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湘子全傳》 作者:楊爾曾年代:明末266   

《韓湘子全傳》正文 第十二回 退之祈雪上南壇 龍王躬身聽號令

退之祈雪上南壇龍王躬身聽號令

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
四象五行全藉土,三元八卦豈離壬。
煉成靈質人難識,消盡陰魔鬼不侵。
欲向人間留秘訣,未逢一個是知音。

不說湘子出門去了,且表唐憲宗皇帝登極以來,田禾豐熟,萬民安堵。

不料這二年旱魃為災,雨雪不下,井底無水,樹梢生煙,百姓俱不聊生。

乃傳旨諭諸大臣道:“朕即位四年,禾生兩穗,麥秀雙岐。二年以來,朕躬不德,上天示警,以致樹木焦枯,井泉幹涸,野無青草,戶絕炊煙。爾文武百官,誰人肯領我旨,去南壇祈求雨雪?若在半月之內,祈得雨雪下來,官上加官,職上加職;若求不下來,是天絕朕命,情願搭起柴棚,身自焚死,以謝下民,以答天譴。”

退之道:“臣韓愈願領旨到南壇祈雪。若祈不雪來,臣甘自焚,以謝陛下。”

林學士道:“臣林圭願領旨監壇。若韓愈祈不雪來,臣甘同焚,以報陛下。”

憲宗見說,龍顏大喜:“二卿用心前去,以副朕懷。”

退之與林圭兩個出得朝門,便叫張千吩咐長安縣整備五方旗幟,點撥執事人員,俱在南壇伺候;一應官民人戶,各各焚香點燭,向空祈禱。張千吩咐已畢。

那湘子在雲端內聽見這個言語,便道:“原來叔父與嶽父要往南壇祈求雨雪。這般天氣,如何得有雪下來,我明日就到那裏去度他一番,再作計較。”

又道凡夫肉眼不識神仙妙用,即便改變形容,脫換衣服,把花籃懸在手腕上,漁鼓簡子拿在手中,一路裏唱著道情到南壇去。遠遠望見五鳳樓前彩旗高掛,香案端嚴;戶戶門前供奉龍王牌位,小缸滿貯清水,四圍插下柳枝、樹葉、香花;燈燭擺列停當。街坊上老的、小的都在那裏仰天而告。湘子便走近前,假意的高叫道:“列位賢良,貧道稽首。你眾人擺著香案,莫不是迎接我大羅仙麼?”

眾人抬頭,看見湘子麵黃肌瘦,醜陋不堪,便道:“小道童,快休說這般大話!你也曉得一句非言折盡平生之福麼?如今天氣亢旱,民不得生,皇上差韓老爺、林老爺上壇祈求雨雪,故此擺列香案,禱告天地。”

用手一指,道:“兀的不是韓老爺來也!”

湘子閃在一邊看時,那退之朝衣象簡,端端肅肅坐在馬上,前麵頭踏一對對嗬喝而來,十分齊整。那林學士也是朝衣象簡,恭恭敬敬,迤邐隨後。湘子看了一會,乃走上酒樓,沽一壺美酒,自斟自飲,自唱自歌。他唱的是一闋《雁兒落》:

看青山綠水沉,見鬆柏常依舊。石崇萬貫財,彭祖千年壽;究竟來歸何有!
我每日常安樂,朝朝得自由,快活無愁,萬事皆成就。舒展那自由,飲數杯長生不老酒。

湘子飲酒中間笑道:“叔父,叔父,你是個凡人,如何祈得雪來?卻不枉費朝廷錢糧,百姓辛苦。我且過幾日去代他祈一天雪,顯出手段與他看,才好度他。”

果然這韓退之同林學士在南壇上虔誠祈禱,晝夜加修,荏苒已過十有二日,不要說雪,就是雲,天上也沒有一點半片。退之憂悶倍增,林圭焦煩愈甚。沒法處置,隻得張掛榜文,通行曉諭。那榜如何寫的?但見:

刑部尚書韓翰林學士林為祈禱事:照得天時亢旱,泉水焦枯;土著居民,旅遊商賈,俱各逃生,不安故業。見今祈禱,無法感通。為此榜示:不論仕宦軍民、行商坐賈、雲遊僧道、居士山人,真有德行法術,會祈雨雪者,當率文武百官,禮請登壇。如果應驗,奏聞給賞。

右榜諭眾知悉榜文張掛方完,東門外有一個老兒,姓王名福,立在榜邊,看得明白,轉身回去。恰好湘子抱著漁鼓,歌唱而來。簡板上寫著“出賣瑞雪”。這王福走得眼花烏暗,抬頭看見湘子的簡板,便扯住湘子道:“師父,你有雪賣?賣些與我。”

湘子道:“你真要買?兌下銀錢,我便叫他飛下來賣與你。”

王福道:“你這道人,想是瘋顛了。這般大旱,皇帝命百官在南壇祈濤了十多日,還不能夠一點雪來,你敢說叫他飛下來賣與我,豈不是瘋顛的說話!”

湘子道:“我倒不瘋,風雲雪月都在我兩袖中。隻怕那官兒祈不下雪,唐皇發怒不相容。”

王福道:“既有如此手段,便到南壇祈一天大雪。待韓老爺奏準,朝廷敕封你做個國師,起造一所道院與你居住,豈不是一場富貴。”

湘子道:“我不要封做國師,起造道院,隻要韓老爺千萬兩黃金,一百斜明珠,便替他祈一天大雪。”

王福道:“師父,瓶兒罐兒也是有耳朵的,那韓老爺一清如水,那裏得有這許多金珠送你!”

湘子道:“他既然清廉沒有錢,我便做個舍手傳名的事,隻要他率領百官,一步一拜,請我登壇,包得揚手是風,合手是雪。”

王福道:“韓老爺奉皇上聖旨,為萬姓痌瘝(音洞觀),便一步一拜,他也是肯的。隻怕師父沒有這般手段。”

湘子道:“手段倒有,隻是沒人去對韓老爺說,叫他一步一拜來請我。”

王福道:“師父,你是那裏來的?姓恁名誰?說得明白,我好去報與韓老爺知道。”

湘子道:“我是終南山來的,喚做卓韋道人。”

王福道:“終南山離我京師有多少路程?”

湘子道:“十萬裏多些兒路程。”

王福道:“師父一路裏抄化將來,也走了幾個月日?”

湘子道:“我早來早到,晚來晚到,那消幾個月日。”

王福道:“我隻聽得人說,世上有乘雲駕霧的仙人,眼睛實不曾見。師父這般小小年紀,難道會得駕雲?”

湘子道:“我雲不會駕,隻是足下生雲。”

王福道:“師父休要取笑,我老人家吃鹽比你吃醬還多,你怎麼把那沒巴臂的話來哄我?”

湘子道:“我從小兒老實,再不會說一句謊的。”

王福便乃吩咐街坊上眾人道:“列位上下,仔細看著這位師父,安排些好酒好食款住他,不要放他走了。待老拙跑去報與韓老爺知道,便來請他。”

街坊人眾道:“老尊長請自便,隻要走快些,不要逢人說話、著處生根才好。”

王福吩咐已罷,拽開腳就跑,一徑跑到南壇門處。正是:

一心忙似箭,兩腳走如飛。

王福跑得麵紅氣喘,立腳不牢,一堆兒蹲在地上。那南壇外把門的職官,見王福這般模佯,便攔住他問道:“老頭兒,急急忙忙跑到這裏,要見那一位老爺,告恁麼狀?這兩日各位老爺齋戒,一應詞訟都不準理。你空跑這一個甪直了。”

王福喘籲籲的答應道:“我也不告狀,我也沒有詞。隻因朝廷洪福齊天,文武百官造化,這方黎庶災星該退,感動得上天降下終南山一位道童,頭挽雙丫髻,身穿粗布衣,手持漁鼓,簡板上寫著‘賣雪’,年紀不上二三十歲,他說上壇之時,揚手是風,合手是雪。小老兒不敢隱藏,特特跑來稟過眾位老爺,快去請他來做法師。”

把門官問道:“你老頭兒叫做恁麼名字?”

王福道:“小老兒叫名王福。”

把門官便領了王福,直到廳階下麵,跪著稟道:“上老爺,方才張掛榜文,這老兒來說長安街市上有一個道童,簡板上寫著‘出賣風雲雨雪’,老兒問他果有手段沒有,那道童說:‘請我上壇,包得就有雪下’,故此這老兒來見老爺。”

退之聽說,十分歡喜,便問王福道:“道童如今在那裏?”

王福上前應道:“是小老兒留在家中。”

退之就叫錦衣衛官同一員旗牌官去請湘子。

他兩個同王福出了南壇,來到東門外,看見有百十餘人圍定著湘子。他兩個分開眾人,打一看時,吃了一嚇,扯扯王福道:“南壇中見有許多法官,一個神充氣壯、道行高強的還沒有手段法術祈得雪來,這般一個道童,性命也活不久長的,那裏有恁麼手段!你保舉他?”

湘子聽見錦衣官的說話,便嗬嗬笑道:“官長休得小覷人,那壇中枉有許多法官,把與小道做徒孫也用他不著。”

錦衣官轉口道:“眾位老爺著我二人來請先生上壇祈雪,救濟萬民,望先生早行動些,以免懸望。”

湘子道:“既來請我,我豈不去?官長請先行,我隨後便至。”

錦衣官道:“這是脫身之計了。”

開口未完,湘子化陣清風就不見了。錦衣官驚得麵如土色,一把扭住王福道:“老官人,不是我得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今日這場禍事,你自去見韓老爺分說,我們不替你擔這幹係。”

王福合口不來,隻得跟他兩個同走。一路上,如牽羊入市,一步不要一步,扯扯拽拽,才到南壇。

不想湘子先坐在大門上。錦衣官看見湘子坐在那裏,便指與王福道:“那坐的不是道童?真好古怪。”

王福把手揩一揩眼睛,近前一步道:“師父從那裏先走了來?把老拙魂靈都嚇得不在身上。”

湘子道:“老官人不必耽憂。我出家人走動如風,那裏比得你們搖擺。我說一是一,決無虛言。官長放這老官人先回去罷。”

錦衣官依言,便放了王福的手。那王福如脫網的魚、高籠的鳥,不顧著腳步高低,性命死活,一徑跑了回去,不在話下。

湘子問錦衣官道:“官長,這三座門為何一高二低,側首又開這扇小門?”

旗牌官道:“中間那座高的是龍鳳門,皇帝禦駕來才從此門進去,一年隻開得一次;兩邊低的是文武百官走的甲門。”

湘子道:“官長,我今日從那一門進去?”

旗牌官道:“師父,三座門都不是你走的。我領你從側首小門裏進去。”

湘子道:“我出家人左肩青龍,右肩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豈可從小門裏走動?你開中門,我才進去。”

錦衣官大驚失色,道:“禮部尚書專管轄天下僧道的也走不得中門,你不過是一個方士道童,誰敢開中門放你進去?”

湘子道:“僧道也有貴賤,豈可繁華一例看?若不開中門,我便走了回去,那個敢阻擋得我住!”

錦衣官暗道:“手段不知若何,且是要四司六局,待他祈不得雪來,然後去奈何他,不怕他走上天去。”

當下吩咐旗牌官道:“你們仔細看著他!我進去稟過老爺又處。”

那錦衣官到裏麵稟道:“終南山道童已請在門外,隻是膽大得緊,小官不敢說。”

退之道:“他怎麼樣膽大?說來我聽。”

錦衣官道:“他到得門首,便立住了腳,問:‘這三座門為何中間高,兩邊低,旁邊又開這扇小門兒?’小官說:‘中間是上位爺爺行走的,故此高;兩邊是文武東西各位老爺出入的,故此比中間略略低些;這扇小門乃是雜色人往來的。如今師父要從小門裏進去,見各位老爺。’那道童說:‘開了中門,我才進去上壇。’若不開中門,他決不進來。叫老爺另請別人祈雪。小官不敢擅便,但憑列位老爺上裁。”

退之聽說,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喝叫左右:“去拿那道童進來!著實打他四十大棍,追他度牒,解還原籍去。”

林學士拱手說道:“韓大人不必發惱。那道童敢出大言,必有大用,如今正是要緊用人時節,何必瑣瑣與他計較?俗語說得好:‘殺私牛,賣私酒,不犯出來是高手。’學生與親家奉著聖旨,為著萬民,今日私開禁門,請他進來祈得一天好雪,就是皇上見罪,也自甘心,況且文武官員都在這裏看見的,又不瞞了那一個,誰人敢在上位麵前道個不字?但若皇上知道見罪,都是學生承當。”

退之依了林學士言語,叫張千:“去揭下封皮,開了中門,放那道童進來。”

張千走到門外,去請湘子。看見湘子十分醜陋,不像一個神仙,便道:“先生,一來今日用人之際,二來你的造化到了,眾老爺特特開了中門,等你爬進去。”

湘子道:“我又不是烏龜,怎麼說爬進去?”

張千道:“先生年紀小,身材短,這中門門坎高得緊,怕先生跨不過去,故此說個‘爬’字,休要見罪。”

湘子道:“長官,貧道住在山中,多見樹木,少見人煙,那得福分在禁門內出入!煩長官去請眾位老爺出來,接我一接。”

張千道:“出家人吃一巴二,肯開中門許你出入,已是過分了;又思量要各位老爺出來迎接,豈不是自討死吃!”

湘子笑道:“你老爺來求我,不是我來求見,若迎接我進門祈下雪來,也是你老爺的造化,怎麼說我自尋死路?”

張千隻得又到廳前,稟退之道:“那道童無福走大門,要眾位老爺去接引他進來。”

退之又大怒道:“恁麼野道童敢裝出這許多模樣,快把鐵鏈去鎖押他來見我!”

林學士道:“韓親家不消動氣。禁門且開了讓他走,我和你接他一接,也不過是為國為民,那裏便打落了我們紗帽翼翅?豈不知漢時韓信不過是胯上辱夫,高祖築壇拜他為將,然後逼得項羽烏江自刎,田橫海島身亡,成就了漢朝三百餘年基業。那道童雖比不得韓信,我們也須學周公一飯三吐哺,一沐三握發,禮賢如渴的意思才妙。今日便屈抑這一遭兒,有何妨害?”

退之聽言,隻得與林學士同走出壇門外頭,去迎接湘子。兩邊廂排列著百十員文武官僚,丹墀內齊站著千餘輩法師僧道。旗牌官跑上前,叫湘子道:“師父好造化,韓老爺出來接你。你快快起身接上前去。”

湘子全然不理,直待退之與眾官走近麵前,他才起身說道:“列位大人,貧道稽首。”

林學士並眾官各還他一禮。退之隻做不見,不還他禮。湘子指著丹墀下問道:“這許多僧道在此何幹?”

林學土道:“這都是祈雪的法官,先生休輕覷他們。”

湘子鼓掌笑道:“這群人睡臥也不知顛倒,飲食也不知饑飽,怎麼也來祈雪?”

林學士道:“因這夥人祈不下雪來,故此啟請先生上壇。”

湘子道:“大人幾時要雪?”

林學士道:“聖上限在半月之內要雪,學生們祈禱也是十三日了,隻在明日下雪便好。”

退之道:“玄門有二十四樣祈禱,你是那一門法術?”

湘子道:“貧道是五雷天心正法。”

退之道:“要備辦那幾行物件?”

湘子道:“大人,貧道隻用新桌子十張,黃旗十把,執旗童子十人,瓦甕十個,蘆席十條,擺列壇前聽用;再用豬頭一個、酒一壇,饅頭十個,待貧道登壇取用。”

退之道:“一壇神將,怎麼用一個豬頭祭他?”

湘子道:“大人休管,祭得祭不得,隻要雪下便罷。”

退之道:“若求得雪來,我奏準朝廷,另排筵宴,重封官職,決不慢你。”

湘子道:“貧道久住山林,隻吃慣黃齏淡飯,吃不得禦宴糟食;隻曉得擎拳捫訊,不曉得諂媚足恭。”

退之怒而又笑道:“這道童隻說些傷時言語。”

便留湘子在壇內齋房歇息。

到得次日,諸色物件俱已齊備。果然退之與林學士率領百官,禮請登壇。湘子吩咐:“把桌子按五方擺下,每方兩張,桌子迭做高的,上麵放一隻瓦甕,下麵也放一隻瓦甕,甕中滿貯清水,把蘆席蓋在上頭。”

兩個道童,各按方色執定旗號,立在桌子旁邊,聽候湘子行持法事。那湘子行行然走上壇去,把兩袖卷起,將酒滿飲一懷,又將豬頭、大饅頭扯碎了,虎食狼吞吃一個罄盡。眾官僚及僧道法官人等隻說湘子自家吃了,誰知他暗裏賞了天將。

湘子開口道:“貧道酒醉食飽了,要新席子一條、枕頭一個、大被一床,待貧道穩睡一覺起來,與大人祈雪。”

退之道:“列位大人請看,這道童隻有騙酒食的手段,那裏會得求雪!”

林學士道:“親家且不要忙,隻問他幾時有雪就是。”

退之便問道:“先生睡了,幾時得有雪下來?”

湘子道:“巳時起風,午時有雪,直下三尺三寸才住。”

退之道:“既然如此,請先生隱睡。”

大家暗笑不止。

那知湘子不是要睡,乃是睡功祈禱。睡在席上,鼾聲如雷,汗出如雨,陽神直到南天門外。把門天將問道:“韓神仙,你去度衝和子,度到那裏了?”

湘子道:“早哩,早哩,還不曾有影哩。”

天將道:“你此來有何事故?”

湘子道:“有件緊急公文,要見玉帝哩。”

天將乃引湘子直上龍霄寶殿,朝參玉帝。湘子把退之南壇祈雪的事備奏一遍。玉帝忙傳旨意,宣四海龍王、雨師、風伯都隨著湘子,要揚手是風,合手是雪,不得違誤。湘子便領了眾神,同到南壇聽候指使,不在話下。

且說退之一行官宰並許多法師,隻等巳時起風,午時下雪。看看日已傍午,湘子猶然鼾睡,不見風起,大家叮叮咚咚,吩吩叨叨,都在那裏說笑。

那些法官道:“我們自幼學習五雷天心正法,還求不得一點雪來。他這模佯,又不見書符念咒,紅皎皎這輪日頭,須得尋一個大鵬金翅鳥來遮住了他,不然縱是神仙,也不能夠午時下雪!”

說笑中間,忽然湘子醒來,立在壇上,叫退之道:“韓大人可同眾人退在廊下向西北方跪著,等候東海龍王送雪來。”

退之道:“從古以來,彤雲布,朔風旋,方才像下雪的光景,這般日色皎潔,玉宇清明,風也沒有一陣,如何能夠有雪?”

湘子道:“大人你說沒風,要風打恁麼緊!”

便在西首童子手中拽一把旗來,向西北角一招,叫道:“西海龍王敖英,怎的不起風?”

叫聲未罷,以見半空中彤雲靄靄,一氣颼颼,東南雲長,樹枝剪剪搖頭,西北霧生,塵土紛紛撲麵。那西海龍王敖英躬身喏道:“韓神仙,這不是風?”

刮喇喇一陣卷將過來,真好大風。排律為證:

刮刮走埃塵,颼颼過樹林。海翻銀浪闊,山滾石頭沉。
駿馬嘶長道,蘭房墜繡針。飛鳶落雙翮,池水逆遊鱗。
黃葉蟠空舞,青山掃見根。泥神吹倚壁,金殿響懸鈴。
行路難回首,疏簾掛不成。這般風作雪,那怕不繽紛。

又詩雲:

一陣西風萬葉飄,園林樹木折枝腰。
上方刮倒娑婆樹,下方吹倒趙州橋。

風過處,湘子問道:“列位大人,這風是那裏來的?”

退之道:“聖上的洪福,天地的靈感,眾人的造化,方才有這陣風。”

湘子笑道:“早是未曾下雪,就把我的功勞先塗抹了。”

林學士道:“日將過午,有風無雪,如之奈何!”

湘子又在東首童子手中拽一把青旗,向東南角上招颭,叫道:“東海龍王敖閏,怎的不送雪來?”

隻見那青旗展處,白茫茫,蝴蝶群飛,撲簌簌,鵝毛亂灑。東海龍王近前喏道:“韓神仙,這不是雪?”

果然好一場大雪。有賦為證:

柳絮漫漫,梨花片片。四下裏亂扇鵝翎,一地裏碎剪冰紈。投林鳥迷離,滿目瑤瑤;出洞蛟錯認,五湖窄淺。玉碾就,白玉樓台,銀妝成銀絲亭閣。壓得梅花不放,稍埋了多少無名草。妝獅子,勢雄豪,迭彌勒,開口笑,果然是,日月無光冷氣生,撒開鉛汞蓋紅塵。寒江凍合漁舟道,掩上柴扉撇卻春。

詩雲:

片片舞悠悠,空中落未休。
馬嘶輕粉地,車碾白泥溝。
公子高樓賞,經商旅邸憂。
光搖銀海日,凍合使人愁。

那雪下夠有半日,就像下幾日的一般,堆山積海,塞井填河。眾人見了,無不歡天喜地,頂戴湘子。湘子道:“雪有三尺三寸,盡夠用了。”

林學士便叫張千取尺來量一量,看有多少。張千笑對湘子道:“師父,量得少了,你須沒了功勞。”

果然張千拿一條尺來,望高處插下去,分毫也不多;望低處插下去,巧巧的分毫也不少。都是三尺三寸。眾官道:“這雪是那個祈來的?”

退之道:“是皇上德蔭,眾姓虔心,感得上蒼降這大雪。”

湘子道:“這雪是貧道呼喚龍王送來的,怎的不帶挈貧道說一聲?”

退之道:“龍王在那裏?眼前就掉這般大謊!”

湘子道:“龍王現在空中,大人不信,我喚他現出真身,與眾位一看,隻怕驚了列位大人。”

退之道:“有恁麼驚!若龍王不現出身子來,我把你送上柴棚,活活燒死你,以杜左道妖術,惑世誣民!”

湘子便把黃旗望空中一招,喝道:“四海龍王,速現真身,毋得遲誤!”

喝聲未絕,隻見半空中四個龍王齊斬斬盤旋飛舞,兩旁蝦精鱉將蟹師魚侯不計其數。城內城外的百姓,老老小小,沒一個不看見,驚得亂竄,吶起喊來。把這文武百官嚇得癡呆蒙懂,腳也移不動一步。湘子笑道:“韓大人,這是龍王不是?”

林學土道:“龍王這般模樣,倘或作起風波,豈不害了百姓?先生是上界大仙,怎與凡人鬥氣,快請龍王退去罷!”

湘子依言,又把黃旗一搖,喝聲道:“去!”

隻見一天光皎潔,萬裏靜風煙。退之自覺慚愧,便叫張千取十匹大布送與湘子。湘子道:“貧道用他不著,請大人留下湊賞守邊將士。”

退之道:“拿去做件衣服遮身,煞強如吊著羊皮樹葉。”

湘子道:“貧道衣破人不破,譏時吃飯飽時做,少柴無米不憂煎,寬袍大袖倒難過。”

退之道:“你既不要布,待我奏聞朝廷,重加旌賞。”

湘子道:“我也不圖施賞,隻要大人棄官,跟我修行學道,心願足矣。”

退之大怒,叫人拿他來打。湘子道:“不消打貧道。大人不肯修行也罷,隻怕他日大人遇著的雪比今日還大哩!須牢記取,後日是大人壽辰,貧道當來相賀,萬勿見拒。”

退之道:“道不同,不相為謀。我也不做生辰,你也免勞下顧。”

湘子拍手嗬嗬,踏著大雪而去,不在話下。正是:

今朝祈下漫天雪,顯得君臣福壽齊。

畢竟不知湘子去慶生日否,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韓湘子全傳》

《韓湘子全傳》正文
第一回 雉衡山鶴兒毓秀 湘江岸香獐受譴 第二回 脫輪回鶴童轉世 談星相鍾呂埋名 第三回 虎榜上韓愈題名 洞房中湘子合巹 第四回 灑金橋鍾呂現形 睡虎山韓湘學道 第五回 砍芙蓉暗諷蘆英 候城門眾譏湘子 第六回 棄家緣湘子修行 化美女初試湘子 第七回 虎蛇攔路試韓湘 妖魔遁形避真火 第八回 菩薩顯靈升上界 韓湘凝定守丹爐 第九回 韓湘子名登紫府 兩牧童眼識神仙 第十回 自誇詡龜鷺罹災 唱道情韓湘動眾 第十一回 湘子假形傳信息 石獅點化變成金 第十二回 退之祈雪上南壇 龍王躬身聽號令 第十三回 駕祥雲憲宗頂禮 論全真湘子吟詩 第十四回 闖華筵湘子談天 養元陽退之不悟 第十五回 顯神通地上鼾眠 假道童筵前暢飲 第十六回 入陰司查勘生死 召仙女慶祝生辰 第十七回 韓湘子神通顯化 林蘆英恩愛牽纏 第十八回 唐憲宗敬迎佛骨 韓退之直諫受貶 第十九回 貶潮陽退之赴任 渡愛河湘子撐船 第二十回 美女莊漁樵點化 雪山裏牧子醒迷 第二十一回 問吉凶廟中求卜 解饑渴茅屋棲身 第二十二回 坐茅庵退之自歎 驅鱷魚天將施功 第二十四回 歸故裏韓湘顯化 射鶯哥竇氏執迷 第二十五回 呂純陽崔家托夢 張二媽韓府求親 第二十六回 崔尚書假公報怨 兩漁翁並坐垂綸 第二十七回 卓韋庵主仆重逢 養牛兒文公悟道 第二十八回 墨尿山樵夫指路 麻姑庵婆媳修行 第二十九回 人熊馱韓清過嶺 仙子傳竇氏玄機 第三十回 香獐幸脫離水厄 韓林齊證聖超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