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案 作者:佚名年代:清代709   

《狄公案》正文 第六十回 四麵出兵飛雄中計 兩將身死馬榮回營

四麵出兵飛雄中計兩將身死馬榮回營

卻說李飛雄依著馬榮之計,四麵出兵,將唐營攻圍,小兵不知何故,趕緊進帳報知。狄公命了四員偏將,一名裘萬裏,一名曹其榮,更有徐標、王泰,各帶二千兵卒,分頭會敵,四人得令起身。裘萬裏跨馬提鞭,直向東門迎出,劈麵遂見洪亮舉手一鞭,當頭打下,洪亮提刀格架相迎,兩人殺在一團,鬥在一處,戰有二三十個回合。洪亮殺得性急,大喊一聲,直向裘萬裏拚力劈去,裘萬裏趕即兩膀用足了勁,鋼鞭飛舞,架去單刀,隨手一鞭,已打中洪亮的頂門,翻於馬下。後麵軍士見敵人落馬,呐喊一聲,上前衝殺。裘萬裏見自己得了勝仗,當即下馬取出佩刀,將洪亮首級割下,複跳上馬匹,殺向南門而來。遠遠聽到戰鼓聲音,震動山穀,趕著快馬加鞭,飛到前麵,但見曹其榮手執一杆長槍,卻為王懷的雙刀壓住,氣喘籲籲,幾乎敗下。

裘萬裏見了吼一聲,叫道:“曹賢弟體得慌忙,有愚兄前來助你!”說著遂奔到陣上,用鋼鞭往下一格,將王懷的雙刀架格過去,讓曹其榮衝出重圍,隨即一連幾鞭,向那敵人打下。王懷雖然是一個草寇,但在太行山上,也算他是第一把好手,正想擺布敵將,忽見一人前來助戰,不覺大喊連聲,一手招架鋼鞭,一麵對準裘萬裏的要害,拚命刺去。那二人你想我死,我想你亡,刀去鞭來,好似在山猛虎;刀來鞭去,宛如出海飛龍,彼此竟殺不放手。霎時黃砂飛起,大約爭戰了有五六十合,早已日光當頭,裘萬裏深恐戰他不過,誤了大事,趕著虛晃一鞭,詐敗而去。

王懷正是殺得興起,哪裏肯舍不追,高聲叫道:“無能的匹夫,向哪裏逃走,爺爺來也!”隻見飛虎鐙一掛,那馬如騰空一般,在後緊緊追來。裘萬裏見他趕來,跑去有二三裏遠近,忽將襠勁一鬆,那馬忽然停住,裘萬裏將腳尖在搭鐙扣穩,一個斛鬥,跌向馬腹裏麵。王懷疑惑他是失足落馬,心下大喜,高聲叫道:“裘萬裏也是你性命該絕,落下馬來,看刀!”說著一刀,在裘萬裏背心劈下。裘萬裏見他到了背後,腳尖在搭鐙上一墊,一個轉身,早在馬上倒下,王懷正彎腰用刀來劈,措手不及,裘萬裏一鞭打中腦門,咕咚栽於馬下。裘萬裏罵道:“你這狗頭,方才那樣英勇,此時英雄何在?且命汝身首異處!”當時就將王懷的刀取下,割下首級,複向城上奔來。

且說李飛雄自己攻打西門,一柄大刀逢人便殺,正遇徐標將他攔住,兩人兵刀大舉,各顯生平。誰知徐標一柄三尖刀,較之李飛雄高出數倍,彼此刀來刀去,未有十數個回合,已殺得兩膀酸麻,高抬不起,正想王懷等人前來接應,忽見劈麵人聲喧亂。鸞鈴響處,裘萬裏早到前麵,高聲罵道:“賊囚,汝羽翼已去,還想在此逞能!你看這兩顆首級是誰,還不下馬受縛!”

李飛雄正是危急,聽了此言,抬頭一望,卻是洪亮、王懷兩人的首級,曉得不好,趕將馬頭一領,斜刺裏衝出重圍,欲向本營而走。忽見本營煙霧連天,喊聲大震,四麵八方全是火起,李飛雄到了此時,已是心驚膽裂,知道有了內變。隻見許多逃殘兵士,蜂擁而來,向著李飛雄說道:“寨主不好了,出兵之後,馬將軍並不到營前觀戰,忽自出了後營,放了幾聲大炮。頃刻左邊山下,出來許多兵馬,穿山越嶺,向本營擁來。我等正請他退敵,誰知他反將敵兵,帶入營中放火燒寨。現在軍中糧餉,以及帳棚,皆為他焚燒殆盡,前麵萬不可去了。”李飛雄聽了此言,隻得大叫一聲:“馬榮,我道你是舊日良朋,前來助我,誰知你是奸細,害得我瓦解冰消!今日俺也拚作一死,隻與汝送了性命!”當時便想去尋馬榮。後麵裘萬裏追兵已到,高聲叫道:“李飛雄,汝窠已失,還不下馬投降!”

飛雄正是忿火中燒,舉起大刀向萬裏複戰,彼此又交了五六回合,早見大兵如潮水相似,紛紛擁擁四麵圍來,將兩匹坐騎困在核心,齊呼捉賊。李飛雄見大事已去,料想難以逃脫,狂叫數聲,便想舉刀自刎,裘萬裏早已看見,右手將鋼鞭順轉,身軀一進,左手隻在李飛雄腰間一把,說聲帶過,早把飛雄提高坐騎,複行向地下一擲。四麵兵了見賊首已得,一聲呐喊,捆綁起來。裘萬裏因自己擒了賊首,心下得意非常,撥轉馬頭,提鞭執轡,押著大隊回營。

此時狄公在營,早已得著捷報,命喬太趕速到敵營,傳令賊人,如願投降,一概準予自新,放歸口裏。所有糧草器械,命趙大成、方如海兩人收解回營。著馬榮先回本寨,以便與李飛雄見麵。喬太得令出營,走至半途,已與馬榮相遇,彼此一同到了大帳。馬榮將焚營事,說了一遍,狄公命他先到後營安歇,然後升坐大帳。隻見眾兵將敲著得勝鼓而來,大隊排列兩旁,直至營門之外,隨後許多人,捆縛著一個大漢,裘萬裏押在後麵。到了帳前,報功已畢,將李飛雄推跪在階下。飛雄此時大罵不止:“汝等這班叛逆賊臣,廬陵王乃天下明君,命俺複奪江山,重興天下!誤中馬榮賊狗頭之計,使我大營焚掠,山寨難歸。汝等要殺便殺,想投順汝等叛國奸臣,也是三更夢想!”當下隻是罵不絕口。

狄公見他到了此時,仍是矢口不移,冒充廬陵王旗號,暗道:“這人頗有恒心,據他對馬榮說來,因為許敬宗活命之恩,故爾為這班奸臣,幹出這事。此時被擒,命在頃刻,仍然始終不一,不肯推賴他人。且待本院以恩待他,看他若何言語。”當即起身下堂,便將眾人喝退,自己為他親解其縛,向他言道:“將軍乃一世英雄,何苦受人之愚,不顧自己性命?本帥若想殺汝,何不在軍前取汝首級?不日廬陵王便來營中,那時本院為你分辯如何?”說畢,也不問別事,命人將他送往後營,暗下命喬太、裘萬裏兩人防守,每日好酒好肉,使他飲食。一連數日,直不見狄公之麵,所有服伺的兵丁,皆是你我來往,無一定之人。

李飛雄初進營時,自分必死,此時見這樣情形,反不知狄仁傑是何用意,又聽他說廬陵王不日前來,疑惑等太子來時,再行斬首,果是如此,又不應這樣款待,想來想去,實是委決不下。這日性急起來,卻巧小軍來送酒食,李飛雄將他揪住,橫按前磕膝上麵,露出腰刀,向他喝道:“俺到此間是個賊首,狄大人為何不將我斬首,究竟是何用意?汝將他意思說明,俺就饒汝性命,不然先令涼風貫頂,與閻王相見!”那個小軍為他按住,動彈不得,忙說道:“狄大人命我等如此,哪曉得他有何用意?但聽他與馬將軍說,這人誤聽人言,幹出非禮之事,若欲天下太平,還須在他身上。其餘的話雖將我殺死,也不知道了。”李飛雄聽了此言,高聲罵道:“馬榮你這狼心狗肺的死賊,俺好心待你,反道汝毒手!此時又虛情假意,前來騙誰?汝今日除非不見俺麵,一日相逢,定與汝誓不兩立!”

正說之間,隻見外麵走來一人,向裏說道:“賢弟,愚兄這旁請罪了。可知此事,不能怪我,許敬宗乃誤國奸臣,唐室江山,要入武氏之手。汝冒廬陵王之名,攻打懷慶,朝廷以偽亂真,竟將廬陵王賜死。若非眾位忠臣,竭力保奏,早送了太子性命。從來誤國奸臣,後來絕無好處,被萬人唾罵,遺臭萬年。目今武後臨朝,春宮穢亂,以她一生而論,先是太宗的才女,後來削發為尼,勾引高宗,複又收入宮內,封為昭儀。高宗死後,又將張昌宗弟兄,並懷義這禿驢,以及薛敖曹等人寵愛,真是可謂天地間賤貨。廬陵王是高宗的長子,理合傳位於他,接承大統,反將他貶在房州,把那些奸淫的狗賊,滅倫的奸賊,寵用在身邊。如此不仁不義,不慈不愛之人,何能母儀天下?你我皆是頂天立地的漢子,做事俱要正大光明,曾記在白鶴林聚義之先,立誌專與貪官汙吏,惡霸強豪作對。

“從前許敬宗雖有恩賢弟,可知他並非好意待你,想你代他幹了這叛逆事件成功,他與武承嗣弟兄平分天下,那時他為君,你為臣,我們堂堂英雄,反屈膝在這班狗頭之下,聽他的指揮,豈不羞煞!事情不成,所有罪名,全賴在賢弟身上,與他無涉,我等雖是草寇,也該知個君臣父子,天理人情。武三思等人,乃是遺臭萬年之人,恨不能食他之肉,寢他之皮,不料賢弟中他之計,反把國家的太子,天下的儲君誣害!自己思量,豈不大錯?前日來你營中,實是有心誘騙,想賢弟即改邪歸正,作個好人。賢弟如信我言,此時便同去見大人,以便日後臨朝,對個明證。若不相信,愚兄欲為好人,也不能有負賢弟,致受一刀之苦。不如先在你麵前,尋個自盡。”說罷便要自刎。

不知馬榮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狄公案

《狄公案》正文
第一回 入官階昌平為令 升公堂百姓呼冤 第二回 胡地甲誣良害己 洪都頭借語知情 第三回 孔萬德驗屍呼錯 狄仁傑賣藥微行 第四回 設醫科入門治病 見幼女得啞生疑 第五回 入浴室多言露情節 尋墳墓默禱顯靈魂 第六回 老土工出言無狀 賢令尹問案升堂 第七回 老婦人苦言求免 賢縣令初次問供 第八回 鞫奸情利口如流 提老婦癡人可憫 第九回 陶土工具結無辭 狄縣令開棺大驗 第十回 惡淫婦阻擋收棺 賢縣令誠心宿廟 第十一回 求靈簽隱隱相合 詳夢境鑿鑿而談 第十二回 說對聯猜疑徐姓 得形影巧遇馬榮 第十三回 雙土寨狄公訪案 老絲行趙客聞風 第十四回 請莊客馬榮交手 遇鄉親蔣忠談心 第十五回 趙萬全明言知盜首 狄梁公故意釋奸淫 第十六回 聾差役以訛錯訛 賢令尹將盜緝盜 第十七回 問路徑小官無禮 見凶犯舊友謊言 第十八回 蒲萁寨半路獲凶人 昌平縣大堂審要犯 第十九回 邵禮懷認懷認供結案 華國祥投縣呼冤 第二十回 胡秀士戲言召禍 狄縣令度情審案 第二十一回 善言開導免驗屍骸 審口供升堂訊問 第二十二回 想案情猛然省悟 聽啞語細觀行蹤 第二十三回 訪凶人聞聲報信 見毒蛇開釋無辜 第二十四回 假消息假言請客 為盜賊大意驚人 第二十五回 以假弄真何愷捉賊 依計行事馬榮擒人 第二十六回 見縣官書生迂腐 揭地窯邑宰精明 第二十七回 少年郎借助供認不諱 淫潑婦忍辱熬刑 第二十八回 真縣令扮作閻王 假陰官審明奸婦 第二十九回 狄梁公審明奸案 閻立本保奏賢臣 第三十回 赴殺場三犯施刑 入山東二臣議事 第三十一回 大巡撫訪問惡棍 小黃門貪索贓銀 第三十二回 元行衝奏參小吏 武三思懷恨大臣 第三十三回 狄仁傑奏參汙吏 洪如珍接見大員 第三十四回 接印綬舊任受辱 發公文老民伸冤 第三十五回 審惡奴受刑供認 辱奸賊設計譏嘲 第三十六回 敲銅鑼遊街示眾 執皮鞭押令念供 第三十七回 眾豪奴恃強圖劫 好巡捕設計騙人 第三十八回 投書信誤投羅網 入衙門自入牢籠 第三十九回 求人情惡打張昌宗 施國法怒斬周卜成 第四十回 入早朝直言麵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 第四十一回 入山門老衲說真情 尋暗室道婆行穢事 第四十二回 王虔婆花言騙烈婦 狄巡撫妙計遣公差 第四十三回 王進土擊鼓鳴冤 老奸婦受刀身死 第四十四回 金鑾殿狄仁傑直言 白馬寺武三思受窘 第四十五回 搜地窖李氏盡節 升大堂懷義拷供 第四十六回 金鑾殿兩臣爭奏 刑部府奸賊徇私 第四十七回 眾百姓大鬧法堂 武三思哀求巡撫 第四十八回 武承業罪定奸僧 薛敖曹夜行穢事 第四十九回 薛敖曹半途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賊 第五十回 查舊案顯出賀三太 記前仇閹割薛敖曹 第五十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第五十二回 懷宿怨誣奏忠良 出憤言挽回奸計 第五十三回 用非刑敬宗行毒 傳聖詔偉之盡忠 第五十四回 狄仁傑掌頰武承嗣 許敬宗勾結李飛雄 第五十五回 太行山王魁送信 東京城敬宗定謀 第五十六回 李飛雄兵下太行山 胡世經力守懷慶府 第五十七回 安金藏剖心哭諫 狄仁傑奉命提兵 第五十八回 開戰事金城送命 遇官兵吳猛亡身 第五十九回 訪舊友計入敵營 獲勝仗命攻大寨 第六十回 四麵出兵飛雄中計 兩將身死馬榮回營 第六十一回 李飛雄悔誌投降 安金藏入朝報捷 第六十二回 廬陵王駕回懷慶 高縣令行毒孟城 第六十三回 見母後太子還朝 念老臣狄公病故 第六十四回 張柬之用謀除賊 廬陵王複位登朝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