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傳》 作者:熊大木年代:明代295   

《楊家將》正文 第二十八回 焦讚怒殺謝金吾 八王智救楊郡馬

焦讚怒殺謝金吾八王智救楊郡馬

卻說焦讚抹過東牆,見不甚高,遂攀援而登,踴身跳於後花園內,密進廚下。家人俱各在堂上伏侍謝金吾,隻有小使女在灶前燒火。焦讚於皮靴中取出利刀,先將使女殺了。提著死人頭,走向堂上。隻見謝金吾當席而飲,樂工歌童列於庭側,徑將人頭對麵擲去。謝金吾吃著一驚,滿麵是血,即喊:“有賊!眾人何在?”焦讚踏進前罵曰:“弄權奸佞!今日認得焦讚麼?”言罷,一刀從項下而過,謝金吾頭已落地。眾人看見,四散逃走。焦讚殺得手活,搶入房中,不分老幼,盡皆屠戮。可憐謝金吾一家,並遭焦讚所害。後人有詩為證:

起意陷人終自陷,且看今日謝金吾。

誰憐恃富當朝相?老幼全家被所屠。

將近三更,焦讚取筵中美味恣食一餐。臨行自思曰:“謝金吾一家,被我殺死。他是朝廷顯官,若知此事,豈不連累地方?不如留下數字,使人知是我殺,庶不禍及他人也。”即蘸鮮血,大書二行於門曰:“天上有六丁六甲,地下有金神七煞。若問殺者是誰?來尋焦七焦八。”提罷,複越牆,打從後牆門而出。待尋二軍校,不知走往何處。因在城坳邊躲過一夜。次日侵早,逃歸楊府去了。

卻說巡更捕卒,夜來聞說謝副使府中被劫,亟報王欽。欽即進謝府視之,隻見殺死一家老幼共一十三口,屍橫散地,血汙庭階。檢驗官錄得門上寫的殺人凶身名目呈奏。時鬧動汴京軍民。真宗得奏大驚,下令著王欽體察此事。王欽奏曰:“臣緝問殺死謝金吾一家者,乃楊六郎新招將焦讚。”真宗曰:“楊六使鎮守三關,何得有部將入城殺人?”王欽曰:“前日私下三關,帶得焦讚同來,有違國法。乞陛下提處其罪。”真宗允奏,敕禁軍捕捉楊六郎與凶身焦讚。旨令既下,禁軍四十人領命而行。

是時,楊六使在府中,與令婆計議天波樓之事。忽報:“咋夜焦讚越牆入府,殺死謝金吾老幼一家,共計一十三口。今朝廷差禁軍來捉。”六使大驚曰:“狂奴當敗吾事!”道未罷,禁軍一齊搶進,捉住楊六使。時焦讚在外聽得,手執利刀,一直殺入。禁軍見其猛惡,無人敢近前。六使喝聲曰:“汝生出如此大禍,尚敢來拒捕朝廷乎?好好自縛,同去請罪。”焦讚曰:“我平生殺了幾多人,希罕一十三個!我與本官回佳山寨去,看他如何擺布我?”六使越怒曰:“若不依吾言,今日先斬汝頭去獻。”焦讚乃放下利刀,唯唯而退。禁軍正待來捉,六使曰:“不要動手,見天子自有分辯。”六使乃隨禁軍朝見真宗。

真宗問曰:“朕無聖旨召卿,何得私下三關?又帶部將殺死謝副使一家,當得何罪?”六使奏曰:“臣該萬死!乞陛下寬一時之戮,容陳冤苦。臣父子有幸,蒙朝廷厚恩,雖九泉亦恩補報。近因主命有拆毀天波樓之詔,臣母憂慮成疾,隻得下關省視即回。部將焦讚凶頑之徒,不知幾時進城。今殺死謝金吾一家,豈必是臣主使哉?乞聖明體究,如果是的,當就槁街

之誅,以正朝廷法令也。”真宗聞奏,半晌未答。王欽進奏曰:“殺人者確是焦讚無疑,當日本家侍從及樂工親目所睹,且臨去又留下筆跡。乞陛下將六郎、焦讚押赴市曹處斬,庶警後人。”真宗遲疑不決。八王力奏曰:“楊六使罪責本有,其情可原,果然部將殺人,念彼有鎮三關功績,從輕發落。”真宗允奏,敕法司衙門擬定楊六使等罪來奏。六使既退,王欽密遣人於法司官處。矚付發配六使等於遠惡地方居住。時掌刑名官黃玉,最與王欽相得,依其言語,以六使得私下三關之罪,發配在汝州做工,遞年進造官酒二百埕,三年功滿則回。焦讚以把邊之績,寬其死罪,發問鄧州充軍。即日起行。黃玉擬議已定,申奏真宗。真宗依擬下敕,並命收殮謝金吾等屍首以葬。近臣領旨宣示不提。

隻說楊六使聞此消息,不勝悲悼,來辭母親令婆與柴太郡。令婆曰:“此我家大不幸也,使老身倚靠何人?”六使曰:“母親勿憂,多則二三年,便可回來,母子複相見矣。且兒犯罪發配,八殿下必周全天波樓一事。今焦讚殺了謝金吾,亦為朝廷去除一惡。若不是八殿下力奏,險些性命難保。”道未罷,焦讚人見六使曰:“聞朝廷問本官配汝州軍,正要邀本官回三關寨。我亦不要往鄧州發配,我不曉得充甚麼軍。”六使曰:“聖旨既下,汝隻得到其地方,候遇有赦,仍轉三關。若再違法令,得罪反重。”

不移時,王欽差解軍四十人,來催楊六使、焦讚等即行。六使先打發焦讚與解軍起身,自辭令婆、太郡,亦離楊府。八娘、九妹直送至十裏長亭而別。時焦讚在路等候六使來到,乃曰:“我此去,不日走歸寨中,報與嶽勝哥哥等知道,便來取本官也。”六使曰:“休得胡說!我罪不至死,汝亦忍耐過一年半載,便得相運。”焦讚大笑分別,自與解軍投鄧州不提。隻說六使隨從一起上路,望汝州進發。正值夏未秋初,涼風透骨,正是:孤雁聲中愁莫訴,殘蟬樹旦恨難禁。

不日來到汝州。公人將批文投至府中,見太守張濟。張濟看罷來文,先發回公人,邀六使入後堂問之曰:“聞將軍把守三關,番人畏服,因何又犯發配之罪?”六使答曰:“一言難盡,遂將部下焦讚殺死謝金吾之由,道其本末。張濟嗟呀不已,乃曰:“將軍權且忍耐。此去城西,有萬安驛,衝要所在,可以監造官酒,及時而進。多則一年半載,仍複歸朝矣。”六使稱謝,辭太守,自去做工不提。

卻說王欽探知楊六使已到配所,請黃玉來府中,商議謀害之計。黃玉曰:“此事不難。今聖上以酤稅為重,六使監造是職,關係最大。樞使上一道本,劾其有私賣之罪,主上必處之以死刑矣。”王欽大喜曰:“此計甚妙!”即具酒醴,與黃玉對席酣飲,二人盡歡而散。次日,王欽果趨朝上本,劾奏六使:“輕玩國法,到汝州未經一月,將酒酤禁令放弛,私鬻錢價,將為逃反之計。乞陛下早正其罪,兔生後患。”真宗聞奏,大怒曰:“彼令部下殺死謝金吾一家,朕念其先人有功,姑免其死。今又在配所私賣朝廷之物,難以寬容。”即敕團練正使呼延讚,齎旨到汝州,取六郎首級而回。旨令既下,廷臣愕然。八王力奏曰:“楊六使忠誠之臣,豈有此事?陛下勿聽一時之言而誅英雄也。”帝曰:“卿屢為六使作保。前日屠朕愛臣謝金吾一家,亦該處死否?”八王語塞而出。

是日朝散,寇準曰:“幸得領敕命者係呼延讚,可令其見汝州太守計較:以罪入貌類六使者,果其首級來獻納;令放六使逃走。後日遇國有難之際,又好保舉也。”八王然其言,乃與呼延讚道知。讚曰:“此事老夫自有主張。”呼延讚即日辭眾齎旨,徑赴汝州,見大守張濟,細說斬六使之由。張濟驚曰:“彼到汝州未久,焉有此事?主上何故徒要輕損豪傑?”讚曰:“此是權臣王欽劾奏其情,聖上遂激怒之,八王力保不允。今廷臣商議,要求太守如此方便。”濟喜曰:“正與下官之意暗合。值今北番強盛,若無此人,邊境怎安?”因令去請六使來,說以朝廷之意。六使曰:“小人本無是情,既聖旨問我以死,隻得承命,與朝廷回報。”濟曰:“君勿優,正在商議,要如此脫君之厄。”六使曰:“若得太守方便,當圖死報!”張濟曰:“管保郡馬無事。”即令獄官伍榮來商議。

榮曰:“牢中有蔡權,問實死罪,情真罪當,年久當斬。此人麵貌與楊將軍無異,可將此人斬首以獻,主上必允信也。”濟令取出蔡權審視,果然相像。吩咐伍榮,多付酒饌賞之。醉於獄中,伍榮密來梟了首級,提見張太守。太守曰:“事不宜遲。”便交呼延讚齎著首級,墾夜赴汴京去了。張太守喚過六使,教其裝作客商,逃往遠處避難;六使拜謝出府,換著輕快衣服,悄離汝州,徑回無佞府不提。

卻說呼延讚單騎回轉汴京,正值真宗設朝,進上六使首級。帝親下看驗,隻道是實。群臣見者,無不嗟呀。八王恐將首級號令,被人參透,乃進曰:“既延昭伏罪被誅,乞將此首級發於無佞府,與其家人埋葬,亦見陛下不忘功臣之意。”帝允奏,因發下首級,著禁軍領去。禁軍得命,徑來楊府。令婆未知前因,隻道是實,舉家悲哀,將首級遵旨埋葬不提。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楊家將傳》

《楊家將》正文
第一回 北漢主屏逐忠臣 呼延讚激烈報仇 第二回 李建忠力救義士 呼延讚夢神教武 第三回 金頭娘征場鬥藝 高懷德大戰潞州 第四回 講和議楊業回兵 迎鑾駕豪傑施能 第五回 宋太祖遺囑後事 潘仁美計逐英雄 第六回 潘仁美奉詔宣召 呼延讚單騎救駕 第七回 北漢主議守河東 呼延讚力擒敵將 第八回 建忠議取接天關 大遼出兵救晉陽 第九回 郭進大破耶律沙 劉鈞敕書召楊業 第十回 八王進獻反間計 光美奉使說楊業 第十一回 小聖感夢取太太 太宗下議征大遼 第十二回 高懷德幽州大戰 宋太宗班師還汴 第十三回 李漢瓊智勝番將 楊令公大破遼兵 第十四回 犒將士趙普辭官 宴群臣宋琪賦詩 第十五回 曹彬部兵征大遼 懷德戰死歧溝關 第十六回 太宗駕幸五台山 淵平戰死幽州城 第十七回 宋太宗議征北番 柴太郡奏保楊業 第十八回 呼延讚大戰遼兵 李陵碑楊業死節 第十九回 瓜州營七郎遭射 胡原穀六使遇救 第二十回 六使汴京告禦狀 王欽定計圖八王 第二十一回 宋名臣辭官解印 蕭太後議圖中原 第二十二回 楊家將晉陽鬥武 楊郡馬領鎮三關 第二十三回 樵夫詭計捉孟良 六使單騎收焦讚 第二十四回 孟良智盜驌驦馬 嶽勝大戰蕭天佑 第二十五回 五台山孟良借兵 三關寨五郎觀象 第二十六回 九妹女誤陷幽州 楊延德大破番兵 第二十七回 樞密計傾無佞府 金吾拆毀天波樓 第二十八回 焦讚怒殺謝金吾 八王智救楊郡馬 第二十九回 宋君臣魏州看景 王全節銅台交兵 第三十回 八王齎詔求六使 焦讚大鬧陳家莊 第三十一回 呼延讚途中遇救 楊郡馬大破遼兵 第三十二回 蕭太後出榜募兵 王全節兵征大遼 第三十三回 呂軍師布南天陣 楊六使明下三關 第三十四回 宗保遇神授兵法 真宗出榜募醫人 第三十五回 孟良盜走白驥馬 宗保佳遇穆桂英 第三十六回 宗保部眾看天陣 真宗築壇封將帥 第三十七回 黃瓊女反投宋營 穆桂英破陣救姑 第三十八回 宗保大破天門陣 五郎降伏蕭天佐 第三十九回 宋真宗下詔班師 王樞密進用反間 第四十回 八殿下三關借兵 眾英雄九龍鬥武 第四十一回 楊延朗暗助糧草 八娘子大戰番兵 第四十二回 楊郡馬議取北境 重陽女大鬧幽州 第四十三回 平大遼南將班師 頒官誥大封功臣 第四十四回 六郎議取令公骸 孟良焦讚雙喪命 第四十五回 禁宮中八王祈鬥 無佞府郡馬壽終 第四十六回 達達國議舉伐宋 楊宗保兵征西夏 第四十七回 束天神大戰宋將 百花女錘打張達 第四十八回 楊宗保困陷金山 周夫人力主救兵 第四十九回 杜娘子大破妖黨 馬賽英火燒番營 第五十回 楊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婦得勝回朝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