《文子》所憂而以為喜(喜誤作善)即或得之(即誤作亦)。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三朝北盟會編》

《三朝北盟會編》正文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卷二百一 卷二百二 卷二百三 卷二百四 卷二百五 卷二百六 卷二百七 卷二百八 卷二百九 卷二百十 卷二百十一 卷二百十二 卷二百十三 卷二百十四 卷二百十五 卷二百十六 卷二百十七 卷二百十八 卷二百十九 卷二百二十 卷二百二十一 卷二百二十二 卷二百二十三 卷二百二十四 卷二百二十五 卷二百二十六 卷二百二十七 卷二百二十八 卷二百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 卷二百三十一 卷二百三十二 卷二百三十三 卷二百三十四 卷二百三十五 卷二百三十六 卷二百三十七 卷二百三十八 卷十 卷二百三十九 卷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 卷三十七 卷二百四十一 卷六十三 卷二百四十二 卷八十六 卷二百四十三 卷二百四十四 卷一百三十六 卷二百四十五 卷一百六十八 卷二百四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二百四十七 卷二百四十八 卷二百四十九 卷二百五十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