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案 作者:佚名年代:清代708   

《狄公案》正文 第三十一回 大巡撫訪問惡棍 小黃門貪索贓銀

大巡撫訪問惡棍小黃門貪索贓銀

卻說狄公聽了閻立本一番言語,心下也是不平,當時在巡撫衙門,住宿一宵,杯酒談心,自必格外許多親近。次日狄公一早起程,辭別閻公,隻帶了馬榮諸人,幾個隨身的仆眾,長亭一揖,徑直登程。渡過黃河,已到河南境內。隻因唐朝承晉隋之後,建都在汴梁,河南一省,乃畿輔要地。武後雖荒淫無道,也知都城一帶,非有一個人才出眾、德望泰著的人,不能坐鎮,因此命狄公仁傑為河南巡撫。這一日,狄公車馬行李,已到境內,當時不便聲張,深恐沿路的各官郊勞迎送,那時不但供應耗費,且各地知新巡撫前來,那些奸宄流氓,士豪惡棍,以及貪官汙吏,反而斂跡藏形,訪問不出。因此隻帶有仆眾數人,在客店中住下。當時住宿一宵,次日命眾人在寓所守候,自己隻帶了馬榮一人,出門而去,沿鄉各鎮,私訪一回。

一日來至清河縣內,此縣在漢朝時名為孟津縣,晉朝改為當平縣,唐朝改為清河縣兩字。這縣地界在洛陽偃師,兩縣毗連,皆是河南府屬下。當時清河縣令姓周,名卜成,乃是張昌宗家的家奴,平日作奸犯科,迎合主人的意思,謀了這縣令的實缺,到任之後,無惡不作。平日專與那地方上的劣紳、刁監狼狽為奸。百姓遭他的橫暴,恨不能寢其皮,而食其肉,雖經列名具稟,到上憲衙門控告,總以他朝內有人,不敢理論,反而苛求責備,批駁了不準。

狄公到了境內,正自察訪,忽到一個鄉莊地方,許多人擁著一個五十餘歲的老人,在那裏談論。當時不知何故,同馬榮到了,隻聽眾人說道:“你這個人,也不知其利害,前月王小三子,為妻子的事件,被他家的人打了個半死,後來還是不得不回來。胡大經的女兒,現在被他搶去,連尋死也不得漏空。你這媳婦,被他搶去,諒你這人,有多大的本領,能將這個瘟官告動了?這不是雞蛋向石卵上碰頭麼!我們勸你省一點力氣,直當沒有這個媳婦罷了。橫豎你兒子又沒了,你這小兒子還小,即使你不顧這老命,又有誰人問你?”

狄公聽了這話,心下已知大半,乃向前問道:“你這老頭兒姓甚名誰,何故如此短見,哭得這樣如此利害?”旁邊一人說道:“你先生是個過路的客人,聽你這口音,不是本地人氏,故不妨告訴你聽聽,諒你們聽了,也是要嘔氣的。這縣內有個富戶人家,姓曾,名叫有才,雖是出身微賤,卻是很有門路……”隨低聲問道:“你們想該聽見現在武後荒淫,把張昌宗做了散騎常侍,張易之做了司衛少卿。因他二人少年美貌,太平公主薦入宮中,武後十分喜悅,每日令他二人更衣傅粉,封作東宮,這武承嗣、武三思諸人,皆聽他的指揮,代他執鞭牽蹬。現在隻聽見稱張易之為張五郎,張昌宗為張六郎,皆是承順武後的意旨。因此文武大臣,恭維為王子王孫,還勝十倍。這個姓曾的乃是張家的三等丫頭的兒子,不知怎樣,得了許多錢財,來這地方居住。加之這縣官周卜成,又是張家的出身,故此首尾相應,以故曾有才便目無法紀,平日霸占田產,搶奪婦女,也說不盡的惡跡。這位老人家姓郝名幹庭,乃是本地良民,生有兩個兒子,長子名叫有霖,次子名叫有霽。這有霖於去年七月間病故,留下那吳明川之女。這郝吳氏,雖是鄉戶人家,倒還申明大義,立誌在家,侍養翁姑,清貧守節。誰知曾有才前日到東莊收租,走此經過,見她有幾分姿色,喝令佃戶將她搶去,現在已兩日。雖經他到縣裏喊冤,反說他無理誣栽,砌詞控訴。他隻道這縣官同他一樣,還欲去告府狀。若是別人做出這不法事來,縱然他老而無能,我們這鄰舍人家也要代他公稟申冤,無奈此時世道朝綱,俱已大變,即便到府街去告狀,吃苦花錢,告了還是個不準,雖控了京控,有張昌宗在武後麵前,一言之下無論你的血海冤仇,也是無用。現在中宗太子尚且無辜的遭貶謫呢,何況這些百姓,自然受這班狐群狗黨的禍害了。你客人雖是外路的人,當今時事,未有不知道理的。我們不能報複此事,也隻好勸他息事,落得過兩天安靜日子,以終餘年,免得再自尋苦吃。所以我們這合村的人,在此苦勸。”

狄公聽了此話,不由的忿氣填胸,心下道:“國家無道,一至於此,民不聊生,小人在朝,君子失位。你聽這班人的言語,雖是純民的口吻,心中已是恨如切骨了。我狄某不知此事便罷,既然親目所觀,親耳所聞,何能置之不問?”乃向那老人說道:“你既受了這冤枉,地方官又如此狼狽,朋比為奸,我指你一條明路,目下且忍耐幾天,可知道本省的巡撫,現在放的狄大人了。此人脾氣,慣同這班奸臣作對,專代百姓伸冤,特為國家除害。目下他已經由昌平到山東,渡黃河到京,不過半月光景,便可到任。那時你可到他衙門控告,包你將這狀子告準,一定不疑。方才聽你眾人所言,還有兩個人家,也受了他的害處,一個女兒,一個兒子,也為他搶去,你最好約同這兩人,一齊前去,包你有濟。我不過是行路的人,見你們如此苦惱,故告知你們聽聽。”

眾人忙問道:“這個人可是叫狄仁傑麼?他乃是先皇帝的老臣,聽說在昌平任上,斷了不少疑難案件。若果是他前來,真是地方上的福氣了。”

狄公當時,又叮囑了一番,同馬榮走去。沿路上又訪出無限的案情,皆是張昌宗這黨類俱多。當時一一記在心上,然後回到客寓,歇了一日,這才到京。

先到了那黃門官那裏掛號,預備宮門請安,聽候召見。誰知各官自武後坐朝以來,無不貪淫背法。這黃門官乃是武三思的妻舅,姓朱名叫利人,也是武三思在武後麵前,極力保奏。武則天因是娘家的親戚,便令他做了這個差使,一則順了武三思的意思,二則張昌宗這班人出入,便無阻隔。誰知朱利人蒞事以來,無論在京在外,大小官員,若是啟奏朝廷,人見武後,皆非送他的例銀不可。自巡撫節度使起,以及道府州縣,他皆有一定的例銀。此時見狄公前來上號,知他是新簡的巡撫,疑惑他也知道這個規矩,送些錢財與他。當時見門公前來稟過,隨即命人去請見。狄公因他是朝廷的官員,定製雖是品級卑小,也隻得進去,同他相見。

彼此見禮坐下,朱利人開言說道:“日前武後傳旨,命大人特授這個河南巡撫,此乃不次之拔擺,特別之恩典。莫非大人托舍親保奏麼?”狄公一聽,心下早已不悅,明知他是武三思的妻舅,故意問道:“足下令親是誰,下官還求示知。”朱利人笑道:“原來大人是初供京職,故爾未知。本官雖當這個黃門差使,也添在國威之列,武三思乃是本官的姐丈,在京大員,無人不知,照此看來,豈不是國戚麼?大人是幾時有信到京,請他為力?”狄公聽說,將臉色一變,乃道:“下官乃是先皇的舊臣,由舉明經授了昌平知縣,雖然官卑職小,隻知道盡忠效力,愛國為民,決不能同這一班誤國的奸臣,欺君的賊子為伍。莫說書信賄賂,是下官切齒之恨,連與這類奸徒見了麵,恨不能食其肉,而寢其皮,治以國法,以報先皇於九泉之下。至於升任原由,乃是聖上的恩典,豈你等這班小人所知!”

朱利人見狄公這番正言厲色,知道是個冰炭不入的,心下暗想道:“你也不訪訪,現在何人當國,說這派惡言,豈不是故意罵我麼?可知你雖然公正,我這個規矩,是少不了的。”當時冷笑說道:“大人原來是聖上簡放,怪不得如此小視。下官這差使,也是朝廷所命,雖然有俸有祿,無奈所入甚少,不得不取潤於清官。大人外任多年,一旦膺此重任,不知本官的例銀,可曾帶來?”狄公聽了此言,不禁大聲喝道:“你這該死的匹夫,平日貪贓枉法,已是惡跡多端,本院因初入京中,未便驟然參奏,你道本院也同你們一類麼?可知食君之祿,當報君恩,本院乃清廉忠正的大臣,哪有這銀與你?你若稍知進退,從此革麵洗心,乃心君國,本院或可寬其既往,免其追究。若以武三思為護符,可知本院隻知道唐朝的國法,不知道誤國的奸臣,無論他是太後的內任,也要盡法懲治的。而況汝等這班狗黨乎?”

朱利人為狄公大罵一頓,彼一時轉不過臉來了,不禁老羞變成怒,乃道:“我道你是個現在的巡撫,掌管天下的平章,故爾與你相見,誰知你目無國戚,信口雌黃。這黃門官,也不是為你而設,受你的指揮的!你雖是個清正大員,也走不過我這條門徑,你有本領去見太後便了。”說著怒氣衝衝,兩袖一拂而起,轉入後堂而去。狄公此時,哪裏容得下去,高聲大罵了一番,乃即說道:“本部院因你這地方乃是皇家的定製,故爾前來,難道有了你阻隔,我便不能人見太後麼?明日本院在金殿上,定與你這個狗畜生辨個是非!”說畢後,正是怒氣不止,也是兩袖一拂,衝衝出門而去,以便明日五鼓上朝見駕。

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狄公案

《狄公案》正文
第一回 入官階昌平為令 升公堂百姓呼冤 第二回 胡地甲誣良害己 洪都頭借語知情 第三回 孔萬德驗屍呼錯 狄仁傑賣藥微行 第四回 設醫科入門治病 見幼女得啞生疑 第五回 入浴室多言露情節 尋墳墓默禱顯靈魂 第六回 老土工出言無狀 賢令尹問案升堂 第七回 老婦人苦言求免 賢縣令初次問供 第八回 鞫奸情利口如流 提老婦癡人可憫 第九回 陶土工具結無辭 狄縣令開棺大驗 第十回 惡淫婦阻擋收棺 賢縣令誠心宿廟 第十一回 求靈簽隱隱相合 詳夢境鑿鑿而談 第十二回 說對聯猜疑徐姓 得形影巧遇馬榮 第十三回 雙土寨狄公訪案 老絲行趙客聞風 第十四回 請莊客馬榮交手 遇鄉親蔣忠談心 第十五回 趙萬全明言知盜首 狄梁公故意釋奸淫 第十六回 聾差役以訛錯訛 賢令尹將盜緝盜 第十七回 問路徑小官無禮 見凶犯舊友謊言 第十八回 蒲萁寨半路獲凶人 昌平縣大堂審要犯 第十九回 邵禮懷認懷認供結案 華國祥投縣呼冤 第二十回 胡秀士戲言召禍 狄縣令度情審案 第二十一回 善言開導免驗屍骸 審口供升堂訊問 第二十二回 想案情猛然省悟 聽啞語細觀行蹤 第二十三回 訪凶人聞聲報信 見毒蛇開釋無辜 第二十四回 假消息假言請客 為盜賊大意驚人 第二十五回 以假弄真何愷捉賊 依計行事馬榮擒人 第二十六回 見縣官書生迂腐 揭地窯邑宰精明 第二十七回 少年郎借助供認不諱 淫潑婦忍辱熬刑 第二十八回 真縣令扮作閻王 假陰官審明奸婦 第二十九回 狄梁公審明奸案 閻立本保奏賢臣 第三十回 赴殺場三犯施刑 入山東二臣議事 第三十一回 大巡撫訪問惡棍 小黃門貪索贓銀 第三十二回 元行衝奏參小吏 武三思懷恨大臣 第三十三回 狄仁傑奏參汙吏 洪如珍接見大員 第三十四回 接印綬舊任受辱 發公文老民伸冤 第三十五回 審惡奴受刑供認 辱奸賊設計譏嘲 第三十六回 敲銅鑼遊街示眾 執皮鞭押令念供 第三十七回 眾豪奴恃強圖劫 好巡捕設計騙人 第三十八回 投書信誤投羅網 入衙門自入牢籠 第三十九回 求人情惡打張昌宗 施國法怒斬周卜成 第四十回 入早朝直言麵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 第四十一回 入山門老衲說真情 尋暗室道婆行穢事 第四十二回 王虔婆花言騙烈婦 狄巡撫妙計遣公差 第四十三回 王進土擊鼓鳴冤 老奸婦受刀身死 第四十四回 金鑾殿狄仁傑直言 白馬寺武三思受窘 第四十五回 搜地窖李氏盡節 升大堂懷義拷供 第四十六回 金鑾殿兩臣爭奏 刑部府奸賊徇私 第四十七回 眾百姓大鬧法堂 武三思哀求巡撫 第四十八回 武承業罪定奸僧 薛敖曹夜行穢事 第四十九回 薛敖曹半途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賊 第五十回 查舊案顯出賀三太 記前仇閹割薛敖曹 第五十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第五十二回 懷宿怨誣奏忠良 出憤言挽回奸計 第五十三回 用非刑敬宗行毒 傳聖詔偉之盡忠 第五十四回 狄仁傑掌頰武承嗣 許敬宗勾結李飛雄 第五十五回 太行山王魁送信 東京城敬宗定謀 第五十六回 李飛雄兵下太行山 胡世經力守懷慶府 第五十七回 安金藏剖心哭諫 狄仁傑奉命提兵 第五十八回 開戰事金城送命 遇官兵吳猛亡身 第五十九回 訪舊友計入敵營 獲勝仗命攻大寨 第六十回 四麵出兵飛雄中計 兩將身死馬榮回營 第六十一回 李飛雄悔誌投降 安金藏入朝報捷 第六十二回 廬陵王駕回懷慶 高縣令行毒孟城 第六十三回 見母後太子還朝 念老臣狄公病故 第六十四回 張柬之用謀除賊 廬陵王複位登朝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