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 作者:魏收年代:北齊728   

《魏書》帝紀 帝紀·卷三

太宗紀
太宗明元皇帝,名托跋嗣,是太祖的長子,母親是劉貴人,登國七年出生於雲中宮。太祖晚年得子,聽說後很高興,於是大赦天下。皇帝聰明通達,寬厚剛毅,不合禮法不行動。太祖十分奇異。天興六年,被封為齊王,任相國,加授車騎大將軍。

太宗明元皇帝,諱嗣,太祖長子也,母曰劉貴人,登國七年生於雲中宮。太祖晚有子,聞而大悅,乃大赦天下。帝明睿寬毅,非禮不動,太祖甚奇之。天興六年,封齊王,拜相國,加車騎大將軍。初,帝母劉貴人賜死,太祖告帝曰:“昔漢武帝將立其子而殺其母,不令婦人後與國政,使外家為亂。汝當繼統,故吾遠同漢武,為長久之計。”帝素純孝,哀泣不能自勝,太祖怒之。帝還宮,哀不自止,日夜號泣。太祖知而又召之。帝欲入,左右曰:“孝子事父,小杖則受,大杖避之。今陛下怒盛,入或不測,陷帝於不義。不如且出,待怒解而進,不晚也。”帝懼,從之,乃遊行逃於外。
當初,皇帝的母親劉貴人被賜自殺,太祖告訴皇帝說:“從前漠武帝將要立他的兒子而殺兒子的母親,不使婦人後來參與國政,導致外戚作亂。你應繼承皇統,所以我遠遠地效仿漠武帝,作長久的打算。”皇帝一向至孝,哀痛之至,太祖對他發怒。皇帝回宮,哀傷不能自製,日夜地號哭。太祖知道後又召喚他。皇帝想要進宮,左右的人說:“孝子奉事父親,小拷打就接受,大拷打就躲避。現在陛下怒氣大,進宮恐怕有不可預測的事,會陷皇帝於不義。不如暫且出去,待陛下怒氣消後再進宮,並不算晚。”皇帝畏懼,聽從建議,就出行逃到了外麵。

天賜六年冬十月,清河王紹作逆,太祖崩。帝入誅紹。壬申,即皇帝位,大赦,改年為永興元年。追尊皇妣為宣穆皇後。公卿大臣先罷歸第不與朝政者,悉複登用之。詔南平公長孫嵩、北新侯安同對理民訟,簡賢任能,彝倫攸敘。閏十月丁亥,朱提王悅謀反,賜死。詔鄭兵將軍、山陽侯奚斤巡行諸州,問民疾苦,撫恤窮乏。十有二月戊戌,封衛王儀子良為南陽王,陰平公元烈進爵為王,高涼王樂真改封平陽王。己亥,帝始居西宮,禦天文殿。蠕蠕犯塞。是歲,乞伏乾歸據金城自稱秦王。高雲為海夷馮跋所滅,跋僭號,自稱大燕天王。
天賜六年冬十月,清河王元紹作亂,太祖逝世。皇帝進宮誅殺元紹。壬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永興元年。追尊皇妣為宣穆皇後。原先罷歸宅第不參與朝政的公卿大臣,又全都錄用。韶令南平公長孫嵩、北新侯安同共同處理民眾訴訟,挑選賢士任用有能力的人,歸於常道。閏十月丁亥,朱提王元悅圖謀反叛,被賜自殺。詔令鄭兵將軍、山陽侯奚斤巡視各州,詢問民間疾苦,安撫賑濟貧窮困苦的人。十二月戊戌,封街王元儀的兒子元良為南陽王,陰平公元烈晉爵位為王,高涼王樂真改封平陽王。己亥,皇帝開始住在西宮,到天文殿。蠕蠕進犯邊塞。

二年春正月甲寅朔,詔南平公長孫嵩等北伐蠕蠕。平陽民黃苗等,依汾自固,受姚興官號。並州刺史元六頭討平之。二月癸未朔,詔將軍於栗磾領步騎一萬鎮平陽。夏五月,長孫嵩等自大漠還,蠕蠕追圍之於牛川。壬申,帝北伐。蠕蠕聞而遁走,車駕還幸參合陂。
這一年,乞伏幹歸占據金城自稱秦王。高雲被海夷馮跋消滅,馮跋僭用尊號,自稱大燕天王。

秋七月丁巳,立馬射台於陂西,仍講武教戰。乙醜,車駕至自北伐。八月,章武民劉牙聚眾反。山陽侯奚斤討平之。九月甲寅,葬太祖宣武皇帝於盛樂金陵。冬十有二月辛己,詔將軍周觀率眾詣西河離石,鎮撫山胡。是歲,司馬德宗將劉裕,滅慕容超於廣固。
二年春正月甲寅初一,韶令南平公長孫嵩等人北伐蠕蠕。乎陽民眾黃苗等人,憑藉汾水白守,接受姚興的官號。並州刺史元六頭討伐平定了他。二月癸未初一,詔令將軍於栗殫率領步兵騎兵一萬人鎮守平陽。

三年春二月戊戌,詔曰:“衣食足,知榮辱。夫人饑寒切己,唯恐朝夕不濟,所急者溫飽而已,何暇及於仁義之事乎?王教之多違,蓋由於此也。非夫耕婦織,內外相成,何以家給人足矣。其簡宮人非所當禦及執作伎巧,自餘悉出以配鰥民。”己亥,詔北新侯安同等持節循行並、定二州及諸山居雜胡、丁零,問其疾苦,察舉守宰不法;其冤窮失職、強弱相陵、孤寒不能自存者,各以事聞。昌黎、遼東民二千餘家內屬。三月己未,詔侍臣常帶劍。
夏五月,長孫嵩等人從大沙漠返回,蠕蠕將他們追擊圍困在牛川。壬申,皇帝北伐。蠕蠕聽說後逃走,皇帝返回到達參合陂。

夏四月戊寅,河東蜀民黃思、郭綜等率營部七百餘家內屬。五月丁卯,車駕謁金陵於盛樂。己巳,昌黎王慕容伯兒謀反,伏誅。六月,姚興遣使來聘。西河胡張賢等率營部內附。
秋七月丁巳,在坡的西麵設立馬射台,隨之練習武藝教戰法。乙醜,皇帝從北伐前線返回。八月,章武百姓劉牙聚集民眾反叛。山陽侯奚斤討伐平定了他。九月甲寅,將太祖宣武皇帝安葬在盛樂的金陵。

秋七月戊申,賜衛士酺三日、布帛各有差。辛酉,賜附國大人錦罽衣服各有差。八月戊寅,詔將軍、束州侯尉古真統兵五千,鎮西境太洛城。冬十二月甲戌,蠕蠕斛律宗黨吐牴於等百餘人內屬。甲午,詔南平公長孫嵩、任城公嵇拔、白馬侯崔玄伯等坐朝堂,錄決囚徒,務在平當。
冬十二月辛巳,詔令將軍周觀率領軍隊前往西河的離石,鎮守撫綏山胡。

四年春二月癸未,登虎圈射虎;賜南平公長孫嵩等布帛各有差。
這一年,司馬德宗的將領劉裕,在廣固消滅慕容超。

夏四月乙未,宴群臣於西宮,使各獻直言。
三年春二月戊戌,下詔說:“衣食充足,知道榮辱。人受饑寒逼迫時,惟恐早晚接濟不上,所著急的祇是溫飽而已,哪有閑暇顧及仁義的事呢聖王教化的諸多違背,大概是由於這個緣故。不男耕女織,內外相輔相成,憑什麼家給人足呢?現檢查不當臨幸的宮女以及役使的藝人,全部放出去配給無妻子的人。”己亥,詔令北新堡叁回等人持節巡視差、宣二州以及各山所居雜塱、工零,詢問他們的疾苦,糾察舉奏不守法的郡守縣令;凡冤枉窮困而失去職業、強弱相欺淩、孤獨貧寒不能自己養活的,各以事實上奏。旦整、民眾二千多家歸附。三月己未,韶令侍衛的臣屬時常帶劍。

秋七月己巳朔,東巡。置四廂大將,又放十二時,置十二小將。以山陽侯奚斤、元城侯元屈行左右丞相。己卯,大獮於石會山。戊子,臨去畿陂觀漁。庚寅,至於濡源。西巡,幸北部諸落,賜以繒帛。八月庚戌,車駕還宮。壬子,幸西宮,臨板殿,大饗群臣將吏,以田獵所獲賜之,命民大酺三日。乙卯,賜王公以下至宿衛將士布帛各有差。冬十有一月乙醜,賜宗室近屬南陽王良已下至於緦麻之親布帛各有差。十有二月丁巳,車駕北巡,至長城而還。是年,乞伏乾歸為兄子公府所殺,子熾磐立。沮渠蒙遜自稱河西王。
夏四月戊寅,河東蜀民黃思、郭綜等人率領營部七百多家歸附。五月丁卯,皇帝到盛樂拜謁金陸。己巳,昌黎王慕容伯兒圖謀反叛,被處死。六月,姚興派遣使者前來聘問。西河胡退置等人率領營部歸附。

五年春正月己巳,大閱,畿內男子十二以上悉集。己卯,幸西宮。頞拔大、渠帥四十餘人詣闕奉貢,賜以繒帛錦罽各有差。乙酉,詔諸州六十戶出戎馬一匹。庚寅,大閱於東郊,部署將帥。以山陽侯奚斤為前軍,眾三萬;陽平王熙等十二將,各一萬騎;帝臨白登,躬自校覽焉。二月戊申,賜陽平王熙及諸王、公、侯、將士布帛各有差。庚戌,幸高柳川。甲寅,車駕還宮。癸醜,穿魚池於北苑。庚午,姚興遣使來聘。詔分遣使者巡求俊逸,其豪門強族為州閭所推者,及有文武才幹、臨疑能決,或有先賢世胄、德行清美、學優義博、可為人師者,各令詣京師,當隨才敘用,以讚庶政。
秋七月戊申,賞賜衛士聚飲三天、布帛多少不等。辛酉,賞賜依附國大人錦緞毛織品衣服多少不等。八月戊寅,詔令將軍、束州侯尉古真統領五千兵士,鎮守西部邊境太洛城。

夏四月,河東民薛相率部內屬。乙巳,上黨民勞聰、士臻群聚為盜,殺太守令長,相率外奔。乙卯,車駕西巡,詔前軍奚斤等先行,討越勤部於跋那山。夏五月乙亥,行幸雲中舊宮之大室。丙子,大赦天下。西河張外、建興王紹,自以所犯罪重,不敢解散。庚戍,遣元城侯元屈等率眾三千鎮並州。乙卯,詔會稽公劉潔、永安侯魏勤等率眾三千鎮西河。六月,西幸五原,校獵於骨羅山,獲獸十萬。濩澤劉逸自號征東將軍、三巴王,王紹為署置官屬,攻逼建興郡。元屈等討平之。
冬十二月甲戌,蠕蠕斛律的宗族同黨吐紙王等一百多人歸附。甲午,詔令南平公長孫嵩、任越公遊遠、白馬侯崔玄伯等人坐在朝堂,訊視判決囚徒,務必公平適當.

秋七月己巳,還幸薄山。帝登觀太祖遊幸刻石頌德之處,乃於其旁起石壇而薦饗焉。賜從者大酺於山下。奚斤等破越勤倍泥部落於跋那山西,獲馬五萬匹,牛二十萬頭,徙二萬餘家於大寧,計口受田。河西胡曹龍、張大頭等,各領部,擁眾二萬人,來入蒲子,逼脅張外於研子壘。外懼,給以牛酒,殺馬盟誓,推龍為大單於,奉美女良馬於龍。丙戌,車駕自大室西南巡諸部落,賜其渠帥繒帛各有差。遂南次定襄大落城,東逾十嶺山,田於善無川。八月癸卯,車駕還宮。癸醜,奚斤等班師。甲寅,帝臨白登,觀降民,數軍實。曹龍降,執送張外,斬之。辛未,賜征還將士牛、馬、奴婢各有差。置新民於大寧川,給農器,計口受田。丁醜,幸犲山宮。癸未,車駕還宮。
四年春二月癸未,登上虎圈射虎;賞賜南平公長孫嵩等人布帛多少不等。

冬十月丁巳,將軍元屈、會稽公劉潔、永安侯魏勤等,擊吐京叛胡,失利,潔被傷,勤死之。十一月癸酉,大饗於西宮。姚興遣使朝貢,來請進女,帝許之。
夏四月乙未,在西宮宴請群臣,使各人進獻直言。

神瑞元年正月辛酉,以禎瑞頻集,大赦,改元。辛巳,幸繁畤。賜王公已下至於士卒百工布帛各有差。二月戊戌,車駕還宮。是月,赫連屈孑入寇河東蒲子,殺掠吏民。三城護軍張昌等要擊走之。庚戌,幸犲山宮。西河胡曹成、吐京民劉初原攻殺屈孑所置吐京護軍及其守三百餘人。乙卯,起豐宮於平城東北。夏五月辛酉,車駕還宮。六月,司馬德宗冠軍將軍、太山太守劉研弟,輔國將軍、領東平太守陽平趙鸞,廣威將軍、平昌太守羅卓,鬥城那種各帥張文興等,率流民七千餘家內屬。河西胡酋劉遮、劉退孤率部落等萬餘家,渡河內屬。戊申,幸犭才山宮。丁亥,車駕還宮。秋八月戊子,詔馬邑侯元陋孫使於姚興。辛醜,遣謁者悅力延扶慰蠕蠕,於什門招諭馮跋。詔平南將軍、相州刺史尉古真與司馬德宗太尉劉裕相聞,使博士王諒假平南參軍將命焉。姚興遣使來聘。冬十一月壬午,詔使者巡行諸州,校閱守宰資財,非自家所齎,悉簿為贓。詔守宰不如法,聽民詣闕告言之。十二月丙戌朔,蠕蠕犯塞。丙申,帝北伐蠕蠕。河內人司馬順宰自號晉王。太守討捕不獲。是歲,禿發傉檀為乞付熾磐所滅。
秋七月己巳初一,向東巡視。設置四廂大將,又仿照十二時辰,設置十二小將。任命山陽堡罷丘、元城侯五屋代理左右丞相。己卯,在石會山大舉狩獵。戊子,到去畿陂觀看捕魚。庚寅,到達遷遜。向西巡視,部各部落,賞賜給繒帛。八月庚戌,皇帝回宮。壬子,前往西宣,到握毖,盛宴招待群臣將吏,把狩獵所獲野獸賞賜給他們,命民眾聚飲三天。乙卯,賞賜王公以下直至守衛將士布帛多少不等。

二年春正月丙辰,車駕至自北伐,賜從征將士布帛各有差。二月丁亥,大饗於西宮,賜附國大、渠帥朝歲首者繒帛金罽各有差。司馬德宗琅邪太守劉朗,率二千餘家內屬。庚子,河西胡劉雲等,率數萬戶內附。甲辰,立太祖廟於白登之西。三月,詔曰:“刺史守宰,率多逋慢,前後怠惰,數加督罰,猶不悛改。今年貲調懸違者,謫出家財充之,不聽征發於民。”河西饑胡屯聚上黨,推白亞栗斯為盟主,號大將軍,反於上黨,自號單於,稱建平元年,以司馬順宰為之謀主。
冬十一月乙醜,賞賜宗室近親南陽王元良以下直至遠親布帛多少不等。十二月丁巳,皇帝向北巡視,到達旦越而返回。

夏四月,詔將軍公孫表等五將討之。河南流民二千餘家內屬。眾廢栗斯而立劉虎,號率善王。司馬德宗遣使朝貢。己卯,車駕北巡。五月丁亥,次於參合,東幸大寧。丁未,田於四岬山。六月戊午,幸去畿陂,觀漁。辛酉,次於濡源,築立蜯台。射白熊於頹牛山,獲之。丁卯,幸赤城,親見長老,問民疾苦,複租一年。南次石亭,幸上穀,問百年,訪賢俊,複田租之半。壬申,幸涿鹿,登橋山,觀溫泉,使使者以太牢祠黃帝廟。至廣寧,登曆山,祭舜廟。
這一年,乞伏幹歸被哥哥的兒子公府殺死,兒子:皚即位。沮渠蒙遜自稱為回酉王。

秋七月,還宮,複所過田租之半。九月,闕有差。河南流民,前後三千餘家內屬。京師民饑,聽出山東就食。冬二月壬子,姚興使散騎常侍、東武侯姚敞,尚書姚泰,送其西平公主來,帝以後禮納之。辛酉,行幸沮洳城。癸亥,車駕還宮。丙寅,詔曰:“古人有言,百姓足則君有餘,未有民富而國貧者也。頃者以來,頻遇霜旱,年穀不登,百姓饑寒不能自存者甚眾,其出布帛倉穀以賑貧窮。”十有一月丁亥,幸犲山宮。庚子,車駕還宮。
五年春正月己巳,大閱兵,京城以內十二歲以上的男子全部會集。己卯,前往酉宣。寶邀大、魁首四十多人到宮廷奉事貢獻,賞賜給他們繒帛錦緞毛織品多少不等。乙酉,詔令各州每六十戶出戰馬一匹。庚寅,在東郊大閱兵,安排將帥。以山陽侯奚斤為前鋒,部眾三萬人,陽平王元熙等十二將領,各一萬騎兵;皇帝到白登,親自查核觀看。二月戊申,賞賜陽乎王元熙和各王、公、侯、將士布帛多少不等。庚戌,前往高柳川。甲寅,皇帝回宮。癸醜,在北苑穿鑿魚池。庚午,姚興派遣使者前來聘問。下韶分派使者巡視訪求俊秀出眾的人,為州郡推舉的豪門大族,以及有文武才幹、遇疑難能決斷的人,或者有先賢世家、德行清尚美好、學問優異義理博贍、可以做人老師的,令各自前往京城,將依據才能任用,以輔佐政事。

泰常元年春正月甲申,行幸犲山宮。戊子,車駕還宮。
夏四月,迥塞百姓疊趙率部屬歸附。乙巳,上基百姓瑩曌、±蠢聚集成夥作亂,殺死太守縣官,相繼向外逃奔。乙卯,皇帝向西巡視,詔令前鋒翼丘等人先出發,到腿巫山討伐塹塑部。

三月己醜,長樂王處文薨。常山民霍秀,自言名載圖讖,持一黑石以為天賜玉印,誑惑聚黨,入山為盜。州郡捕斬之。
夏五月乙亥,前往雲中舊宮的大室。丙子,大赦天下。西河人張外、建興人王紹,自認為所犯罪惡深重,不敢解散部眾。庚戌,派遣元城侯元屈等人率領三千人馬鎮守並州。乙卯,詔令會稽公劉潔、永安侯魏勤等人率領三千人馬鎮守西河。六月,向西到五原,在骨羅山狩獵,擒獲野獸十萬頭。濩澤人劉逸自稱為征束將軍、三巴王,王紹為他設置官府屬員,攻打圍困建興郡。元屈等人討伐平定了他們。

夏四月壬子,大赦,改元。庚甲,河間王羒薨。六月丁巳,車駕北巡。
秋七月己巳,返回到薄山。皇帝登山觀看太祖遊覽時刻石碑頌功德的地方,就在旁邊壘起石壇而獻上祭品。賞賜隨從的人在山下聚飲。奚斤等人在跋那山西部打敗越勤倍泥部落,獲取馬五萬匹,牛二十萬頭,遷徙二萬多家到大寧,按人口授受田地。河西胡曹龍、張大頭等人,各自統領部落,擁有部眾二萬人,來到蒲子,在研子壘逼迫威脅張外。張外畏懼,供給牛酒,殺馬盟誓,推舉曹龍為大單於,送美女好馬給曹龍。丙戌,皇帝從大室向西南巡視各部落,賜給魁首繒帛多少不等。於是向南停駐定襄大落城,往東翻遇十嶺山,在善無川狩獵。八月癸卯,皇帝回宮。癸醜,奚斤等人凱旋而歸。甲寅,皇帝到白登,觀看投降的民眾,估量軍事物資。曹龍投降,捆送張外到來,殺了他。辛未,賞賜出征歸來的將士牛、馬、奴婢多少不等。安置新歸附的民眾在大寧,供給農器,按人口授受田地。丁醜,前往豺山宮。癸未,皇帝回宮。

秋七月甲申,帝自白鹿陂西行,大獮於牛川。登釜山,臨殷繁水而南,觀於九十九泉。戊戌,車駕還宮。九月戊午,前並州刺史叔孫建等大破山胡。劉虎渡河東走,至陳留,為從人所殺,司馬順宰等皆死。司馬德宗相劉裕,溯河伐姚泓,遣其部將王仲德為前鋒,從陸道至梁城。兗州刺史尉建畏懦,棄州北渡,王仲德遂入滑台。詔將軍叔孫建等渡河,耀威滑台,斬尉建於城下。
冬十月丁巳,將軍元屈、會稽公劉潔、永安侯魏勤等人,攻打吐京叛變的胡人,失敗,劉潔受傷,魏勤戰死。十一月癸酉,在西宮大宴群臣。姚興派遣使者入朝貢奉,前來請求獻上女兒,皇帝答應了他。

冬十月壬戌,幸犲山宮。徒何部落庫傉官斌先降,後複叛歸馮跋。驍騎將軍延普渡濡水討擊,大破之,斬斌及馮跋幽州刺史漁陽公庫傉官昌、征北將軍、關內侯庫傉官提等首,生擒庫傉官女生,縛送京師。幽州平。十一月甲戌,車駕還宮,築蓬台於北苑。十二月,南陽王良薨。是歲,姚興卒,子泓立。
神瑞元年春正月辛酉,因禎祥頻繁聚集,大赦天下,改年號。辛巳,前往繁時。賞賜王公以下直到士卒工匠布帛多少不等。二月戊戌,皇帝回宮。這月,赫連屈孑進犯河東蒲子,殺害擄掠官吏民眾,三城護軍張昌等人攔腰攻擊趕走了他們。庚戌,前往豺山宮。西河胡曹成、吐京百姓劉初原進攻殺死屈孑所設置的吐京護軍以及守衛的三百多人。乙卯,在乎城東北修建豐宮。

二年春二月丙午,詔曰:“九州之民,隔遠京邑,時有壅滯,守宰至不以聞。今東作方興,或有貧窮失農務者。其遣使者巡行天下,省諸州,觀民風俗,問民疾苦,察守宰治行。諸有不能自申,皆因以聞。”辛酉,司馬德宗滎陽守將傅洪,遣使詣叔孫建,請以虎牢降,求軍赴接。德宗譙王司馬文思遣使王良詣闕上書,請軍討劉裕。詔司徒長孫嵩率諸軍邀擊劉裕,戰於畔城,更有負捷。帝詔止諸軍,不克。
夏五月辛酉,皇帝回宮。六月,司馬德宗的冠軍將軍、泰山太守劉研弟,輔國將軍、領東平太守陽平人趟鸞,廣威將軍、平昌太守羅卓,鬥城屠各頭領張文興等人,率領流民七幹多家歸附。河西胡首領劉遮、劉退孤率領部落等一萬多家,渡過黃河來歸附。戊申,前往豺山宮。丁亥,皇帝回宮。

夏四月丁未,榆山丁零翟蜀率營部遣使通劉裕。馮跋使人王特兒等通於司馬德宗,章武太守捕特兒等,囚送京師。丁巳,幸高柳。壬戌,車駕還宮。五月,汝南民胡譁等萬餘家相率內屬。乙未,司馬德宗齊郡太守王懿來降。車駕西巡,至於雲中,遂濟河,田於大漠。
秋八月戊子,詔令墨旦堡元迺逐出使地興。辛醜,派遣謁者恒趙王安撫慰問蠕蟋,王仕旦招降遇雖。詔令平南將軍、壟必刺史尉直真與塱屋德塞的太尉型發相交往,派博士王盞代理平南參軍前往傳命。挑興派遣使者前來聘問。

秋七月,作白台於城南,高二十丈。司馬順之入常山,流言惑眾,稱受天帝命,年二十五應為人君,遂聚黨於封龍山。趙郡大盜趙德執送京師,斬之。八月,劉裕滅姚泓。九月癸酉,司馬德宗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司馬休之,息譙王文思,章武王子司馬國璠、司馬道賜,輔國將軍溫楷,竟陵內史魯軌,荊州治中韓延之、殷約,平西參軍桓謐、桓璲及桓溫孫道子,勃海刁雍,陳郡袁式等數百人來降。姚泓匈奴鎮將姚成都與弟和都舉鎮來降。
冬十一月壬午,韶令使者巡視各州,考校查實郡守縣令的資產,不是自家攜帶的,全登記為髒物。詔令郡守縣令不依法行事,準許民眾前往宮廷上告。十二月丙戌初一,鱷蟋侵犯邊塞。丙申,皇帝北伐蠕蠕。河內人司馬順宰自稱為晉王。太守討伐搜捕沒有擒獲。

冬十月己酉,詔司徒長孫嵩等還京師,遣叔孫建鎮鄴。癸醜,豫章王夔薨。十有一月,司徒長孫嵩等諸軍至樂平。詔嵩遣娥清、周幾特等與叔孫建討西山丁零翟蜀、洛支等,悉滅餘黨而還。複諸州租稅。十有二月己酉,詔河東、河內有姚泓子弟播越民間,能有送致京師者賞之。庚申,田於西山。癸亥,車駕還宮。氐豪徐騃奴、齊元子等,擁部落三萬於雍,遣使內附。詔將軍王洛生及河內太守楊聲等西行以應之。壬申,幸大寧長川。姚泓尚書、東武侯姚敞,敞弟鎮遠將軍僧光,右將軍姚定世自洛來奔。是年,李暠卒,子歆立,遣使朝貢。
這一年,禿發雇檀被乞伏熾磐消滅。

三年春正月丁酉朔,帝自長川詔護高車中郎將薛繁率高車丁零十二部大眾北略,至弱水,降者二千餘人,獲牛馬二萬餘頭。河東胡、蜀五千餘家相率內屬。三月,司馬德宗遣使來貢。庚戌,幸西宮。以範陽去年水,複其租稅。
二年春正月丙辰,皇帝從北伐前線歸來,賞賜隨從征伐的將士布帛多少不等。二月丁亥,在西宮大宴群臣,賜給歲首朝見的依附國家大人、魁首繒帛黃金毛織品多少不等。司馬德宗的琅邪太守劉朗,率領二千多家歸附。庚子,河西胡劉雲等人,率領幾萬戶歸附。甲辰,在白登的西麵建立太祖廟。三月,下韶說:“刺史郡守縣令,大多不守法度,前後懈怠懶惰,多次加以督察懲罰,還不改正。今年拖欠資調的,罰出家中財產充當,不準向民眾征發。”河西饑荒的胡人聚集在上黨,推舉白亞栗斯為盟主,稱大將軍,在上黨反叛,自稱單子,稱建平元年,以司馬順宰為主要謀士。

夏四月己巳,徙冀、定、幽三州徒何於京師。五月丙午,詔叔孫建鎮廣阿。壬子,車駕東巡,至於濡源及甘鬆。遣征東將軍長孫道生、給事黃門侍郎奚觀率精騎二襲馮跋,又命驍騎將軍延普自幽州北趨遼西為聲勢,帝自突門嶺待之。道生至龍城,徙其民萬餘家而還。六月乙酉,車駕西返。
夏四月,詔令將軍公孫表等五個將領討伐白亞栗斯。黃河南的流民二千多家歸附。眾人廢黜栗斯而立劉虎,稱率善王。司馬德宗派遣使者入朝貢奉。己卯,皇帝向北巡視。五月丁亥,停駐在參合陂,柬到大寧。丁未,在四岬山狩獵。六月戊午,前往去畿陂,觀看捕魚。辛酉,停駐在濡源,築蟑台。在頹牛山射白熊,捕獲了它。丁卯,前往赤城,親自會見年長的人,詢問民眾疾苦,免除一年田租。往南停駐石亭,前往上穀,詢問百歲老人,訪求賢明俊秀人才,免除一半的田租。壬申,前往涿鹿,登上橋山,觀看溫泉,派使者用太牢祭祀黃帝廟。到達廣寧,登上曆山,祭祀舜廟。

秋七月戊午,至於京師。八月,雁門、河內大雨水,複其租稅。九月甲寅,詔諸州調民租,戶五十石,積於定、相、冀三州。
秋七月,回宮,免除所經過之處一半的田租。九月,闕多少不等。黃河南的流民,前後有三千多家歸附。京城民眾發生饑荒,聽任到太行山以東就地求食。

冬十月戊辰,築宮於西苑。是歲,司馬德宗卒,弟德文僭位。赫連屈丐僭稱皇帝。
冬十月王子,姚興派散騎常侍、束武侯姚敞,尚書姚泰,送他的西平公主前來,皇帝以皇後的禮節接納她。辛酉,前往沮洳城。癸亥,皇帝回宮。丙寅,下詔說:“古人說遇,百姓充足君主就會有餘,沒有民眾富裕而國家貧窮的。近年以來,頻繁遇到大霜旱災,莊稼不豐收,百姓饑寒不能養活自己的很多,現支出布帛和庫藏穀粟來賑濟貧苦窮困的人。”十一月丁亥,前往過山宣。庚子,皇帝回宮。

四年正月壬辰朔,車駕臨河,大搜於犢渚。癸卯,車駕還宮。三月癸醜,築宮於蓬台北。司馬德文寧朔將軍、平陽太守、匈奴護軍薛辯及司馬楚之、司馬順明、司馬道恭,並遣使請降。
泰常元年春正月甲申,前往豺山宮。戊子,皇帝回宮。三月己醜,長樂王處文逝世。常山百姓霍季,自稱名字記載在圖讖中,拿一塊黑石作為天賜的玉印,誑騙誘惑聚集黨羽,進山作亂。州郡逮捕殺了他。

夏四月庚辰,車駕有事於東廟,遠籓助祭者數百國。辛巳,南巡,幸雁門。賜所過無出今年租賦。五月庚寅朔,觀漁於氵壘水。己亥,車駕還宮。複所過一年租賦。六月,司馬德文建威將軍、河西太守、馮翊羌酋黨道子遣使內屬。秋八月辛未,東巡。遣使祭恆嶽。甲申,車駕還宮。所過複一年田租。九月,築宮於白登山。冬十有二月癸亥,西巡,至雲中,逾白道,北獵野馬於辱孤山。至於黃河,從君子津西渡,大狩於薛林山。
夏四月壬子,大赦天下,改年號。庚申,河間王元脩逝世。六月丁巳,皇帝向北巡視。

五年春正月丙戌朔,自薛林東還。至於屋竇城,饗勞將士,大酺二日,班禽獸以賜之。己亥,車駕還宮。三月丙戌,南陽王意文薨。
秋七月甲申,皇帝從白鹿陂向西行進,在牛大規模狩獵,登上釜山,臨近殷繁水而向南,觀看九十九泉。戊戌,皇帝回宮。九月戊午,前並州刺史叔孫建等人大敗山胡。劉虎渡過黃河向東逃走,到達陳留,被跟從的人殺死,司馬順宰等人都死了.司馬德宗的宰相劉裕,逆黃河而上討伐姚泓,派遣他的部將王仲德為前鋒,從陸路到選越。查業刺史÷塑叁畏懼怯懦,丟下城渡河,王仲德於是進入造台。詔令將軍拯莖建等人渡過莖河,向滑台炫耀軍威,在城下斬殺尉建。

夏四月,河西屠各帥黃大虎、羌酋不蒙娥等遣使內附。丙寅,起氵壘南宮。五月乙酉,詔曰:“宣武皇帝體道得一,天縱自然,大行大名未盡盛美,非所以光揚洪烈、垂之無窮也。今因啟緯圖,始睹尊號,天人之意,煥然著明。其改‘宣’曰‘道’,更上尊諡曰道武皇帝,以彰靈命之先啟,聖德之玄同。告祀郊廟,宣於八表。”庚戌,淮南侯司馬國璠、池陽侯司馬道賜等謀反伏誅。
冬十月壬戌,前往豺山宮。徒何部落庫儔官邀原先投降,後又叛變歸附馮跋。驍騎將軍延普渡過邏丞討伐攻打,大敗他們,斬下官斌和馮跋的幽業刺史、漁陽公庫僻官昌,征北將軍;關內侯庫儔官提等人首級,生擒庫僻宮女生,綁送京城。幽業平定十一月甲戌,皇帝回宮,在北苞建築蓬台。十二月,南陽王元良逝世。

六月丙寅,行幸翳犢山。秋七月丁酉,西至於五原。丁未,幸雲中大室,賜從者大酺。八月癸亥,車駕還宮。閏月甲午,陰平王烈薨。冬十有一月,詔驍騎將軍延普城乾城。十有二月丁亥,杏城羌酋狄溫子率三千餘家內附。是歲,劉裕廢殺其主司馬德文,僭自稱皇帝,號宋。李歆為沮渠蒙遜所滅,歆弟恂自立於敦煌。
這一年,姚興去世,兒子姚泓即位。

六年春正月辛未,行幸公陽。二月,調民二十戶輸戎馬一匹、大牛一頭。三月甲子,陽平王熙薨。乙亥,製六部民,羊滿百口輸戎馬一匹。發京師六千人築苑,起自舊苑,東包白登,周回三十餘裏。夏六月乙酉,北巡,至蟠羊山。
二年春二月丙午,下詔說:“九州的民眾,遠離京城,時常有不如意的事,郡守縣令不以實情報告。當今春耕剛開始,或許有貧窮耽誤農田耕作的。現在派遣使者巡視天下,察看各州,觀察民間風俗,詢問民眾疾苦,考察郡守縣令的政績。凡有不能自己表達心意的,都通過使者稟報。”辛酉,司馬德宗的榮陽守將傅洪,派遣使者到叔孫建那裹,請求獻虎牢投降,請求派軍隊趕赴接應;德宗的譙王司馬文思派遣使者王良到宮廷上書,請求出兵討伐劉裕。韶令司徒長孫嵩率領各軍截擊劉裕,在畔城交戰,互有勝負。皇帝詔令各軍停止下來,不能取勝。

秋七月,西巡,獵於柞山,親射虎,獲之,遂至於河。八月庚子,大獮於犢渚。九月庚戌,車駕還宮。壬申,劉裕遣使朝貢。
夏四月丁未,榆山丁零翟蜀率領營部派使者聯絡劉裕。馮跋的使者王特兒等人與司馬德宗交往,章武太守捉住特兒等人,囚禁送到京城。丁巳,前往高柳。壬戌,皇帝回宮。五月,汝南百姓胡嘩等一萬多家相繼歸附。乙未,司馬德宗的齊郡太守王懿前來投降。皇帝向西巡視,到達雲中,於是渡過黃河,在大沙漠中狩獵。

冬十月己亥,行幸代。十有二月丙申,西巡狩,至於雲中。是歲,沮渠蒙遜滅李恂。
秋七月,在平城南修建白台,高二十丈。司馬順之進入常山,散布謠言迷惑群眾,聲稱接受天帝的命令,年紀二十五歲時應成為君主,於是在封龍山聚集黨羽。趟郡大盜賊趙德捉住他送到京城,殺了他。八月,劉裕消滅姚泓。九月癸酉,司馬德宗的平西將軍、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兒子譙王文思,章武王的兒子司馬國墦、司馬困,輔國將軍溫揩,直座內史台軌,翅州治中韓延之、殷約,平西參軍桓謐、桓璉以及桓溫的孫子道子,勃海人刁雍,陳郡人袁式等幾百人前來投降。姚泓的匈奴鎮將姚成都和弟弟和都獻出鎮所前來投降。

七年春正月甲辰朔,自雲中西行,幸屋竇城,賜從者大酺三日,蕃渠帥繒帛各有差。二月丙戌,車駕還宮,賜從者布帛各有差,大饗於西宮。三月乙醜,河南王曜薨。
冬十月己酉,韶令司徒長孫嵩等人回京城.派遣拯逐建鎮守鄴越。癸醜,逸童工五塑逝世。十一月,司徒長孫嵩等各軍到達樂平。詔令長孫嵩派遣娥清、周幾等人和叔孫建討伐西山丁零星過、盜墓等,全部消滅他們的殘餘勢力後返回。免除各州的租稅。十二月己酉,韶令河東、凡流亡到民間的挑巡子弟,能有送到京城的給予賞賜。庚申,在西山狩獵。癸亥,皇帝回宮。區族豪強邀趣、變五王等人,聚集部落三萬家在壅遜,派遣使者歸附,詔令將軍王洛生和回迪太守擾壁等人西進去接應他們。壬申,前往大寧的墾川。繼迅的尚書、束武侯挑邀,她邀的弟弟鎮遠將軍燈光,右將軍繼宣世從困前來投奔。

夏四月甲戌,封皇子燾為泰平王,燾,字佛厘,拜相國,加大將軍;丕為樂平王,加車騎大將軍;獮為安定王,加衛大將軍;範為樂安王,加中軍大將軍;健為永昌王,加撫軍大將軍;崇為建寧王,加輔國大將軍;俊為新興王,加鎮軍大將軍;獻懷長公主子嵇敬,封長樂王,拜大司馬、大將軍。初,帝素服寒食散,頻年動發,不堪萬機,五月,詔皇太子臨朝聽政。是月,泰平王攝政。劉裕卒,子義符僭立。秋九月,詔假司空奚斤節,都督前鋒諸軍事,為晉兵大將軍、行揚州刺史,交址侯周幾為宋兵將軍、交州刺史,安固子公孫表為吳兵將軍、廣州刺史,前鋒伐劉義符。乙巳,幸氵壘南宮,遂如廣寧。己酉,詔泰平王率百國以法駕田於東苑,車乘服物皆以乘輿之副。辛亥,築平城外郭,周回三十二裏。辛酉,幸橋山,遣使者祠黃帝、唐堯廟。因東幸幽州,見耆年,問其所苦,賜爵號。分遣使者循行州郡,觀察風俗。
這一年,李嵩去世,兒子李歆即位,派遣使者入朝貢奉。

冬十月甲戌,車駕還宮,複所過田租之半。奚斤伐滑台不克,帝怒,議親南討,為其聲援。壬辰,車駕南巡,自出天門關,逾恆嶺。四方蕃附大人各率所部從者五萬餘人。十有一月,泰平王親統六軍出鎮塞上,安定王彌與北新公安同居守。丙午,曲赦司州殊死已下。劉義符東郡太守王景度棄滑台走。詔成皋侯元苟兒為兗州刺史,鎮滑台。十有二月,遣壽光侯叔孫建等率眾自平原東渡,徇下青、兗諸郡。劉義符兗州刺史徐琰聞渡河,棄守走,叔孫建遂東入青州。司馬愛之、秀之先聚黨濟東,皆率眾來降。
三年春正月丁酉初一,皇帝從長川詔令護高車中郎將薛繁率領高車丁零十二部大人的部眾向北攻取,到達弱水,投降的有二千多人,繳獲牛馬二萬多頭。河東胡、蜀五千多家相繼歸附。三月,司馬德宗派遣使者前來貢獻。庚戌,皇帝前往西宮。因範陽去年發生水災,免除租稅。

八年正月丙辰,行幸鄴,存恤民俗。司空奚斤既平兗豫,還圍虎牢。劉義符守將毛德祖距守不下。河東蜀薛定、薛輔率五千餘家內屬。蠕蠕犯塞。二月戊辰,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餘裏,備置戍衛。三月乙巳,帝田於鄴南韓陵山,幸汲郡,至於枋頭。乙卯,濟自靈昌津,幸陳留、東郡。乙醜,濟河而北,西之河內,造浮橋於冶阪津。
夏四月己巳,遷徙冀、定、幽三州的徒何到京城。五月丙午,詔令叔孫建鎮守廣阿。壬子,皇帝向東巡視,到達濡源和甘鬆。派遣征束將軍長孫道生、給事黃門侍郎奚觀率領精銳的騎兵二萬人襲擊馮跋,又命令驍騎將軍延普從幽州向北急赴遼西作為聲援,皇帝從突門嶺等待他們。道生到達龍城,遷徙那裹的民眾一萬多家而返回。

夏四月丁卯,幸成皋城,觀虎牢。而城內乏水,懸綆汲河。帝令連艦上施賁轀,絕其汲路,又穿地道以奪其井。遂至洛陽,觀《石經》。蠻王梅安,率渠帥數千人來貢方物。閏月己未,還幸河內,北登太行,幸高都。虎牢潰,獲劉義符冠軍將軍、司州刺史、觀陽伯毛德祖,冠軍司馬、滎陽太守翟廣,建威將軍竇霸,振武將軍姚勇錯,振威將軍吳寶之,司州別駕薑元興,治中竇溫。士眾大疫,死者十二三。辛酉,帝還至晉陽。班賜從官,王公已下逮於廝賤,無不沾給。五月丙寅,還次雁門。皇太子率留台王公迎於句注之北。庚寅,車駕至自南巡。六月己亥,太尉、宜都公穆觀薨。丙辰,北巡,至於參合陂,遊於蟠羊山。
六月乙酉,皇帝向西返回。

秋七月,幸三會屋侯泉,詔皇太子率百官以從。八月,幸馬邑,觀於氵壘源。九月乙亥,車駕還宮。詔司空奚斤還京師,昌平侯娥清、交址侯周幾等鎮枋頭。劉義符穎川太守李元竊入許昌,詔周幾擊之,元德遁走。幾平許昌,還軍枋頭。
秋七月戊午,到達京城。八月,雁門、河內降大暴雨,免除租稅。九月甲寅,詔令各州調發民眾租穀,每家五十石,聚積在定、相、冀三州。

冬十月癸卯,廣西宮,起外垣牆,周回二十裏。十有一月己巳,帝崩於西宮,時年三十二。遺詔以司空奚斤所獲軍實賜大臣,自司徒長孫嵩已下至士卒各有差。十有二月庚子,上諡曰明元皇帝,葬於雲中金陵,廟稱太宗。
冬十月戊辰,在西苑建築宮室。

帝禮愛儒生,好覽史傳。以劉向所撰《新序》、《說苑》於經典正義多有所闕,乃撰《新集》三十篇,采諸經史,該洽古義,兼資文武焉。
這一年,司馬德宗去世,弟弟德文僭越登位。赫連屈丐僭越稱皇帝。

史臣曰:太祖英雄,北驅朔漠,末年內多釁隙。明元抱純孝之心,逢梟鏡之禍,權以濟事,危而獲安,隆基固本,內和外輯。以德見宗,良無愧也。
四年春正月壬辰初一,皇帝到黃河邊,在犢渚大閱兵。癸卯,皇帝回宮。三月癸醜,在蓬台北建築宮室。司馬德文的寧朔將軍、平陽太守、匈奴護軍薛辯和司馬楚之、司馬順明、司馬道恭,都派遣使者請求投降。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魏書》

《魏書》列傳
列傳·卷一 列傳·卷二 列傳·卷三 列傳·卷四 列傳·卷五 列傳·卷六 列傳·卷七 列傳·卷八 列傳·卷九 列傳·卷十 列傳·卷十一 列傳·卷十二 列傳·卷十三 列傳·卷十四 列傳·卷十五 列傳·卷十六 列傳·卷十七 列傳·卷十八 列傳·卷十九 列傳·卷二十 列傳·卷二十一 列傳·卷二十二 列傳·卷二十三 列傳·卷二十四 列傳·卷二十五 列傳·卷二十六 列傳·卷二十七 列傳·卷二十八 列傳·卷二十九 列傳·卷三十 列傳·卷三十一 列傳·卷三十二 列傳·卷三十三 列傳·卷三十四 列傳·卷三十五 列傳·卷三十六 列傳·卷三十七 列傳·卷三十八 列傳·卷三十九 列傳·卷四十 列傳·卷四十一 列傳·卷四十二 列傳·卷四十三 列傳·卷四十四 列傳·卷四十五 列傳·卷四十六 列傳·卷四十七 列傳·卷四十八 列傳·卷四十九 列傳·卷五十 列傳·卷五十一 列傳·卷五十二 列傳·卷五十三 列傳·卷五十四 列傳·卷五十五 列傳·卷五十六 列傳·卷五十七 列傳·卷五十八 列傳·卷五十九 列傳·卷六十 列傳·卷六十一 列傳·卷六十二 列傳·卷六十三 列傳·卷六十四 列傳·卷六十五 列傳·卷六十六 列傳·卷六十七 列傳·卷六十八 列傳·卷六十九 列傳·卷七十 列傳·卷七十一 列傳·卷七十二 列傳·卷七十三 列傳·卷七十四 列傳·卷七十五 列傳·卷七十六 列傳·卷七十七 列傳·卷七十八 列傳·卷七十九 列傳·卷八十 列傳·卷八十一 列傳·卷八十二 列傳·卷八十三 列傳·卷八十四 列傳·卷八十五 列傳·卷八十六 列傳·卷八十七 列傳·卷八十八 列傳·卷八十九 列傳·卷九十 列傳·卷九十一 列傳·卷九十二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