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北盟會編》 作者:徐夢莘年代:宋代2600   

《三朝北盟會編》正文 卷一百七十八

炎興下帙七十八。

起紹興七年四月十七日戊申,盡八月五日乙未。

十七日戊申追尊道君皇帝為聖文仁德顯孝皇帝惠恭皇後王氏為顯恭皇後皇後鄭氏為顯肅皇後。

五月九日庚午張浚還行在。

行狀曰:公自淮西歸與趙鼎在相位以招賢才為急務從列要津多一時之望百執事奔走效職不敢自營人號為小元祐。又以人主當務講學以為修身致治之本薦河南門人尹闇宜在講筵有旨促召赴闕會旱災公力求去至再四上曰:秦檜何如公曰:近與共事始知其闇上曰:然則用趙鼎公本以檜爭靖康時建議立趙氏不畏死有力量可以共天下之事而一時仁賢薦檜尤力遂推引同朝始覺其願望包藏因上問故及之。

嶽飛居江州乞持餘服。

嶽飛與張浚議事不合既回鎮即上言將相議事不合乞罷兵守餘服不候報即往江州入廬山廬墓上遣宣諭之猶不起。

劉豫陷隨州。

六月呂祉自淮西來。

張宗元為湖北京西路宣撫判官以監嶽飛軍。

呂祉還淮西。

王德來朝。

呂祉舉止驕傲不諳軍旅統製官有兩使有正使者橫檛唱喏祉貪應之有伺候終日稱歇息喫食調弄聲樂之類不得相見者其下多憤怒統製酈瓊王世忠狀王德之罪於朝德密知之遂赴行在上問之德具言諸將驕暴恐生別變上愕然遂命德以本軍入衛。

七月張俊為淮西宣撫使揚沂中為淮西製置使。

呂祉無馭將治軍之才諸將皆瓷橫祉密聞於朝廷議遣張俊楊沂中往分其兵乃以俊為淮西宣撫使汽中為淮西製置使。

八日戊辰酈瓊王世忠斬賽趙買臣王理由晟叛殺喬仲福等執呂祉等附於劉豫。

楊沂中為淮西製置使先遣吳錫以兵往淮西察其兵中動靜酈瓊王世忠等覺之各有異誌統製康淵曰:朝廷素輕武臣多受屈辱聞齊皇帝折節下士皆為之用眾皆不應猶相視以目先是王師晟常北戍在壽春府攜路政弟子文奴以去政訴於呂祉是時將士方不安祉之政師晟還廬州乃與瓊世忠及張全等謀為叛亂瓊遣人邀截祉所發遞角盡得祉所言軍官之罪瓊等大怨怒康淵曰:歸事中原則安矣。戊辰諸統製晨謁祉方吃茶瓊袖中出遞申文字呼統製張景曰:諸兵官有何罪張統製乃具許多事申朝廷祉見之大驚欲退走不及為瓊所執有祉之承局者以刀欲砍瓊大呼曰:怎敢如此忽見有執鐵骨朵者瓊取以擊承局承避死於階下瓊之提轄已殺張景於聽事。又殺喬仲福邢支劉永衡並執前安撫趙康直安撫趙不群及劉光輔率前軍長驅以行軍士縱掠城市而後去途中瓊等好謂祉曰:王德入朝妄奏瓊等有叛誌瓊等懼朝廷見疑所以為此願尚書及安撫奏知明瓊等無叛心則瓊等駐軍淮上以待朝廷之命祉然之奏書已行瓊複行至霍邱殺祉並殺康直而縱不群歸蓋不群方代康直為淮西安撫知廬州未旬日無怨憾於軍中也。上聞之慟哭悔恨者不已劉及吳錫至廬州以兵追之不及還濠州瓊等遂附於劉豫諸軍潛遁不反者加官而複其軍額初張浚欲改易淮西兵政參政張守以為不。

可力勸止之不從守曰:若必欲改易須得有紀律聞望素高能服諸兵官之心者一人方可浚曰:正謂有其人故欲易之也。是時祉衣服儇侈語言輕易嚐自謂。若專總一軍過明堂大禮當白劉豫父子來然後盡複舊疆守知浚意必欲用祉而浚往淮西視師守慮其輕改軍政乃以書戒浚持重不當容易答書言必改易之意果致敗事。

二十三日癸未詔求直言。

八月楊沂中居廬州。

八月五日乙未劉豫遣使乞兵於金國。

是時偽齊國中風傳朝廷將欲北伐者偽皇子劉麟奏雲:近者聞人屢言張浚總管領烏合之眾或逼宿亳或窺陳蔡或出襄漢增修器甲趣辦軍糧此其誌不小先起者製人後起者製於人欲乞從本國選差官聞於上國請發突騎諸呼先入伐其奸謀豫從之遽命李鄴至婿偽迪功郎監南草場遊何偽宣議郎皇子大總管府準備差委楊堯弼乞兵於金國堯弼病辭遂命偽宣教郎戶部員外郎韓元英代堯弼行。

張俊知廬州。

張俊以淮西宣府至廬州欲追酈瓊聞既渡淮矣。遂還泗州。

朱勝非知宣州。

朱勝非以觀文殿大學士知宣州有都督府所增耗米勝非奏罷放而宰相難之勝非即揭榜先次放免以請於上上大悅而宰臣憾焉。

嶽飛赴行在。

初嶽飛解兵往江州廬山持餘服也。累召敦促不肯起朝廷劄下宣撫司參議官李。若虛統製王貴同去敦請飛依舊管軍如違。若虛等並行軍法。若虛等既至廬山東林寺見飛道朝廷之意敦請飛堅執不肯出。若虛曰:是欲反耶此非美事。若堅執不從朝廷,豈不疑宣撫。且宣撫乃河北一農夫耳受天子之委任付以兵柄宣撫謂可與朝廷相抗乎!宣撫。若堅執不從。若虛等受刑而死何負於宣撫宣撫心,豈不愧凡六日飛乃受詔赴行在張浚道上所以眷念之意。且責其不候報即棄軍而廬墓飛辭窮曰:卻如何作主張浚曰:待罪可也。飛然之遂具表待罪樞密院使見飛今上表已有忿忿之意矣。(樞密謂秦檜也。)。

金人斬高慶裔於會甯市。

節要曰:高慶裔粘罕(改作尼堪)用事者吳乞買(改作烏奇邁)之長子宋國王宗船欲誣(改作除)粘罕(改作尼堪)故先折其羽翼以高慶裔有贓下大理寺粘罕(改作尼堪)乞免官為庶人贖高慶裔之罪虜(改作金)主不允慶裔臨刑粘罕(改作尼堪)哭別之慶裔謂粘罕(改作尼堪)曰:我公早聽某言事豈至於今日某今死爾我公其善保之以此知慶裔嚐教粘罕(改作尼堪)之反也。明矣。。

粘罕(改作尼堪)以病殂。

節要曰:粘罕(改作尼堪)以慶裔故絕食縱飲恚悶而死雖非梃刃所及似站非正命也。(刪雖非至此十二字)。

粘罕(改作尼堪)獄中上書臣聞功大則謗興德高則毀來此言是也。自振古論之以周公之聖人也。當成王即政之初以言其業則未盛也。以言其時則未太平也。以言其君則幼君也。周公是時建功立事製禮作樂書忠竭力勤勞王家公之功德編於詩書流傳天下自古及今稱之無愧焉尚有四國之流言誅弟之過也。況後世不及周公者乎!臣今所慮輒敢辨於陛下念臣老矣。臣於天會之初從二先帝破遼攻宋兵無五萬之眾糧無十日之儲和驅深入旄旗指處莫不請命受降遼宋二主及血屬並歸囚虜遼宋郡邑歸我版圖方今東瀕大海西徹胸溪南連交廣北底室韋罔不臣妾以大金創基洪業繼治盛朝先帝所委臣之力也。。又扶持陛下幼衝以臨大寶南麵天下此成王之勢也。臣之忠勤過於周公之(下有闕文)賴成王之聖慮也。今臣雖吐其言在陛下察情臣用陳前日之罪禦林牙兵忽然猖獗幹冒陛下用臣出師之任臣受命欲謁駑鈍之力盡淺拙之謀以狂巷耶律潛伏沙黨複反交攻凡三晝夜其勝負未分猶可為戰柰杜允糧草已斷人馬凍死禦林牙兵知我深入重地前不樵蘇後。又糧斷所以王師失利。又副將外家得心生反逆背負朝廷外家得之反背有其由也。知父兄妻子並在禦林牙軍中兩軍發釁其外家得將軍下數千騎自亂我軍使臣不得施此大敗之罪也。非臣悖慢願陛下察臣之肝膽念臣有立國之功陛下有繼統之業可貸臣螻蟻之命嗚呼功成名遂身退天下之道也。臣嚐有此誌貪戀陛下之聖意眷慕陛下之宗廟躊躇猶豫以至於此使臣伊呂之功反當長樂之禍願陛下釋臣縲絏之難願成五湖之遊誓謁犬馬之報。

下粘罕(改作尼堪)詔門下先王製賞罰賞所以裒有功罰。

所以誅有罪非喜怒也。朕惟國相粘罕(改作尼堪)輔佐先帝會立邊功迨先帝上仙朕繼承不祚眷惟元老俾董征誅不謂持吾重權陰懷異議國人皆曰:可殺朕躬匪敢私徇奏對悖慢理當棄殛以彰厥辜嗚呼四皓出而複興漢室二叔誅而再造周基去惡用賢其鑒如此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鬆漠記聞曰:粘罕(改作尼堪)者吳乞買(改作烏奇邁)三從兄弟名宗翰小名鳥家奴(改作鳥嘉努)本曰:粘漢言其貌類漢兒也。(刪本曰:至此十一字)其父即阿盧裏移齎(收作阿喇勒伊拉齊)粘罕(改作尼堪)為四元帥後雖貴亦襲父官稱曰:阿盧裏移齎孛極烈(改作阿喇勒伊拉齊貝勒)都元帥孛極烈彼雲:大官人也。(刪孛極至此九字)其庶弟名宗憲字吉甫好讀書甚賢。

張彙金虜(刪此二字)節要曰:粘罕(改作尼堪)死後有烏陵思謀(改作烏淩阿思謀)楮本北遼合蘇款(改作哈斯罕)女真居遼地俗呼熟女真如陝西熟戶番之類也。女真烏陵之稚者最為微賤(刪女真至此三十字)小名撒盧拇(改作察勒瑪)本無名字女真(改作金祖)初起時思謀方負柴為粘罕(改作尼堪)虜之粘罕(改作尼堪)嘉其為人遂以其弟石窟馬(改作實古納)之乳母妻之命為都提點(乃北虜貴家奴仆之稱。刪注九字)思謀奸狡多慮善於周身女真之(此三字改作於眾)中素稱辯慧機術至深可取粘罕(改作尼堪)用之為腹心宣和閑往來隨奉使作計議使議燕地稅賦及舉兵南侵等事皆預其謀為用事之人後以門下被虜人洛陽進士吳鼎蘇誾立名曰:思謀字促遠粘罕(改作尼堪)以思謀累充奉使有勞令樞密院白身差權太原府少尹至是粘罕(改作尼堪)死思謀赴喪自粘罕(改作尼堪)死穹廬內亂太行嘯聚蜂起思謀每夜展轉無寐或被衣而坐喟然崦歎曰:可惜官人備曆險阻以取天下而今為數小子壞之我未知其死所矣。(粘罕之家呼粘罕為官人思謀粘罕家人也。數小子者謂金虜主亶之輩也。思謀妻曹氏乃彬之裔也。曹氏常語於臣故得知之。注粘罕均改作尼堪刪虜字)改官製授甯遠大將軍遷沁南軍節度使知懷州太行義士破懷州萬善鎮思謀率兵民保城集父老諭之曰:爾等各撫諭子弟無得扇搖南朝軍來吾開門納王師其奸詐如此兀術(改作烏珠)凡軍國大事皆谘問之。

征蒙記曰:粘罕(改作尼堪)偽諡為威烈皇帝(舊校雲:按金史海陵篡立追諡其父宗幹為皇帝此作宗翰誤)。

趙鼎為醴泉觀使兼侍讀召赴行在。

劉洪道主管步軍司公事。

楊沂中之請張浚不得已而從之。

酈瓊等到偽齊。

先是順昌府報到京師雲:江南劉相公副都統製酈瓊等帶劉相公全甲人馬共淮西百姓十餘萬歸附已拘留器甲訖豫大喜命重粉飾門牆一新從衛增團齡儀仗以待其來遣偽戶部侍郎馮長甯偽選鋒統製李師雄為接納使副是日也。瓊到京師豫禦文德殿引見偽命瓊靖難軍節度使知拱州劉光輔為北京大名府路副總管趙買臣南京副總管王世忠偽皇子府前軍統製靳賽左軍統製餘或諸州兵馬鈐轄或遙授準備差使緝捕盜賊令瓊等具王師必欲北征備說江南諸軍虛實遣長甯再乞兵於金國。

賜進士出身頭品頂戴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許涵度校刊。

※卷一百七十八校勘記。

呂祉舉止驕傲(至)其下多憤怒(此五十四字應在呂社還淮西之後一行誤連後段)王德來朝(此條應在其下多憤怒之後一行誤移於前)統製酈瓊王世忠狀王德之罪(至)以本軍入衛(此四十七字應另行在王德來朝一條之後誤連上段)張俊以淮西宣撫(撫誤作府)。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三朝北盟會編》

《三朝北盟會編》正文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卷二百一 卷二百二 卷二百三 卷二百四 卷二百五 卷二百六 卷二百七 卷二百八 卷二百九 卷二百十 卷二百十一 卷二百十二 卷二百十三 卷二百十四 卷二百十五 卷二百十六 卷二百十七 卷二百十八 卷二百十九 卷二百二十 卷二百二十一 卷二百二十二 卷二百二十三 卷二百二十四 卷二百二十五 卷二百二十六 卷二百二十七 卷二百二十八 卷二百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 卷二百三十一 卷二百三十二 卷二百三十三 卷二百三十四 卷二百三十五 卷二百三十六 卷二百三十七 卷二百三十八 卷十 卷二百三十九 卷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 卷三十七 卷二百四十一 卷六十三 卷二百四十二 卷八十六 卷二百四十三 卷二百四十四 卷一百三十六 卷二百四十五 卷一百六十八 卷二百四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二百四十七 卷二百四十八 卷二百四十九 卷二百五十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