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案 作者:佚名年代:清代708   

《狄公案》正文 第三十七回 眾豪奴恃強圖劫 好巡捕設計騙人

眾豪奴恃強圖劫好巡捕設計騙人

卻說周卜興,見哥哥被院差押著遊街,向巡捕恐嚇了幾句,那班人見他仗著張昌宗的勢力,哪裏能容他放肆。周卜興見眾人不放下來,心中著急,一時忿怒起來,上前罵道:“你們這班狗養的,巡撫的差遣,前來嚇誰?爺爺還是張六郎的管家!你能打得我哥哥,俺便打得你這班狗頭。”當時奔到麵前,就向那個抬蔑籃的小隊一掌,左手一起,把麵紙旗搶在手內,摔在地下,一陣亂踹。眾院差與巡捕見他如此,趕著上前喝道:“你這狗才,也不要性命,這旗子是犯人口供,上麵有狄大人印章,手披的告示,你敢前來撕搶!你拿張昌宗來嚇誰?”揪著上來許多人,將他亂打了一陣,揪著發辮,要帶回行去。周卜興本來年紀尚幼,不知國家的法度,見眾人與他揪打,更是大罵不止,複又在地下將紙旗拾起,撕得粉碎。裏麵許多家人,本不前來過問,見周卜興已鬧出這事,即趕出來解勸。誰知周卜興見自己的人多,格外鬧個不了,內有幾個好事的,幫著他揪打,早將一個巡捕拖進門來。

張昌宗在廳上正等回信,不知外麵何事,隻見看門的老者,籲籲進來,說道:“不好了,這事鬧得大了!請六郎趕快出去彈壓。這個巡撫,非比尋常!”張昌宗見他如此慌張,忙道:“你這人究為何事,外麵是誰吵鬧?”那人道:“非是小人慌張,隻因周卜成在清河縣任內,與曾有才搶占民間婦女,為狄仁傑奏參革出,歸案訊辦,誰知他將這兩人的出身,以及因何作官,在任上犯法的話,錄了口供,寫在一麵紙旗上,令人押將出來,敲鑼遊街,曉諭大眾。外麵喧嚷,那是巡撫的院差,押著兩人在此。周卜成因在我們門口,上麵的話,牽涉主人體麵,不肯再念,那班人便用皮鞭抽打。卻巧周卜興出去,見他哥哥為眾人擺布,想令他們放下,因而彼此爭鬧,將那小隊打了一掌,把那麵旗子撕去。許多人揪在一處,欲將他帶進行去。我想別人做這巡撫,雖再爭鬧,也沒有事,這個姓狄的甚是礙手。我們雖仗著六郎的勢力,究是有個國法,何必因這事,又與他爭較?即便求武後設法,這案乃是奉旨辦的,聽他如何發落,何能毆打他的差役?而且那旗子上麵有印,此時毀去如何得了。所以請六郎趕快辦去,能在門口彈壓下來,免得為狄仁傑曉得最好。”

張昌宗聽了這話,還未開言,旁邊有個貼身的頑童,聽說周卜興被人揪打,登時怒道:“你這老糊塗,如此懦弱!狄仁傑雖是巡撫,總比不得我家六郎在宮中得寵。周卜成乃是六郎保舉做官,現在將這細情寫在旗上,滿街的敲鑼示眾,這個臉麵,置於何處?豈不為眾百姓恥笑。此次若不與他些較量一番,隨後還有臉出去麼,無論何人皆有上門羞辱了。”張昌宗被這人一陣咬弄,不禁怒氣勃發,高聲罵道:“這班狗才,膽敢狐假虎威,在我門前吵鬧!狄仁傑雖是巡撫,他也能奈何我?前日在太後麵前,無故參奏,此恨尚未消除,現又如此放肆!”隨即起身,匆匆地到了門口,果見周卜興睡在地下,口內雖是叫罵,無奈被那些院差已打了一頓,正要將他揪走。周卜成一眼見張昌宗由裏麵出來,趕著在籃內喊道:“六郎趕快救我,小人痛煞了!”

張昌宗再向外一看,隻見他兩腿淋漓,盡是鮮血,早見是自不忍視,向著眾人喝道:“汝這班狗頭,誰人命汝前來,在這門前取鬧!此人乃是我的管家,現雖革職人員,不能用刑拷打,辱羞旁人!汝等在此放下,萬事皆休,若再以狄仁傑為辭,月日早朝,定送汝等的狗命。”說著喝令眾人,將周卜興扶起,然後來拖曾有才,想就此將他兩人攔下,明日在太後上朝,求一道赦旨,便可無事。

此時眾巡捕與院差見張昌宗出來,總因他是武後的幸臣,不敢十分攔阻,隻得上前說道:“六郎權請息怒,可知我等也是上命差遣,六郎欲要這兩人,最好到衙門與狄大人討情,那時麵麵相覷,有六郎這樣勢力,未有不準之理。此時在半路攔下,六郎雖然不怕,就害得我們苦了。”周卜成見巡差換了口吻,一味地向張昌宗情商,知道是怕他勢焰,當即說道:“六郎不要信他哄騙,為他帶進衙門,小人便沒有性命。他雖是上命差遣,為何在街道上,任意毒打!”張昌宗聽了這話,向著眾人道:“汝等將這班狗頭打散,管他什麼差遣人,是我要留下!”這一聲吩咐,許多如狼似虎的家人,便來與院差爭奪。

彼此正欲相鬥,誰知狄公久經料著,知道周卜成到張家門口,便欲求救,惟恐寡不敵眾,暗令馬榮、喬太兩人,遠遠地接應,此時見張家已經動手,趕著奔到麵前,分開眾人,到裏麵喝道:“此乃奉旨的欽犯,遵的巡撫的號令,遊街示眾,汝等何人,敢在半途搶劫麼?我乃狄大人的親隨,馬榮喬太的便是,似此目無法紀,那王命旗牌是無用之物了?還不快住手,將那個撕旗的交出!”

張昌宗本不知什麼利害,見馬榮陡然上來,說了這派混話,更是氣不可遏,隨即喝道:“汝這大膽的野種,於汝甚事,敢在此亂道!爾等先將這廝打死,看有誰人出頭!馬榮見他來罵,自己也不與他辯白,舉起兩手,向著那班豪奴,右三右四,打倒了六七八人。還有許多人,站在後麵,見他如此撒野,正想上來幫助,哪知喬太趁著空兒,早把周卜興在地下提起,向前而去。張昌宗知道不好,還要命人去追,這裏周卜成與曾有才,已經被那小沸院差,已抬上肩頭,蜂擁回去。

馬榮見眾人已走,拾起紙旗,向張昌宗道:“我勸你小心些兒,莫謂你出入宮闈,便毫無忌憚,可知也有個國法。狄大人也不是好說話的!”張昌宗見眾人將周卜興搶去,登時喊道:“罷了罷了,我張昌宗不把他置之死地,也不知我手段!明日早朝,在金殿上與他理論便了。”說畢氣衝衝複向裏麵進來。所有那班豪奴,見如此還敢前來過問?也就退了進去。馬榮見了甚好笑,當時回轉衙門。

卻巧眾人已到堂上,兩個巡捕先進去稟知狄公,狄公道:“我正要尋他的短處,如此豈不妙極?”隨向巡捕如此如此說了一遍,然後穿了冠帶,立即升堂,將周卜成跪在案下,高聲喝道:“汝等方才在堂所供何事?本院命汝遊街,已是萬分之幸,還敢命人在半途搶劫本院的旗印,竟大膽的撕踹,還能做這大位麼?你兄弟現在何處,將他帶來!”喬太答應一聲,早將一人納跪在堂上,如此這般,把張昌宗的話回了一遍。狄公也不言語,但向周卜興問道:“你哥哥所犯的何法,你可知道麼?本院是奉旨訊辦,那旗上口供,是他自己繕錄,本院又蓋印在上麵,如此慎重物件,你敢搶去撕端,還有什麼王法?左右將他推出斬了!”

兩個巡捕到了此時,趕著向案前稟道:“此事卑職有情容稟,周卜成乃周卜興的胞兄,雖然案情重大,不應撕去紙旗,奈他一時情急,”加之張昌宗又出來吆喝,因此大膽妄為,求大人寬恕他初次,全其活命。”狄公聽了這話,故意沉吟了一會,乃道:“照汝說來,雖覺其情可恕,但張昌宗不應過問此事,即便有心袒護,也該來本院當麵求情,方是正理。而且家奴犯法,罪歸其主,周卜成犯了這大罪,他已難免過失,何致再出來阻我功令?恐汝等造言搪塞。既然如此說項,暫恕一晚,看張昌宗來與不來,明日再為訊奪。”說畢,仍命巡捕將三人帶去,分別收管,然後拂袖退堂,眾人也就出了衙門。

且說巡捕將周卜成帶到裏麵,向他說道:“你們先前隻恨我們打你,無奈這大人過為認真,不關你我之事,誰來不想方便?隻要力量得來,有何不可。方才不是我在大人麵前求情,你那兄弟,已一命嗚呼。但是隻能保目前,若今晚張六郎不來,不但你們三人沒命,連我總要帶累。此人的名聲,你們也該知道,怎樣說項從來不會更改。在我看來,要趕快打算,能將張六郎請來方好,總而言之,現在是當道的為強,在京在外的官,誰人不仰仗武張這兩家的勢力。雖僧人懷義,現今得寵,他究竟是方外之人,與官場無涉,能將六郎來此一趟,那時麵麵相覷,莫說不得送命,打也不得打了。若他再下身分,說兩句情商的話,還不把你們立時釋放麼?這是我方便之處,故將這話說與你聽,你們倒要斟酌斟酌,可不要連累我便了。”這派話,說得周卜成破憂為喜,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狄公案

《狄公案》正文
第一回 入官階昌平為令 升公堂百姓呼冤 第二回 胡地甲誣良害己 洪都頭借語知情 第三回 孔萬德驗屍呼錯 狄仁傑賣藥微行 第四回 設醫科入門治病 見幼女得啞生疑 第五回 入浴室多言露情節 尋墳墓默禱顯靈魂 第六回 老土工出言無狀 賢令尹問案升堂 第七回 老婦人苦言求免 賢縣令初次問供 第八回 鞫奸情利口如流 提老婦癡人可憫 第九回 陶土工具結無辭 狄縣令開棺大驗 第十回 惡淫婦阻擋收棺 賢縣令誠心宿廟 第十一回 求靈簽隱隱相合 詳夢境鑿鑿而談 第十二回 說對聯猜疑徐姓 得形影巧遇馬榮 第十三回 雙土寨狄公訪案 老絲行趙客聞風 第十四回 請莊客馬榮交手 遇鄉親蔣忠談心 第十五回 趙萬全明言知盜首 狄梁公故意釋奸淫 第十六回 聾差役以訛錯訛 賢令尹將盜緝盜 第十七回 問路徑小官無禮 見凶犯舊友謊言 第十八回 蒲萁寨半路獲凶人 昌平縣大堂審要犯 第十九回 邵禮懷認懷認供結案 華國祥投縣呼冤 第二十回 胡秀士戲言召禍 狄縣令度情審案 第二十一回 善言開導免驗屍骸 審口供升堂訊問 第二十二回 想案情猛然省悟 聽啞語細觀行蹤 第二十三回 訪凶人聞聲報信 見毒蛇開釋無辜 第二十四回 假消息假言請客 為盜賊大意驚人 第二十五回 以假弄真何愷捉賊 依計行事馬榮擒人 第二十六回 見縣官書生迂腐 揭地窯邑宰精明 第二十七回 少年郎借助供認不諱 淫潑婦忍辱熬刑 第二十八回 真縣令扮作閻王 假陰官審明奸婦 第二十九回 狄梁公審明奸案 閻立本保奏賢臣 第三十回 赴殺場三犯施刑 入山東二臣議事 第三十一回 大巡撫訪問惡棍 小黃門貪索贓銀 第三十二回 元行衝奏參小吏 武三思懷恨大臣 第三十三回 狄仁傑奏參汙吏 洪如珍接見大員 第三十四回 接印綬舊任受辱 發公文老民伸冤 第三十五回 審惡奴受刑供認 辱奸賊設計譏嘲 第三十六回 敲銅鑼遊街示眾 執皮鞭押令念供 第三十七回 眾豪奴恃強圖劫 好巡捕設計騙人 第三十八回 投書信誤投羅網 入衙門自入牢籠 第三十九回 求人情惡打張昌宗 施國法怒斬周卜成 第四十回 入早朝直言麵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 第四十一回 入山門老衲說真情 尋暗室道婆行穢事 第四十二回 王虔婆花言騙烈婦 狄巡撫妙計遣公差 第四十三回 王進土擊鼓鳴冤 老奸婦受刀身死 第四十四回 金鑾殿狄仁傑直言 白馬寺武三思受窘 第四十五回 搜地窖李氏盡節 升大堂懷義拷供 第四十六回 金鑾殿兩臣爭奏 刑部府奸賊徇私 第四十七回 眾百姓大鬧法堂 武三思哀求巡撫 第四十八回 武承業罪定奸僧 薛敖曹夜行穢事 第四十九回 薛敖曹半途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賊 第五十回 查舊案顯出賀三太 記前仇閹割薛敖曹 第五十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第五十二回 懷宿怨誣奏忠良 出憤言挽回奸計 第五十三回 用非刑敬宗行毒 傳聖詔偉之盡忠 第五十四回 狄仁傑掌頰武承嗣 許敬宗勾結李飛雄 第五十五回 太行山王魁送信 東京城敬宗定謀 第五十六回 李飛雄兵下太行山 胡世經力守懷慶府 第五十七回 安金藏剖心哭諫 狄仁傑奉命提兵 第五十八回 開戰事金城送命 遇官兵吳猛亡身 第五十九回 訪舊友計入敵營 獲勝仗命攻大寨 第六十回 四麵出兵飛雄中計 兩將身死馬榮回營 第六十一回 李飛雄悔誌投降 安金藏入朝報捷 第六十二回 廬陵王駕回懷慶 高縣令行毒孟城 第六十三回 見母後太子還朝 念老臣狄公病故 第六十四回 張柬之用謀除賊 廬陵王複位登朝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