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案 作者:佚名年代:清代708   

《狄公案》正文 第三十二回 元行衝奏參小吏 武三思懷恨大臣

元行衝奏參小吏武三思懷恨大臣

話說狄公為朱利人搶白,口角了一番,家丁馬榮上前問道:“大人何故如此動怒?”狄公說道:“罷了罷了,我狄某受國厚恩,升了這個封疆大臣,今日初次入京,便見了這許多不法的狗徒,貪婪無禮。無怪乎四方擾亂,朝政日非,將一統江山,敗壞在女子婦人之手,原來這班無恥的匹夫,也要認皇恩國戚,豈不令人苦惱!”當時命馬榮擇了寓所,先將眾人行李安排停妥,然後想道:“目今先王駕崩,女後臨朝,所有年老的舊臣,不是罷職歸田,便是依附權貴。明日若不能入朝見駕,不但被這狗頭見笑,他必謊奏於我,陷害大臣。”自己想了一會,惟有通事舍人元行衝,這人尚在京中,不與這班狗黨為伍,此時何不前去訪拜一回,同他商議個良策,以便將朱利人懲治。想畢仍然帶了馬榮,問明路徑,直到元行衝衙門裏來。到了前麵,先命馬榮遞進名帖,家人見是新簡放的巡撫,平日又聞他的名,不敢怠慢,進內稟明主人。

元行衝這連日正是為國憂勤,恨不能將張昌宗、武三思罷職出朝,複了中宗的正位,無奈勢孤力薄,少個同力之人,因此在書房納悶,長籲短歎。忽見家人來呈上名帖說道,現新任巡撫來拜。元行衝抬頭一看,見是狄公仁傑名字,心下好不歡喜,隨命人開了中門,自己迎接出來。彼此見禮已畢,攜手同行,到了廳堂,相邀入座。元行衝開言說道:“自從尊兄授了縣令,至今倏忽光陰,已有數載。近日公車到此,訪聞德政,真乃為國為民,古今良吏,莫及我兄。目下聖心優渥,不次遴選,放了畿輔大臣,此乃君民之福,國家之幸。誰知這數年之內,先皇崩駕,母後臨朝,國事日非,荒淫日甚,凡先皇的老成碩望,大半凋零。我等生不逢辰,遇了無道之世,雖欲除奸去佞,啟沃後心,無奈職卑言輕,也隻好靦顏人世了。”說到此處,不禁聲悲嗚咽,直流下淚來。狄公見他如此情形,乃說道:“下官今日雖受了這重任,可知職分愈大,則報效愈難。武後荒淫,皆由這一班小人在朝煽惑,下官此來奉拜,正有一事相商。不知大人果可能為力?”當時就將朱利人的話,說了一遍。

元行衝聽畢,說道:“此人就是武三思的妻舅,可恨在廷諸巨子,諂媚求榮,承順他的命令。平時覲見不有一千,便要八百,日複一日,竟成了牢不可破之例。不然便謊君欺臣,阻挽覲見。前番雖有據實參奏,皆為武三思將本章抽下,由此各官,竟畏其權力,爭相賄賂。京中除了下官、張柬之等四五人,沒有這陋規贓款,其餘請人,無不奉承。我兄既欲除此弊端,下官無不欲成,必待下官明日入朝,然後大人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方可令朝廷得悉其情,自後這狗頭也可稍知斂跡。”當下商酌已定,便留狄公在街內飲酒,杯盤肴核,備極殷勤。席中談論,無非些亂臣賊子。到了二鼓之後,方才席散回寓,一宿無話。

到了次日五鼓起來,具了朝服,也不問朱利人帶他啟奏與否,公然到了朝房,專待入朝見駕。此時文武大臣,見他是新任的巡撫,無不欲同他接見。方未見完,忽然朱利人的小黃門進來一望,然後高聲大叫:“今日太後有旨,諸臣入朝啟奏,俱各按名而進。若無名次,不準擅入。違者斬首,以示將來。”說畢,當時在袖內取出一道旨意,上麵寫了許多人名,高聲朗誦,從頭至尾,念了一遍,其中獨沒有狄公的名字。

狄公知他是假傳聖旨,隨上前問道:“你這小黃門,既然在此當差,本部院昨日前來掛號,為何不奏知聖上,宣命朝見?”那個小黃門將他一望,冷笑道:“這事你問我麼?也不是我不令你進去,等有一日,你見了聖駕,那時在金殿上詢問,方可明白。這旨意是朱國戚奏的,聖上諭的,你來問我,幹我甚事!”狄公聽了如此言語,恨不能立刻治死,隻因聖駕尚未臨朝,不便預先爭論,但說道:“此話是你講的,恐你看錯了,本院部那時在聖駕麵前,可不許抵賴。”說著,元行衝也來了朝房,眾人也不言語。不多一會,忽聽景陽鍾一響,武後臨朝,眾人臣皆起身入內。

狄公俟眾人走畢,然後也起身,出了朝房,直向午門而去。那個小黃門看見,趕著上前喝道:“你是個新任的巡撫,難道朝廷統製,都不知道麼?現有聖旨在此,若未名列,不準入見,何故。許逆聖旨,有意欺君!我等做此官兒,不能聽你做主,還不為我出去!”說著搶上一步,伸手揪著狄公的衣拎,拖他出去。當時狄公大怒不止,舉起朝笏對小黃門手掌上,猛力一下,高聲喝道:“汝這狗頭,本院乃是朝廷的重臣,封疆大吏。聖上升官授職,理應入朝奏事,昨日前來掛號,那個朱狗頭濫索例規,貪贓枉法,已是罪無可逭,今又假傳聖旨,欺罔大臣,該當何罪!本部院預備領違旨之罪,先同你這狗頭入朝見駕,然後同那個狗頭朱利人分辯。”說著舉起朝笏,直望小黃門打來。小黃門本朱利人命他前來,見狄公如此動怒,不禁有意誣栽,高聲喝道:“此乃朝廷上的朝房,你這如此無禮,豈不欲前來行刺麼!”裏麵值日的太監,聽見外麵喧嚷,不知為著何事,隨即命人奏知武後,一麵許多人出來詢問。

此時元行衝與眾大臣,正是山呼萬歲已畢,侍立兩旁,見武後在禦案上,觀各大臣的奏本。忽有值殿官上前奏道:“啟奏我主萬歲,不知何人紊亂朝綱,目無法紀,竟敢在朝房向小黃門揪打。似此欺君不法,理合查明議罪。請聖上旨下!”武後正要開言,早有元行衝俯伏金階,向武後奏道:“請陛下先將朱利人斬首,然後再傳旨查辦。”武後道:“卿家何出此言?他乃黃門官之職,有人不法,闖入朝門,他豈有不阻之理,為何反欲將他斬首?”

元行衝道:“臣奏陛下,新任河南巡撫,現是何人?封疆大吏入京陛見,可準其見駕麼?”武後道:“孤家正思念此人,前山東巡撫閻立本保奏狄仁傑,在昌平縣任內,慈道惠民,盡心為國,頗有宰相之才。朕思此人,雖為縣令,乃是先皇舊臣,因此準奏。先授並州參軍,未及至任,便越級升用,簡了這河南巡撫同平章事。此旨傳諭已久,計日此人也應到京。卿家為何詢問?至於大臣由職進京,凡要宮門請安的人,皆須在黃門官處掛號,先日奏知,以便召見,此乃國家定例,卿家難道尚不知道麼?”

元行衝道:“臣因曉得,所以請陛下將朱利人斬首。此時朝房喧嚷,正是簡命大臣狄仁傑。因昨日往黃門官處掛號,朱利人濫索例規,挾仇阻當,不許狄仁傑入朝,以故狄仁傑同他爭論。朱利人乃是宮門小吏,便爾欺君枉法,侮辱大臣。倘在延諸臣,皆相效尤,將置國法於何地?臣所以請陛下先斬朱利人首級,以警將來臣僚,然後追問從前保奏不實之人,盡法懲治,庶幾朝政清而臣職盡。惟陛下察之。”

武後聽元行衝之言,心下想道:“朱利人乃武三思妻舅,即是我娘家的國戚。前次三思保奏,方將他派這件差事,此時若準他所奏,不但武三思顏麵有關,孤家也覺得無什麼體麵,且令三思出去查問,好令他私下調處。”當即向下麵說道:“卿家所奏,雖屬確實,朱利人乃當今的國戚,何至如此貪鄙?且今武三思往朝房查核。若果是狄卿家入朝見孤,就此帶他引見。”

武三思知道武後的意思,當時出班領旨,下了金階,心下罵道:“元行衝你這匹夫,朱利人同狄仁傑索規要費,幹汝甚事!你同張柬之請人,平日一毛不拔,已算你們是個狠手,為什麼還幫著別人,不交銀兩?眾人全不開口,你偏要奏一本,不獨參他,還要參我。若非這天子是我的姑母,見顧親戚情分,我兩人的性命,豈不為你送去!你既如此可惡,便不能怪我等心狠了。早退定有一日,總要摘你短處,嚴參一本,方教你知道我的手段,隨後不敢藐視於我。”

一人心下思想,走了一會,已到朝房,果見一小黃門同一大員朝服朝冠,在那裏爭論。一麵說道:“我是欽命的大臣,理應帶領引見,為何所欲不遂,便假傳聖旨,使我為大臣的不得陛見?”一個說道:“你要想見天子,必須先交例規,方可走這條門路,得見聖上。如不有這個例規交來,縱要欲麵聖上,也是如登天向日之難。我不妨說與你聽聽,你有本領,你見了聖上,我家老爺也不當這個差使了。你若不有銀子孝敬,還如此在這裏威武麼,縱有天大的膽,終不能越此範圍。”向前把狄公揪住。狄公隻是舉朝笏亂打,口中大叫大罵不止。此時武三思正來看見,連忙隻得上前來問。不知後事究竟如何了局,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狄公案

《狄公案》正文
第一回 入官階昌平為令 升公堂百姓呼冤 第二回 胡地甲誣良害己 洪都頭借語知情 第三回 孔萬德驗屍呼錯 狄仁傑賣藥微行 第四回 設醫科入門治病 見幼女得啞生疑 第五回 入浴室多言露情節 尋墳墓默禱顯靈魂 第六回 老土工出言無狀 賢令尹問案升堂 第七回 老婦人苦言求免 賢縣令初次問供 第八回 鞫奸情利口如流 提老婦癡人可憫 第九回 陶土工具結無辭 狄縣令開棺大驗 第十回 惡淫婦阻擋收棺 賢縣令誠心宿廟 第十一回 求靈簽隱隱相合 詳夢境鑿鑿而談 第十二回 說對聯猜疑徐姓 得形影巧遇馬榮 第十三回 雙土寨狄公訪案 老絲行趙客聞風 第十四回 請莊客馬榮交手 遇鄉親蔣忠談心 第十五回 趙萬全明言知盜首 狄梁公故意釋奸淫 第十六回 聾差役以訛錯訛 賢令尹將盜緝盜 第十七回 問路徑小官無禮 見凶犯舊友謊言 第十八回 蒲萁寨半路獲凶人 昌平縣大堂審要犯 第十九回 邵禮懷認懷認供結案 華國祥投縣呼冤 第二十回 胡秀士戲言召禍 狄縣令度情審案 第二十一回 善言開導免驗屍骸 審口供升堂訊問 第二十二回 想案情猛然省悟 聽啞語細觀行蹤 第二十三回 訪凶人聞聲報信 見毒蛇開釋無辜 第二十四回 假消息假言請客 為盜賊大意驚人 第二十五回 以假弄真何愷捉賊 依計行事馬榮擒人 第二十六回 見縣官書生迂腐 揭地窯邑宰精明 第二十七回 少年郎借助供認不諱 淫潑婦忍辱熬刑 第二十八回 真縣令扮作閻王 假陰官審明奸婦 第二十九回 狄梁公審明奸案 閻立本保奏賢臣 第三十回 赴殺場三犯施刑 入山東二臣議事 第三十一回 大巡撫訪問惡棍 小黃門貪索贓銀 第三十二回 元行衝奏參小吏 武三思懷恨大臣 第三十三回 狄仁傑奏參汙吏 洪如珍接見大員 第三十四回 接印綬舊任受辱 發公文老民伸冤 第三十五回 審惡奴受刑供認 辱奸賊設計譏嘲 第三十六回 敲銅鑼遊街示眾 執皮鞭押令念供 第三十七回 眾豪奴恃強圖劫 好巡捕設計騙人 第三十八回 投書信誤投羅網 入衙門自入牢籠 第三十九回 求人情惡打張昌宗 施國法怒斬周卜成 第四十回 入早朝直言麵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 第四十一回 入山門老衲說真情 尋暗室道婆行穢事 第四十二回 王虔婆花言騙烈婦 狄巡撫妙計遣公差 第四十三回 王進土擊鼓鳴冤 老奸婦受刀身死 第四十四回 金鑾殿狄仁傑直言 白馬寺武三思受窘 第四十五回 搜地窖李氏盡節 升大堂懷義拷供 第四十六回 金鑾殿兩臣爭奏 刑部府奸賊徇私 第四十七回 眾百姓大鬧法堂 武三思哀求巡撫 第四十八回 武承業罪定奸僧 薛敖曹夜行穢事 第四十九回 薛敖曹半途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賊 第五十回 查舊案顯出賀三太 記前仇閹割薛敖曹 第五十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第五十二回 懷宿怨誣奏忠良 出憤言挽回奸計 第五十三回 用非刑敬宗行毒 傳聖詔偉之盡忠 第五十四回 狄仁傑掌頰武承嗣 許敬宗勾結李飛雄 第五十五回 太行山王魁送信 東京城敬宗定謀 第五十六回 李飛雄兵下太行山 胡世經力守懷慶府 第五十七回 安金藏剖心哭諫 狄仁傑奉命提兵 第五十八回 開戰事金城送命 遇官兵吳猛亡身 第五十九回 訪舊友計入敵營 獲勝仗命攻大寨 第六十回 四麵出兵飛雄中計 兩將身死馬榮回營 第六十一回 李飛雄悔誌投降 安金藏入朝報捷 第六十二回 廬陵王駕回懷慶 高縣令行毒孟城 第六十三回 見母後太子還朝 念老臣狄公病故 第六十四回 張柬之用謀除賊 廬陵王複位登朝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