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傳》 作者:熊大木年代:明代295   

《楊家將》正文 第八回 建忠議取接天關 大遼出兵救晉陽

建忠議取接天關大遼出兵救晉陽

卻說來兵攻下澤州之後,於翌日進抵接天關。守將陸亮方乃與王文商議曰:“宋師長驅而來,當何計以退之?”文曰:“關隘險固,隻可堅守,待宋師糧盡,一鼓可破矣。”亮方然其言,遂按兵不出。宋前鋒呼延讚屯紮關下,令部下急攻。關上亂放弓矢木石之類,軍士不能近前。讚無計可施,與李建忠議曰:“陸亮方堅守此關,將以何計取之?”建忠曰:“關勢危險,難以卒下,若急攻之,徒傷軍士無益。為今之計,莫若撤圍而待,乘有可取之機,然後進兵,庶不徒費軍功也。”讚沉吟半晌,退入軍中。又過了數日,讚遣人緝探關前消息,回報:“關上守愈堅固,人馬不能近。”讚越憂悶。忽報:“營外有一老卒,要見將軍。”讚令喚入。老卒至帳前曰:“聞將軍攻此關不下,特來獻策,以成將軍一大功績。”讚愕然曰:“汝有何計,以取此關?當保奏天子,不失汝之富貴。”卒曰:“此關地勢極高,故名接天關。守將陸亮方,不過是一勇之夫,進攻亦易。內有王文輔之,此人智謀宏遠,用兵得術,若使固守不出,則將軍之眾,雖守一年,亦隻如此。將軍不知山後有一小徑,雖是崎嶇,實隻此路可入,卻是李大公把截。若將軍遣人問之借此而過,直至河東北境,但然無阻。”讚聞之,大悅曰:“此天叫汝教吾,實皇上之洪福。”即留老卒於營中,候功成日保奏之。老卒曰:“小可不願升賞。”徑辭而去。營軍人報:“適老卒出外,忽然不見,惟有一陣清風耳。”讚驚訝之,即望空而拜。

次日,遣柳雄玉步兵五千,往李太公關中借路。雄玉部兵,徑從山後小路,直抵關下,遣人通知去了。守將李太公,名榮。有二子:長曰李信,次曰李傑,二人皆有武藝。太公聽知宋兵圍了接天關,因亦嚴守此地。忽報:“宋將遣人來見太公。”太公令喚人問之。來卒曰:“我大宋兵取接天關,關中守備嚴固,未能卒下。聞此處有路可進河東,特問太公借路。倘能成功,朝廷重加封贈。”太公聽罷,笑曰:“此處乃是河東咽喉之地,今前關與我相為聲勢,以拒宋師。若許汝進兵,則是割肉喂人,自取其敗也。吾不殺汝,急回報知主將,有勇者早來交鋒。”差人驚怕,走回報與柳雄玉,道知不許進行之由。雄玉大怒,部兵關下搦戰。忽聽關上一聲鼓響,卻是李信部五百健卒,斬關而下。雄玉退步不迭,被信刺死關前。李信大殺宋兵一陣而回。雄玉部下走歸報知呼延讚,讚大驚曰:“事圖不成,而損大將。若使敵人兩下合兵來戰,何以禦之?”即與建忠商議別計,建忠曰:“事可謀其先,乘前關不敢出兵,可令高將軍攻之;吾等率兵先取此關,若得是處,則此關可下矣。”讚然其計,即便遣人報知高懷德出兵,自與建忠率所部來關下搦戰。

守軍報入帳中,李太公與二子商議曰:“宋兵來戰,何以退之?”李信曰:“彼眾我寡,難以力敵,可遣人於接天關期約,令其來助,方可議戰。”太公依其言,即遣人徑詣前關知會。陸亮方與王文議曰:“宋師過不得此關,從背路攻擊,倘或彼處不保,則我關亦危矣,君當率兵急往救之。”王文曰:“將軍所見極是,小將願行。”即引精兵三千,前來三鎮關相助。李太公得王文來到,不勝之喜,因與商議迎敵。王文曰:“平川之地,利於急戰。公宜堅守此關,吾與令郎合兵破之。”太公然其言。過了一宵。

次日,王文與李信開關出戰。宋將呼延讚亦排下陣勢,馬上指王文罵曰:“喪敗之將,不即獻關納降,尚來尋死耶?”王文笑曰:“宋軍知足不辱。今日殺汝片甲不回。”言罷縱騎舞方天戟來戰呼延讚,讚援槍迎之。兩下交鋒,戰未數合,王文佯輸而走。讚久知王文善於用兵,要生擒之,驟馬追去。一聲炮響,關左一彪兵殺來,乃李信也,舉槍繞讚之後殺來。讚怒激,趕近前,揮起一槍,將王文撥於馬下。部兵競進捉之。讚再回馬與李信交鋒。信見王文被捉去,心慌膽怯,不敢久戰,即收兵走入關中。讚亦勒軍回營。

軍校解得王文來見,讚親出帳外,手解其縛,請入坐中,謝曰:“適間冒觸閣下,望乞恕罪。”文曰:“小可被捉之將,生死係於將軍,何故殷勤若是耶?”讚曰:“小將本是河東出身,今歸命大朝,盡忠則一也。公有如此膽略,何以屈節於叢棘,投珠於暗地乎?不若同事宋主,以建奇功,留轟烈之名於後世耳。”王文被讚說了一遍,沉吟半晌乃曰:“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文也,愧非賢臣,願從將軍帳下,早晚聽命。”讚大喜,因問攻取之計。文曰:“事當隨機應變,今李信以吾被擒,必死守不出,將軍其奈之何?不如先取接天關,然後來攻此處,有何難哉?可令李將軍率壯兵埋伏前關下,小可乘今夜,衝將軍之陣,亮方必出兵來應,將軍部兵繼我而進,其關立破矣。”讚曰:“此計極妙,隻不可走漏消息。”即分

遣布置已定。讚先引羸卒來接天關攻擊。陸亮方聽知宋兵複來,自思:“此必後關難進,故又來攻此地。”乃令部下嚴兵固守。將近二更左右,讚令軍士點起火炬,呐喊放炮,並力攻擊。關上連發矢石抵之。忽東北角王文引兵衝圍來到,宋兵大亂。王文直殺至關下,高叫:“宋將戰敗,關上可出兵接應。”守軍聽得是王文口氣,報知亮方。亮方遂部兵接應。忽關旁邊轉過呼延讚,斷北兵為兩截,王文乘虛殺回。亮方知事有變,即勒馬跑走,被讚一槍刺於馬下。李建忠伏兵齊起,殺入關中。北軍進退無路,皆棄甲拜降。平明眾將都集,讚不勝之喜,乃謂王文曰:“此一座雄關,非足下妙算,即守一年,亦不能過也。”王文曰:“僥幸成功,何足掛齒?”讚遣人報捷於太宗,太宗車駕徑進接天關,望河東一帶之地矣。哨軍報入三鎮關,李太公大驚曰:“宋師真乃神兵也。”即引二子棄關逃入河東去了。

卻說絳州守將張公瑾,聽知宋兵取了接天關,驚疑終日,不知為計。牙將劉炳進曰:“兵法雲:‘多算則勝,少算不勝。’況無算乎?今宋師勢如山嶽,長驅而來,前之堅固關隘,已被攻破。何況絳州平低之城,健卒扳堞可登,且有數之兵,焉能抗敵?不如投降,以救生靈之厄。”公瑾然其議,即遣劉炳到宋軍中納降。呼延讚奏知太宗,太宗曰:“不戰而降,是知時勢者也,可允其請。”讚得旨,次日,軍馬抵絳州城下。公瑾開門迎候。太宗車駕入城中,安撫百姓,下令前鋒呼延讚、高懷德等,合兵進攻河東。讚等受命,依次而進。不提。

消息傳入河東,劉鈞聞之,急集文武商議。丁貴進曰:“宋師遠來,糧草費竭,寧能久駐乎?陛下一麵遣人於大遼蕭太後處,乞出兵以阨宋之糧道;一麵調集軍馬,為戰守之計。”劉鈞從其議,遣人齎書前往大遼求救;一邊分遣諸軍,嚴設戰具以待。

卻說使臣齎文書,徑詣大遼見蕭太後,奏知求救之事。太後與文武商議,左相蕭天佑奏曰:“河東地控遼界,實唇齒之邦,願陛下發兵救之。”太後允奏,即命南府宰相耶律沙為都統,冀王敵烈為監軍,率兵二萬以救之。耶律沙得旨,即部兵與使臣出離遼地,到白馬嶺下寨。哨馬報入絳州,太宗聞遼主出兵以援晉陽,怒曰:“河東逆命,所當問罪,北番焉敢助逆?”督令諸將,先戰北兵,後攻晉陽。諸將得令,呼延讚與高懷德、郭進儀曰:“遼兵烏合而至,公等何計破之?”郭進曰:“兵貴先聲,使敵人不暇為謀,此取勝之道也。今聞遼眾屯白馬嶺,離此處四十裏程,有橫山澗正阨遼兵來路。小將率所部渡水攻之,公等繼兵來助,破之必矣。”讚曰:“君之所論極是。”即分遣停當,郭進引兵先進。遼將耶律沙與敵烈議曰:“宋兵以急戰為利,初來其勢必銳。我與君阻橫山澗而列陣,待其兵渡將半,出師掩之,敵將可擒矣。”敵烈曰:“不然,若使敵人先渡,我眾望見其勢,皆有怯誌也;正宜先其勢而逆之,可以成功。”即率所部渡水來迎。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楊家將傳》

《楊家將》正文
第一回 北漢主屏逐忠臣 呼延讚激烈報仇 第二回 李建忠力救義士 呼延讚夢神教武 第三回 金頭娘征場鬥藝 高懷德大戰潞州 第四回 講和議楊業回兵 迎鑾駕豪傑施能 第五回 宋太祖遺囑後事 潘仁美計逐英雄 第六回 潘仁美奉詔宣召 呼延讚單騎救駕 第七回 北漢主議守河東 呼延讚力擒敵將 第八回 建忠議取接天關 大遼出兵救晉陽 第九回 郭進大破耶律沙 劉鈞敕書召楊業 第十回 八王進獻反間計 光美奉使說楊業 第十一回 小聖感夢取太太 太宗下議征大遼 第十二回 高懷德幽州大戰 宋太宗班師還汴 第十三回 李漢瓊智勝番將 楊令公大破遼兵 第十四回 犒將士趙普辭官 宴群臣宋琪賦詩 第十五回 曹彬部兵征大遼 懷德戰死歧溝關 第十六回 太宗駕幸五台山 淵平戰死幽州城 第十七回 宋太宗議征北番 柴太郡奏保楊業 第十八回 呼延讚大戰遼兵 李陵碑楊業死節 第十九回 瓜州營七郎遭射 胡原穀六使遇救 第二十回 六使汴京告禦狀 王欽定計圖八王 第二十一回 宋名臣辭官解印 蕭太後議圖中原 第二十二回 楊家將晉陽鬥武 楊郡馬領鎮三關 第二十三回 樵夫詭計捉孟良 六使單騎收焦讚 第二十四回 孟良智盜驌驦馬 嶽勝大戰蕭天佑 第二十五回 五台山孟良借兵 三關寨五郎觀象 第二十六回 九妹女誤陷幽州 楊延德大破番兵 第二十七回 樞密計傾無佞府 金吾拆毀天波樓 第二十八回 焦讚怒殺謝金吾 八王智救楊郡馬 第二十九回 宋君臣魏州看景 王全節銅台交兵 第三十回 八王齎詔求六使 焦讚大鬧陳家莊 第三十一回 呼延讚途中遇救 楊郡馬大破遼兵 第三十二回 蕭太後出榜募兵 王全節兵征大遼 第三十三回 呂軍師布南天陣 楊六使明下三關 第三十四回 宗保遇神授兵法 真宗出榜募醫人 第三十五回 孟良盜走白驥馬 宗保佳遇穆桂英 第三十六回 宗保部眾看天陣 真宗築壇封將帥 第三十七回 黃瓊女反投宋營 穆桂英破陣救姑 第三十八回 宗保大破天門陣 五郎降伏蕭天佐 第三十九回 宋真宗下詔班師 王樞密進用反間 第四十回 八殿下三關借兵 眾英雄九龍鬥武 第四十一回 楊延朗暗助糧草 八娘子大戰番兵 第四十二回 楊郡馬議取北境 重陽女大鬧幽州 第四十三回 平大遼南將班師 頒官誥大封功臣 第四十四回 六郎議取令公骸 孟良焦讚雙喪命 第四十五回 禁宮中八王祈鬥 無佞府郡馬壽終 第四十六回 達達國議舉伐宋 楊宗保兵征西夏 第四十七回 束天神大戰宋將 百花女錘打張達 第四十八回 楊宗保困陷金山 周夫人力主救兵 第四十九回 杜娘子大破妖黨 馬賽英火燒番營 第五十回 楊宗保平定西夏 十二婦得勝回朝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