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 作者:魏收年代:北齊728   

《魏書》列傳 列傳·卷三十九

韓茂皮豹子封敕文呂羅漢孔伯恭
皮豹子,漁陽人。少年時代即有軍事才能。泰常年間,任中散,漸遷內侍左右。魏世祖時,任散騎常侍,賜爵新安侯,加授冠軍將軍。又拜授選部尚書,其餘官職照舊。朝廷又派他外任使持節、侍中、都督秦、雍、荊、梁四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晉爵淮陽公,鎮守長安。不久又加授征西將軍。後因盜取官家財產,被流放到統萬。

韓茂,字元興,安定安武人也。父耆,字黃老;永興中自赫連屈丐來降,拜綏遠將軍,遷龍驤將軍、常山太守,假安武侯。仍居常山之九門。卒,贈涇州刺史,諡曰成侯。
太平真君三年(442),劉義隆派將領裴方明等人侵犯南秦王楊難當轄地,攻陷仇池。魏世祖征召皮豹子,恢複其爵位。不久,拜授他為使持節、仇池鎮將,督領關中諸路軍馬,與建興公古弼等人分統諸將,十道並進。太平真君四年(443)正月,皮豹子進擊樂鄉,大破敵軍,擒獲劉義隆將王奐之、王長卿等六人,殺敵三千多人,俘敵二千人。皮豹子進軍下辨,劉義隆將領強玄明、辛伯奮棄城逃走,皮豹子追上殺死了他們,盡數俘虜其部眾。劉義隆派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鎮守仇池,軍馬到漢中,聽說魏軍已向西而來,心生恐懼,不敢前進,裴方明增撥兵力讓他迎戰。皮豹子與司馬楚之到了濁水,擊擒胡崇之,盡俘其部下。軍至高平,劉義隆將薑道祖投降,仇池被平定。

茂年十七,膂力過人,尤善騎射。太宗曾親征丁零翟猛,茂為中軍執幢。時有風,諸軍旌旗皆偃仆,茂於馬上持幢,初不傾倒。太宗異而問之,征茂,所屬具以狀對。太宗謂左右曰:“記之。”尋征詣行在所,試以騎射,太宗深奇之,以茂為虎賁中郎將。
沒多久,眾氐人又反叛了,推舉楊文德為首領圍攻仇池。古弼率領諸路軍馬討伐平定了叛亂。當時皮豹子駐紮在下辨,聽說圍勢已解,想回師。古弼派使者對皮豹子說:“敵人以其負敗為恥,必定要報複,等到戰亂再起時征討就很艱難了,不如現在就派兵與之對陣。”皮豹子覺得有道理。不久朝廷任命他為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進號征西大將軍,開府、仇池鎮將、持節、公等官爵照舊。十一月,劉義隆又派楊文德、薑道盛率領二萬人馬侵犯濁水,另派將領青陽顯伯據守斧山以迎擊皮豹子。濁水城士兵射死薑道盛,皮豹子到了斧山,斬殺青陽顯伯,盡俘其兵。皮豹子又與河間公元齊相會於濁水,敵人十分害怕恐懼,放棄兵甲在夜晚逃走了。當初,南秦王楊難當歸順朝廷,皇帝下詔令送楊氏子弟到京城,楊文德以行賂得以留下,逃亡漢中。劉義隆封楊文德為武都王,撥給其兵馬二千人讓他據守葭蘆城,招誘氐、羌人入伍,於是武都、陰平五部氐民反叛響應楊文德。皇帝下詔讓皮豹子率領諸軍討伐,楊文德領兵固守天險以阻擋皮豹子。楊文德將領楊高前來投降,引導諸軍奔向其城,楊文德棄城向南逃走,皮豹子俘其妻子兒女、僚屬、軍資以及已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往京城。劉義隆的白水太守郭啟玄率部解救楊文德,皮豹子分兵迎擊,大破敵軍,郭啟玄、楊文德敗逃漢中。

後從世祖討赫連昌,大破之。世祖謂諸將曰:“今若窮兵極武,非吊民之道,明年當共卿等取之。”徙其民而還。以軍功賜茂爵蒲陰子,加強弩將軍,遷侍輦郎。又從征統萬,大破之。從平平涼,當茂所衝,莫不應弦而殪。由是世祖壯之,拜內侍長,進爵九門侯,加冠軍將軍。後從征蠕蠕,頻戰大捷。與樂平王丕等伐和龍,徙其居民。從平涼州,茂為前鋒都將,戰功居多。遷司衛監。錄前後功,拜散騎常侍、殿中尚書,進爵安定公,加平南將軍。從破薛永宗,伐蓋吳。轉都官尚書。從征懸瓠,頻破賊軍。車駕南征,分為六道,茂與高涼王那出青州。諸軍渡淮,降者相繼,拜茂徐州刺史以撫之。車駕還,以茂為侍中、尚書左仆射,加征南將軍。世祖崩,劉義隆遣將檀和之寇濟州,南安王餘令茂討之。至濟州,和之遁走。高宗踐阼,拜尚書令,加侍中、征南大將軍。
興安二年(453)正月,劉義隆派其將蕭道成、王虯、馬光等人進入漢中,又令楊文德、楊頭等率領諸路氐、羌人馬圍攻武都。城中軍馬與之作戰,殺死敵人二百多人。皮豹子分兵準備救援,到了女磊,聽說敵人停止進攻,皮豹子派人在祁山取馬,想要赴援。楊文德以為皮豹子要斷其運糧之路,回軍到了覆津,憑險自守。劉義隆擔心其回撤,又增派兵將,命令晉壽、白水二郡送糧到覆津,漢川、武興運粟到甘泉,兩地都設糧庫。皮豹子上表說:“劉義隆增兵運糧,必會死戰。為臣所領軍馬,本來不多,惟憑民兵,專恃防守堅固。其統萬、安定二鎮之兵,從戎以來,已經三四年,長安之兵,兵役期限已超過了一個月,仍未有代替之期,他們衣服糧草都已用盡,大家麵顏憔悴不堪,十分想家,逃亡事件經常發生,眼下麵臨來犯之敵,無力應戰。當地的奸邪之人與敵勾通,知道為臣兵力少弱,他們南引楊文德,互為表裏。去年八月楊文德與劉義隆的梁州刺史劉秀之同征長安,聽說朝中派遣大軍,聲援雲集,而長安一帶地勢平坦,馬戰方便,楊文德害怕魏國騎兵,不敢北去。但是仇池局內人通風報信,稱朝軍不多,戍兵極少,諸州雜集之人,各有還歸心思,敵軍軍勢如及,必然會潰奔逃走,進軍取城,易如反掌。敵人相信這話,回撤進軍長安之兵,派遣楊文德、蕭道成、王虯等將領,前來攻打武都、仇池,圖謀連結秦隴。進圍武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們擔心為臣領兵斷截其後,截斷其運糧道路,所以我方鎮守兵力雖少,還沒有大的傷損。而今外寇兵力強盛,為臣力弱勢寡,而迎敵抗賊,非兵不行,乞請朝廷選擇精壯兵士,增守武都,牢城自守,可以無患。而今事已切急,如不馳報以聞,損失城鎮,為臣必有深責。懇求陛下派高平突騎二千,帶上一個月的糧草,速赴仇池。這樣可抑製逆民,對付敵人。等到長(有缺文)、上絡、安定等地援軍一到,便可自保安全。糧食,民之生命,即使有金城湯池,無糧不守。仇池本無儲糧,今年又無收成,為臣苦於高平騎兵來到,用什麼去供給他們。臣請速派秦州百姓,送軍糧到祁山,臣隨即前往迎接。”皇帝下詔讓高平鎮將苟莫於率領突騎二千人前往,蕭道成等於是撤退。帝詔征皮豹子為尚書,出任內都大官。

茂沉毅篤實,雖無文學,每論議合理。為將善於撫眾,勇冠當世,為朝廷所稱。太安二年夏,領太子少師。冬卒,贈涇州刺史、安定王,諡曰桓王。
劉駿派其將殷孝祖在清水以東修兩當城以威脅魏之南境,天水公封敕文攻打他們,不克。帝詔皮豹子與給事中周丘等人助其攻擊。皮豹子覺得攻打城池,耗費時日,於是進軍至高平。劉駿治下的瑕丘鎮派步兵五千幫助戍守兩當,離城八裏,與皮豹子前鋒候騎相遇,兩軍交戰,皮豹子軍馬繼到,大破敵軍。縱馬追殺敵軍,到了城下,免於死難的隻有十多個人而已。城內敵軍恐懼,不敢出城相救。不久皮豹子班師。

長子備,字延德。初為中散,賜爵江陽男,加揚烈將軍。又進爵行唐侯,拜冠軍將軍、太子庶子。遷寧西將軍,典遊獵曹,加散騎常侍。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將軍。卒,贈雍州刺史,諡曰簡公。
在此之前,黃河西部諸胡人部落,紛紛逃亡。皮豹子以及前涇州刺史封阿君督領河西諸軍南趨石樓,與衛大將軍、樂安王元良一起討征諸胡。皮豹子與敵人相對侍,沒有覺察到胡人的遁逃,無功而還,又因事免官。不久又以前後所立戰功,被提拔為內都大官。和平五年(464)六月,逝世。魏高宗追悼惋惜他,贈封其為淮陽王,諡稱襄,賜給命服一套。

備弟均,字天德。少而善射,有將略。初為中散,賜爵範陽子,加寧朔將軍。遷金部尚書,加散騎常侍。兄備卒,無子,均襲爵安定公、征南大將軍。出為使持節、散騎常侍、本將軍、定州刺史,轉青冀二州刺史,餘如故。恤民廉謹,甚有治稱。廣阿澤在定、冀、相三州之界,土廣民稀,多有寇盜,乃置鎮以靜之。以均在冀州,劫盜止息,除本將軍、廣阿鎮大將,加都督三州諸軍事。均清身率下,明為耳目,廣設方略,禁斷奸邪,於是趙郡屠各、西山丁零聚黨山澤以劫害為業者,均皆誘慰追捕,遠近震跼。先是,河外未賓,民多去就,故權立東青州為招懷之本,新附之民,鹹受優複。然舊人奸逃者,多往投焉。均表陳非便,朝議罷之。後均所統,劫盜頗起,顯祖詔書誚讓之。又以五州民戶殷多,編籍不實,以均忠直不阿,詔均檢括,出十餘萬戶。複授定州刺史,輕徭寬賦,百姓安之。延興五年卒,諡曰康公。子寶石襲爵。
子道明,襲其爵位。

均弟天生,為內廄令,後典龍牧曹。出為持節、平北將軍、沃野鎮將。
呂羅漢,本是東平壽張人。其先祖,在石勒時代遷居幽州。祖呂顯,字子明。少年好學,性格廉潔正直,鄉裏有人發生糾紛都紛紛到他那裏評理。慕容垂任命他為河間太守。皇始初年,舉郡降魏,魏太祖很高興,賜給他魏昌男的爵位,拜授他為巨鹿太守。清廉奉公,務存賑恤,他的妻子兒女都忍受饑寒。老百姓歌頌他說:“時惟府君,克己清明。集我荒土,民便樂生。願壽無疆,以享長齡。”卒於官任之上。父親呂溫,字..陽。擅長書法,喜好施給,有文武才略。魏世祖討伐赫連昌,任呂溫為禁衛軍將領。呂溫每次作戰都身先士卒,衝鋒陷陣,每戰必捷,因功被朝廷拜授為宣威將軍、奉車都尉。出任秦州司馬,遷任上黨太守,善於勸民課稅,頗有治績。死後,朝廷贈其為平遠將軍、豫州刺史、野王侯,諡稱敬。

皮豹子,漁陽人。少有武略。泰常中,為中散,稍遷內侍左右。世祖時,為散騎常侍,賜爵新安侯,加冠軍將軍。又拜選部尚書,餘如故。出除使持節、侍中、都督秦雍荊梁四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進爵淮陽公,鎮長安。尋加征西將軍。後坐盜官財,徙於統萬。
呂羅漢仁義篤厚,謹慎細密,少年時代就以武才出名。父親呂溫佐治秦州,呂羅漢隨侍其父。隴右氐人楊難當率領數萬兵馬侵犯上絡,秦地百姓多有響應。鎮將元意頭知道呂羅漢善於射擊,便與他共登西城樓,讓羅漢射楊難當隊將以及兵士二十三人,全都應弦而倒。敵人勢力越來越大,呂羅漢獻計說:“如今如不出戰,那便是在敵人麵前示弱,等到我軍眾情崩潰,那就大勢已去了。”意頭覺得他的話很對,便撥出千餘騎兵讓呂羅漢出城迎戰。羅漢與眾騎兵策馬大呼,直衝楊難當陣中,敵人紛紛潰退。羅漢殺楊難當左右隊騎八人,楊難當大驚失色。恰逢魏世祖賜楊難當璽書,責備其跋扈,楊難當於是引兵還歸仇池。意頭把這個情況具表上聞,魏世祖很是讚賞,征拜他為羽林中郎。上絡人休官呂豐、屠各王飛廉等八千多家,據險叛逆,帝詔羅漢率領騎兵一千討伐擒拿敵人。呂羅漢隨皇帝征伐懸瓠,與琅笽王司馬楚之一起禦駕前招慰叛眾,降順的九千多戶。等到了盱眙,頻頻破滅敵人,擒捉其將領顧儼、李觀之等。因功遷升羽林中郎、禁軍將領,賜爵烏程子,加授建威將軍。等到南安王元餘被立為儲君,呂羅漢仍掌禁衛軍,高宗得立,呂羅漢出了力。遷任少卿,仍為禁衛將軍,晉爵野王侯,加授龍驤將軍。拜授司衛監,遷任散騎常侍、殿中尚書,晉爵山陽公,加授鎮西將軍。等到柔然人侵犯邊塞,顯祖討伐,呂羅漢與左仆射南平公元目振都督中外軍事。

真君三年,劉義隆遣將裴方明等侵南秦王楊難當,遂陷仇池。世祖征豹子,複其爵位。尋拜使持節、仇池鎮將,督關中諸軍,與建興公古弼等分命諸將,十道並進。四年正月,豹子進擊樂鄉,大破之,擒義隆將王奐之、王長卿等六人,斬首二千餘級,俘獲一千人。豹子進軍下辨,義隆將強玄明、辛伯奮棄城遁走,追斬之,悉獲其眾。義隆使其秦州刺史胡崇之鎮仇池,至漢中,聞官軍已西,懼不敢進,方明益其兵而遣之。豹子與司馬楚之至於濁水,擊擒崇之,盡虜其眾。進至高平,義隆將薑道祖降,仇池平。
出任鎮西將軍,秦、益二州刺史。當時仇池氐羌反叛,攻逼駱穀,鎮守將領吳保元逃登百頃,在羅漢那裏請求援助。呂羅漢率領騎步兵隨長孫觀掩擊氐羌氏,大破敵軍,斬殺其主帥,敵人敗退散去。帝詔呂羅漢說:“愛卿以勞勤獲敘,才能致用,內總禁旅,外臨方嶽,褒獎寵幸之隆,可以說全有了。自己如果不盡節竭誠,將何以垂名竹帛?仇池接近邊境,兵革之事屢屢興起,既很辛勞士兵,又煩擾黎民百姓,這都是由於鎮守將領不明,安撫震懾方法不當所導致。卿你應機赴擊,滅此凶醜。隴右山水險惡,老百姓也十分強悍,如果不導之以恩德,齊之以刑罰,賊眾無法寧息,老百姓無法安寧。朕垂心治道,為的是使遠近清穆,卿你可召集豪貴,選擇事宜,以利於民為先,有益於國為本,隨其當地風俗,以施行威刑恩惠並舉的政策。那裏的安居樂業、奉公勤私的人,你要善加勸導監督,不要剝奪他們的農時物利。明相宣告,以使朕稱心滿意。”

未幾,諸氐複反,推楊文德為主以圍仇池。古弼率諸軍討平之。時豹子次於下辨,聞圍解,欲還。弼遣使謂豹子曰:“賊恥其負敗,必求報複。後舉為難,不如陳兵以待之。”豹子以為然。尋除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進號征西大將軍,開府、仇池鎮將、持節、公如故。十一月,義隆複遣楊文德、薑道盛率眾二萬人寇濁水,別遣將青陽顯伯,守斧山以拒豹子。濁水城兵射殺道盛,豹子至斧山,斬顯伯,悉俘其眾。豹子又與河間公元齊俱會於濁水,賊眾震恐,棄其兵甲夜遁。初,南秦王楊難當歸命,詔送楊氏子弟詣京師,文德以行賂得留,亡奔漢中。義隆以文德為武都王,給兵二千人守葭蘆城,招誘氐羌,於是武都、陰平五部氐民叛應文德。詔豹子率諸軍討之,文德阻兵固險拒豹子。文德將楊高來降,引諸軍向其城,文德棄城南走,收其妻子、僚屬、軍資,及故武都王保宗妻公主送京師。義隆白水太守郭啟玄率眾救文德,豹子分軍逆擊,大破之,啟玄、文德走還漢中。
涇州百姓張羌郎煽動隴東,聚眾一千多人,州中軍隊前去討伐卻製服不了。呂羅漢率領騎步兵一千人打擊張羌郎,抓到了他。仇池氐、羌人叛逆之風當時也很猖獗,所到之處如蜂起雲湧,道路被其斷絕。他們的頭領蛩廉、符祈等人都受到劉昱的官爵、鐵券的恩賜。略陽公伏阿奴任都將,與呂羅漢一起前去討伐,所向披靡,生捉廉、祈等人。秦、益二州與京城距離遙遠山川阻隔,南邊連著仇池,西麵接著赤水,諸羌人憑著天險,屢屢叛逆。自從呂羅漢為州長官,他以威勢恩惠撫之州民,西部百姓都很馴服,羌地治安大為好轉。魏高祖下詔呂羅漢說:“朕總攝萬機,統治四海,思想著隆盛古時道義,光大顯明教化風氣,所以內委各個部門,外任州郡長官,眼下正是誌士建立名節之秋,忠臣立功之際。但赤水羌民,遠居邊境,如不是卿的循循善誘,怎麼能夠招順他們呢?卿所得到的人口馬匹,你上表以求貢奉朝廷,朕稱讚你的忠誠,順便就把這些賜給你吧。其馬交付都牧,人口就賜給你了。”

興安二年正月,義隆遣其將蕭道成、王虯、馬光等入漢中,別令楊文德、楊頭等率諸氐羌圍武都。城中拒之,殺賊二百餘人。豹子分兵將救之,至女磊,聞賊停軍,豹子遣人於祁山取馬,欲往赴援。文德謂豹子欲斷其糧運,回軍還入覆津,據險自固。義隆恐其輒回,又增兵益將,令晉壽、白水送糧覆津,漢川、武興運粟甘泉,皆置倉儲。豹子表曰:“義隆增兵運糧,克必送死。臣所領之眾,本自不多,唯仰民兵,專恃防固。其統萬、安定二鎮之眾,從戎以來,經三四歲,長安之兵,役過期月,未有代期,衣糧俱盡,形顏枯悴,窘切戀家,逃亡不已,既臨寇難,不任攻戰。士民奸通,知臣兵弱,南引文德,共為脣齒。計文德去年八月與義隆梁州刺史劉秀之同征長安,聞台遣大軍,勢援雲集。長安地平,用馬為便,畏國騎軍,不敢北出。但承仇池局人,稱台軍不多,戍兵鮮少,諸州雜人,各有還思,軍勢若及,必自奔逃,進軍取城,有易返掌。承信其語,回趣長安之兵,遣文德、蕭道成、王虯等將領,來攻武都、仇池,望連秦隴。進圍武都,已經積日,畏臣截後,斷其糧路,關鎮少兵,未有大損。今外寇兵強,臣力寡弱,拒賊備敵,非兵不擬。乞選壯兵,增戍武都,牢城自守,可以無患。今事已切急,若不馳聞,損失城鎮,恐招深責。願遣高平突騎二千,齎糧一月,速赴仇池。且可抑折逆民,支對賊虜。須長闕
朝廷征拜他為內都大官,呂羅漢聽訟察獄,多得獄情真相。太和六年(482),卒於任上。魏高祖深為嗟悼歎惜,賜給命服一套,贈予本官,諡稱莊公。

、上邽、安定戍兵至,可得自全。糧者,民之命也;雖有金城湯池,無糧不守。仇池本無儲積,今歲不收,苦高平騎至,不知雲何以得供援。請遣秦州之民,送軍祁山,臣隨迎致。”詔高平鎮將苟莫於率突騎二千以赴之,道成等乃退。征豹子為尚書,出為內都大官。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魏書》

《魏書》列傳
列傳·卷一 列傳·卷二 列傳·卷三 列傳·卷四 列傳·卷五 列傳·卷六 列傳·卷七 列傳·卷八 列傳·卷九 列傳·卷十 列傳·卷十一 列傳·卷十二 列傳·卷十三 列傳·卷十四 列傳·卷十五 列傳·卷十六 列傳·卷十七 列傳·卷十八 列傳·卷十九 列傳·卷二十 列傳·卷二十一 列傳·卷二十二 列傳·卷二十三 列傳·卷二十四 列傳·卷二十五 列傳·卷二十六 列傳·卷二十七 列傳·卷二十八 列傳·卷二十九 列傳·卷三十 列傳·卷三十一 列傳·卷三十二 列傳·卷三十三 列傳·卷三十四 列傳·卷三十五 列傳·卷三十六 列傳·卷三十七 列傳·卷三十八 列傳·卷三十九 列傳·卷四十 列傳·卷四十一 列傳·卷四十二 列傳·卷四十三 列傳·卷四十四 列傳·卷四十五 列傳·卷四十六 列傳·卷四十七 列傳·卷四十八 列傳·卷四十九 列傳·卷五十 列傳·卷五十一 列傳·卷五十二 列傳·卷五十三 列傳·卷五十四 列傳·卷五十五 列傳·卷五十六 列傳·卷五十七 列傳·卷五十八 列傳·卷五十九 列傳·卷六十 列傳·卷六十一 列傳·卷六十二 列傳·卷六十三 列傳·卷六十四 列傳·卷六十五 列傳·卷六十六 列傳·卷六十七 列傳·卷六十八 列傳·卷六十九 列傳·卷七十 列傳·卷七十一 列傳·卷七十二 列傳·卷七十三 列傳·卷七十四 列傳·卷七十五 列傳·卷七十六 列傳·卷七十七 列傳·卷七十八 列傳·卷七十九 列傳·卷八十 列傳·卷八十一 列傳·卷八十二 列傳·卷八十三 列傳·卷八十四 列傳·卷八十五 列傳·卷八十六 列傳·卷八十七 列傳·卷八十八 列傳·卷八十九 列傳·卷九十 列傳·卷九十一 列傳·卷九十二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