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案 作者:佚名年代:清代708   

《狄公案》正文 第二十四回 假消息假言請客 為盜賊大意驚人

假消息假言請客為盜賊大意驚人

卻說狄公見眾人應允,命他們結具銷案。華國祥自無話說,惟有李王氏,見那條毒蛇,在狄公麵前,不禁放聲大哭。狄公又命人將蛇燒灰,以作治罪。就此一來,已是午後,當即起身回衙,將胡作賓由學內提來申斥一番,令他下次務要誠實謹言,免召外禍。此時胡作賓母子,自然感激萬分,申冤活命,在堂上叩頭不止。狄公發落已畢,退入後堂。

且說洪亮昨日領了名片,趕到皇華鎮與何愷說明緣故,次日一早,便來到湯家門首。先命何愷進去,向裏麵問道:“湯先生在家麼?”裏麵有人詢問,出來一個老頭子,答道:“你是哪裏來的,問我家先生何幹?”何愷笑道:“原來是朱老爺。地方上的公食人,皆不認得了?”那人將何愷一望,也就笑道:“你問他何事,現在還未起身呢。”何愷聽了這句話,轉身就向洪亮去丟個眼色,兩人信步到了裏麵。在書房門口站定,洪亮向何愷道:“你辦事何以這懈怠,既然湯先生在家,現在何處睡覺,好請他起來講話。”那老家人,見洪亮是公門中的打扮,趕著問道:“你這公差有何話說,可告知我,進去通知他。”何愷答道:“他是縣太爺差來的,現有名片在此。因地方上事,請你家先生,進太爺衙門有事相商,不能稍緩。”那老人在洪亮手內,將名片接過,進了書房,穿過了一小小天井,朝南正宅三間兩廂。此時何愷也跟那人到了他裏麵,心下想到:知他住在這上首房內,便是畢家那牆相連了。正想之間,忽見那人走到下首房門,何愷心下好不自在,暗道:“這個想頭,又完了,人尚不在房內居住,牆上還有何說?

一人暗暗的說話,忽然上首房內出來一人,年約二十五六歲,生得眉目清秀,儀表非凡,好個極美的男子。見老家人一進來,趕著問道:“是誰來請先生?”老人道:“這事也奇怪,我們先生雖是個舉子,平日除在家課讀,外麵的事,一概不管。不知縣裏狄太爺,為著何事,命人前來請他?說地方上有公事,同他商酌,你看這不是奇怪麼?恐先生也未必肯前去。”那少年人聽他說狄太爺,不禁麵色一變,神情慌張,說道:“你何不回卻他,說先生不與外事便了,為何將人領人裏麵來呢?”

何愷聽了這話,將那人上下一看,卻巧這人的房間,便在畢家的牆後,心下甚是疑惑,趕緊接話問道:“你公子尊姓,可是在這裏寄館的麼?我們太爺,非為別事,因有一處善舉,沒有人辦,訪聞湯先生是個用心公正的君子,政命差人持片來請。”說著,見老人已走到房內,高聲喊了兩聲。隻聽裏頭那人醒來,問道:“我昨日一夜,代眾學生清理積課,直至天明方睡,你難道未曾知道,何故此時便來叫喊?”隻聽老者回答道:“非是我等不知,因知縣太爺,差人來請,現有公差立等回話。”湯得忠道:“你為什麼不代我回報他?此時且去將我名片取來,向來人傳說,拜上他貴上縣太爺,說我是牖下書生,閉戶授徒,不理閑事。雖屬善舉,地方上紳士甚多,請他太爺另請別人辦公罷。”老人聽了這話,隻得出來對何愷回複了一遍。

當時洪亮在書房,早已聽見了,見何愷出來說道,“湯先生不肯進城,在我看來,惟有回去稟知大爺,請太爺自已前來吧。此事倒不可懈怠,莫要誤事方好。你此時照原話趕速進城去吧。”說著兩人出了大門,那老人將門關上。彼此到了街上,何愷向洪亮說道:“你可看見那人沒有?”洪亮道:“這事也是徒然,湯得忠是在那邊房間居住,有什麼看見?”何愷說道:“你還不知道呢,這頭房內有人,同老者說話的,你未看見麼?是個少年男子,見我們說縣裏差來的,那他臉上神色就不如先前。我所以出來,叫你趕速回去,這句話,乃是看他的動靜的。他如懼怕,你我出門,他必到別處去了。你此時便可趕速回城,稟明太爺,請太爺自己前來,姑作拜湯先生的話說到了裏麵,借話問話,再為察看。我此時便在這左近等候,看他可出來否,順便打聽他姓甚名誰。”

彼此計議停當,已是辰牌時候。洪亮隨即來至城中,將方才的話稟了。狄太爺心下甚是歡喜,當時傳齊差役,帶同馬榮,喬太,陶幹三人,乘轎而來,一路之上,不敢怠慢。到了上燈時分,方至鎮上,先命馬榮仍在從前那個客寓內住下,所有衙役,皆不許出,夜晚露風聲,說本縣到此客寓;主人也是如此吩咐。眾人自領命而行,當時將行李卸下,淨麵用茶。

飲食已畢,狄公向馬榮道:“你們四人,今夜分班前去,洪亮同汝在畢家屋上等候,若有動靜,便可即喊拿賊,看他下麵如何;喬太同陶幹在湯家門前守候,若有人夜半出來,便將他拿獲住。本縣此時不去,正恐走去辦事不成,令凶人走去。”四人領命下來,各自前去不提。

且說馬榮同洪亮兩人,出了店門,洪亮道:“我近來為這事吃了許多辛苦,方有這點眉目,今夜若再不破案,隨後更難辦了。我想你這身本事,何事不可行?現有一計在此,不知你肯行不肯行?”馬榮道:“你我皆是為主人辦事,隻要能做,何處不可去?你且說與我聽。”洪亮道:“湯家那個後生,實是令人可疑,為恐識破機關於他,一連數日安分守己,不與那周氏往來,我們雖在屋上,再聽數日,也不能下去。莫妙你扮作竊賊,由房上躥入他裏麵,在他房中偷看動靜,是不比外麵,較有把握。恐你早經洗手,不於此事,現在請你做這買賣,怕你見怪,故爾不便說出。你意下究竟如何?”馬榮笑說道:“我道何事,不過由來是我舊業,此計甚是高明,今夜便去如何?”說著二人到了何愷家內,坐談了一會。

約有二鼓之後,街上行人已靜,馬榮命洪亮竟在畢家巷口等候,自己一人先到了湯家門口,脫去外衣,躥身上屋,順著那屋脊,過了書房將身倒掛在簷口,身向裏麵觀望。見書房內燈光明亮,當中坐著一個四十多歲的先生,兩旁約有五六個門徒,在那裏講說。馬榮暗道:“這樣人家豈是個提案的地方?我且到後邊住宅內再瞧一瞧。”照樣運動蛇行法,轉過小院落,挨著牆頭,到了朝南的屋上。舉頭見畢家那裏,也伏著一人,猛然吃了一驚,再定神一看,卻是洪亮,兩人打了一個暗哨,馬榮依舊伏在簷口。見上首房內,也有一盞燈,裏麵果然有個二十餘歲的後生,麵貌與洪亮所說一點不錯,但見那人不言不語,一人坐在那椅上,若有所思的神情。停了一會,起身向書房望了一望,然後又望望牆屋,好像一人自言自語的神情。馬榮正在偷看,忽聽前麵格扇一響,出來一人,向房內喊道:“徐師兄,先生有話問你。”

馬榮在上麵聽見一個徐字,心下好不歡喜,趕即將身軀收轉,隻在簷瓦上麵伏定。但見那少年也就應了一聲,低低說道:“你怎麼今夜偏偏亂喊亂叫的!”說著出了房門,到書屋而去。馬榮見他已去。知這房內無人,趕著用了個蝴蝶穿花形勢,由簷口飛身下來,到了院落,由院落直躥到正宅中間,四下一望,見有一個老者,伏在桌上,打盹睡的模樣。馬榮趁此時候,到了房內,先將那張燈吹熄,然後順著牆壁,細聽了一回,直是沒有響動,心下委決不下,複用指頭敲了一陣,聲音也是著實的樣子。

馬榮著急起來,將身子一橫,走到那張客床前麵,將帳幔掀起,攢身到了床下,兩腳在地下蹬了兩腳,卻是個空洞的聲音。馬榮道:“分明是這地下的尷尬了。”當時將幾塊方磚,全行試過,隻有當中的兩塊與眾不同,因在黑暗之中,瞧不清楚,隻得將兩手在地下摸了一摸,卻是一踏平陽,絕無一點高下。心下想道:“就要將這方磚取起,下麵的門路,方可知道。它這樣牢固,教我如何想法?”

正在為難之際,兩手一摸,忽然一條繩子,係於床柱上。馬榮以為它扣著什麼鐵器,以便撬那方磚,當時以為得計,順手將繩一拖,隻聽“豁啦”一聲,早將床帳拖倒了下來。當時馬榮這一驚不小,正想逃走,書房裏頭,早來數人,高喊有賊。走到院落,忽見燈光已滅,人恐有暗算,不敢進去,惟有叫喊,絕無一人上前捉拿。馬榮此時跳在房上,見已脫身,索性也不回去,伏在屋瓦脊上,細聽下麵動靜,如何舉止。

不知那少年公子,若何進房,所作所為,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狄公案

《狄公案》正文
第一回 入官階昌平為令 升公堂百姓呼冤 第二回 胡地甲誣良害己 洪都頭借語知情 第三回 孔萬德驗屍呼錯 狄仁傑賣藥微行 第四回 設醫科入門治病 見幼女得啞生疑 第五回 入浴室多言露情節 尋墳墓默禱顯靈魂 第六回 老土工出言無狀 賢令尹問案升堂 第七回 老婦人苦言求免 賢縣令初次問供 第八回 鞫奸情利口如流 提老婦癡人可憫 第九回 陶土工具結無辭 狄縣令開棺大驗 第十回 惡淫婦阻擋收棺 賢縣令誠心宿廟 第十一回 求靈簽隱隱相合 詳夢境鑿鑿而談 第十二回 說對聯猜疑徐姓 得形影巧遇馬榮 第十三回 雙土寨狄公訪案 老絲行趙客聞風 第十四回 請莊客馬榮交手 遇鄉親蔣忠談心 第十五回 趙萬全明言知盜首 狄梁公故意釋奸淫 第十六回 聾差役以訛錯訛 賢令尹將盜緝盜 第十七回 問路徑小官無禮 見凶犯舊友謊言 第十八回 蒲萁寨半路獲凶人 昌平縣大堂審要犯 第十九回 邵禮懷認懷認供結案 華國祥投縣呼冤 第二十回 胡秀士戲言召禍 狄縣令度情審案 第二十一回 善言開導免驗屍骸 審口供升堂訊問 第二十二回 想案情猛然省悟 聽啞語細觀行蹤 第二十三回 訪凶人聞聲報信 見毒蛇開釋無辜 第二十四回 假消息假言請客 為盜賊大意驚人 第二十五回 以假弄真何愷捉賊 依計行事馬榮擒人 第二十六回 見縣官書生迂腐 揭地窯邑宰精明 第二十七回 少年郎借助供認不諱 淫潑婦忍辱熬刑 第二十八回 真縣令扮作閻王 假陰官審明奸婦 第二十九回 狄梁公審明奸案 閻立本保奏賢臣 第三十回 赴殺場三犯施刑 入山東二臣議事 第三十一回 大巡撫訪問惡棍 小黃門貪索贓銀 第三十二回 元行衝奏參小吏 武三思懷恨大臣 第三十三回 狄仁傑奏參汙吏 洪如珍接見大員 第三十四回 接印綬舊任受辱 發公文老民伸冤 第三十五回 審惡奴受刑供認 辱奸賊設計譏嘲 第三十六回 敲銅鑼遊街示眾 執皮鞭押令念供 第三十七回 眾豪奴恃強圖劫 好巡捕設計騙人 第三十八回 投書信誤投羅網 入衙門自入牢籠 第三十九回 求人情惡打張昌宗 施國法怒斬周卜成 第四十回 入早朝直言麵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 第四十一回 入山門老衲說真情 尋暗室道婆行穢事 第四十二回 王虔婆花言騙烈婦 狄巡撫妙計遣公差 第四十三回 王進土擊鼓鳴冤 老奸婦受刀身死 第四十四回 金鑾殿狄仁傑直言 白馬寺武三思受窘 第四十五回 搜地窖李氏盡節 升大堂懷義拷供 第四十六回 金鑾殿兩臣爭奏 刑部府奸賊徇私 第四十七回 眾百姓大鬧法堂 武三思哀求巡撫 第四十八回 武承業罪定奸僧 薛敖曹夜行穢事 第四十九回 薛敖曹半途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賊 第五十回 查舊案顯出賀三太 記前仇閹割薛敖曹 第五十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第五十二回 懷宿怨誣奏忠良 出憤言挽回奸計 第五十三回 用非刑敬宗行毒 傳聖詔偉之盡忠 第五十四回 狄仁傑掌頰武承嗣 許敬宗勾結李飛雄 第五十五回 太行山王魁送信 東京城敬宗定謀 第五十六回 李飛雄兵下太行山 胡世經力守懷慶府 第五十七回 安金藏剖心哭諫 狄仁傑奉命提兵 第五十八回 開戰事金城送命 遇官兵吳猛亡身 第五十九回 訪舊友計入敵營 獲勝仗命攻大寨 第六十回 四麵出兵飛雄中計 兩將身死馬榮回營 第六十一回 李飛雄悔誌投降 安金藏入朝報捷 第六十二回 廬陵王駕回懷慶 高縣令行毒孟城 第六十三回 見母後太子還朝 念老臣狄公病故 第六十四回 張柬之用謀除賊 廬陵王複位登朝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