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仙踪》 作者:李百川年代:清代853   

《綠野仙蹤》正文 第三十二回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 敗管翼賊婦大交兵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敗管翼賊婦大交兵

詞曰:
頒新令,大軍營,刁鬥靜無聲。輕裘緩帶立功名,胸藏十萬兵。
排五花,列七星,龍韜虎略精。遣淨發軍次第行,指顧慶升平。
——右調《阮郎婦》。

且說於冰駕雲趕上了秦尼,秦尼回頭向於冰道:“薄伐出境,兩賢豈相厄哉?”

於冰道:“我代天斬除妖逆,亦不得不然。”

秦尼道:“先生亦不可小視我。”

隨騎草龍,過了永城,到碭山地界。於冰雲路本快,因要看他的作用,隨緩緩的趕來,見他落在一空地上,用劍畫一方城,站在正中,仗劍在四方指點。於冰待他作用停當,方才下來。秦尼道:“先生既有神通,敢到我畫的城內走走否?”

於冰笑道:“如入無人之境耳。”

提劍走將入去。秦尼將劍訣一煞,陡然間天昏地暗,雷雨交作,鬥大的冰塊,如雨點般打下。於冰早已遁出了方城,劍上飛一道神符,大喝道:“雷部司速降!”

頃刻,龐、劉、苟、畢四天君,協同著雷公、電母、風伯、雨師,聽候法旨。於冰道:“今有妖尼拘來無數邪神,在此地肆虐,煩眾聖即速趕逐。”

眾神領命施威,迅雷大電,滿空亂飛。秦尼請來的眾邪神,俱備四散逃匿,依然日朗天清。於冰道:“妖尼還有何法?”

秦尼稽首道:“弟子佩服矣。必定要求大名。”

於冰道:“吾火龍真人弟子冷於冰是也。”

秦尼道:“我遊行四海久矣,道法神奇無有出先生右者,吾欲拜先生為師,未知肯容納否?”

於冰道:“吾師門下,無一女弟子,我何敢擅為收留?你若能改邪歸正,速斬師尚詔夫婦投降,吾即收你為弟子。”

秦尼道:“先生既然戒律精嚴,我亦何敢過為強求?師尚詔是我教誘他起手,今又殺他,實不忍做此不義之事。先生若肯放我回歸德,我勸師尚詔投降,或遠遁異域,成先生大功,何如?”

於冰道:“他如不降,該怎麼?”

秦尼道:“不降,便是不識時勢之人,我安肯與他同敗?即不辭而去矣。”

於冰道:“你所言亦近理,我也不逼迫你。你若失信,拿你如反掌之易耳,去罷!”

秦尼打一稽首,騎草龍回歸德去了。於冰亦借遁回營。

再說秦尼入了歸德城,見師尚詔,詳言與於冰鬥法原委。

師尚詔同諸賊聽了,無不驚懼。秦尼道:“今官軍氣勢甚大,量歸德一城,亦難抗拒王師。我等所憑恃的是法術,今官軍營中,又有高出我等百倍之人,不如收拾府庫金銀,領家屬眾將,殺出城去,貧僧與妙法夫人前後照應,可保無虞。星夜奔到江南,由範公堤架船入海,在外國另尋一番事業,亦可以稱王稱帝,傳及子孫,何必在中國圖謀?就是貧僧月前,著元帥親族並各將妻小盡住永城,也是慮有今日,為走江南留一條便路。不意永城先被官軍打破,反將家屬全失。此冥渺中有天意,非人力所能防及。元帥宜趁早回頭,貧僧的話都是審時度勢之語。倘若歸德一破,玉石俱焚,彼時雖追悔,亦無及矣。”

師尚詔聽了,低頭無語。秦尼又著人將妙法夫人請來商議。蔣金花道:“吾師偶爾失利,便就懼怕至此。吾視退開封人馬,真同折枝之易,誰肯將數年血汗勤勞,壞於一日!”

秦尼複苦口陳說利害,金花不從。秦尼道:“你既執意不從,容俟緩圖。”說罷,自回寓所。

少刻人來報道:“秦神師不知去向。”

師尚詔聽得,如失左右臂,不禁舉止慌錯。命眾賊滿城查訪,並無蹤跡。

再說於冰回到了營中,桂芳等迎接人去叩謝,倍加欽服。

坐間敘說秦尼去勸師尚詔投降的話,不知尚詔聽他不聽。正言間,探子報道:“軍門、巡撫二大人領兵同來,已在歸德城西十裏之外遣將預行安營,不過數裏,兩位大人就到,隨即管總兵差人知會迎接。”

桂芳吩咐快備鞍馬。於冰道:“朱兄、林兄,亦該隨去交令。”

桂芳道:“自然該去走走。”

三人出營,會齊了管翼,又帶領了此番得勝將官,同到軍門營中相見,曹邦輔也在中軍。諸將上帳,參見報功畢,胡宗憲道:“爾等不至於敗北,皆是朝廷洪福,我與曹大人用人之幸。”

曹邦輔道:“二位鎮台大人身先士卒,竭力疆埸,真令弟輩欽仰不已。朱文煒籌畫得宜,林世兄勇冠三軍,郭翰、羅齊賢、呂於淳隨管大人建立奇功,破賊連營八座。平寇之功,管大人同文煒、林世兄實為第一。”

胡宗憲道:“曹大人過於獎譽,殲除些小毛賊,偶爾僥幸得勝,算什麼軍功?今後隻要隨我打破歸德,方算得奇功萬古。”

二總兵道:“敢不聽大人指示,報效國家!”

宗憲吩咐排會軍筵席,與曹大人洗塵。不多時,軍中奏起樂來,安放桌椅。巡撫與軍門上坐,二總兵左右坐,副參等官下坐,餘俱兩傍站立。曹邦輔道:“林世兄、朱秀才出奇用力,非在官者比,我與胡大人該與他賀功酬勞才是。吩咐另設一席,在副參之下。“本院還要借胡大人的酒,到先敬他二人三杯。”

宗憲道:“大人要賞飯,可著他二人到中軍帳外另坐罷了。

無祿人安可與仕宦同席?”

曹邦輔大笑道:“大人能量他二人將來,不能做到軍門巡撫麼?”

胡宗憲瞑目搖頭,也大笑道:“隻怕還未能。也罷了,既曹大人開了口,就著他兩個在副參以下坐坐罷。”

文煒、林岱先向軍門、巡撫叩謝,次向二總兵叩謝,再次向副參打躬,又向兩傍諸文武官謝罪,然後就坐。

軍中行酒,鼓樂正濃,隻見中軍官慌來稟道:“聖上差提騎數十人到曹大人營中去了。”

眾官皆大驚失色,邦輔亦大驚異,心下道:“怎麼提騎到來拿我?”飛忙的別了眾官回營,二總兵也要辭去探問。

胡宗憲大笑道:“二鎮將亦太世故了,聖主嚴明,凡我輩大臣賢否,無刻不在胸意間。曹大人諸處俱好,也還有點才情,惟驕之一字未除,所以有此一跌。他是封疆大吏,師尚詔在本省謀為多年,他所司何事?縱容反叛四字,實罪有攸歸,即本院亦有失查微嫌,將來聖上問及時,我少不得與他方便一兩句,爾等俱各安坐飲酒,無庸代為愁煩。”又吩咐左右:“拿大杯來。今日有一不醉者,本院亦不依。”

眾官各就坐,中軍又奏起樂來。少刻,巡捕官稟道:“曹大人來了。”

眾官各猜疑道:“既有提騎,為何輕易放回?”

胡宗憲率領眾官接出去,隻見曹邦輔向胡宗憲道:“大人快將軍門印請來!”

宗憲慌無所措,隻得將軍門印付與。曹邦輔接了,遞與跟隨官,旋即往正麵一站,向宗憲道:“有聖旨,跪聽宣讀!”

胡宗憲朝上跪了,曹邦輔取出旨意,朗念道:“胡宗憲身膺軍門重寄,不思盡忠報國,自師尚詔叛據歸德,宗憲事事畏縮,無異婦人,致逆賊殺官奪城,皆其所致。今差提騎鎖拿入都,朕麵審一切,其軍門印務,著巡撫曹邦輔兼理,率總兵林桂芳、管翼督師速擒巨寇,剿滅眾賊,早慰朕望,欽此。”

宣讀畢,閃過提騎五六人,將胡宗憲脫去官帶,就要上鎖。邦輔道:“俟入都後再上鎖罷。”

提騎道:“此係奉旨欽犯,我等何敢徇私?”說罷,上了大鎖,勒令交代軍門事務。

宗憲淚流滿麵,向邦輔、桂芳等道:“三位大人俱在此,我有何畏縮不前處?”

邦輔道:“此不過聖上急欲收功,借大人鼓勵將帥,想蜀日越雪,不久自招白也。”

提騎等四入後營,這是要剝索他銀錢之意。邦輔又淡淡的開解了幾句,隨他們去了。一麵排香案,謝恩拜印;一麵吩咐幕客,寫本回奏接印任事日期。眾官俱各叩賀。緣胡宗憲按兵睢州,兩總兵寫書字達知邦輔,邦輔就將兩鎮書字,並目下賊人情形,同奏書在一處進呈禦覽。明帝大怒,還要拿他的家屬。虧了嚴嵩開解,有“俟宗憲到京,審明玩寇誤國實情,再行重治其罪”,因此才止拿了他一人。

再說邦輔拜印後,升帳坐下,諸官又複行參謁。邦輔道:“大寇未滅,非飲酒奏樂時也。”

吩咐將筵席收去,向桂芳道:“鎮台領本部人馬並投降賊眾,我再撥與你人馬二千,攻打歸德東麵;管鎮台領本部人馬,我撥與你人馬四千,攻打歸德南麵,林公子武勇超群,可當一麵之才,今權授為先鋒之職,領本部院六千人馬、偏將二十員,攻打北麵。若參遊等官有不受節製,不肯盡力,敢於玩忽者,隻管接軍法從事。”

林岱叩謝。

又向眾官道:“西麵本部院攻打,朱秀才大有謀畫,可充本院參謀之職。自今日始,你就在我營中居住。”

文煒叩謝。又喚過羅齊賢、呂於淳道:“與你二人一千兵,可分為兩班,每到夜晚,在歸德四麵巡查,不得放走反叛一人。”

又令參將郭翰道:“與你三千人馬,不拘歸德那一門外,隻揀地勢高處紮營;於營內再築一台,差兵輪流眺望,見賊兵出那一門,你即帶兵策應。一邊遣人報知本部院,不得遺誤。”

又將此番克敵攻城有功兵將,彙一名冊,詳細注明大小功績,以便將來陸續升題選用。又著幕客做了十數道榜文,命諸將射入城去,內言:“開門接應官兵者上賞,殺賊攜首級投降者中賞,私自逾城投降並報賊情、審實非奸細者下賞;有人擒拿或斬首師尚詔夫妻投獻者,其功最大,另行保題,不在三賞之內。若軍民人等仍敢從賊為亂,拒敵官軍,城破之日查出,或被人首告,定行夷滅三族。”

又發火牌,星夜催辦糧草,飭令各官解交軍前,違限日時者,按例從重參處治罪。諾將見邦輔調度井井有條,各互相戒諭道:“新軍門與舊軍門,天地懸絕,宜事事小心,毋犯軍令方好。”

且說師尚詔自秦尼去後,心緒如焚,今又於四門接得曹軍門榜文,恐兵民有內變之心,越加愁煩,向蔣金花道:“如今軍門又是曹邦輔了,若胡宗憲不在軍中,則掣肘伊等者無人,你我事不可問矣。”

夫妻正私議間,忽聽得城外軍聲大振,火炮連天。探子稟報:“胡軍門已拿解入都,新軍門曹邦輔,分遣諸將四麵攻城。”

尚詔急傳令各門賊將用心防守,又問道:“那一門兵最多?”

探子道:“軍門在西門,西門人馬最多。”

尚詔道:“我自據歸德以來,從未臨陣,即西門兵多,我就出西門,試一試官軍強弱。”

隨即披掛,帶三千賊軍,放開西門,衝殺出去。官兵和波開浪裂一般,紛紛倒退。曹邦輔聽得師尚詔親出西門,連忙帶領眾將禦敵,看見師尚詔在前,四員賊將,隨後趕殺官兵。但見:

頭戴銀兜鍪,頂上撮五色彩線一縷;身披金罩甲,腰間拴八寶玉帶一條。兩眼圓若銅鈴,仿佛半紅半碧;滿麵須如剛爪,依稀非赤非黃。身似金剛略小,頭比柳鬥還肥。手中大砍刀,舞動時風馳雨驟;坐下卷毛馬,跑出去電掣雲飛。向日潛逃涉縣,今朝名播河南。

曹軍門看罷,尚詔馬已到麵前。邦輔道:“你是師尚詔麼?”

尚詔道:“你有何說?”

邦輔道:“你本市井小人,理合務農安分,何得招聚逆黨,攻奪城池,殺害軍民官吏,做此九族俱滅之事?”

尚詔道:“皆因汝等貪官汙吏逼迫使然。”

曹軍門大怒,回顧諸將道:“誰與我殺此逆賊?”

言未盡,中軍副總兵張浣催馬提槍,與尚詔戰不三合,被斬馬下。左哨守備。

謝夢鯉、董昌兩將齊出,戰不五六合,謝夢鯉左脅中刀;董昌恰待要跑,被尚詔趕上,腦後一刀,砍落馬傍。曹軍門道:“尚非一二將可敵,眾將便一齊出馬。”

賊營四將看見,亦各上前廝殺。曹軍門見尚詔凶勇異常,眾將陸續落馬,忙傳令箭,調北門主將林岱快來。大戰不過兩刻,軍門標下官將到損亡了八九員。諸將敗將下來。尚詔正要揮兵趕殺,隻一將匹馬提戟飛刺麵門。尚詔舉刀相迎。敗下去的諸將又各勒馬觀看。兩人鏖戰征塵有八十餘合,賊妻蔣金花見尚詔臨陣時久,吩咐嗚金。

尚詔聽得鑼聲亂響,隻當城內有故,向林岱道:“日已沉西,明日再與你戰。”

林岱道:“我亦不逼你,且饒你去罷。”

兩下各自收軍。曹軍門大讚林岱道:“先鋒真神勇也!若再返來一步,吾大軍被賊衝動矣。”

重加賞勞,使歸鎮地。林、管二總兵雖知西門交戰,因無將令,不敢私動人馬。隻得親到軍門處請安。邦輔急令速歸汛地。

次日,蔣金花向尚詔道:“聞南營係河陽總兵管翼紮營,我今日去報連破八營之仇。”

尚詔道:“官軍內有一林岱,甚是了得,你須小心他一二。日前吾愛將鄒炎,即死於此人之手。”

金花也不回答,領三千人馬,殺出南門。管翼帶將佐出營觀看,但見:

頭盤?髻,上罩飛鳳金盔;耳帶雲環,斜嵌攀龍珠墜。身穿玲瓏柳葉之甲,足踏淩波蓮瓣之靴。兩道蛾眉,彎如新月;一雙杏眼,朗若懸珠。年紀三旬,也算半老婦女;容顏妖嫩,還像二八佳人。腕攜兩口日月鋼刀,腰係一壺風雷大箭。

管翼看罷,向諸將道:“此必賊妻蔣金花也,誰要拿住他,不愁不加官進級。”

猛聽得前軍隊內都司單元瑚大呼道:“小將擒他!”催馬輪斧便砍。

金花隔過了斧,問道:“來將何人?”

單元瑚道:“你不用問你總爺的名姓,少刻拿住你,總爺定要收你做個房中人,你叫我的日子在後哩。”

金花大怒,匹馬交鋒。大戰數合,金花便走。元瑚趕去,金花回四手一飛捶,打落馬下。眾將見元瑚落馬,一湧殺出,將元瑚救起。金花暗誦咒語,頃刻狂風四起,卷土揚塵,飛沙走石,向官軍亂打。

管翼立腳不住,顧不得隊伍錯亂,領向東南上敗走。金花率賊眾趕殺。

曹軍門聽得南門交兵,急發令箭三枝,著東北兩路主將,各遣一將,帶兵一千,窺看動靜。若官軍勝,協力攻城,使他不暇救應;官兵敗,炎速救援。自己也遣一將,領兵策應。師尚詔在城頭看見三門各有人馬,向東南飛奔,忙令賊將八員,領兵五千,接蔣金花回城。眾賊出了南門,一個個打著呼哨,望官軍趕去。蔣金花正在追殺管翼之際,瞧見三路官軍前後殺來,急忙帶兵回頭交戰。管翼見有救兵到來,亦招呼敗兵回身相殺。蔣金花腹背受敵,正要再施法力,見正南一技人馬蜂擁而至,卻原來是自己人馬接應。金花大喜,正鬥間,猛聽得東北上喊聲如雷,當先一將,率兵而至,乃參將郭翰也。他在高處紮營,看得明白,亦領兵來策應。六七路軍兵攪在了一處大戰,但見:

愁雲滾滾,旌旗間天地無光;殺氣騰騰,鼙鼓震山河失色。弓弦響處,幾多歸雁墜長空;鞭影揮時,無數野猿啼古木。將軍疲困,隱聞喘息之聲;戰馬歪斜,無暇嘶躍之力。真是盔落頭飛爭日月,血流腹破定龍蛇。

兩軍混戰多時,金花恐官軍再添人馬,又怕尚詔親來接應,城內無人守護,不敢戀戰,招呼眾賊回城。各路官軍隨後趕來。

金花向腰間解下一縷紅繩,往追兵路上一撒,頃刻變為千尺餘長一條紅蟒,攔截道路。金花帶兵緩緩入城,官軍見了,個個驚疑。少刻化為五尺長短紅繩一條,眾將官方各回營壘。

正是:
法無邪正,靈驗為奇。
個中生克,個中人知。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綠野仙踪》

《綠野仙蹤》正文
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 第二回 做壽文才傳僉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 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回心守故鄉 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 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誌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 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 第七回 走荊棘投宿村學社 論詩賦得罪老俗儒 第八回 泰山廟於冰打女鬼 八裏鋪俠客趕書生 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 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 第十一回 伏仙劍柳社收厲鬼 試雷珠佛殿誅妖狐 第十二回 桃仙客龍山燒惡怪 冷於冰玉洞煉神書 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 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 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 第十六回 別難友鳳嶺逢木女 斬妖黿川江救客商 第十七回 請庸醫文魁毒病父 索賣契淑女入囚牢 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保烈婦傾囊助多金 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誌親嫂做媒人 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盤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 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 第二十二回 斷離異不換遭刑杖 投運河沈襄得外財 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 第二十四回 恤貧兒二士趨生路 送貞婦兩鬼保平安 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尋弟 見家書卜氏喜留賓 第二十六回 救難裔月夜殺解役 請仙女談笑打權奸 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 第二十八回 會盟兄喜隨新官任 入賊巢羞見被劫妻 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親骨肉 回懷慶欣遇舊知交 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征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 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陣擒師尚義 出夏邑法敗偽神師 第三十二回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 敗管翼賊婦大交兵 第三十三回 斬金花於冰歸泰嶽 殺大雄殷氏出賊巢 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 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 第三十六回 走長莊賣藝賺公子 入大罐舉手避癡兒 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 第三十八回 冷於冰施法劫貪墨 猿不邪采藥寄仙書 第三十九回 貼賑單賄賂貪知府 借庫銀分散眾饑民 第四十回 恨貧窮約客商密室 走江湖被騙哭公堂 第四十一回 散家仆解當還腳價 療母病試淚拜名醫 第四十二回 買棺木那移煩契友 賣衣服竭力葬慈親 第四十三回 逢吝夫抽豐又失意 遇美妓罄囊兩相交 第四十四回 溫如玉賣房充浪子 冷於冰潑水戲花娘 第四十五回 連城璧誤入驪珠洞 冷於冰奔救虎牙山 第四十六回 報國寺殿外霹妖蠍 宰相府庫內走銀蛇 第四十七回 壽虔婆浪子吃陳醋 伴張華嫖客守空房 第四十九回 抱不平蕭麻訓妓女 打怨鼓金姐恨何郎 第五十回 傳情書幫閑學說客 入欲網癡子聽神龜 第五十一回 赴章台如玉釋嫌怨 抱馬桶苗禿受叱呼 第五十二回 調假情花娘生閑氣 吐真意妓女教節財 第五十三回 蕭麻子想錢賣冊頁 擋人碑裝醉鬧花房 第五十四回 過生辰受盡龜婆氣 交借銀立見小人情 第五十五回 愛情郎金姐貼財物 別怨女如玉下科場 第五十七回 鄭龜婆聞唆拚性命 苗禿子懼禍棄家私 第五十九回 蕭麻子貪財傳死信 溫如玉設祭哭情人 第六十回 鄭婆子激起出首事 朱一套審斷個中由 第六十一回 臭腥風廟外追邪氣 提木劍雲中斬妖奴 第六十二回 擲飛針刺瞎妖魚目 倩神雷揀得玉匣書 第六十三回 溫如玉時窮尋舊友 冷於冰得道繳天罡 第六十四回 傳題目私惠林公子 求富貴獨步南西門 第六十五回 遊異國奏對得官秩 入內庭詩賦顯才華 第六十六回 結朱陳嫖客招駙馬 受節鉞浪子做元戎 第六十七回 看柬帖登時得奇策 用火攻一夕奏神功 第六十八回 賞勤勞榮封甘棠鎮 坐叛黨戴罪大軍營 第六十九回 城角陷嚇壞癡情客 刀頭落驚醒夢中人 第七十回 聽危言斷絕紅塵念 尋舊夢永結道中緣 第七十一回 買衣米冷遇不平事 拔胡須辱挫作惡兒 第七十二回 訪妖仙誤逢狐大姐 傳道術收認女門生 第七十三回 溫如玉遊山逢蟒婦 朱文煒催戰失僉都 第七十四回 寄私書一紙通倭寇 冒軍功數語殺張經 第七十五回 結婚姻郎舅圖奸黨 損兵將主仆被賊欺 第七十六回 議參本一朝膺寵命 舉賢才兩鎮各勤王 第七十八回 剿倭寇三帥成偉績 斬文華四海慶升平 第七十九回 葉體仁席間薦內弟 周小官窗下戲嬌娘 第八十回 買書房義兒認義母 謝禮物幹妹拜幹哥 第八十一回 跳牆頭男女欣歡會 角醋口夫婦怒分居 第八十二回 阻佳期奸奴學騙馬 題姻好巧婦鼓簧唇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敵迂夫 第八十四回 避吵鬧貢生投妹丈 趁空隙周璉娶蕙娘 第八十五回 老腐儒論文招眾怨 二侍女奪水起爭端 第八十六回 趙瞎子騙錢愚何氏 齊蕙娘杯酒殺同人 第八十七回 何其仁喪心賣死女 齊蕙娘避鬼失周璉 第八十八回 讀聖經貢生逐邪氣 鬥幻術法官避妖媛 第九十回 誅鼇魚姑丈回書字 遵仙柬盟弟拜新師 第九十一回 避春雨巧逢袁太監 走內線參倒嚴世蕃 第九十二回 草彈章林潤參逆黨 改口供徐階誅群凶 第九十三回 守仙爐六友燒丹藥 入幻境四子走傍門 第九十四回 冷於冰逃生死杖下 溫如玉失散遇張華 第九十五回 做媒人苗禿貪私賄 娶孀婦如玉受官刑 第九十六回 救家屬城璧偷財物 落大海不換失明珠 第九十七回 淫羽士翠黛遭鞭笞 戰魔王四友失丹爐 第九十九回 冷於冰騎鸞朝帝闕 袁不邪舞劍醉山峰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