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傳》 作者:熊大木年代:明代295   

《楊家將》正文 第十八回 呼延讚大戰遼兵 李陵碑楊業死節

呼延讚大戰遼兵李陵碑楊業死節

且說潘仁美大軍已離汴京,迤儷望瓜州進發。來到黃龍隘下寨,分立二大營:呼延讚屯東壁,自屯西壁。仁美乃與牙將劉君其、賀國舅、秦昭慶、米教練四人議曰:“我深恨楊業父子,懷恨莫伸。此一回欲盡陷之,不想有保官呼延讚在,又難於施計矣。”教練進曰:“太師勿憂。小將有計,先去了呼延讚,然後除楊家父子,有何難哉?”仁美曰:“公有何妙策教我?”米教練曰:“對壘即是番兵屯營之所,彼聽我軍來到,必出索戰。太師即下令:先鋒未到,當著保官出陣。讚雖雄勇,奈今年紀老邁,不能久戰。待他交鋒之際,按兵莫救,必被番兵所擒耳。”仁美曰:“此汁極妙!準定明日行之。”

果然番兵聽得宋師來到,率所部圍合而來,人馬雄壯,聲勢甚盛。哨馬報人仁美營中。仁美遣人請呼延讚人軍中商議曰:“番兵長驅索戰,先鋒軍馬未到,公有何計退之?讚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既承主命征進,當盡忠所事,與番兵決戰,更何待哉!”仁美曰:“公先上陣,我率軍後應。”讚慨然請行。披掛完全,率所部揚旗鼓噪而出,正遇番將蕭撻懶出馬。讚厲聲罵曰:“香兵速退,兔受屠戮。不然,殄滅汝等無遺類矣。”撻懶怒曰:“老邁之將,養死且不暇,敢來爭鋒那?”

即舞刀躍馬,直取呼延讚。呼延讚舉槍迎戰。

兩馬相交,二人戰上八十餘合,番將力怯,撥回馬便走。讚驟騎追之。四下番兵散而複聚。讚回頭,不見後軍接應,恐人深地,乃勒回馬,走人林中。一彪軍馬截出,乃耶律斜軫,叫曰:“宋將下馬受縛,兔遭誅戮。”讚激怒,奮刺斜軫殺出,番兵眾盛,透不得重圍。讚部下折傷大半。欲從僻路而走,騎校曰:“小路恐有埋伏,不如走大路為愈。”讚乃殺奔大路。蕭撻懶複兵趕來,讚前後受敵。正在危急之間,忽正東旌旗卷起,鼓聲震天,一彪軍當先殺出。來將乃楊業也,策馬提刀大叫:“番將休走!”撻懶部將賀雲龍,縱馬迎敵。戰不數合,楊業手起刀落,斬雲龍於馬下。番兵大潰。楊業父子,衝人中堅,救出呼延讚。楊延昭挺身力戰,獨當其後,保護讚回至營中,卸下盔甲。讚曰:“今日若非將軍來救,幾致喪命。”業曰:“小將來遲,致總管驚恐,望乞恕罪。”讚乃令業屯止本營。

次日,入報太師:“楊先鋒軍馬正從東殺來,救了總管呼延讚回營。”仁美聞之,憤恨無及。劉君其曰:“楊業違令來遲,太師若以軍法從事,殺之有名矣。”道未罷,楊業進中軍參見。仁美問曰:“軍情之事,汝何得後期而至?”業曰:“主上令未將回雄州調集軍馬,於十三日起程。”仁美怒曰:“番兵寇邊至緊,汝為先鋒,稽延不進,尚以主命來推。”喝令左右,拿下處斬。

軍校登時將楊業綁縛於轅門。業厲聲叫曰:“我死不足惜!敵人在境而戮良將,非為國家計也。”道聲來罷,時從人已報知東營呼延讚,跑馬來到,喝開軍校,將綁縛解了。領入帳中,見仁美曰:“汝居招討之職,昨日交兵,坐觀成敗,不發一騎相應,若非楊將軍奮勇力戰,幾致敗事。今日何得擅自誅之?老將臨行,主上親賜金簡一把與我,專保其父子回京。不然,翻轉臉皮,先與汝放對。”仁美滿麵通紅,不敢答應。讚邀楊業抽身出帳中,憤怒而去。

仁美自覺羞慚,半晌無語。米教練進曰:“太師勿憂,小將另施一計,去了呼延讚,則楊業死在旦夕矣。”仁美曰:“公再有何計?”米教練曰:“即日軍中缺少糧草,可令呼延讚前去催運。待他離了邊境,業再犯令,誰複保哉?”仁美然其計,即發帖書,著令呼延總管,前往運糧。差人持帖文到東營,見讚道知。

讚得此消息,悶悶不悅。楊業進曰:“軍糧實乃重事,非總管去,他人不能當是任也。”讚曰:“我非不肯前行,隻有一件:潘仁美狼子野心,常有害君之意,恐我去後,以非理虐將軍,誰能保那?”楊業曰:“小將觀番兵亦是勁敵,須待總管到來,然後出戰。招討縱要吝我,彼亦無什可施。”讚曰:“此去未定幾時糧到,君父子堅守東營,待我複來,再議出兵。”楊業應諾。讚即日領輕騎五千,回汴京催糧去了。後人《詠史詩》曰:

忠勤工奪領征師,何事英雄不遇時?

邊境未寧良將滅,個人覽此重傷悲。

西營潘仁美探知呼延讚已回汴京,不勝之喜,因與眾將商議出戰。米教練進曰:“招討可發戰書於番人,約日交戰,徐好定汁。”仁美即遣騎將,齎戰書去見番將蕭撻懶。蕭撻懶得書怒曰:“明日準定交鋒。”批回來書,召眾將議曰:“潘仁美不足懼。楊業父子,驍勇莫敵,近聞與主將不睦,正直乘其隙而圖之。離此一望之地,有陳家穀,山勢高險。得一人部眾埋伏兩旁,誘敵人進於穀中,團合圍之,必可擒矣。”耶律斜軫應聲而出曰:“小將願往。撻懶曰:“君若去,必能辦事。”斜軫即引騎軍六千餘人前行。撻懶又喚過耶律奚底曰:“汝引馬軍一萬,明日見陣。楊家父子深知戰法,須緩緩佯輸,引入伏中。號炮一起,截出力戰。”奚底領計去了。撻懶分遣已定,著騎軍前詣宋營緝探動靜。

潘仁美已得回書,與劉君其議曰:“明日誰當初陣?”君其曰:“楊先鋒出戰,招討率兵應之。”仁美召業入帳中問曰:“番將索戰,先鋒不宜造次。倘有疏虞,墮君之銳氣也。”楊業稟曰:“明目是十惡大敗日,出軍不利,且呼延總管催糧未到,番兵勢正銳;須待省機而進,則可成功矣。”仁美怒曰:“敵兵臨寨,何所抵對?倘總管一月不到,尚待一月那?今若推延不出,我當申奏朝廷,看汝能逃罪否?”業知事不免,乃曰:“番將此來,奇變莫測。他處平坦之地,不必提防。此去陳家穀,山勢險峻,恐有埋伏。招討當發兵於此截戰,未將率所部當中而入,庶或克敵。不然,全軍難保也。”仁美曰:“汝但行,吾自有兵來應。”

楊業既退,賀懷浦進曰:“既楊先鋒要如此行,招討可遣將於陳家穀相應,庶不誤事。”仁美曰:“正無機會,今乘此不發兵應之,看他如何設施?”懷浦曰:“招討此是惟報私仇,不以朝廷為什矣。”仁美不聽,起入帳中去了。懷浦歎曰:“豎子幾誤國事,吾安忍坐視不救?”遂率所部,來見楊業曰:“公此行,得非利乎?”業曰:“吾非避死,益時有不利,徒傷士卒而功不立。今招討責業以不死,當為諸公先行。”懷浦曰:“潘招討之兵,難以指望。小將願與將軍同行,庶得相援。”業曰:“當與公左右翼而出。”商議已定。

次日黎明,楊業率二子與賀懷浦,列陣於狼牙村。遇見番兵漫山塞野而來,鼓聲大震。耶律奚底橫大斧,立馬於陣前,厲聲曰:“宋將速降,免動幹戈。不然,屠汝等無遺類矣。”楊業激怒,罵曰:“背逆蠢蠻,限死臨頭,猶敢來拒敵天兵那?”言罷舞刀躍馬,直取奚底。奚底綽斧迎戰。兩下呐喊。二人戰上數合,奚底撥馬便走。業驟馬追之。楊延昭、賀懷浦催動後軍,乘勢殺入,番兵各棄戈而遁。奚底見楊業趕來,且戰且走。楊業以平野之地,料無伏兵,盡力追擊。將近陳家穀口,蕭撻懶於山坡上放起號炮。耶律斜答伏兵並起,番兵四下圍繞而來。

楊業隻料穀口有宋兵來應,回望不見一騎,大驚,複馬殺回,已被斜軫截住穀口。番眾萬弩齊發,箭如雨點。宋軍死者不計其數。比及延昭、延嗣二騎拚死衝入,矢石交下,不能得進。耶律奚底回兵抄出東壁,正遇賀懷浦。二騎相交,戰不兩合,被奚底一斧劈於馬下。部眾盡被番兵所殺。延昭謂延嗣曰:“汝速殺出圍中,前往潘招討處求救。吾殺入穀口,保著爹爹。”延嗣奮勇衝出重圍而去。且說延昭望見穀中殺氣連天,知是南軍被圍,怒聲如霄,直殺進穀口。正遇潘將陳天壽,交馬戰才一合,將天壽刺落馬下。殺散圍兵,進入穀中。楊業轉戰出東壁,遇見延昭來,乃急叫曰:“番兵眾甚,汝宜急走,不可兩遭其擒。”延昭泣曰:“兒衝開血路,救爹爹出去。”即舉槍血戰,衝開重圍。蕭撻懶從旁攻人,將楊業兵斷為兩處。延昭回望其父未出,欲複殺人,奈部下從軍死盡,隻得奔往南路,以待救兵。

時楊業與番兵鏖戰不已,身上血映征袍。因登高而望,見四下皆是勁敵,乃長歎曰:“本欲立尺寸功以報國,不期竟至於此!吾之存亡未知,若使更被番人所擒,辱莫大焉。”視部下,尚有百餘人。業謂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與我俱死無益。可速沿山走回,以報天子。”眾泣曰:“將軍為王事到此,吾輩安忍生還?”遂擁業走出胡原,見一石碑,上刻“李陵碑”三字。業自思曰:“漢李陵不忠於國,安用此為哉?”顧謂眾軍曰:“吾不能保汝等,此處是我報主之所,眾人當自為計。”言罷,拋了金盔,連叫數聲:“皇天!皇天!實鑒此心。”遂觸碑而死。可惜太原豪傑,今朝一命胡塵。靜軒有詩歎曰:

矢盡兵亡戰力摧,陳家穀口馬難回。李陵碑下成大節,千古行人為感悲。楊業既擅李陵碑而死,番兵喊聲殺到。業眾力戰不屈,盡皆陷沒。番將近前梟了首級。日將晚,蕭撻懶乃收軍還營。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楊家將傳》

《楊家將》正文
第一回 北漢主屏逐忠臣 呼延讚激烈報仇 第二回 李建忠力救義士 呼延讚夢神教武 第三回 金頭娘征場鬥藝 高懷德大戰潞州 第四回 講和議楊業回兵 迎鑾駕豪傑施能 第五回 宋太祖遺囑後事 潘仁美計逐英雄 第六回 潘仁美奉詔宣召 呼延讚單騎救駕 第七回 北漢主議守河東 呼延讚力擒敵將 第八回 建忠議取接天關 大遼出兵救晉陽 第九回 郭進大破耶律沙 劉鈞敕書召楊業 第十回 八王進獻反間計 光美奉使說楊業 第十一回 小聖感夢取太太 太宗下議征大遼 第十二回 高懷德幽州大戰 宋太宗班師還汴 第十三回 李漢瓊智勝番將 楊令公大破遼兵 第十四回 犒將士趙普辭官 宴群臣宋琪賦詩 第十五回 曹彬部兵征大遼 懷德戰死歧溝關 第十六回 太宗駕幸五台山 淵平戰死幽州城 第十七回 宋太宗議征北番 柴太郡奏保楊業 第十八回 呼延讚大戰遼兵 李陵碑楊業死節 第十九回 瓜州營七郎遭射 胡原穀六使遇救 第二十回 六使汴京告禦狀 王欽定計圖八王 第二十一回 宋名臣辭官解印 蕭太後議圖中原 第二十二回 楊家將晉陽鬥武 楊郡馬領鎮三關 第二十三回 樵夫詭計捉孟良 六使單騎收焦讚 第二十四回 孟良智盜驌驦馬 嶽勝大戰蕭天佑 第二十五回 五台山孟良借兵 三關寨五郎觀象 第二十六回 九妹女誤陷幽州 楊延德大破番兵 第二十七回 樞密計傾無佞府 金吾拆毀天波樓 第二十八回 焦讚怒殺謝金吾 八王智救楊郡馬 第二十九回 宋君臣魏州看景 王全節銅台交兵 第三十回 八王齎詔求六使 焦讚大鬧陳家莊 第三十一回 呼延讚途中遇救 楊郡馬大破遼兵 第三十二回 蕭太後出榜募兵 王全節兵征大遼 第三十三回 呂軍師布南天陣 楊六使明下三關 第三十四回 宗保遇神授兵法 真宗出榜募醫人 第三十五回 孟良盜走白驥馬 宗保佳遇穆桂英 第三十六回 宗保部眾看天陣 真宗築壇封將帥 第三十七回 黃瓊女反投宋營 穆桂英破陣救姑 第三十八回 宗保大破天門陣 五郎降伏蕭天佐 第三十九回 宋真宗下詔班師 王樞密進用反間 第四十回 八殿下三關借兵 眾英雄九龍鬥武 第四十一回 楊延朗暗助糧草 八娘子大戰番兵 第四十二回 楊郡馬議取北境 重陽女大鬧幽州 第四十三回 平大遼南將班師 頒官誥大封功臣 第四十四回 六郎議取令公骸 孟良焦讚雙喪命 第四十五回 禁宮中八王祈鬥 無佞府郡馬壽終 第四十六回 達達國議舉伐宋 楊宗保兵征西夏 第四十七回 束天神大戰宋將 百花女錘打張達 第四十八回 楊宗保困陷金山 周夫人力主救兵 第四十九回 杜娘子大破妖黨 馬賽英火燒番營 第五十回 楊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婦得勝回朝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