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 作者:魏收年代:北齊728   

《魏書》帝紀 帝紀·卷五

高宗紀
高宗文成皇帝,名托跋浚,是恭宗景穆皇帝的長子。母親是閭氏,真君元年六月出生在東宮。皇帝年少時聰明通達,世祖喜愛他,常常放在左右,稱為世嫡皇孫。五歲時,世祖北巡。皇帝跟從在後,遇到夷人頭領捆綁一個奴仆要施用刑罰。皇帝對他說:“奴仆今天遇到我,你應放了他。”頭領奉命解除捆綁。世祖聽到這件事,說:“這孩兒雖然小,想要以天子自居。”心中認為他很奇特。長大後,風格不同一般,每當有大政,時常參與決定可否。正平二年十月戊申,在永安前殿登上皇帝位,大赦天下,改年號。

高宗文成皇帝,諱浚,恭宗景穆皇帝之長子也。母曰閭氏。真君元年六月生於東宮。帝少聰達,世祖愛之,常置左右,號世嫡皇孫。年五歲,世祖北巡,帝從在後,逢虜帥桎一奴欲加其罰。帝謂之曰:“奴今遭我,汝宜釋之。”帥奉命解縛。世祖聞之,曰:“此兒雖小,欲以天子自處。”意奇之。既長,風格異常,每有大政,常參決可否。正平二年十月戊申,即皇帝位於永安前殿,大赦,改年。
裏室元年冬十月,任命驃騎大將軍元壽樂為太宰、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尚書長孫渴堡為尚書令,加授儀同三司。十一月丙子,二人爭權,都賜令自殺。癸未,廣陽王元建逝世。臨淮王亙望逝世。甲申,皇帝的母親逝世。太尉退墊、司徒直翅,以議事不合旨意,貶為外都大官。平南將軍、宋子侯周忸升爵位為樂陵王,南部尚書、章安子陸麗為堊駐,文武官員各加職位一級。壬寅,追尊景穆太子為景穆皇帝,皇帝的母親為恭皇後;尊崇乳母賞氏為保太後。壁疆屋各王景文反叛,詔令統萬鎮將、南陽王蠱畫討伐平定他。十二月戊申,將恭皇後合葬到壬遺。乙卯,開始恢複佛法。丁巳,任命樂陵王弛為太尉,乎原王陸麗為司徒,鎮西將軍杜丞宜為司空。±躂、絲周蟈各遣使者入朝獻納。戊寅,建業公墮堡升爵位為束平王,廣平公杜遺升爵位為王。癸亥,詔令因營州發生蝗災,開倉賑濟撫恤。甲子,太尉、樂陵王周忸有罪,賜令自殺。遐厘公圖羞塞升爵位為王。

興安元年冬十月,以驃騎大將軍元壽樂為太宰、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尚書長孫渴侯為尚書令,加儀同三司。十有一月丙子,二人爭權,並賜死。癸未,廣陽王建薨,臨淮王譚薨。甲申,皇妣薨。太尉張黎、司徒古弼,以議不合旨,黜為外都大官。平南將軍、宋子侯周忸進爵樂陵王,南部尚書、章安子陸麗為平原王,文武各加位一等。壬寅,追尊景穆太子為景穆皇帝,皇妣為恭皇後;尊保母常氏為保太後。隴西屠各王景文叛,詔統萬鎮將、南陽王惠壽討平之。十有二月戊申,祔葬恭皇後於金陵。乙卯,初複佛法。丁巳,以樂陵王周忸為太尉,平原王陸麗為司徒,鎮西將軍杜元寶為司空。保達、沙獵國各遣使朝獻。戊寅,建業公陸俟進爵東平王,廣平公杜遺進爵為王。癸亥,詔以營州蝗開倉賑恤。甲子,太尉、樂陵王周忸有罪,賜死。濮陽公閭若文進爵為王。
二年春正月辛巳,司空杜元寶升爵位為京兆王。廣平王杜遣逝世。尚書仆射、東安公劉尼升爵位為王。封建寧王元崇的兒子元麗為濟南王。癸未,下詔對民眾的雜調為十五種。丙戌,尚書、西平公源賀升爵位為王。二月己未,司空、京兆王杜元寶謀反,受死刑;建寧王元崇、元崇的兒子濟南王元麗為元寶所連累,各賜自殺。乙醜,調發京城五千人開鑿天淵池。當月,劉義隆的兒子劉劭殺父親而自己登位。三月壬午,尊崇保太後為皇太後。安豐公間虎皮升爵位為河間王。乙未,疏勒國派遣使者入朝獻納。

二年春正月辛巳,司空杜元寶進爵京兆王。廣平王杜遺薨。尚書仆射、東安公劉尼進爵為王。封建寧王崇子麗為濟南王。癸未,詔與民雜調十五。丙戌,尚書、西平公源賀進爵為王。
夏五月乙酉,前往崞山。辛卯,回宮。這月,劉劭的弟弟劉駿殺死劉劭而自己登位。閏月乙亥,太皇太後赫連氏逝世。

二月己未,司空、京兆王杜元寶謀反,伏誅;建寧王崇、崇子濟南王麗為元寶所引,各賜死。乙醜,發京師五千人穿天淵池。是月,劉義隆子勳殺其父而自立。三月壬午,尊保太後為皇太後。安豐公閭虎皮進爵為河間王。乙未,疏勒國遣使朝獻。夏五月乙酉,行幸崞山。辛卯,還宮。是月,劉劭弟駿殺劭而自立。閏月乙亥,太皇太後赫連氏崩。
秋七月辛亥,前往陰山。濮陽王間若文,征西大將軍、永昌王元仁圖謀反叛。乙醜,賜元仁在長安自殺,若文受死刑。己巳,皇帝回宮。這月,在南郊建築馬射台。

秋七月辛亥,行幸陰山。濮陽王閭若文,征西大將軍、永昌王仁謀反。乙醜,賜仁死於長安,若文伏誅。己巳,車駕還宮。是月,築馬射台於南郊。八月辛未,渴槃陀國遣使朝貢。戊戌,詔曰:“朕以眇身,纂承大業,懼不能宣慈惠和,寧濟萬宇,夙夜兢兢,若臨淵穀。然即位以來,百姓晏安,風雨順序,邊方無事,眾瑞兼呈,不可稱數。又於苑內獲方寸玉印,其文曰‘子孫長壽’。群公卿士鹹曰‘休哉’!豈朕一人克臻斯應,實由天地祖宗降祐之所致也。思與兆庶共茲嘉慶,其令民大酺三日,諸殊死已下各降罪一等。”九月壬子,閱武於南郊。冬十有一月辛酉,行幸信都、中山,觀察風俗。十有二月,誅河間鄚民為賊盜者,男年十五以下為生口,班賜從臣各有差。甲午,車駕還宮。庫莫奚、契丹、罽賓等十餘國各遣使朝貢。複北平公長孫敦王爵。
八月辛未,渴槃陁國派遣使者入朝貢奉。戊戌,下詔說:“我以低微的身份,繼承大業,深恐不能廣施恩惠,安寧天下,日夜戰戰兢兢,如同麵臨深淵。然而即位以來,百姓太平,風調雨順,邊境沒有事端,各種祥瑞紛呈,不能計數。又在苑囿內獲得一寸見方的玉印,文字為‘子孫長壽’,群公卿士都說‘美哉’這哪僅是我一人能引起這種感應,實在是由天地祖宗降福所導致的。思慮與廣大百姓共享這個吉慶,現命令民眾聚飲三天,死刑以下罪犯各降罪一等。”九月壬子,在南郊閱兵。

興光元年春正月乙醜,以侍中、河南公伊馛為司空。二月甲午,帝至道壇,登受圖籙;禮畢,曲赦京師,班賞各有差。夏六月丙寅,行幸陰山。
冬十一月辛酉,前往信都、中山,觀察風尚習俗。十二月,誅殺河間鄭縣為賊盜的民眾,男子十五歲以下的沒為奴仆,分發賞賜隨從臣屬多少不等。甲午,皇帝回宮。庫莫奚、契丹、廚賓等十多個國家各派使者入朝貢奉。恢複北平公長孫敦的王爵。

秋七月庚子,皇子弘生。辛醜,大赦,改年。八月甲戌,趙王深薨。乙亥,車駕還宮。乙醜,皇叔虎頭、龍頭薨。九月庚申,庫莫奚國獻名馬,有一角,狀如麟。是月,閉都城門,大索三日,獲奸人亡命數百人。冬十有一月,北鎮將房杖擊蠕蠕,虜其將豆渾與句等,獲馬千餘匹。戊戌,行幸中山,遂幸信都。十有二月丙子,還幸靈丘,至溫泉宮。庚辰,車駕還宮。出於、叱萬單國各遣使朝獻。
興光元年春正月乙醜,任命侍中、河南公伊鈸為司空。二月甲午,皇帝到道壇,登壇接受圖錄;禮儀結束,赦免京城囚犯,分發賞賜多少不等。

太安元年春正月辛酉,奉世祖、恭宗神主於太廟。車騎大將軍、樂平王拔有罪,賜死。二月癸未,武昌王提薨。三月己亥,詔曰:“今始奉世祖、恭宗神主於太廟,又於西苑遍秩群神。朕以大慶饗賜百僚,而犯罪之人獨即刑戮,非所以子育群生,矜及眾庶。夫聖人之教,自近及遠。是以周文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禦家邦。化苟從近,恩亦宜然。其曲赦京師死囚已下。”夏六月壬戌,詔名皇子曰弘,曲赦京城,改年。癸酉,詔曰:“夫為治者,因宜以設官,舉賢以任職,故上下和平,民無怨謗。若官非其人,奸邪在位,則政教陵遲,至於凋薄。思明黜陟,以隆治道。今遣尚書穆伏真等三十人,巡行州郡,觀察風俗。入其境,農不墾殖,田畝多荒,則徭役不時,廢於力也;耆老飯蔬食,少壯無衣褐,則聚斂煩數,匱於財也;閭裏空虛,民多流散,則綏導無方,疏於恩也;盜賊公行,劫奪不息,則威禁不設,失於刑也;眾謗並興,大小嗟怨,善人隱伏,佞邪當途,則為法混淆,昏於政也。諸如此比,黜而戮之。善於政者,褒而賞之。其有阿枉不能自申,聽詣使告狀,使者檢治。若信清能,眾所稱美,誣告以求直,反其罪。使者受財,斷察不平,聽詣公車上訴。其不孝父母,不順尊長,為吏奸暴,及為盜賊,各具以名上。其容隱者,以所匿之罪罪之。”是月,遮逸國遣使朝貢。戊寅,帝畋於犢倪山。甲申,還宮。
夏六月丙寅,前往陰山。

秋七月丙辰,行幸河西。八月丁亥,車駕還宮。
秋七月庚子,皇子托跋弘出生。辛醜,大赦天下,改年號。八月甲戌,趙王元深逝世。乙亥,皇帝回宮。乙醜,皇叔虎頭、龍頭逝世。九月庚申,庫莫奚國獻名馬,有一個角,形狀如麒麟。這月,關閉都城門,大力搜索三天,捕獲奸詐逃亡的有幾百人。

冬十月,波斯、疏勒國並遣使朝貢。庚午,以遼西公常英為太宰,進爵為王。
冬十一月,北鎮將房杖攻打蠕蠕,擒獲他們的將領豆渾與句等人,繳獲馬一千多匹。戊戌,前往中山,於是到信都。十二月丙子,返回到靈丘,到溫泉宮。庚辰,皇帝回宮。出於、叱萬單國各派遣使者入朝獻納。

二年春正月乙卯,立皇後馮氏。二月丁巳,立皇子弘為皇太子,大赦天下。丁零數千家亡匿井陘山,聚為寇盜。詔定州刺史許宗之、並州刺史乞佛成龍討平之。夏六月,羽林郎於判、元提等謀逆,伏誅。秋八月甲申,畋於河西。是月,平西將軍、漁陽公尉眷北擊伊吾,克其城,大獲而還。九月辛巳,河東公閭毗、零陵公閭紇並進爵為王。
太安元年春正月辛酉,供奉世祖、恭宗的牌位於太廟。車騎大將軍、樂平王元拔犯罪,被賜令自殺。二月癸未,武昌王元提逝世。三月己亥,下詔說:“現在開始在太廟供奉世祖、恭宗的牌位,又在西苑遍祭眾神。我以大喜慶招待賞賜百官,而犯罪的人獨受刑罰殺戮,不是養育眾生,憐憫遍及百姓的做法。聖人的教化,由近而到遠。所以周文王以嫡妻為典範,直到兄弟。以治理國家。教化如果從近開始,恩惠也應如此。現赦免京城死囚以下罪犯.”

冬十月甲申,車駕還宮。甲午,曲赦京師。十有一月,尚書、西平王源賀改封隴西王。嚈噠、普嵐國並遣使朝獻。劉駿濮陽太守薑龍駒、新平太守楊伯倫,各棄郡率吏民來降。
夏六月壬戌,詔令給皇子起名為弘,赦免京城囚犯,改年號。

三年春正月壬戌,畋於崞山。戊辰,還宮。粟特、於闐國各遣使朝貢。征漁陽公尉眷,拜太尉,進爵為王,錄尚書事。夏五月庚申,畋於鬆山。己巳,還宮。封皇弟新成為陽平王。六月癸卯,行幸陰山。秋八月,畋於陰山之北。己亥,還宮。
癸酉,下韶說:治理天下的人,依據事宜而設立官職,推舉賢人而委任職位,所以上下和睦,民眾沒有怨憤誹謗。如果官吏授任不是合適的人,奸邪之徒在位,就會政教衰微,直到凋敗。思慮明確地予以升降,以興盛治道。現在派遣尚書穆伏真等三十人,巡視州郡,考察民情。進入境內,農民不墾田,土地多荒蕪,就是徭役不合時節,耗費了勞力;老年人吃粗食,青壯年沒有粗布衣,就是征收頻繁,刮光了財產;鄉裏空蕩蕩的,民眾大多逃散,就是安撫引導無方,恩隋淡薄;盜賊猖獗,搶劫不止息,就是禁令不立,在刑罰上有虧缺;各種誹謗一起出現,上下慨歎怨恨,好人隱藏,奸佞當道,就是執法混亂,政治昏暗。諸如此類,廢黜而殺了他們。善於施政的人,褒獎而賞賜他們。有冤屈不能申理,準許前往使者那裏告狀,使者檢驗處治。如果果真清廉能幹,眾人所讚美,有人誣告以求申理,對誣告者以相應罪處治。使者接受財物,裁斷不公平,準許前往官府上訴。不孝敬父母,不順從尊長,為官奸詐殘暴,以及做盜賊的,各列舉而呈上來。有阿容隱瞞的,以所隱瞞的罪過治他的罪。這月,遮逸國派遣使者入朝貢奉。戊寅,皇帝在犢倪山狩獵。甲申,回宮。

冬十月,將東巡,詔太宰常英起行宮於遼西黃山。十有一月,蠻王文虎龍率千餘家內附。十有二月,以州鎮五蝗,民饑,使使者開倉以賑之。是月,於闐、扶餘等五十餘國各遣使朝獻。
秋七月丙辰,前往黃河以西地區。八月丁亥,皇帝回宮。

四年春正月丙午朔,初設酒禁。乙卯,行幸廣寧溫泉宮,遂東巡平州。庚午,至於遼西黃山宮,遊宴數日,親對高年,勞問疾苦。二月丙子,登碣石山,觀滄海,大饗群臣於山下,班賞進爵各有差。改碣石山為樂遊山,築壇記行於海濱。戊寅,南幸信都,畋遊於廣川。
冬十月,波斯、疏勒國派遣使者入朝貢奉。庚午,任命遼西公常英為太宰,升爵位為王。

三月丁未,觀馬射於中山。所過郡國賜複一年。丙辰,車駕還宮。起太華殿。乙醜,東平王陸俟薨。夏五月壬戌,詔曰:“朕即阼至今,屢下寬大之旨,蠲除煩苛,去諸不急,欲令物獲其所,人安其業。而牧守百裏,不能宣揚恩意,求欲無厭,斷截官物以入於己,使課調懸少,而深文極墨,委罪於民。苛求免咎,曾不改懼。國家之製,賦役乃輕;比年已來,雜調減省。而所在州郡,鹹有逋懸,非在職之官綏導失所,貪穢過度,誰使之然?自今常調不充,民不安業,宰民之徒,加以死罪。申告天下,稱朕意焉。”六月丙申,畋於鬆山。
二年春正月乙卯,立皇後;蛆。二月丁巳,立皇子玨強弘為皇太子,大赦天下。工璽幾千家逃入井陘山,聚集起來進行劫掠。詔令定蛆刺史注畫之、並州刺史乞佛成龍討伐平定他們。

秋七月庚午,行幸河西。九月乙巳,還宮。辛亥,太華殿成。丙寅,饗群臣,大赦天下。
夏六月,羽林郎工判、亙鍾等人策謀叛逆,受死刑。

冬十月甲戌,北巡。至陰山,有故塚毀廢,詔曰:“昔姬文葬枯骨,天下歸仁。自今有穿毀墳隴者斬之。”劉駿將殷孝祖修兩城於清水東,詔鎮西將軍、天水公封敕文等擊之。辛卯,車駕次於車輪山,累石記行。十一月,詔征西將軍皮豹子等三將三萬騎助擊孝祖。車駕度漠,蠕蠕絕跡遠遁,其別部烏朱賀頹、庫世頹率眾來降。十有二月,征東將軍、中山王托真薨。
秋八月甲申,在黃河以西地區狩獵。逭月。平西將軍、漁陽公尉眷向北攻打伊吾,攻克城池,大量繳獲而回。九月辛巳,河東公閭毗、零陵公間紇一起升爵位為王。

五年春正月己巳朔,征西將軍皮豹子略地至高平,大破孝祖,斬獲五千餘級。二月己酉,侍中、司空、河南公伊馛薨。三月庚寅,曲赦京師死罪已下。
冬十月甲申,皇帝回宮。甲午,赦免京城囚犯。十一月,尚書、西平王源賀改封為隴西王。噘哇、普嵐國一齊派遣使者入朝獻納。劉駿的濮陽太守薑龍駒、新乎太守楊伯倫,各自拋下郡城率領官吏民眾前來投降。

夏四月乙巳,封皇弟子推為京兆王。五月,居常國遣使朝獻。六月戊申,行幸陰山。
三年春正月壬戌,在崞山狩獵。戊辰。回宮。粟特、於闐國各派遣使者入朝貢奉。征召漁陽公尉眷,任命為太尉,升爵位為王,綠尚書事。

九月戊辰,詔曰:“夫褒賞必於有功,刑罰審於有罪,此古今之所同,由來之常式。牧守蒞民,侵食百姓,以營家業,王賦不充,雖歲滿去職,應計前逋,正其刑罪。而主者失於督察,不加彈正,使有罪者優遊獲免,無罪者妄受其辜,是啟奸邪之路,長貪暴之心,豈所謂原情處罪,以正天下?自今諸遷代者,仰列在職殿最,案製治罪。克舉者加之爵寵,有愆者肆之刑戮,使能否殊貫,刑賞不差。主者明為條製,以為常楷。”儀同三司、敦煌公李寶薨。冬十有二月戊申,詔曰:“朕承洪業,統禦群有,思恢政化,以濟兆民。故薄賦斂以實其財,輕徭役以紓其力,欲令百姓修業,人不匱乏。而六鎮、雲中、高平、二雍、秦州,遍遇災旱,年穀不收。其遣開倉廩以賑之。有流徙者,諭還桑梓。欲市糴他界,為關傍郡,通其交易之路。若典司之官,分職不均,使上恩不達於下,下民不贍於時,加以重罪,無有攸縱。”
夏五月庚申,在鬆山狩獵。己巳,回宮。封皇弟新成為陽平王。六月癸卯,前往陰山。秋八月,在陰山之北狩獵。己亥,回宮。

和平元年春正月甲子朔,大赦,改元。庚午,詔散騎常侍馮闡使於劉駿。二月,衛將軍、樂安王良督東雍、吐京、六壁諸軍西趣河西,征西將軍皮豹子等督河西諸軍南趨石樓,以討河西叛胡。
冬十月,將要向東巡視,韶令太宰鱟墓在產酉的婁山修建行宮。十一月,蠻王塞虛壟率領一千多家歸附。十二月,因州鎮五處蝗災,民眾饑餓。派使者開糧倉來賑濟他們。這月,主題、迭籃等五十多個國家遣使者入朝獻納。

夏四月戊戌,皇太後常氏崩於壽安宮。五月癸酉,葬昭太後於廣寧鳴雞山。六月甲午,詔征西大將軍、陽平王新成等督統萬、高平諸軍出南道,南郡公李惠等督涼州諸軍出北道,討吐穀渾什寅。崔浩之誅也,史官遂廢,至是複置。河西叛胡詣長安首罪,遣使者安慰之。
四年春正月丙午初一,首次設立飲酒禁令。乙卯,前往廣寧的溫泉宮,於是向東巡視平州。庚午,到達遼西的黃山宮,遊玩宴飲了幾天,親自接見老年人,詢問疾苦。二月丙子,登上碣石山,觀望滄海,在山下大宴群臣,分發賞賜升進爵位各有等級。改碣石山名稱為樂遊山,在海濱築壇記錄行事。戊寅,向南前往信都,在廣川狩獵遊玩。三月丁未,在中山觀看騎馬射箭。所經過的郡國免除一年租稅。丙辰,皇帝回宮。修建太華殿。乙醜,束平王陸俟逝世。

秋七月乙醜,劉駿遣使朝貢。壬午,行幸河西。八月,西征諸軍至西平,什寅走保南山。九月,諸軍濟河追之,遇瘴氣,多有疫疾,乃引軍還;獲畜二十餘萬。庚午,輿駕還宮。
夏五月壬戌,下詔說:“我即位以來,多次頒布寬大的旨意,免除煩雜苛刻的征斂,廢掉不緊急的事務,想要使物得其所用,人安其本業。而州牧郡守縣令,不能宣揚恩惠,貪求欲望沒有得到滿足,裁截官府物資落入自己手中,使課稅很少;卻援用法律條文苛細周納,推諉罪過給民眾,極力謀求免除追究,競不改正畏懼。國家的製度,賦稅徭役是不重的,近年以來,各種微調減省,而各個州郡,都有拖欠,不是在職的官員安撫引導失責,貪財過分,誰導致情況如此?從現在起常調不收齊,民眾不安於本業,治理民眾的官員,處以死罪。遍告天下,以如我的心意。”六月丙申,在鬆山狩獵。

冬十月,居常王獻馴象三。十有一月,詔散騎侍郎盧度世、員外郎朱安興使於劉駿。
秋七月庚午,前往黃河以西地區。九月乙巳,回宮。辛亥,太華殿建成。丙寅,招待群臣。大赦天下。

二年春正月乙酉,詔曰:“刺史牧民,為萬裏之表。自頃每因發調,逼民假貸,大商富賈,要射時利,旬日之間,增贏十倍。上下通同,分以潤屋。故編戶之家,困於凍餒;豪富之門,日有兼積。為政之弊,莫過於此。其一切禁絕,犯者十疋以上皆死。布告天下,鹹令知禁。”二月辛卯,行幸中山。丙午,至於鄴,遂幸信都。三月,劉駿遣使朝貢。輿駕所過,皆親對高年,問民疾苦。詔民年八十以上,一子不從役。靈丘南有山,高四百餘丈。乃詔群官仰射山峰,無能逾者。帝彎弧發矢,出山三十餘丈,過山南二百二十步,遂刊石勒銘。是月,發並、肆州五千人治河西獵道。辛巳,輿駕還宮。
冬十月甲戌,向北巡視。到達陰山,有舊時墳墓被毀壞,下詔說:“從前周文王收葬無主枯骨,天下歸向仁義。從現在起有開鑿毀壞墳墓的人斬首。”劉駿的將領殷孝祖在清水以束修了兩座城,詔令鎮西將軍、天水公封敕文等人攻打他。辛卯,皇帝停駐在車輪山,堆積石頭記行事。十一月,詔令征西將軍皮豹子等三位將領三萬騎兵協助攻打孝祖,皇帝越過沙漠,蠕蠕不見行跡而遠逃,它的別部烏朱賀頹、庫世頹率領部眾前來投降。十二月,征束將軍、中山王托真逝世。

夏四月乙未,侍中、征東大將軍、河東王閭毗薨。五月癸未,詔南部尚書黃盧頭、李敷等考課諸州。
五年春正月己巳初一,征西將軍皮豹子攻取土地到高平,大敗殷孝祖,斬獲五千多首級。二月己酉,侍中、司空、河南公伊跋逝世。三月庚寅,赦免京城死罪以下囚犯。

秋七月戊寅,封皇弟小新成為濟陰王,加征東大將軍,鎮平原;天賜為汝陰王,加征南大將軍,鎮虎牢;萬壽為樂浪王,加征北大將軍,鎮和龍;洛侯為廣平王。壬午,行巡山北。八月戊辰,波斯國遣使朝獻。丁醜,輿駕還宮。
夏四月乙巳,封皂弟子推為京兆王。五月。居常國派遣使者入朝獻納。六月戊申,前往陰山。

冬十月,詔假員外散騎常侍遊明根、員外郎昌邑侯和天德使於劉駿。博陵之深澤、章武之束州,盜殺縣令,州軍討平之。廣平王洛侯薨。
秋八月庚戌,前往雲中。壬戌,回宮。九月戊辰,下詔說:“褒獎賞賜必確有功勞,行刑處罰必確有罪過,這是古今所相同,自來的常規。州牧郡守治理民眾,侵犯魚肉百姓,以經營自家產業,致使國家賦稅不充備,雖歲月已滿而離職,應核計從前的拖欠,依法治罪。而主管的人怠忽於督察,不加以彈劾,使有罪的人逍遙法外,沒有罪的平白受其罪過,這是打開奸邪的道路,助長貪婪暴虐的心理,哪裏是所謂推究實情治罪,來端正天下呢?從現在起各離職的人,列舉在職時的政績優劣,依據製度治罪。致力建功的給予爵位恩寵,有罪過的施以刑罰殺戮,使優劣不同例,刑賞無差錯。主管的人明確訂立條例,作為常規。”儀同三司、敦煌公李寶逝世。

三年春正月壬午,以車騎大將軍、東郡公乙渾為太原王。癸未,樂浪王萬壽薨。二月癸酉,畋於崞山,遂觀漁於旋鴻池。三月甲申,劉駿遣使朝貢。高麗。蓰王、契齧、思厭於師、疏勒、石那、悉居半、渴槃陀諸國各遣使朝獻。夏六月庚申,行幸陰山。詔將軍陸真討雍州叛氐仇傉檀等,平之。秋七月壬寅,幸河西。九月壬辰,征西大將軍、常山王素薨。
冬十二月戊申,下詔說:“我繼承宏大的基業,統治天下,思慮恢宏政治,來救助百姓。所以降低賦稅來充實他們的財產,減輕徭役來舒緩他們的勞力,想使百姓致力本業,人人不缺衣食。可是六鎮、雲中、高平、二雍、秦州,普遍遭遇災旱,穀物無收成。現派人打開倉廩來賑濟他們。有流浪遷徙的,告諭返回故鄉。想要在其他地區貿易羅糧,為他們關照旁郡,打通交易的道路。如果主管的官員,理事不均勻,使上麵的恩惠不能傳達到下層,下麵的民眾此時不豐足,處以重罪,不得有所放縱。”

冬十月丙辰,詔曰:“朕承洪緒,統禦萬國,垂拱南麵,委政群司,欲緝熙治道,以致寧一。夫三代之隆,莫不崇尚年齒。今選舉之官,多不以次,令班白處後,晚進居先。豈所謂彝倫攸敘者也!諸曹選補,宜各先盡勞舊才能。”是月,詔員外散騎常侍遊明根,員外郎、昌邑侯和天德使於劉駿。十有一月壬寅,輿駕還宮。十有二月乙卯,製戰陳之法十有餘條。因大儺耀兵,有飛龍、騰蛇、魚麗之變,以示威武。戊午,零陵王閭拔薨。
和平元年正月甲子初一,大赦天下,改年號。庚午,詔令散騎常侍馮闡出使劉駿。二月,衛將軍、樂安王元良統領束雍州、吐京、六壁各軍向西趕往黃河以西地區,征西將軍皮豹子等人統領黃河以西各軍向南趕往石樓,去討伐黃河以西背叛的胡人。

四年春三月乙未。賜京師民年七十以上太官廚食,以終其年。皇子胡仁薨,追封樂陵王。乙巳,詔曰:“朕憲章舊典,分職設官,欲令敷揚治化,緝熙庶積。然在職之人,皆蒙顯擢,委以事任,當厲己竭誠,務省徭役,使兵民優逸,家給人贍。今內外諸司、州鎮守宰,侵使兵民,勞役非一。自今擅有召役,逼雇不程,皆論同枉法。”
夏四月戊戌,皇太後常氏在壽安宮逝世。五月癸酉,將昭太後安葬在廣寧的嗚雞山。六月甲午,詔令征西大將軍、陽平王新成等人統領統萬、高平各軍從南路出兵,南郡公李惠等人統領涼州各軍從北路出兵,討伐吐穀渾什寅。崔浩被殺後,史官就廢除了,到這時重加設置。黃河以西背叛的胡人前往長安自首,皇帝派遣使者安撫。

夏四月癸亥,上幸西苑,親射虎三頭。五月壬辰,侍中、漁陽王尉眷薨。壬寅,行幸陰山。
秋七月乙醜,劉駿派遣使者入朝貢奉。壬午,前往黃河以西地區。八月,西征各軍到達西平,什寅逃到南山據守。九月,各軍渡過黃河追擊,遇到瘴氣,瘟疫疾病多,於是率軍返回;繳獲牲畜二十多萬頭。庚午,皇帝回宮。

秋七月壬午,詔曰:“朕每歲以秋日閑月,命群官講武平壤。所幸之處,必立宮壇,糜費之功,勞損非一。宜仍舊貫,何必改作也。”八月丙寅,遂畋於河西。詔曰:“朕順時畋獵,而從官殺獲過度,既殫禽獸,乖不合圍之義。其敕從官及典圍將校,自今已後,不聽濫殺。其畋獲皮肉,別自頒齎。”壬申,詔曰:“前以民遭饑寒,不自存濟,有賣鬻男女者,盡仰還其家。或因緣勢力,或私行請托,共相通容,不時檢校,令良家子息仍為奴婢。今仰精究,不聽取贖,有犯加罪。若仍不檢還,聽其父兄上訴,以掠人論。”九月辛巳,車駕還宮。
冬十月,晝鱟王進獻馴象三頭。十一月,詔令散騎侍郎盧度世、員外郎朱安興出使劉駿。二年春正月乙酉,下詔說:“刺史治民,是一州的表率。近來時常利用調發,逼迫民眾借貸,豪富的商人,邀取利益,十來天之間,增加十來倍。上下串通,瓜分財利而使居室華麗生輝。所以編戶人家,被凍餓所困迫;豪富門庭每曰加倍積累。為政的弊端,沒有超過這一點的。現全部禁止,違犯的人在十匹以上都處死。布告天下,使大家都知道禁令。”二月辛卯,前往中山。丙午,到達鄴城,於是前往信都。三月,劉駿派遣使者入朝貢奉。皇帝所經過地區,都親自接見老年人,詢問民眾疾苦。詔令民眾年紀在八十歲以上的人,一個兒子的不服徭役。靈丘南有座山,高四百多丈。於是詔令群臣朝上射山峰,沒有能射過的。皇帝彎弓射箭,出山三十多丈,超過山南二百二十步,於是刻石碑記載。這月,調發並州、肆州五千人修治黃河以西狩獵道路。辛巳,皇帝回宮。

冬十月,以定、相二州霣霜殺稼,免民田租。是月,詔員外散騎常侍遊明根,驍騎將軍、昌邑子婁內近,寧朔將軍、襄平子李五鱗使於劉駿。十有二月辛醜,詔曰:“名位不同,禮亦異數,所以殊等級,示軌儀。今喪葬嫁娶,大禮未備,貴勢豪富,越度奢靡,非所謂式昭典憲者也。有司可為之條格,使貴賤有章,上下鹹序,著之於令。”壬寅,詔曰:“夫婚姻者,人道之始。是以夫婦之義,三綱之首;禮之重者,莫過於斯。尊卑高下,宜令區別。然中代以來,貴族之門多不率法。或貪利財賄,或因緣私好,在於苟合,無所選擇,令貴賤不分,巨細同貫,塵穢清化,虧損人倫,將何以宣示典謨,垂之來裔。今製皇族、師傅、王公侯伯及士民之家,不得與百工、伎巧、卑姓為婚,犯者加罪。”
夏四月乙未,侍中、征東大將軍、河東王間毗逝世。五月癸未,詔令南部尚書黃盧頭、李敷等人考核各州。

五年春正月丁亥,封皇弟雲為任城王。二月,詔以州鎮十四去歲蟲、水,開倉賑恤。
秋七月戊寅,封皂弟小新成為濟陰王,加授征束大將軍,鎮守平原;天賜為汝陰王,加授征南大將軍,鎮守虎牢;萬壽為樂浪王,加授征北大將軍,鎮守和龍;洛侯為廣平王。壬午,巡視山北。八月戊辰,波斯國派遣使者入朝獻納。丁醜,皇帝回宮。

夏四月癸卯,頓丘公李峻,進爵為王。閏月戊子,帝以旱故,減膳責躬。是夜,澍雨大降。
冬十月,韶令代行員外散騎常侍遊明根、員外郎昌邑侯和天德出使劉駿。博陵的深澤、章武的束州,盜賊殺死縣令,州中軍隊討伐平定了他們。廣平王洛侯逝世。

五月庚申,劉駿死,子子業僭立。六月丁亥,行幸陰山。
三年春正月壬午,封車騎大將軍、東郡公乙渾為太原王。癸未,樂浪王萬壽逝世。二月癸酉,在崞山狩獵,於是在旋鴻池觀看捕魚。三月甲申,劉駿派遣使者入朝貢奉。高麗、蓰王、契齧、思厭於師、疏勒、石那、悉居半、渴槃陁各國各派遣使者入朝獻納。

秋七月辛醜,北鎮遊軍大破蠕蠕。壬寅,行幸河西。九月辛醜,車駕還宮。
夏六月庚申,前往陰山。詔令將軍陸真討伐雍州反叛的氐族入仇僵擔等,平定了他們。

冬十月,琅邪王司馬楚之薨。十有二月,南秦王楊難當薨。吐呼羅國遣使朝獻。
秋七月壬寅,前往黃河以西地區。九月壬辰,征西大將軍、常山王元素逝世。

六年春正月丙申,大赦天下。二月丁醜,行幸樓煩宮。高麗、蓰王、對曼諸國各遣使朝獻。三月戊戌,相州刺史、西平郡王吐穀渾權薨。乙巳,車駕還宮。
冬十月丙辰,下詔說:“我繼承宏大的基業,統領萬國,垂衣拱手麵南而坐,政事委任給各官府,想要逐漸至於治理,達到安寧統一。三代興盛時,無不崇尚年資。現在選拔的官員,多不按照次序,使頭發斑白的處在後麵,後輩居於前列。這哪裹是所謂常道得其次序呢?各官府選拔官員,應各自首先任用有功勞舊勳及有才能的人。”這月,詔令員外散騎常侍遊明根,員外郎、昌邑侯和天德出使到劉駿。十一月壬寅,皇帝回宮。十二月乙卯,製定戰陣方法十多條。利用禳祭之曰炫耀兵力,有飛龍、騰蛇、魚麗的變化,以顯示威武。戊午,零陵王閭拔逝世。

夏四月,破洛那國獻汗血馬,普嵐國獻寶劍。五月癸卯,帝崩於太華殿,時年二十六。六月丙寅,上尊諡曰文成皇帝,廟號高宗。八月,葬雲中之金陵。
四年春三月乙未,將太官廚食賞賜給京城七十歲以上的百姓,以終其天年。皇子胡仁逝世,追封為樂陵王。乙巳,下詔說:“我效法前代製度,分掌職務設官,想要使他們弘揚政治教化,治理各項事功。然則在職的人,都受到顯赫的提拔,委以職事重任,應當激勵自己竭盡忠誠,一心減省徭役,使兵士民眾悠閑安逸,家給人足。現在內外各官府、州鎮郡縣,侵漁役使兵士民眾,勞役繁多。從現在起有擅自調發勞役,強迫雇傭者,都以違法定罪。”

史臣曰:世祖經略四方,內頗虛耗。既而國釁時艱,朝野楚楚。高宗興時消息,靜以鎮之,養威布德,懷緝中外。自非機悟深裕,矜濟為心,亦何能若此!可謂有君人之度矣。
夏四月癸亥,皇上前往西苑,親自射了三隻老虎。五月壬辰,侍中、漁陽王尉眷逝世。壬寅,前往陰山。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魏書》

《魏書》列傳
列傳·卷一 列傳·卷二 列傳·卷三 列傳·卷四 列傳·卷五 列傳·卷六 列傳·卷七 列傳·卷八 列傳·卷九 列傳·卷十 列傳·卷十一 列傳·卷十二 列傳·卷十三 列傳·卷十四 列傳·卷十五 列傳·卷十六 列傳·卷十七 列傳·卷十八 列傳·卷十九 列傳·卷二十 列傳·卷二十一 列傳·卷二十二 列傳·卷二十三 列傳·卷二十四 列傳·卷二十五 列傳·卷二十六 列傳·卷二十七 列傳·卷二十八 列傳·卷二十九 列傳·卷三十 列傳·卷三十一 列傳·卷三十二 列傳·卷三十三 列傳·卷三十四 列傳·卷三十五 列傳·卷三十六 列傳·卷三十七 列傳·卷三十八 列傳·卷三十九 列傳·卷四十 列傳·卷四十一 列傳·卷四十二 列傳·卷四十三 列傳·卷四十四 列傳·卷四十五 列傳·卷四十六 列傳·卷四十七 列傳·卷四十八 列傳·卷四十九 列傳·卷五十 列傳·卷五十一 列傳·卷五十二 列傳·卷五十三 列傳·卷五十四 列傳·卷五十五 列傳·卷五十六 列傳·卷五十七 列傳·卷五十八 列傳·卷五十九 列傳·卷六十 列傳·卷六十一 列傳·卷六十二 列傳·卷六十三 列傳·卷六十四 列傳·卷六十五 列傳·卷六十六 列傳·卷六十七 列傳·卷六十八 列傳·卷六十九 列傳·卷七十 列傳·卷七十一 列傳·卷七十二 列傳·卷七十三 列傳·卷七十四 列傳·卷七十五 列傳·卷七十六 列傳·卷七十七 列傳·卷七十八 列傳·卷七十九 列傳·卷八十 列傳·卷八十一 列傳·卷八十二 列傳·卷八十三 列傳·卷八十四 列傳·卷八十五 列傳·卷八十六 列傳·卷八十七 列傳·卷八十八 列傳·卷八十九 列傳·卷九十 列傳·卷九十一 列傳·卷九十二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