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案 作者:佚名年代:清代708   

《狄公案》正文 第四十九回 薛敖曹半途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賊

薛敖曹半途遭擒狄梁公一心除賊

卻說薛敖曹道:“陛下莫慮懷義,他豈不知此事,而且昨日武三思,又傳言於他,諒他總可知道。但狄仁傑一日在京,我等一日不能安枕,陛下何不將他放了外任,或借作別事將他罷職,豈不去了眼前的肉刺?”武後歎道:“寡人豈不想如此,隻因朝中現無能臣,所有的官僚,皆是寡人的私黨,設若有意外之事,這幹人皆不能辦理,就以狄仁傑在朝中。一則是先皇的舊臣,外人也不議論,說我盡用私人,二則國家之事,他可掌理,因此不肯將他罷職。汝且勿多言,孤家今日心緒不佳,滿心記掛著懷義,汝明日私自出宮,先到武三思家內,同他到刑部監內,安慰懷義,說孤家此舉,也是迫於法律。一兩月以後,等外間物議稍平後,開赦便了。”薛敖曹見他如此,當時也隻得答應,隨命小太監擺酒,將張昌宗複又請來,兩人執杯把盞,代武則天解悶。武則天本天生的尤物,見他兩人如此殷勤,不禁開懷暢飲,半酣之間,春興高騰,薛敖曹便對坐舞動了一番,然後酒闌燈灺,共寢宮中。

次日一早,武後上朝,敖曹換了太監的裝束,便帶了兩名穿宮小太監,由後宰門出去,直向武三思家中而來。也是合當有事,卻巧狄公昨日回轉之後,將王毓書傳來,聖旨旌表他媳婦,即定了懷義的罪名,秋間施行的話,說了一遍。王毓書當時即叩頭不止,說朝廷大臣,能全像大人如此忠直,小民自高枕無憂了。今日將此事說明,我媳婦在九泉之下,也要感激。狄公複行勸慰了一番,命他回去,準備今日早朝之後,便到白馬寺拆毀地窯。誰知由朝房出來走至半途,忽見武三思家人,帶領三個少年,向刑部衙門那條路上而去,心下甚是疑惑,暗道:“前麵那個少年,頗覺熟識,曾記在何處見過,何以與武家的人一路行走?”隨即將馬榮喊至轎前,低聲問道:“汝見前麵幾人可認識麼?”馬榮道:“如何不認識?為首的是武家旺兒,後麵三人,不便在街坊說明,且請大人回轅後再說。”

狄公會意道。“汝命喬太跟在他後麵,看他究竟向何處而去,趕著回來稟報。”馬榮答應,叫喬太前去。這裏狄公命人趕快抬回轅門,轎夫聽了此言,不知何故,隻得飛似的進了撫轅。狄公下轎,到了內書房後麵,馬榮已隨了進來。狄公道:“你方才見後麵三人,究竟是誰?”馬榮道:“那個三十上下,雪白麵皮的,此人便是這南門外一個無恥的流氓,叫作小薛,不知何時,為武三思所見,知他陽具肥大,送入宮中。日前所說的那個薛敖曹便是此人。”

狄公聽了此言,不禁起身,勃然大怒:“這個無道昏君,自己親身的太子,遠貶房州,將這無賴的奸人收入宮中去。此必是到刑部私通消息,與懷義商議事件。今日遇見本院,也是他自投羅網!不將他治死,也令他成為廢物。”正說之間,果見喬太匆匆跑來說:“那少年正是薛敖曹,小人跟他在後麵,見旺兒與他三人一齊到刑部去了。”狄公聽了此言,隨命差役伺候,說至白馬寺拆毀地窯。外麵許多皂役聽說到白馬寺去,無不高興非常,想在寺中搜羅錢財,頃刻眾人畢至。狄公帶了人眾,並馬榮等人,出轅而來。當時坐在轎內,心下想到:“如若這個狗頭,能在半途碰見,便可如此這般的行事,若不能碰見,也隻好借拆毀之名,到刑部前去提懷義。”

一路上正是思想,漸漸高刑部不遠,忽見前麵那個少年,又由對麵而來,心下好不歡喜。正要命馬榮前麵去,誰知他早經會意,搶了幾步,到了麵前,故意在薛敖曹身邊一撞,薛敖曹差點摔倒。心下不由一怒,當即罵道:“汝這狗頭,為何不帶著眼睛,汝也不是瞎子,走在爺爺麵前,還不看見!”馬榮見他叫罵,也就喝道:“汝這廝,破口罵誰?這街坊上麵,皆是皇上的土地,誰人不敢行走?也不是你要買的路途,為何不讓我走路?說的我未帶眼睛不看見,你何故不看見讓我呢?你也不妨探我是那個衙門而來,在此狐假虎威!”

薛敖曹哪裏忍得下去,隨向小太監道:“汝等在此,還不將這廝捆起,送至九門提督處,活活將他打死!敢在此間與我搶白?”兩人正鬧之際,狄公轎子已到前麵,忙令住轎,向外問道:“本院命汝先過去提懷義出刑部,好往白馬寺拆毀地窯,何故在此與人爭論?”馬榮道:“此人乃是南門無賴,名叫小薛,往年為非作歹,地方官出差嚴拿,被他逃走,現又潛來都中。小人一路而來,因差事緊迫,行路匆匆。他撞在小人身上,反將小人亂罵。”狄公喝道:“胡說!他是個少年子弟,何以知他是無賴?且命眾差役來詢問。”

馬榮當時將轅門的院差,一齊喊來,眾人一望,一個個皆吃了二驚,不敢開口。狄公道:“汝等可認識此人麼?若果是無賴小薛,或者前次犯法,現已改邪歸正,本院但須略問數言,便可釋放。若不是小薛,本院倒要徹底根究,是誰人如此橫暴,膽敢毆辱院差,闖阻官道!本院定須嚴加重責。”武三思的家人見狄公前來,早嚇得魂不附體,知道又出了禍事。見狄公如此言語,恨不得眾人說是小薛,免得徹底根究,無奈眾人知道薛敖曹之事,無一人開口。狄公怒道:“汝等想必與他同類,以至不敢言語?且將這廝帶回本院,審訊一番,也就明白。”薛敖曹見了這樣,已是心驚膽戰,深恐自己吃苦,忙道:“我正是小薛,求大人寬思免責。”

狄公聽了喝道:“狗頭,從前已幸逃法網,深恐自己吃苦行凶!本院若不深究,汝必不肯供認。皇城禁地,豈容汝這奸民混跡!左右且將他鎖了,送回轅門,交巡捕看管。俟本院由白馬寺回來,再行發落。”喬太陶幹答應一聲,不問青紅皂白,鎖了起來。後麵兩個小太監,不知利害,見薛敖曹被鎖,忙上前攔道:“你們這班人膽子好大,他乃是宮中的人,敢用鐵練鎖他!聖上曉得,你們也不顧性命!”旺兒見小太監說出真情,心下實是著急,惟恐幹累自己,趕著擠出人圍,逃回去了。

這裏狄公道:“汝這兩個小孩子,為何說出此話,難道你認得他麼?汝是何人,趕快說來,本院放你回去。”小太監道:“我兩人是穿宮的太監,名叫汪喜,他名叫李順,與他一齊前來。”狄公也怕他說來不尷尬的話,連忙喝道:“你兩個小狗頭毋得混說!他說是小薛,何敢往入宮中?此人大有疑竇,一並交差帶去,俟本院回行嚴訊。”說畢,喬太將三人鎖回撫院。狄公便至刑部,將懷義提出,到白馬寺毀了地窖,直至傍晚方才回來。

誰知旺兒見小太監說出真話,趕緊跑回家內與武三思說明,三思也是焦急萬分,乃道:“這事如何又為他碰見?他著認真的究辦,薛敖曹說出真情,這如何是好?”當時也隻得來至宮中,告知武後。武則天聽了此言,更是羞慚無地,又愧又恨,忙道:“汝等趕速前去,說我宮中逃走了三名太監,既為他拿獲,令他送進宮中,聽我發落。設若狄公審訊,千萬傳言薛敖曹,莫說出真情。那老狄非比別人!”

武三思隻得遵命出來,著人到撫院,說武後有旨,將太監送去。早有巡捕回道:“我等奉大人差遣,看管人犯,此時大人尚未回轉,不敢擅自專主。不知聖旨是假是真,不能憑貴王親口言,信以為實。”來人無可如何,隻得回複三思。誰知狄公早料著有這次情事,故意到晚方回。進了轅門,已是上燈之後,當時巡捕將上項說話回明,狄公道:“這明是假傳聖旨,且待本院審問,俟明早奏明再核。”

當時也就升堂,命人將儀門關閉,恐有人觀審。先將太監傳來喝道:“小薛乃是地方上的無賴,汝等說他來往宮中,莫非他受人指使,欲想行刺麼?此乃大逆無道之事,汝且從實供來。還是與他同謀,抑是遭他騙惑?本院審明口供,便將他斬首。”薛敖曹在旁聽見,早已魂飛天外,深恐這性命不保,隻見小太監供道:“這小薛也與我等同類,為聖上的穿宮太監,實非行刺之人。適才聖上已經有旨,請大人將我等送進宮中。隻因我等私自出宮,聖上未曾知悉,現在查出,已獲罪不小,求大人開恩釋放。”

狄公聽了此言,不禁拍案大怒,命人用刑。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狄公案

《狄公案》正文
第一回 入官階昌平為令 升公堂百姓呼冤 第二回 胡地甲誣良害己 洪都頭借語知情 第三回 孔萬德驗屍呼錯 狄仁傑賣藥微行 第四回 設醫科入門治病 見幼女得啞生疑 第五回 入浴室多言露情節 尋墳墓默禱顯靈魂 第六回 老土工出言無狀 賢令尹問案升堂 第七回 老婦人苦言求免 賢縣令初次問供 第八回 鞫奸情利口如流 提老婦癡人可憫 第九回 陶土工具結無辭 狄縣令開棺大驗 第十回 惡淫婦阻擋收棺 賢縣令誠心宿廟 第十一回 求靈簽隱隱相合 詳夢境鑿鑿而談 第十二回 說對聯猜疑徐姓 得形影巧遇馬榮 第十三回 雙土寨狄公訪案 老絲行趙客聞風 第十四回 請莊客馬榮交手 遇鄉親蔣忠談心 第十五回 趙萬全明言知盜首 狄梁公故意釋奸淫 第十六回 聾差役以訛錯訛 賢令尹將盜緝盜 第十七回 問路徑小官無禮 見凶犯舊友謊言 第十八回 蒲萁寨半路獲凶人 昌平縣大堂審要犯 第十九回 邵禮懷認懷認供結案 華國祥投縣呼冤 第二十回 胡秀士戲言召禍 狄縣令度情審案 第二十一回 善言開導免驗屍骸 審口供升堂訊問 第二十二回 想案情猛然省悟 聽啞語細觀行蹤 第二十三回 訪凶人聞聲報信 見毒蛇開釋無辜 第二十四回 假消息假言請客 為盜賊大意驚人 第二十五回 以假弄真何愷捉賊 依計行事馬榮擒人 第二十六回 見縣官書生迂腐 揭地窯邑宰精明 第二十七回 少年郎借助供認不諱 淫潑婦忍辱熬刑 第二十八回 真縣令扮作閻王 假陰官審明奸婦 第二十九回 狄梁公審明奸案 閻立本保奏賢臣 第三十回 赴殺場三犯施刑 入山東二臣議事 第三十一回 大巡撫訪問惡棍 小黃門貪索贓銀 第三十二回 元行衝奏參小吏 武三思懷恨大臣 第三十三回 狄仁傑奏參汙吏 洪如珍接見大員 第三十四回 接印綬舊任受辱 發公文老民伸冤 第三十五回 審惡奴受刑供認 辱奸賊設計譏嘲 第三十六回 敲銅鑼遊街示眾 執皮鞭押令念供 第三十七回 眾豪奴恃強圖劫 好巡捕設計騙人 第三十八回 投書信誤投羅網 入衙門自入牢籠 第三十九回 求人情惡打張昌宗 施國法怒斬周卜成 第四十回 入早朝直言麵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 第四十一回 入山門老衲說真情 尋暗室道婆行穢事 第四十二回 王虔婆花言騙烈婦 狄巡撫妙計遣公差 第四十三回 王進土擊鼓鳴冤 老奸婦受刀身死 第四十四回 金鑾殿狄仁傑直言 白馬寺武三思受窘 第四十五回 搜地窖李氏盡節 升大堂懷義拷供 第四十六回 金鑾殿兩臣爭奏 刑部府奸賊徇私 第四十七回 眾百姓大鬧法堂 武三思哀求巡撫 第四十八回 武承業罪定奸僧 薛敖曹夜行穢事 第四十九回 薛敖曹半途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賊 第五十回 查舊案顯出賀三太 記前仇閹割薛敖曹 第五十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第五十二回 懷宿怨誣奏忠良 出憤言挽回奸計 第五十三回 用非刑敬宗行毒 傳聖詔偉之盡忠 第五十四回 狄仁傑掌頰武承嗣 許敬宗勾結李飛雄 第五十五回 太行山王魁送信 東京城敬宗定謀 第五十六回 李飛雄兵下太行山 胡世經力守懷慶府 第五十七回 安金藏剖心哭諫 狄仁傑奉命提兵 第五十八回 開戰事金城送命 遇官兵吳猛亡身 第五十九回 訪舊友計入敵營 獲勝仗命攻大寨 第六十回 四麵出兵飛雄中計 兩將身死馬榮回營 第六十一回 李飛雄悔誌投降 安金藏入朝報捷 第六十二回 廬陵王駕回懷慶 高縣令行毒孟城 第六十三回 見母後太子還朝 念老臣狄公病故 第六十四回 張柬之用謀除賊 廬陵王複位登朝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