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湘子全傳》 作者:楊爾曾年代:明末266   

《韓湘子全傳》正文 第十九回 貶潮陽退之赴任 渡愛河湘子撐船

貶潮陽退之赴任渡愛河湘子撐船

睠彼東門禽,傷弦惡曲木。
金縢功不刊,流言枉布毒。
拔木偃秋禾,皇天恩最渥,
成主開金縢,恧然心感服。
公旦事既顯,切莫閑置啄。

不說退之押赴市曹,且說兩班文武崔群、林圭等一齊卸下烏紗、象簡,脫下金帶、紫袍,叩頭奏道:“愈言抵悟,罪之誠宜,然非內懷全忠,安能及此,願陛下少賜寬假,以來諫諍。”

憲宗道:“愈言朕奉佛太過,情猶可容,至言東漢奉佛以後,天子鹹夭促,何乖剌耶?愈,人臣,狂言敢爾,斷不可赦!”

於是中外駭懼,戚裏諸貴,亦為愈言。憲宗乃準奏,姑免愈死,著貶謫極惡煙瘴遠方,永不許敘用。班中閃出一位吏部尚書,執簡奏道:“現今廣東潮州,有一鱷魚為患,民不聊生,正缺一員刺史,推選此地者,無不哭泣告改,何不將韓愈降補這個地方?”

憲宗問道:“此郡既有妖魚,想是煙瘴地麵了,但不知離京師有多少路程?往返也得幾個月日?”

吏部尚書奏道:“八千裏遙遠,極快也得五個月才到得那裏。”

憲宗道:“既然如此,著韓愈單人獨馬,星夜前去,欽限三個月內到任。如過限一日,改發邊衛充軍;過限二日,就於本地方斬首示眾;過限三日,全家盡行誅戮。”

退之得放回來,謝恩出朝,掩麵大哭。正是:

不信神仙語,災殃今日來。
一朝牆壁倒,壓壞棟梁材。

退之忙忙到得家中,對竇氏道:“我因諫迎佛骨,觸怒龍顏,幾乎身首異處。虧得滿朝大臣一力保奏,留得這條性命,貶為潮州刺史,欽限一人一馬,即日起程,三月之內到任。如違欽限一月,發邊遠充軍;二日,就於本管地方處斬;三日,全家抄沒。算來八千裏路,會飛也得三四個月,教我如何是好?”

竇氏聞言,捶胸大哭,連忙收拾行李,吩咐張千、李萬,跟隨退之起身。退之當時吩咐竇氏:“好生著管媳婦聲英,拘束義兒韓清。內外出入,俱要小心,不得惹是招非,以罹罪譴。”

淚出痛腸,難分難舍,隻聽得門外馬嘶人哄,慌得張千跑出去看時,乃是百官來與退之送行。百官原要到十裏氏亭餞別的,因憲宗有旨,凡是官員出郭送韓愈的即降二級,故此百官止來退之家中作別。退之見了這個光景,更咖悲痛,各各灑淚而別。獨林學士送到長亭,說道:“人丈夫不能留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親家今日雖受了貶滴的苦,日後清名,誰不敬仰?但收心前去,指日聖上需怒回顏,決然取複舊職。”

退之道:“多謝親家費心,另圖報效。”

正是:

江山風物自傷情,南北東西為利名。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當下退之一行三人要趕上前驛去處,以圖安歇,誰知冷落淒涼,不比前日有詞為證:

進步前行,一盞高燈遠遠明,四下人寂靜,主仆三人奔。
莫不是寺觀茅庵酒肆與茶亭?隻怕冷淡淒涼,沒個人兒問。

不提退之趕路。且表韓湘子與藍彩和見退之灑淚,不忍分別,林學士獨到十裏長亭把酒餞送,便拍手嗬嗬唱道:歎文公,不識俺仙家妙用,妄自逞豪雄,山嶽難搖動。朝堂內誇爾尊,眾官僚俱供奉。權傾中外,誰不順從?豈知佛骨表犯了重瞳,綁雲陽幾乎命終。幸保奏敕貶潮陽,一路苦無窮,如今方顯俺仙家妙用。

湘子見退之一路裏愁眉不展,麵帶憂容,十分樵淬,比昔日在朝時節大不相同,便對藍彩和道:“仙兄,我和你駕起雲來,先往藍關道上,等俺叔父前來何如?”

藍彩和道:“依我愚見,再去請鍾、呂師父來鋪排一個機關,才好下手度他。”

湘子道:“仙兄所言有理,就勞仙兄往洞府去走一遭,弟子在藍關道上相候。”

彩和依言而去。湘子唱道:“叔父!

我度你非同容易,你為何苦苦執迷?空教我費盡心機,你毫不解意,隻得變番僧,藏機度你。再若是不回頭,光陰有幾?閻王勾,悔之晚矣!”

湘子唱道情才罷,隻見藍彩和同鍾、呂兩師來到。湘子上前施禮,告兩師道:“我叔父已往潮陽,正在路上。若不降些風雪,驚以虎狼,使我叔父備嚐苦楚,則道心不堅。今欲吩咐值日功曹喚巽二起風,滕六作雪,一月之間,倏大倏小,不得暫止。弟子與藍師兩個,或化作艄子撐駕渡船;或化作漁父澗下釣魚;或化作樵夫山頭斲樹;或化作田父帶笠荷鋤;或化作牧童橫眠牛背;再化一美女莊招贅叔父受些繃吊之苦。一路上各顯神通,多方變化。若再不回心,須命藍關土地差千裏眼、順風耳,化為猛虎,把張千、李萬先馱至山中修行,止留叔父一人一騎走上藍關,就於藍關近便去處化出一間草庵,與他棲止,待馬死人孤,然後度他,不知仙師以為可否?”

兩師道:“作用甚當。”

正是:

雙跨青鸞下玉階,瑤天相送白雲垓。
神仙豈肯臨凡世,為度文公去複來。

湘子與眾仙商榷已定,依計而行。湘子便乃畫地成河,阻著退之的去路,把雲陽簡板化作一隻船,撐在對河樹陰底下歇著,等待退之前來,把幾句言語打動他。那河有恁險處,有詩為證:

洪水滔滔一派波,流沙漠漠漾金梭。
如江煙浪掀天起,似海風濤卷地拖。
遊戲蚊蜃衝窟出,翻騰鼉鱉轉身多。
莫言小艇難搖槳,縱有龍舟怎得過?

退之一路上對張千說道:“我們離家的時節恰像天氣還熱,如今竟像深秋光景,紅葉黃花,金風乍起,好不淒涼。真個是:石路荒涼接野蒿,西風吹馬裏如刀。誰憐千裏飄零客,冷露寒霜逼二毛。”

張千道:“老爺,你一身去國甘辛苦,千裏投荒莫歎嗟。自恨當初忠勸主,誰知今日受波查?”

正在愁歎,恰好過著一一個地方,那門樓額上題著“黃華駐館”。退之道:“這是驛地了,我們且進去歇宿一宵,明日再行。”

誰知那驛丞再三不容,道:“新奉聖旨,單言不許留你在驛中宿歇,如有容留者以違旨論。”

退之聽了,垂下淚來,道:“我已離京遠了,有準人知道?”

驛丞道:“若要不知,除非莫為。我實是官卑職小,怕長官知道。”

退之正要發怒,忽見李萬來稟道:“老爺,前麵不知是恁麼地方,有一條大河阻住去路,四下裏空蕩蕩,沒有一隻渡船,怎麼過得去?”

退之抬頭一望,歎道:“果然是分大河,風浪這般洶湧,怎生得渡到那邊?”

便問驛丞道:“你既不肯容我安歇,有渡船尋一隻送我過河也罷。”

驛丞道:“渡船那裏得有,你識得水性,就下水過去。”

退之聽了這些言語,好不惱怒得緊,吩咐張千道:“這等一個去處,難道渡船也沒有一隻?你們快去尋著地方總甲,問他一個明白,雇一隻來送我過去,不可遲滯。”

李萬道:“一望不見人煙,隻有這個驛館,便有幾個驛夫,都伏著驛丞管轄,隻聽他的指揮,叫我那裏去尋居民總甲?莫不是我們錯走了路,走到天盡頭了?”

退之道:“胡說!我們起身不過四十餘日,怎麼就走得到天盡頭?快快去尋船,不要耽誤了時日。”

那張千扯了李萬便去尋船,尋過東,尋過西,不見一個人影;尋上南,尋落北,不見一葉扁舟。尋了半晌,轉身回複退之。不料那個驛工裝個肚痛,走了進去,再不出來。

退之獨自一個冷清清坐在驛廳上。張千隻得又跑去尋船,恰好一個艄公駕著一隻小船,遠遠地順流頭蕩將下來。張千便用手一指,叫李萬道:“哥,好了,這不是有船來了?”

李萬瞅著眼道:“在那裏?”

張千道:“兀的那黑影兒動的不是一隻船?”

李萬道:“望著像一個老鴉展翅,那裏是船?就是船,不過是順水淌術的,沒人在上麵搖櫓也用不著。”

張千道:“你說那展翅的正是一個人。”

兩個爭論未決,看看船到麵前。李萬道:“你好眼力,真個是一隻船,一個人搖著櫓,我先去回複老爺,你等船來留住了他的,要他送過河去。”

李萬去不多時,隻見船將到岸,張千立在岸上叫道:“撐船的來渡我們一渡。”

艄公道:“不渡,不渡!”

張千道:“艄子,你渡我們過去,多與你些渡錢。”

艄公道:“我船小渡不得。”

張千道:“我們不多幾個人,將就渡一渡過河,你不要作難。”

艄公道:“那馬上遠遠來的是恁麼人?要我渡他?”

張千道:“那一位就是怖老爺。”

艄公道:“如今才交秋天,怎麼就做韓老爺?”

張千道:“艄子,你不曾讀書過?”

艄公道:“書也曾讀幾行。”

張千道:“既讀過書,怎的不曉得韓字?《百家姓》上說:‘蔣、沈、韓、楊。’我老爺是姓韓的韓字,不是你那寒字。你說的寒字,是《千字文》上‘寒來暑往,的寒字。”

艄公道:“寒與熱我也分清理白這許多不得,但那個人氣昂昂坐在馬上,像是個有勢耀的人一般,我怎麼去渡得他?”

張千道:“我老爺做人極好,再不使勢耀的,你若渡了他,他重重賞你渡錢。”

艄公道:“從古說上門的好買,上門的好賣。你老爺既做人好,為何不坐在朝中討快活,卻來這河邊尋我去渡他?”

兩個人正對答問,隻見退之一騎馬,李萬一肩行李,都到麵前。張千向前享道:“艄子說船小,渡不得我們。”

退之便下了馬,走近岸口,叫道:公旦--周公旦。?“艄公,你渡我過河,我決本輕慢你。”

艄公道:“老大人,我這船兒就似做官的一般,正好修時不肯修,如今破漏在中流,思量要補無人補,那得明人渡出頭?”

退之道:“閑話休講,將就渡我一渡。”

艄公道:“老大人,你看這個河的模佯,除是神仙才度得你,我若度你,你也不信。”

退之道:“那裏能夠有神仙來?”

艄公道:“神仙到有,隻是大人倚著那做官的勢耀,在家中不肯理他,他如今再不來度你了。”

張千道:“我實實對你說,你若渡,便渡我們過去;若不肯渡,我老爺行牌去叫起地方人夫,把你這隻船兒拔了上岸,再不許你在這裏賺錢生理。”

艄公聽說,便把腳蹬開船道:“這般說話又來使勢了,我不渡!我不渡!”

李萬道:“艄子哥!你不要著惱,我家哥是這般取笑說,你怎的就認起真來?”

艄公道:“請問大人,為恁事要到河那邊去?”

退之道:“我奉公幹要去。”

艄公道:“做人不要學那雉雞,乖躲頭不躲腳。我隻怕你馬行窄路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說得退之麵皮紅漲,半晌無言。張千道:“艄子哥,時光有限,我們過河還要去尋客店,你隻管把這閑話來說.正經是坐的人不知立的苦,快渡我們去罷!”

艄公道:“我的船小,隻好渡人,卻渡不得馬。”

李萬道:“這馬是我老爺腳力須用,同渡過去,寧可多與你些渡錢。”

艄公道:“風浪大得緊,實是船小,同渡不得,我做兩次渡何如?”

張千道:“你說那都是自在話,渡得我們過去,轉來再渡馬,可不戶亮光光上了,教我們到那裏去尋宿店?”

艄公道:“老兄,我未晚先憂日落,何不在家裏坐著?我到不怕月上,隻怕風雪來得緊,搖不得船才是苦事。”

張千道:“這個天氣風雪“斷然沒有,隻是你搖快些才好。”

艄公道:“既如此說,你們一齊下船來,隻要小心仔細些,不要做順水推船沒下梢。”

退之人馬同到船中,退之坐在中艙,馬在一艙,張千、李萬井行李共占一艙,恰也不覺得船小。那艄公慢慢地搖著櫓,唱著歌道:

亂石灘頭駕小航,急流溪畔柳陰長。歌欸乃,濯滄浪.不怕東風上下狂。
煙波深處任優遊:南北東西到即休。功業恨,利名愁,從來不上釣魚鉤。”

退之聽他唱罷歌,便問道:“艄子,你家住那裏?”

艄公道:“我家住在碧雲霄鬥牛宮中。”

退之道:“碧雲霄鬥牛宮乃是神仙的居址,怎麼有你的住處?”

艄公道:“我比神仙也差個多。”

退之道:“既做神仙,為何又撐著小船圖賺錢?”

艄公道:“我愛著清閑,駕著隻小船,把五湖四海都遊遍,那裏去圖錢?”

退之道:“你曾讀書也不曾?”

艄公道:“我也曾懸梁刺股,映雪囊螢,坐想伊、呂,夢思周、孔。”

退之道:“你既用了苦功讀書,也曾中舉做官麼?”

艄公道:“我也曾插官花,飲禦筵,執象簡,拜金鑾。”

退之道:“好沒來由,既登黃甲,做了官,在那裏衙門?”

艄公道:“初授監察禦史,升授考功司郎。”

退之道:“後來若何?”

艄公道:“曆升刑部侍郎,因南壇祈雪有功,轉卉禮部尚書。”

退之道:“既做了尚書,為何棄職在此撐駕小船?”

艄公道:“隻因朝諫皇王迎佛骨、雲陽斬首苦無邊;虧得百官來相救,夕貶潮陽路八千。”

退之低首忖道:“這艄子言語,一句句都說在我身上,就是神仙一般。”

艄公道:“大人,你思忖著誰來?”

退之道:“找思忖侄兒韓湘子。”

艄公道:“我見一個韓湘子,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已作塵中餓殍,倒不曉得是大人的猶子。”

退之哭道:“如今死在那裏?”

艄公道:“死便不死,活也不活,不死不活,好似齧缺。”

退之道:“齧缺是古得道的,依你這般說,我侄兒也得道了,為何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艄公道:“古人說:‘飽暖思淫欲,饑寒起道心’。若湘子衣食周全,便又思量做官了,怎肯棄官修行?”

退之道:“那輕狂的人才肯去修行,若學好的人決不肯修行。”

艄公道:“休得笑輕狂,切記美女莊;過得美女莊,才算翰林郎。”

說話之間,不覺來到彼岸。退之一行人馬,但跳起船。張千便去慎袋內摸錢,數與艄公時,艄公、渡船俱不見了,也沒有恁麼闊大的河,洶湧的水,端端是一塊平洋大路。愧得退之麵如土色,捉身不定道:“怪哉!怪哉!”

李萬道:“老爺不必驚疑,這是上天鑒察老爺忠良被滴,故化這艄公渡船來試老爺耳。”

正是:

湛湛青天莫怨尤,忠心為國更何求?
舉頭就有神明在,隻要愚人自醒頭。

退之歎息一會,隻得上了馬,趲行幾裏,不覺來到山林幽僻處,前無村落,後無宿店,四下裏曠曠蕩蕩,沒有一些人煙。正在膽怯心寒,忽然烏雲陡作,卷起一陣大風,吹得他一行人滿身寒籟籟,遍體冷清清,口嘩頭搖,唇青麵白,各各捉腳不往。退之道:“自離長安以來,一路好不焦勞辛苦,受怕擔驚,誰知今計到這廣莫之野,又遇這一陣大風,豈不淒餞。”

張千道:“頭光艄公說月到未必有,隻怕風雪來。如今風已來了,又沒有安身之處,如何是好?”

退之道:“且帶住了馬,待我作一篇《風賦》,以消愁悶。”

賦曰:

冷冷颼颼,無形無影;嗚嗚吼吼,有力有聲。簸土揚塵,摧林折木;收雲卷霧,透戶穿窗。一輪紅日蕩無光,萬點明星皆陡暗。須支間,乾坤罩合,頃刻時,宇宙遮漫。震撼鬥牛宮,八大金剛身側立;刮倒應真殿,五百羅漢眼難開。煽得飛禽懼怕,收毛斂翅,蹲身縮頸樹叢藏;吹得走獸倉皇,撂尾搖頭,戰膽.涼心山下躲。飄飄蕩蕩,三江精怪撞船翻;喇喇呼呼,五嶽凶神衝樹倒。刮倒東洋海水晶宮展,西華山瑪瑙殿搖。響吟吟,趙州石橋兩斷;怒轟轟;雷音寶闊齊塌。隻見補陀山白鸚鵝、紅蓮台擺搖不穩;菩薩院青毛獅、白賴象滾動難拴。走石飛沙,神號鬼哭;天昏地暗,月黑星沉。千年古塔黑悠悠,震動如雷;萬裏江山昏鄧鄧,迷離無主。正不知二郎因恁生嗔怒,使盡翻江攪海威?

退之作賦才罷,張千道:“老爺,風倒息了,又有雪絲下來,教人怎生走路?”

退之道:“風既住了,料來需也不大,我們快趲上前尋個人家安歇,又作計較。”

張千道:“影也不見一個,那得有人家安歇?”

李萬道:“好苦!好苦!前日大叔回家時也曾說來,今日不見他來救我們一救。”

張千道:“大叔再三勸老爺棄了官職,老爺不肯信他,他如何肯來這裏救我們?”

說話之際,不覺又走了幾裏路程,不料那雪越發大了。李萬道:“雪大得緊,我們且在前麵竹林中躲一會兒再走。”

退之道:“這個去處,如何說得太平的話?就是躲也不為了當,不如快走,尋得一個店家,耽待幾日,等晴了走的才是。”

張千道:“人便硬著肚腸,??得去,馬又沒料得吃,這般寒冷,如何肯走?”

一頭說,一頭走,當不得那雪攔頭攔腦撲將下來,滿脖子項裏都是雪。退之正在愁悶無聊,隻見李萬指道:“前麵林子中間有一股煙氣衝起,恰像有一村人家一般,我們快趕前去討一夜安耽,明日又好走路。”

退之依言,狠把馬進欠一鞭,那馬答嗤嗤亂走。

不知果然有人家否,且聽下回分解。這正是:

堪歎凡夫不肯修,不知消息不知休。
若將三百年來算,白了先主幾轉頭。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韓湘子全傳》

《韓湘子全傳》正文
第一回 雉衡山鶴兒毓秀 湘江岸香獐受譴 第二回 脫輪回鶴童轉世 談星相鍾呂埋名 第三回 虎榜上韓愈題名 洞房中湘子合巹 第四回 灑金橋鍾呂現形 睡虎山韓湘學道 第五回 砍芙蓉暗諷蘆英 候城門眾譏湘子 第六回 棄家緣湘子修行 化美女初試湘子 第七回 虎蛇攔路試韓湘 妖魔遁形避真火 第八回 菩薩顯靈升上界 韓湘凝定守丹爐 第九回 韓湘子名登紫府 兩牧童眼識神仙 第十回 自誇詡龜鷺罹災 唱道情韓湘動眾 第十一回 湘子假形傳信息 石獅點化變成金 第十二回 退之祈雪上南壇 龍王躬身聽號令 第十三回 駕祥雲憲宗頂禮 論全真湘子吟詩 第十四回 闖華筵湘子談天 養元陽退之不悟 第十五回 顯神通地上鼾眠 假道童筵前暢飲 第十六回 入陰司查勘生死 召仙女慶祝生辰 第十七回 韓湘子神通顯化 林蘆英恩愛牽纏 第十八回 唐憲宗敬迎佛骨 韓退之直諫受貶 第十九回 貶潮陽退之赴任 渡愛河湘子撐船 第二十回 美女莊漁樵點化 雪山裏牧子醒迷 第二十一回 問吉凶廟中求卜 解饑渴茅屋棲身 第二十二回 坐茅庵退之自歎 驅鱷魚天將施功 第二十四回 歸故裏韓湘顯化 射鶯哥竇氏執迷 第二十五回 呂純陽崔家托夢 張二媽韓府求親 第二十六回 崔尚書假公報怨 兩漁翁並坐垂綸 第二十七回 卓韋庵主仆重逢 養牛兒文公悟道 第二十八回 墨尿山樵夫指路 麻姑庵婆媳修行 第二十九回 人熊馱韓清過嶺 仙子傳竇氏玄機 第三十回 香獐幸脫離水厄 韓林齊證聖超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