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湘子全傳》 作者:楊爾曾年代:明末266   

《韓湘子全傳》正文 第八回 菩薩顯靈升上界 韓湘凝定守丹爐

菩薩顯靈升上界韓湘凝定守丹爐

牟尼西來佛子,老君東上英賢。算來佛老總陳言,不怕東搖西煽。神定玉爐凝定,心忙丹灶茫然。總來菩薩且登天,那怕凡人不轉。

話說韓湘子與那牧童騎在青牛背上,走上山去。一路裏見了些重阜修岩,雲垂煙接;青崖點黛,赭石呈紅。又到一座風山,有穴如輪,冷氣蕭瑟衝飆。湘子覺得坐身不定,那牧童全然不怕,在那青牛背上,有若鷹隼迎風,鵰鶚展翼一般,招搖快樂。轉過東北行二十裏,見一菩薩,珠冠垂映,相貌端嚴,在於貝多樹下,敷吉祥草,東向而坐。湘子心念:“仙佛二教,雖有不同,其源則一,我若得果證金仙,菩薩當有靈驗。”

念已,石壁上即有佛現形,青螺攢髻,滿月金容,長三四丈許。複行十五步,有青雀五百飛來,繞菩薩三匝而去。頃之,諸天幢幡接引菩薩上升天界。湘子暗念:“是佛顯靈,我必得道成仙。”

牧童道:“五行三界內,惟道獨稱尊,這菩薩是釋迦文佛,昔日我太上老君騎青牛出函關,度化他入中國來,才有此靈異。”

湘子道:“你緣何認得他?”

牧童道:“莊嚴雖別,心境皆同,這菩薩與我師父常常往來,故此我認得他。”

湘子道:“你既認得他,怎的不跟了他上天?”

牧童笑道:“我跟了他去,那個領你去見師父?”

湘子道:“這正是不因漁父引,怎得見波濤。”

說話之間,又過了幾個山頭,牧童道:“韓湘,這便是祖師的洞府,仙聖的瑤壇,你怎的還不奔上前去,倒這般從容自在?莫不起一點怠慢心麼?”

湘子道:“韓湘怎敢怠慢。”

牧童道:“你既有信心,便須勇猛精進。”

湘子依命,跨下牛背,燕躍鵠踴,前奔幾裏,才到一個去處。隻見岩層岫衍,澗曲崖深,翠柏蔭峰,青鬆夾岸,素湍委練,蒼樹分綺,飛鳥翔禽,鳴聲相和。那兩扇洞門,半開半掩,一個小道童站在那裏。湘子連忙近前喏道:“師兄拜揖。”

道童答禮,道:“你莫不是蒼梧郡湘江岸口的鶴童麼?”

湘子道:“我叫做韓湘,不是恁麼鶴童。”

道童道:“既不是鶴童,我師父不許相見,請別處去罷。”

湘子便在門外叫起撞天屈來,道:“我萬裏尋師,得到這裏,你怎的這般奚落我?”

牧童勸道:“哥,你便與他通報一聲,但憑師父見不見就是,何苦執滯,不通些疏?”

道童道:“哥這般說,我便進去報來,若是師父不許你進見,你隻索就走,不要在此做賴皮。”

湘子唯唯而立,不敢多言。

道童進去,替他稟報鍾、呂兩師。兩師道:“韓湘便是鶴童,那有兩個,著他進來。”

湘子進到裏麵,朝著兩師拜了八拜,跪倒地上道:“師父,你丟得韓湘好苦!韓湘受盡了百難千磨,方才到得這裏投見師父,望師父慈悲弟子則個。”

鍾師道:“韓湘你來遲了,我這裏用汝不著。”

湘子道:“師父臨行吩咐弟子說,若要見我,可到萬裏外終南山來,故此弟子拋閃身家,越牆逃走,來尋師父,怎麼今日說出用不著弟子的話來?”

鍾師道:“我原叫你快來尋我,汝如今來得遲,我另度了別人,所以用汝不著。”

湘子道:“弟子背了叔嬸,不知路徑,從那萬死一生中間,脫得這條性命出來,故此來遲了些,望師父方便,救度弟子,真是覆載洪恩。”

鍾師叫呂師道:“我用韓湘不著,你收他做徒弟罷。”

呂師道:“師父且不留他,呂岩如何敢收。”

湘子見兩個師父你推我讓不留他,他便哭告道:“師父既不肯收留弟子,是弟子前世裏不曾栽種得,所以該受這般苦楚,說也是徒然,弟子情願撞石而死,以表白弟子一點誠心也,羞回故鄉去見江東父老。”

呂師見湘子這般哀苦,便跪告鍾師道:“韓湘既爾堅心,師父將就留他看守茅庵,也不枉他這場跋涉。”

鍾師道:“然雖如此,韓湘且近前來,聽我吩咐。”

韓湘跪在案前,鍾師道:“我這終南山從來是仕宦的快捷方式,有一等妝高的,便隱在此山中,足跡不入城市,不至公門,以博名高。當道的大人敬仰他如景星慶雲。其實他營營逐逐,終日在那裏算計著城市中的名利。兜攬得公事去講的時節,再不說是親戚朋友來央浼他,又不說出自己得些錢鈔,以供酒資,以助放生,祈祝勝會;隻說我耳朵裏聞得有這件事,心中為他抱不平,素性又憨直,不能隱默,故此敢寫這書,為這件事表暴一個明白,那當道的大人看了他的書,便說某老先生頗有澹台滅明之風,他的話句句是真實的,就依他問了。他便暗暗地稱心足意,得了謝禮,置買田產,起造房屋。人隻說他是好人。這便是如今世上做鄉官,把持衙門,囑托官府的路頭。有一等巧宦的,見自己做官有些犯了周折,將次要掛入彈章,他便預先棄了印緩,一道煙跑回家來,躲在這終南山中,說道:我無意於功名,隨人彈劾,我隻是不做官了。那惠文柱後見他棄了官去,彈章上便不寫他的名字。過得一年半載,見人士冷落了,不提起他,他卻鑽謀營幹,依先起官去做。見人隻賣弄說:我本無心求富貴,誰知富貴逼人來。這便是昏夜乞哀,驕人白日的路頭。故此,這終南山比不得那蓬萊三島境界清寧。汝既到此地位,我替汝把那名利關牢拴固鎖,任汝橫衝直撞,榮享一生罷。”

湘子道:“怎麼叫做蓬萊三島?”

鍾師道:“蓬萊方丈在海中央,東西南北岸,相去正等,方丈麵各五千裏,上廣,故曰:昆侖。山有銅柱,其高入天,所謂天柱。圍三千裏,圓周如削,下有回屋,為仙人九府治所。上有大鳥,名曰‘希有’,南向張右翼,覆東王公,左翼覆西王母,背上小處無羽,一萬九千裏。西王母歲登翼上之東王公也。故柱銘曰:‘昆侖銅柱,其高入雲,圓周如削,膚體美焉。’其鳥銘曰:‘有鳥希有,綠赤煌煌,不鳴不食,東覆東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東,登之、自通,陰陽相須,惟會益工。’上有金玉琉璃之宮,錦雲矚目,朱霞九光,三天司命所治處。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往來此地。”

湘子道:“弟子把現成富貴都拋棄如浮雲一般,隻求師父領弟子到那蓬萊三島上頭,做一個散仙,也是師父莫大的恩,決不學那妝高巧宦的愚人,以圖榮享,為子孫作馬牛。”

鍾師道:“汝心既堅,我當盡心教汝。”

口唱《桂枝香》道:

天明月皎,修真學道。今朝領到山中,傳汝真經玄妙。
汝把無明滅了,無明滅了。戒言除笑行顛倒,把門牢。五嶽朝天日,金丹火內燒。

呂師亦點動漁鼓,口唱一詞:

心明意皎,工夫不小。隻因你宿世根緣,遇著長生正道。
把三屍降倒,三屍降倒。形神俱妙且逍遙。慢飲長春酒,方知滋味高。

湘子低頭便拜道:“弟子有緣,得遇師父。”

亦唱一詞:

師明法皎,拈香祝告。若得見性明心,才顯恩師傳教。喜穹蒼知道,穹蒼知道。心中情表是今朝,乾坤互換,離坎卦中交。

湘子唱罷,鍾師道:“湘子,你曉得那九還七返大道玄機麼?”

湘子道:“弟子愚蒙,望師指點。”

鍾師道:“金丹者先天一氣交結而成,為母為君,故謂之鉛虎。己之真氣,後天地而生,為子為臣,故謂之汞龍。殊不知二物雖有異名,而乾坤為二物之體,陰陽為二物之根,龍虎為二物之象,男女為二物之形,鉛汞為二物之真,彼我為二物之分,精氣為二物之用,玄牝為二物之門。先天混元真一之氣,實產於二物之內。汞龍、鉛虎,交合神室之中,結成聖胎,神化無方。世人見聞不廣,不辨龍虎二物,若井蛙籬,蠡測管窺,安能證無上九極,成太液金丹。”

呂師道:“丹訣雲:神功運火非終且。又雲:晨昏火候合天樞。火為二弦之氣,運為作用之符。子時為六陽之首,故曰晨,午時為六陰之首,故曰昏。晨則屯卦直事,進火之候;昏則蒙卦直事,退符之候。一口兩卦直事,始於屯蒙,終於既未,周而複始,循環不己。一月計六十卦,一卦六爻,並乾坤坎離四卦,計三百八十四爻,以應一年及閏餘之數。幹之初九,起於坤之初六。幹之策,三十有六,六爻計二百一十有六。坤之初六,起於幹之初九。坤之策二十有四,六爻計一百四十有四。總而計之,三百六十,應周天之數。日月行度,交合升降,個出卦爻之內。月行速,一月一周天;日行遲,一年一周天。天樞者,鬥極也。一晝夜一周天,而一月一移。如正月建寅,二月建卯是也。故曰月月常加戌,時時見破軍。上士至人,知日月盈虧,明陰陽上下,行子午符火。日有晝夜數,月應時加減,然後暗合大道,得成大丹。”

湘子道:“蒙師父指教,弟子不敢有忘。”

鍾師道:“我們暫上天去,汝且靜坐在這裏溫養丹爐,待過了九日,我們又來看汝。”

便引湘子到一個所在,室屋精潔,非常人所居,彩雲遙覆其脊,鸞鶴飛翔其上。正堂有丹爐一座,高廣徑寸,紫焰發光,灼爍窗戶。玉女數人環爐而坐,青龍白虎分據前後。呂師取一蒲團放於堂內西壁,命湘子向東而坐,謹視丹灶,莫教走泄。兩師吩咐已畢,閉門騰空而去。

湘子細視室中,空空洞洞,再無他物,才知此般至寶家家有,不必深山守靜孤。彼托為高遠者,渺茫無涯;妄加作用者,執著有跡。於是閉兌垂簾,盤膝坐定。不及一時,忽有旌旗戈甲,萬乘千騎,遍滿崖穀,嗬叱聲驚天動地。內一人,身長丈餘,滿身金甲,光芒射人,帶領親衛甲士數百人,拔劍張弓,推門直入,怒聲如雷,左右竦劍前逼湘子。湘子視之,漠然不動。金甲者指揮攫拿,拗怒而去。俄而猛虎、毒龍、狻猊、獅子、蝮蛇、惡蠍,萬有千餘,哮吼紛拿,爭前搏噬,或跳躍過其頭上,或盤據其肩,有頃而散。

既而雷電晦冥,大雨滂注,火輪走掣,飆馭盤旋。須臾庭際水深丈餘,其勢若山川崩破,淹沒座卜。膛目不開,未頃而止,又有牛頭獄卒,馬麵鬼王,槍戟刀叉,四麵環繞,抬一大鑊,置湘子前,中有沸油百斛,欲取湘子置之鑊中。已而執湘子妻蘆英小姐,捽於階下,鞭捶流血,射砍煮燒。蘆英苦不可忍,泣告湘子曰:“妾與郎君恩愛情疏,非妾之罪,是君修行學道,以妾為陋拙耳。今為鬼卒所執,不勝其苦,不敢望郎君匍匐代乞,能不出一言以相救乎?人孰無情,君乃無情若是!”

雨淚庭中,且咒且罵。

倏而蘆英不見,鬼卒散逸,見十殿閻君,森坐室中,牽係百十罪囚,跪於庭際,湘子父韓會,母鄭氏皆跪其中。但聞閻君指揮吩咐,熔銅化鐵,碓搗磑磨,使囚倍受慘苦,號泣之聲無遠不屆。

未幾,天色皎潔,星辰朗然,諸般奇怪,寂不見形。突有一人,自頭至足,皆是破爛惡瘡,膿水臭穢不可近,強挨至湘子蒲團上頭臥倒,要湘子撫摩拂拭,略略停手,便叫喊狂跌,詐死賣命。湘子隻得為之撫摩,其膿水浸淫,沾惹手指,叱湘子吮舔幹淨,方再摩拂。

湘子正在那裏服侍這個臭人,忽見呂師攜一個美貌女子近前,叱退臭人道:“爾是何妖?敢來侮弄我仙家弟子?”

臭人惶懼,爬沙遁去。呂師指美女謂湘子道:“此女就是白牡丹之流,我若不得白牡丹采補抽添,也不得成仙入道。今汝功行將成,必須得一個補益先天,方得成九轉還丹,登瑤台紫府,我故此送這個女子來與你,你好為之,不要使鍾師父知道,怪我私心度你。”

湘子笑道:“弟子心堅金石,念不磷緇,師父也該鑒察愚衷,怎麼把白牡丹、黑牡丹的話頭來哄弄我?”

呂師道:“軒轅黃帝,彩陰補陽,鼎湖上升,群臣皆從。籛鏗娶妻五十三人,生子八十一個,壽至八百,逍遙蓬島。自古來成仙的誰不用著美貌女子補益元陽。況丹經雲:‘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又雲:‘生我之門死我戶,幾個惺惺幾個誤。’正說女子之陰是真玄牝,隻要那學道的人洗心全神,曉得三峰直義,五字秘訣,自然撤手過黃河也。我且把三峰講與汝聽。女子口鼻舌為上峰,舌下兩竅內屬心,通小腸經,故心生肝,肺生唾,唾出為液,采取之時咂定女子舌尖,攪他舌底,則玉泉湧出華池,津液滿口,吸彩口內,取他鼻內清氣,送下丹田,灌溉五髒,名曰上蓮花峰。女子兩乳為中峰,交媾之時,以我手撚他兩乳頭,乳得摩撚,則身癢癢,乳竅開通,內有真氣,屬三焦膽中之藥,乳汁流出,咽之,名曰中蓮花峰。女子陰竅為下峰,靈龜入鼎,先須緩緩入步,候女子情動,陰竅開張,津液流出,用兩手緊抱女子,縮肋提腰,吸取精髓,名曰下蓮花峰。那五字秘訣:乃存吸閉抽縮也。一曰存。存者,定其氣也。以心想泥丸宮,存夾脊雙關;咽一二口氣,存想周天,自然氣定,體交而神不交也。二曰吸。吸者,交接之時想玉莖為氣之管,以我口、鼻、玉莖吸他精氣,運至夾脊,透至泥丸宮也。三曰閉。閉者,乃是緊閉人門。人門通天關,天關通命門,若天關不閉,則元神走失。如龜伏氣,百無一失。四曰抽。抽者,緩緩進步,不深不躁,接取精氣。五曰縮。縮者,交接之時,縮肋提腰,縮令上行,不令順下。訣曰:言存便吸,既吸便閉,既閉便抽,既抽便縮。五字不是一時俱用,在人先後作用,隨其緊慢行之,自然長生久視,日月同庚。”

湘子聽了這些說話,麵紅耳赤,大聲叱道:“你是何方陰怪?敢假裝我師父形象來說這旁門外道,蠱惑世人!”

隻這一聲嗬叱,如雷震天庭,炮響空穀,鍾、呂兩師從空而下,就不見了那個呂師、美女。兩師道:“湘子曆試不回,大丹成矣。”

便開爐視鼎,隻見蟾朗星輝,簾幃晃耀,珠成黍米,燦爛金花。果然是出世奇珍,萬鎰黃金無處覓;身中異寶,連城白壁也難誇。當下兩師捧置丹台之上,方寸盤中,令湘子遙空禮謝,然後吸入鼻中,升泥丸頂上。他那一股真氣自下元氣海中湧將起來,像風浪一般,與此丹翕然相合,方顯得凡胎俗骨,一朝改換更移,濁氣塵根,今日消磨變化。正是:

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然。
二物會時情性合,五行全處虎龍蟠。
本因戊已為媒聘,遂使夫妻鎮合歡。
隻候功成朝北闕,九霞光裏駕祥鸞。

畢竟不知後來若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韓湘子全傳》

《韓湘子全傳》正文
第一回 雉衡山鶴兒毓秀 湘江岸香獐受譴 第二回 脫輪回鶴童轉世 談星相鍾呂埋名 第三回 虎榜上韓愈題名 洞房中湘子合巹 第四回 灑金橋鍾呂現形 睡虎山韓湘學道 第五回 砍芙蓉暗諷蘆英 候城門眾譏湘子 第六回 棄家緣湘子修行 化美女初試湘子 第七回 虎蛇攔路試韓湘 妖魔遁形避真火 第八回 菩薩顯靈升上界 韓湘凝定守丹爐 第九回 韓湘子名登紫府 兩牧童眼識神仙 第十回 自誇詡龜鷺罹災 唱道情韓湘動眾 第十一回 湘子假形傳信息 石獅點化變成金 第十二回 退之祈雪上南壇 龍王躬身聽號令 第十三回 駕祥雲憲宗頂禮 論全真湘子吟詩 第十四回 闖華筵湘子談天 養元陽退之不悟 第十五回 顯神通地上鼾眠 假道童筵前暢飲 第十六回 入陰司查勘生死 召仙女慶祝生辰 第十七回 韓湘子神通顯化 林蘆英恩愛牽纏 第十八回 唐憲宗敬迎佛骨 韓退之直諫受貶 第十九回 貶潮陽退之赴任 渡愛河湘子撐船 第二十回 美女莊漁樵點化 雪山裏牧子醒迷 第二十一回 問吉凶廟中求卜 解饑渴茅屋棲身 第二十二回 坐茅庵退之自歎 驅鱷魚天將施功 第二十四回 歸故裏韓湘顯化 射鶯哥竇氏執迷 第二十五回 呂純陽崔家托夢 張二媽韓府求親 第二十六回 崔尚書假公報怨 兩漁翁並坐垂綸 第二十七回 卓韋庵主仆重逢 養牛兒文公悟道 第二十八回 墨尿山樵夫指路 麻姑庵婆媳修行 第二十九回 人熊馱韓清過嶺 仙子傳竇氏玄機 第三十回 香獐幸脫離水厄 韓林齊證聖超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