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北盟會編》 作者:徐夢莘年代:宋代2600   

《三朝北盟會編》正文 卷八十八

靖康中帙六十三。

起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已未,盡其日。

張叔夜字嵇仲開封人侍中徐國公耆之後也。通經史善屬文習兵法長於詩詠有文武大材初為武職內侍馮浩高其材每薦之叔夜亦上兵策及宮詞百篇上喜之換文資累遷太常少卿賜同進士出身擢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宣和初浩以諫賜死臣寮。又言叔夜乃親黨也。降三官罷之後起知海州破群盜宋江有功宣和末京東大盜四起擢叔夜知濟南府與京東製置使梁方平協謀屢平巨寇靖康初召赴闕除南道大總管兼知鄧州後粘罕(改作尼堪)攻京城詔起四方援兵叔夜同其子伯奮仲熊率兵一萬三千而來與大金戰京西大小十八陣皆破之遂至京城與金人戰殺相當再戰攻之擒首領三十餘詔加延康殿學士內外兵馬都總管移軍入城叔夜言請因金人營壘未全率諸軍擊之其敗可必上不從軍卒郭京聚兵欲以左道破賊(改作敵)上幸京城加叔夜資政殿學士叔夜上言恐郭京狂率敗事俄除僉書樞密院提舉京城四壁子承直郎伯奮仲熊特改合人。

官上幸京城見護龍河填盡憂之叔夜曰:臣願率眾出城以計劫之徒守空城則天下事去矣。上堅不從叔夜乞罷簽書樞密院之任帶南道總管領南道兵不允叔夜召諸將議事皆不至叔夜意沮及金人登城叔夜兵潰斬之不能禁再同何以奇兵八百領統製張仲剛等與金人戰南薰門下欲複奪城不能上及金人廢立叔夜與孫傅上書乞複立帝不許。又乞立皇太子及燕越王。又不許。又乞立趙氏一人。又不許叔夜傅詣南薰門下拜泣請存趙氏粘罕(改作尼堪)取詣軍中曰:孫傅不立異姓巳為我殺公年老大家宗族繁盛,豈可與傅同死耶可供狀立異姓叔夜曰:累世荷國厚恩誓與國家俱存亡實不願立異姓逼之數四叔夜終不從請死而巳乃引叔夜並其子仲熊北去建炎初遙加觀文殿學士卒以不屈死於金國年六十三累贈少師諡忠文賜廟於信州。

靖康小雅曰:公諱叔夜靖康元年諜知金人師。且再大舉太原真定相繼為賊(改作敵)所陷始詔天下帥守各以其兵入赴國難十一月日賊(改作敵)至近畿諸道之師未有至者公時守鄧州遂以官軍及民兵萬六千人至都城之南營於戴樓門外時金人稍以兵薄城公屢擊走之上為親幸南城登譙樓慰喻公。且除公簽書樞密院上以球文金帶賜之金人既大集乃命公移師入門京城失守上再幸賊中(改作敵營)既乖和議虜(改作敵)使吳開莫儔連日入趣立異姓王時雍以下會議秘書省皆請立張邦昌公獨抗疏力言不可有告公恐貽金人之怒者公不聽既而胡(改作金)人索公出赴軍前遂留不遣嗚呼大臣事君不當爾耶死生之間人之所難而能不避鼎鑊以全大節社稷之衛也。《詩》曰:金人剽悍一歲再至公提郡兵疾驅入衛虜(改作議)將易姓公秉大義獨敢抗言必複趙氏欲扶日馭力埽氛翳身拘名張忠烈振世。

張叔夜家傳一乞都關中權暫駐蹕襄陽府劄付契勘長安關中之地曆代所以成王業也。舍此而下皆去中原浸遠名為遷都其實偏霸今襄陽漢江回環西南有萬山三關之險尚可號令中原去關陝京東河北不遠然地步不廣深恐不足以容萬乘百司。若或事從簡省將城盡行展套建立樓櫓姑取其關中路近旁通巴蜀權暫駐蹕聚糧益兵力加營繕亦足以建都徐為入關之計以東西二京為別都留兵以衛陵寢次則南京(一作荊南)地勢平廣居民繁富今先具。

襄陽圖所有南京形勝如聖慈有意行幸即別具圖進呈。

次開具自京至襄陽府驛程契勘自京至襄陽認驛程下項京至延嘉鎮四十五裏延嘉鎮至尉氏縣四十五裏尉氏縣至許田鎮七十五裏許田鎮至潁昌府四十五裏潁昌府至潁橋鎮四十五裏潁橋鎮至襄城縣三十六裏襄城縣至汝墳填四十五裏汝墳鎮至葉縣四十五裏葉縣至新寨鎮三十六裏新寨鎮至方城縣四十五裏方城縣至許村九十裏許村至青台五十裏青台至唐州五十裏唐州至朝陽縣六十裏朝陽縣至崔村(闕)裏崔村至八疊七十裏八疊至襄陽五十裏。又乞遷都劄子契勘遷都必詳講究一道山川險阻戰守利害以備非常臣近知鄧州是時見京洛士人避寇多來襄鄧猶恐虜(改作敵)騎至潁昌等處臣仔細詢問及稽考地形自潁州而南唐州方城縣最為諸路會口井邑亦甚繁富汝州魯山縣三亞路亦可進軍馬今既欲都襄陽則方城恐當升為郡魯山亦當為路日兩頭置立關城以備虜(改作敵)騎南響其襄陽之西四柳等關雖路險不通兵車然去陝西府六百餘裏亦合嚴立戍守取進止。

又劄子曰:臣昨領本道兵至京蒙陛下獎擢然三道與西兵迄不至臣孤軍無毫發功臣至之初得對便殿首陳遷都關中之策蒙陛下麵諭令臣力主此議後來臣屢次開陳及近進暫駐蹕襄陽以圖收複狀。若陛下不以臣為不才候門開日令臣前去置司襄陽府密行措置候見次第臣以本道兵前來奉迎鑾輿取進止。

又乞權暫駐蹕襄陽府畫一狀曰:一乞以南京留守總製京西江湖淮浙京西諸路軍馬漕運等事為名其印記備用大祀司印一營繕南京城池宮闕及百司諸軍營壘並乞仍舊有官舍及寺觀量加增葺其材植於出產處委監司州郡疾速依本司所立限應副一乞將襄陽鄧唐汝州守臣別行選任其通判幕職官知縣乞從守臣銓擇如見任人不能辦事或缺官去處並聽辟置仍乞添置轉運使二員專切應辨驛頓及移用應副本京錢糧本司乞置參議官四員並從朝廷差人依奏事例施行勾當公事官八員管勾及書寫機密文字各一員從本司辟奏隨本人資序支破添支驛券請給人從其餘如所屬路分官其有不職或闕官去處恐奏請取覆不及欲乞臨事先。

次差間慢處見任或待闕官抵替奏取指揮差注一錢糧欲乞將上供一半之數截撥於襄陽府交納京西路諸司錢糧權許專一應副驛頓等支用稅賦許行支移即不得過自來地裏之數一方城地當衝會正係控扼去處欲乞改縣為軍選差知軍等官屯兵北扼胡(改作敵)馬要津一襄陽既為別都屯駐軍馬增修城壁乞添差路分兵馬總管一員一乞給降度牒五百道校尉副尉帖各三百道許依本價召人情願承買或用承信迪功郎告各一百道給人中錢糧木植等檄勸勤力之人一乞分支官屬人從當直人見有元帶來本道軍民兵及京西第一第七將見在城內人欲乞盡數將帶前去候到元差發州縣旋遣發如或少闕沿路量行差人馬轉替前去所貴即日官屬人從更不得於京師差撥一太廟社稷欲乞繪圖前去一乞差士功都壕寨官二員土瓦都料大小木作頭各五人一營宮闕乞依應天府規製如倉猝應辦不及即隨宜修建一乞候出京日便於道路合置頓處儲積牲畜錢物所到即應副具次第聞奏。

小貼子臣伏睹襄陽府地據荊楚上遊欲乞降敕改作南京所有宮室依麵得旨隨宜營繕取進止太廟社稷兩宮原廟諸王主第兩省都堂秘書省學士院尚書史院九寺三監禦史台府廨大理寺二府官告院內尚書省九寺三監文案官吏自管押或先或後餘以次發所有車乘本道自發遣前來臣將來臨行抽差作匠等前去後到繪圖進呈者所有畫一續具奏稟其錢糧據所用務遵儉約經畫。

又敘戰功勤王及勸都關中以病乞致仕宮觀劄子曰:臣本無技能徒以片文隻字誤曆禁近逮出守海壖會劇賊猝至偶遣兵斬捕賊勢挫衄相與出降蒙恩進秩其後濟南郡盜賊蜂起朝廷猶錄微效於宮祠中擢知濟南賊稍平移青州正月中金人寇(改作至)京師詔發兵入援臣等奏乞兵與諸將追擊胡(改作敵)騎及席益到青臣代還至都時虜(改作敵)騎巳渡河被差知鄧州四道建帥去冬準禦劄令不候兵集領見兵勤王臣自鄧至京凡四十驛道路轉載十一月朝京師蒙陛下初擢延康殿學士繼除資政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臣自初到累奏乞出戰會三道兵未到伺候兵集而三道兵終不至城巳失守無毫發功初至之日勸陛下遷都關中繼蒙聖訓駐蹕襄陽令臣經畫臣愚實欲自效而痼疾忽發步履艱棘恐不足。

以當遣使欲乞聖恩察臣非敢避事實緣疾病特許臣守本官致仕或在外宮觀差使。

又敘諸將不肯出兵城破被創猶戰自劾劄子曰:臣比者領兵至都荷陛下所以獎激之眷過厚遂使僥冒以至今日退念臣初至之日嚐欲速戰妄意乘其營壘未就以輕兵迎擊諸將,或以為不可逮虜(改作敵)寨既成致城外或自決水或自縱火更無戰場登城守禦諸將環視號令不一卒至不守臣身自被創是夜猶領張仲剛等兵戰南薰門下臣男以南道兵戰安上門上是時諸將皆先臣下城接戰之際無一人至者戰罷與陳過庭俱入禁中明日越王鄆王欲戰於曹門外陛下使臣與二王俱出臣未及領所統兵而二王自將衛兵巳出門矣。不敢不以身從僅能追及既兵非臣部曲無由節其進退遂無毫發這效中間奏乞罷內外總管尋得旨令彈壓候師退限十日結局今內外彈壓雖無可虞盜賊然不足為勞伏望候師退日重賜罷黜以示無功之罰少慰僉議。

又辯利在速戰及累奏郭京狂率敗衄劄子曰:臣比者領兵至都荷陛下獎激遂使僥冒至此退念臣之初至當時京城甲馬自盛而招集烏合之眾其勢可暫難久臣以謂乘其營壘未就欲引兵迎擊屢具奏陳以謂利在速戰蒙陛下麵加獎訓以臣狂妄太甚戒令候三道及西兵俱進於正月間舉兵恐輕動如姚平仲之失其後三道兵與西兵不至而城巳失守臣自上城身被創猶召集張仲剛等兵戰南薰門下臣男伯奮以南道兵戰安上門上會城上守禦人皆先臣下城城上東西麵無一人把截接戰之際亦無人應援然殺傷相當中間車駕出郊得旨令於舊城內外彈壓後複乞罷內外總管準尚書省劄子奉聖旨候師退限十日結局今內外彈壓偶無可虞盜賊然深懼群然以謂臣前此不肯出兵及郭京之敗多由臣不合令出城勘會郭京出兵臣累奏慮其狂率敗衄今日孤外之跡伏乞睿慈特賜主張取進止。

又申金人元帥狀契勘累具申乞存立趙氏之後今奉令旨令立見今為首管事之人緣本官非眾所推勘會昨承初七日奉令旨如無可推戴令具申元帥府管依元帥府推戴狀申今來欲乞檢會累申從元帥府於嗣子或於趙氏之屬內擇立一人所貴恩歸元帥府永為藩輔而趙氏宗廟尚得血食謹具狀申元帥府伏候台令。

金人。又留中丞秦檜侍郎司馬樸不遣。

,或以言語,或以廢立事亦舉家北遷。

賜進士出身頭品頂戴四川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許涵度校刊。

※卷八十八校勘記。

再戰破之禽首領三十餘(破誤作攻)請因金人營壘未立(立誤作生)俄除簽書樞密院(簽誤作僉)公年老大家宗族繁盛(宗字衍)乃命公移師入南門(脫南遼)權暫駐蹕襄陽府劄子(子誤作村)恐不足以容萬乘置百司(脫置字)及近進暫駐蹕襄陽圖狀(圖狀誤作以圖收複狀)給人中錢糧木植等激勸勤力之人(給人一作給入無中字激誤作檄)一乞分支官屬人從(一作一身分及官屬人從)土瓦甎料(甎誤作都)兩宮宗廟(宗誤作原)後到繪圖進呈者(後應作候者字衍)臣自城上身被數創(脫數字)。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三朝北盟會編》

《三朝北盟會編》正文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卷二十五 卷二十六 卷二十七 卷二十八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三十四 卷三十五 卷三十六 卷三十八 卷三十九 卷四十 卷四十一 卷四十二 卷四十三 卷四十四 卷四十五 卷四十六 卷四十七 卷四十八 卷四十九 卷五十 卷五十一 卷五十二 卷五十三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卷五十六 卷五十七 卷五十八 卷五十九 卷六十 卷六十一 卷六十二 卷六十四 卷六十五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卷六十八 卷六十九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七十二 卷七十三 卷七十四 卷七十五 卷七十六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卷七十九 卷八十 卷八十一 卷八十二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八十五 卷八十七 卷八十八 卷八十九 卷九十 卷九十一 卷九十二 卷九十三 卷九十四 卷九十五 卷九十六 卷九十七 卷九十八 卷九十九 卷一百 卷一百一 卷一百二 卷一百三 卷一百四 卷一百五 卷一百六 卷一百七 卷一百八 卷一百九 卷一百十 卷一百十一 卷一百十二 卷一百十三 卷一百十四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六 卷一百十七 卷一百十八 卷一百十九 卷一百二十 卷一百二十一 卷一百二十二 卷一百二十三 卷一百二十四 卷一百二十五 卷一百二十六 卷一百二十七 卷一百二十八 卷一百二十九 卷一百三十 卷一百三十一 卷一百三十二 卷一百三十三 卷一百三十四 卷一百三十五 卷一百三十七 卷一百三十八 卷一百三十九 卷一百四十 卷一百四十一 卷一百四十二 卷一百四十三 卷一百四十四 卷一百四十五 卷一百四十六 卷一百四十七 卷一百四十八 卷一百四十九 卷一百五十 卷一百五十一 卷一百五十二 卷一百五十三 卷一百五十四 卷一百五十五 卷一百五十六 卷一百五十七 卷一百五十八 卷一百五十九 卷一百六十 卷一百六十一 卷一百六十二 卷一百六十三 卷一百六十四 卷一百六十五 卷一百六十六 卷一百六十七 卷一百六十九 卷一百七十 卷一百七十一 卷一百七十二 卷一百七十三 卷一百七十四 卷一百七十五 卷一百七十六 卷一百七十七 卷一百七十八 卷一百七十九 卷一百八十 卷一百八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卷一百八十六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卷一百九十 卷一百九十一 卷一百九十二 卷一百九十三 卷一百九十四 卷一百九十五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卷一百九十八 卷一百九十九 卷二百 卷二百一 卷二百二 卷二百三 卷二百四 卷二百五 卷二百六 卷二百七 卷二百八 卷二百九 卷二百十 卷二百十一 卷二百十二 卷二百十三 卷二百十四 卷二百十五 卷二百十六 卷二百十七 卷二百十八 卷二百十九 卷二百二十 卷二百二十一 卷二百二十二 卷二百二十三 卷二百二十四 卷二百二十五 卷二百二十六 卷二百二十七 卷二百二十八 卷二百二十九 卷二百三十 卷二百三十一 卷二百三十二 卷二百三十三 卷二百三十四 卷二百三十五 卷二百三十六 卷二百三十七 卷二百三十八 卷十 卷二百三十九 卷三十一 卷二百四十 卷三十七 卷二百四十一 卷六十三 卷二百四十二 卷八十六 卷二百四十三 卷二百四十四 卷一百三十六 卷二百四十五 卷一百六十八 卷二百四十六 卷一百八十七 卷二百四十七 卷二百四十八 卷二百四十九 卷二百五十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