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公案 作者:佚名年代:清代708   

《狄公案》正文 第十回 惡淫婦阻擋收棺 賢縣令誠心宿廟

惡淫婦阻擋收棺賢縣令誠心宿廟

卻說周氏一番話,欲想狄公不用銀簽入口,狄公哪裏能行,道:“本縣驗不出傷痕,理合認罪,豈有以人命為兒戲,反想掩過之理!正麵陰麵,既是無傷,須將內部驗畢,方能完事。”當時也不容周氏再說,命仵作照例再驗。眾人隻見先用熱水,由口中灌進,輕輕從胸口揉了兩下,複又從口內吐出兩三次,以後取出一根細銀簽子,約有八寸上下,由喉中穿入進去,停了一會,請狄公起簽。

狄公到了屍身前麵,見那仵作將簽子拔出,依然顏色不變,向著狄公道:“這事實令人奇怪,所有傷痕致命的所在,這樣驗過,也該現出。現在沒有傷痕,小人不敢承任這事,請太爺先行標封,再請鄰封相驗,或另差老年仵作前來複驗。”狄公到了此時,也不免著急,說道:“本縣此舉,雖覺孟浪,奈因何死者前來顯靈?方才那兩眼緊閉,即是咱證。若不是謀殺含冤,焉能如此靈驗?”當即向周氏說道:“此時既無傷痕,隻得依例申詳,自行情罪。但死者已經受苦,不能再拋屍露骨,棄在此間,先行將他收棺標封暫盾便了。”

周氏不等他說完,早將原殮的那口棺木,打得紛散,哭道:“先前說是病死,你這狗官定要開驗,現在沒有傷痕,又想收殮,做官就這樣做的麼?我等雖是百姓,未犯法總不能這無辜拷打。昨日用刑逼供,今又草管人命,這事如何行得?既然開棺,就不能再殮,我等百姓也不能這樣欺罔,一日這案不結,一日不能收棺。驗不出傷來,拚得那侮辱官長的罪名,同你拚了這命。”說著就走上來揪著狄公撒潑。唐氏見媳婦如此,也就接著前來,兩人並在一處,鬧罵不止。狄公到了此時,也隻得聽她纏擾。

所有那些閑人,見狄公在此受窘,知他是個好官,皆上來向周氏說道:“你這婦人,也太不明白,你丈夫已受了這洗刷的苦楚,此時再不收殮,難道就聽他暴露?太爺既允你申詳請罪,諒也不是謊你。且這事誰人不知,欲想遮掩,也不能行。我看你在此胡鬧,也是無用,不如將屍身先殮起來,隨他一同進城,到衙門候信,方是正理。”周氏見眾人異口同詞,心想我不過這樣一鬧,阻他下次再驗,難得他收棺,隨後也可無事了。周氏說道:“非是我令丈夫受苦,奈這狗官無辜尋隙,既是他自行首告,我就在他衙門坐守便了。此刻雖然入殮,那時不肯認罪,莫怪我哄鬧公堂。”說著放手下來,讓眾人布置。無奈那口舊棺,已為她打散,隻得趕令差役奔到皇華鎮上,買了一口薄棺,下晚時節,方才抬來。當即草草殮畢,盾在原處,標了存記,然後帶領人眾,向皇華鎮而來,就在前次那個客店住下。唐氏先行釋回,周氏仍然管押。各事吩咐已畢,已是上燈多時。

狄公見眾人散後,心下實是疑慮,隻見洪亮由外麵進來,向著狄公道:“小人奉命訪查那個後生,姓陳名瑞朋,就在這鎮上開設店鋪,因與畢順生前鄰舍,故他死後不免可惜。至於案情,也未必知道,但知周氏於畢順在日,時常在街前嬉笑、殊非婦人道理,畢順雖經管束幾次,隻是吵鬧不休,至他死後,反終日不出大門。甚至連外人俱不肯見。就此一端,所以令人疑惑。此時既驗無實證,這事如何處置?以死者看來,必是冤抑無疑,若論無傷,又不好嚴刑拷問,太爺還要設法。而且那六裏墩之案,已有半月,喬太、馬榮,俱未訪得凶手。接連兩案,皆是平空而起,一時何能了結。大爺雖不是以功名為重,但是人命關天,也要打點打點……”

兩人正在客店談論,忽聽外麵人聲鼎沸,一片哭聲,到了裏麵,洪亮疑是唐氏前來胡鬧,早聽外麵喊道:“你問狄太爺,現在中進呢,雖是人命案件,也不能這樣緊急,太爺又不是不帶你伸冤。好好歇一歇,說明白了,我們替你回。怎麼知道就是你的丈夫?”洪亮知是出了別事,趕了前來訪問,哪知是六裏墩被殺死那無名男子家屬前來喊冤。洪亮當時回了狄公,吩咐差人將他帶進。

狄公見是個四十外的婦人,蓬頭垢麵,滿麵的淚痕,方走進來,即大哭不止,跪在地下,直呼太爺伸冤。狄公問道:“你這人是何門氏?何以知道,那人是汝丈夫?從實說來,本縣好加差捕緝。”那個婦人道:“小婦人姓汪,娘家仇氏,丈夫名叫汪宏,專以推車為業,家住治下流水溝地方,離六裏墩相隔有三四十裏。那日因鄰家有病,叫我丈夫到曲阜報信,往來有百裏之遙,要一日趕回,是以三更時節就起身前去。誰知到了晚間,不見回來。初時疑惑他有了耽擱,後來等了數日,曲阜的人已回來,問起情由,說及我丈夫未曾前去。小婦人聽了這話,就驚疑不定,隻得又等了數日,仍不回來,惟有親自前去尋找。哪知走到六裏墩地方,見有一口棺柩,招人認領,小婦人就請人將告示念了一遍,那所開的身材年歲,以及所穿的衣裳,是我丈夫汪宏。不知何故被人殺死,這樣冤枉,總要求太爺理楚呢。”說著在地下痛哭不止。狄公聽她說得真切,隻得解功了一番,允她刻期緝獲,複又賞給了十吊錢,令她將屍柩領去,汪仇氏方才退去。

狄公一人悶悶不已,想道:“我到此間,原是為國為民,清理積案,此時接連出這無頭疑案,不將這事判明,何以對得百姓?六裏墩那案,尚有眉目,隻要邱姓獲到,一鞫便可清楚,惟畢順這事,驗不出傷來,卻是如何能了結?看那周氏如此凶惡,無論她不容我含糊了事,就是我見畢順兩次顯靈,也不能為自己的功名,不代他追問。惟有回衙默禱陰官,求了暗中指示,或可破了這兩案。”

當時煩惱了一會,小二送進酒飯,勉強吃了些飲食。複與洪亮二人出去,私訪了一次,仍然不見端倪,隻得胡亂回轉店中,安歇了一夜,次日一早乘轎回衙。先繞道六裏墩見汪仇氏,將屍柩領去,方才回到衙中。先具了自己自處的公事,升坐大堂,將周氏帶至案前,與她說了一遍,道:“本縣先行請罪,但這案一日不明,一日不離此地。汝丈夫既來告你明狀,今晚且待本縣出了陰差,將他提來詢問明白,再為訊斷。”

周氏哪裏相信,明知他用話欺人,說道:“太爺不必如此做作,即使勞神問鬼,他既無傷痕,還敢再來對質麼?太爺是堂堂陽官,反而為鬼所算,豈不令人可笑!既是詳文繕好,小婦人在此候信便了。”當時狄公聽她這派譏諷的話頭,明知是當麵罵他,無奈此時不好用刑懲治,隻得命原差仍然帶去,自己退入後堂,具了節略,將那表寫好。然後齋戒沐浴,令洪亮先到縣廟招呼,說今晚前來宿廟,所有閑雜人等,概行驅逐出去。自己行禮已畢,將表章跪誦一遍,在爐內焚去。命洪亮在下首伺候,一人在左邊,將行李鋪好,先在蒲團上靜坐了一會,約至定更以後,複至神前禱告一番,無非謂:“陰陽雖隔,司理則同。官有俸祿,神有香火。既有此職,應問此事。叩我冥司,明明指示。”這幾句話禱畢,方到鋪上坐定,閉目凝神,以待鬼神顯靈。

不知狄公此次宿廟,將這兩案可否破獲,且看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狄公案

《狄公案》正文
第一回 入官階昌平為令 升公堂百姓呼冤 第二回 胡地甲誣良害己 洪都頭借語知情 第三回 孔萬德驗屍呼錯 狄仁傑賣藥微行 第四回 設醫科入門治病 見幼女得啞生疑 第五回 入浴室多言露情節 尋墳墓默禱顯靈魂 第六回 老土工出言無狀 賢令尹問案升堂 第七回 老婦人苦言求免 賢縣令初次問供 第八回 鞫奸情利口如流 提老婦癡人可憫 第九回 陶土工具結無辭 狄縣令開棺大驗 第十回 惡淫婦阻擋收棺 賢縣令誠心宿廟 第十一回 求靈簽隱隱相合 詳夢境鑿鑿而談 第十二回 說對聯猜疑徐姓 得形影巧遇馬榮 第十三回 雙土寨狄公訪案 老絲行趙客聞風 第十四回 請莊客馬榮交手 遇鄉親蔣忠談心 第十五回 趙萬全明言知盜首 狄梁公故意釋奸淫 第十六回 聾差役以訛錯訛 賢令尹將盜緝盜 第十七回 問路徑小官無禮 見凶犯舊友謊言 第十八回 蒲萁寨半路獲凶人 昌平縣大堂審要犯 第十九回 邵禮懷認懷認供結案 華國祥投縣呼冤 第二十回 胡秀士戲言召禍 狄縣令度情審案 第二十一回 善言開導免驗屍骸 審口供升堂訊問 第二十二回 想案情猛然省悟 聽啞語細觀行蹤 第二十三回 訪凶人聞聲報信 見毒蛇開釋無辜 第二十四回 假消息假言請客 為盜賊大意驚人 第二十五回 以假弄真何愷捉賊 依計行事馬榮擒人 第二十六回 見縣官書生迂腐 揭地窯邑宰精明 第二十七回 少年郎借助供認不諱 淫潑婦忍辱熬刑 第二十八回 真縣令扮作閻王 假陰官審明奸婦 第二十九回 狄梁公審明奸案 閻立本保奏賢臣 第三十回 赴殺場三犯施刑 入山東二臣議事 第三十一回 大巡撫訪問惡棍 小黃門貪索贓銀 第三十二回 元行衝奏參小吏 武三思懷恨大臣 第三十三回 狄仁傑奏參汙吏 洪如珍接見大員 第三十四回 接印綬舊任受辱 發公文老民伸冤 第三十五回 審惡奴受刑供認 辱奸賊設計譏嘲 第三十六回 敲銅鑼遊街示眾 執皮鞭押令念供 第三十七回 眾豪奴恃強圖劫 好巡捕設計騙人 第三十八回 投書信誤投羅網 入衙門自入牢籠 第三十九回 求人情惡打張昌宗 施國法怒斬周卜成 第四十回 入早朝直言麵奏 遇良友細訪奸僧 第四十一回 入山門老衲說真情 尋暗室道婆行穢事 第四十二回 王虔婆花言騙烈婦 狄巡撫妙計遣公差 第四十三回 王進土擊鼓鳴冤 老奸婦受刀身死 第四十四回 金鑾殿狄仁傑直言 白馬寺武三思受窘 第四十五回 搜地窖李氏盡節 升大堂懷義拷供 第四十六回 金鑾殿兩臣爭奏 刑部府奸賊徇私 第四十七回 眾百姓大鬧法堂 武三思哀求巡撫 第四十八回 武承業罪定奸僧 薛敖曹夜行穢事 第四十九回 薛敖曹半途遭擒 狄梁公一心除賊 第五十回 查舊案顯出賀三太 記前仇閹割薛敖曹 第五十一回 薛敖曹哭訴宮廷 武則天怒召奸黨 第五十二回 懷宿怨誣奏忠良 出憤言挽回奸計 第五十三回 用非刑敬宗行毒 傳聖詔偉之盡忠 第五十四回 狄仁傑掌頰武承嗣 許敬宗勾結李飛雄 第五十五回 太行山王魁送信 東京城敬宗定謀 第五十六回 李飛雄兵下太行山 胡世經力守懷慶府 第五十七回 安金藏剖心哭諫 狄仁傑奉命提兵 第五十八回 開戰事金城送命 遇官兵吳猛亡身 第五十九回 訪舊友計入敵營 獲勝仗命攻大寨 第六十回 四麵出兵飛雄中計 兩將身死馬榮回營 第六十一回 李飛雄悔誌投降 安金藏入朝報捷 第六十二回 廬陵王駕回懷慶 高縣令行毒孟城 第六十三回 見母後太子還朝 念老臣狄公病故 第六十四回 張柬之用謀除賊 廬陵王複位登朝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