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野仙踪》 作者:李百川年代:清代853   

《綠野仙蹤》正文 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連城壁被擒山神廟

詞曰:
欲救胞兄出彀,請得綠林相侯;打開牢獄憑諸友,團聚玉峰山口。
官軍奮勇同爭鬥,擒寇首,一番快事化烏有,深悔當時遲去走。
——右調《秋蕊香》。

前回言冷於冰在玉屋洞修煉,這話不表。且說連城璧自冷於冰去後,又隔了三年有餘,思念他胞兄國璽,潛身到陝西寧夏探望。誰想他哥哥又出外幹舊生活去了,止見了他嫂子陳氏,備細道別後原由,並說安家在山西河曲縣範村居住,侄子、兒子各定了婚姻,到十五歲時一同娶親。陳氏聽了,方大放懷抱。城璧也不敢出門,住了五六天,於昏夜出城,複回範村,度清閑日月。

又經曆了七個年頭,那年六月初間,城璧又要偷行去看望他哥哥,喜得他兒子、侄子各早完了姻事,俱皆生了兒女,通欲見他哥哥說知,著他放心歡喜。因此安頓了家事,騎了一匹馬,帶隨身行李。剛到了平陽府地界,見一座飯館,便下馬打午尖;隻見飯館內跑出個人來,把城璧雙手一抱;城璧看見他,大吃一驚。那人道:“二哥,這十年在那裏?怎麼連麵也不見?聞令兄他愁苦得了不得!也說不知去向,真令我們想殺。”

原來此人姓梁,名孚,綽號叫千裏駒,他也是連城璧兄弟們黨羽。因他一晝夜能走三百餘裏,故有此名。城璧隻得周旋慰問,心裏卻大是不快,深恨怎麼便遇著他。隻得假說道:“年來在京中被一事弄壞,充發在山海關,今年方得脫身。”

千裏駒道:“今往那裏去?”

城璧道:“要在這左近尋一朋友。”

千裏駒道:“難道倒不看望令兄去麼?”

城璧道:“我也打算要去,隻是心上還未定。”

千裏駒道:“此處非講話之所,館內有一小院子,倒也僻靜,你我同去何如?”

城璧隻得應道:“好。”

兩人到小院內坐下,千裏駒著走堂的取上好酒菜來。城璧問道:“老弟到這平陽地方有何事?可曾見家兄麼?”

千裏駒道:“你我吃了飯說,我饑得很。”

說罷,大聲喊叫:“走堂的!快將上好酒菜拿來,不拘數目,隻要好吃!”

走堂的連聲答應。頃刻,葷的素的擺滿了一桌。兩人各用大碗吃酒,大塊吃肉,一會兒即吃完;走堂的收去盤碗,連忙送上茶來。城璧道:“老弟端的有何事到此?”

千裏駒道:“我是尋西安張鐵棍、四川陳崇禮、米脂馬武金剛、西涼李啟元這幾個人;隻有陳崇禮未曾尋著。”

城璧笑道:“老弟手素,何不去尋家兄?跑這許多遠路怎麼?”

千裏駒道:“令兄麼。”說著,又笑了笑。

城璧道:“家兄怎麼?”

千裏駒道:“他如今還得尋人哩!”

城璧驚問道:“他如今尋人怎麼?”

千裏駒道:“令兄有事了!”

城璧大驚道:“老弟快說!快說!”那裏還坐得住。

千裏駒道:“令兄三十年來,總都相交的是些斬頭瀝血的漢子,二哥也都知道,因此這許多年,屢有風波,都無幹連。去年八月,令兄又相與了兩個新朋友,一個叫鄧華,一個叫方大鼇,俱是河南人。令兄愛他二人武藝好,就收在夥內,同他做了幾件事。今年二月,在山東泰安州,明火劫了關外當鋪,四月間即被拿獲。同事的吳九瞎、胡邦彥,在州府各挨了三四夾棍,並未攀拉一人,惟有他兩個是一對軟貨,隻一夾棍,將曆來同事諸人都盡行說出,且說令兄是窩主,為群盜首領。泰安州密稟各上憲,山東巡撫移交陝西巡撫,委了兩個武官,至寧夏緝訪。誰想令兄正在家中,那兩個武官知會了地方文武,帶領官兵,將令兄拿住,解送山東。令嫂本日即自縊身死,山東巡撫又發交泰安州研訊,前後夾了七八夾棍,並未攀出一人,案案皆自己獨認。刻下是韓八鐵頭、王振武二人為首,已約會下三十多個朋友,都潛伏在泰安山內,又著我同胡小五、劉家驥分路去河南、山西、陝西等省,請舊日朋友,約定七月初一日劫牢反獄。我所以才到山西地方。”

城璧聽了,隻嚇得驚魂千裏,兩鬢汗通流。將桌子一拍道:“我原就知有今日!”又問道:“老弟到山西,可尋著他們一個沒有?”

千裏駒道:“怎麼沒有!那張鐵棍和馬武金剛甚是義氣,一聞此信,就招聚了七人個朋友,星夜先往山東去了。隻有陳崇禮在和順地方,我去訪他,他又不在;我恐誤事,隻得回來。又聞得山東巡撫題講即行正法,未知這話真假。”

城壁道:“為家兄事,多累老弟跋涉;此事遲不得了,我們速走泰安,共商救法。”

說罷,千裏駒算還飯賬,兩人星夜奔山東來。跑了數日,即到泰安山中,尋到杜家溪玉女峰下。原來眾人在一大石堂內停留。城璧逢人叩頭,哭謝不已。為首的韓八鐵頭道:“二哥,你與我們同事少,令兄大哥和我們是生死弟兄,你就不來,我們也要舍命救他;就是眾兄弟若無肝膽,也斷斷不來在這石堂內住著,何用你逢人叩頭?”

馬武金剛道:“連二弟不必悲傷,流那無益的眼淚。若是救不出令兄,大家同死在一處最妙。你來的不遲不早,正是個時候。我們已定在七月初一日,到泰安行事,今屈指隻有七日了。劉家驥去約陝西朋友,至今未回;刻下河南、山東、山西諸友俱到。可將救連大哥的法子,此刻就請韓、王二位老哥分派了罷,省得臨期打算;就是連二弟聽了,也好放心。”

李啟元道:“馬大哥說得極是。就請二位發令,我們遵行。”

韓八鐵頭讓王振武,振武道:“韓大哥也是這樣不爽快!分派了就是,各人也好留心。”

鐵頭向眾人拱手道:“我就亂來了。”

眾人齊應道:“聽候指揮!”

鐵頭道:“連大哥、胡邦彥、吳九瞎他三人腿俱夾折,不能行動,今煩千裏駒、錢剛、趙勝三位弟兄,見監門打開時,可背負他三人出監。

王振武道:“這三位年少善步,去得!去得!”

李啟元道:“還有鄧華、方大鼇二人,哪個背負他?”

鐵頭大笑道:“那樣沒骨頭的東西,我一入監先將他砍了祭刀。背負他出來,還叫他各案攀人麼?”

眾人齊聲道:“韓大哥說的是。”

鐵頭又道:“連二哥、馬武大哥馬上步下都了得,可率領十個弟兄開路劫牢;以鳴鑼為號,一齊殺入州衙。我領十個弟兄,同王振武賢弟斷後。李啟元領四個弟兄,於前後左右保護連大哥三人。張鐵棍領眾兄弟在泰安北門外接應。劉寅、馮大刀率領四個弟兄,聽第二次鑼聲響,即殺守門軍士,開放北門。到動手時,各背插白布小旗一麵,以便認識。”

又向趙勝、錢剛道:“二位去時,可各帶鑼一麵,看我們大眾俱到州衙便敲鑼,催眾同入劫牢。得手後,再敲鑼,約眾同走,共出北門。”

又向千裏駒道:“老弟即於明日去泰安打聽城中動靜,我們好作準備。”

分派畢,便羅列酒肉與城璧、千裏駒接風。

到二十八日,千裏駒回來,言城中和素日一樣。本日午後,鐵頭著眾人各改換服色,暗藏兵器,裝扮士農工商乞丐等類,分先後入城。到初一日,四更時分,齊集州衙。先是王振武見同夥俱到口內,打了聲呼哨,兩人便敲起鑼來。眾人有跳牆入去的,有從馬號入去的,有撞開角門入去的。泰安監中有這等重犯,非無更夫夜役丁壯巡查。要知這些人都是要命的,強盜是個個不要命的,被連城璧、馬武金剛隻打翻了兩三個,便都四下藏躲去了。眾人發聲喊,觸開監門,點起了亮子,先將三人刑具打落,千裏駒背負了連國璽,錢剛背負了吳九瞎,趙勝背負了胡邦彥,韓八鐵頭殺了鄧華、方大鼇,發聲喊,出了州監。那些獄卒、牢頭見將大盜劫去,大家倒放了心。知州在內署,聽得外麵有喊殺之聲,情知有變,吩咐快護守宅門,並各處便路。眾賊走後,聽得外麵無一點聲息,然後才敢偷開宅門,放人出去查問;隨遣人知會城中武官。

再說韓八鐵頭等出了州監,齊奔北門。趙勝、錢剛一邊背負人走,一邊又連連敲起鑼來,劉寅、馮大刀聽得第二次鑼鳴聲響,知道大眾得手,急率四賊斫開城門閂鎖,卻好不見一個人來。大眾出了城門,張鐵棍等接應上山。到五更,本城大小文武會在一處;知州和守備商量了好半晌。到天明,然後點集兵丁、捕役追趕。眾賊已走了二十餘裏,團聚在一山暫歇。連城璧抱住國璽大哭,國璽叩謝大眾。李啟元道:“此地非久停之所,倘有追兵,又費身力,不如大家到玉女峰再商。”

王振武道:“泰安那些軍弁,各顧身家,量非我等對手,若不與他個利害,他必步步跟隨,反壞我等的事。可分六個弟兄,背負他三人先行,我與韓大哥、連二哥率同眾兄弟等候官軍。”

眾人道:“此話甚是!”

千裏駒等仍背負了連國璽三人,先行走去。至早飯後,泰安守備同吏目、千把總領兵丁捕役約五百餘人趕來;見眾賊都在山坡上坐著,眾兵役皆心驚。守備不敢向前,喝令眾兵役同千把殺去。眾兵役彼此相顧,守備厲聲催逼,內中有一二十個膽大的,奮勇向先跑去,見眾人都不相隨,又複站住。眾賊看了大笑。守備又喝令放箭,隻射出兩三支去,連城璧等早到,刀棍亂下,放翻了二三十人。眾官軍沒命的飛跑。

且說韓八鐵頭等殺敗官兵,齊奔玉女峰那條道路。起初未劫牢之前,還是藏頭泄尾;今既殺敗官兵,各膽大起來。做強盜的有什麼正經,一路逢著山莊野市,不論銀錢、騾馬、豬羊、雞鴨等類。遇著便搶,不與他便殺。直到玉女峰下,團聚著大飲大嚼,笑說劫牢並文武官話。李啟元、韓八鐵頭和連城璧三人,屢言怕官軍追尋,宜速走遠地為是。眾賊聽了,反大笑其懦弱,直混鬧到第三日,方才離了玉女峰。連國璽等三人,各騎了騾馬,扶掖而行;到難走處,仍是千裏駒等背負。要沿山尋個極峻險地方,招聚天下同類,做些事業。

至七月初六日,沂州官軍同泰安營弁,於路跟尋了來。見群賊這日在一嶺頭上,幾株大樹蔭下,高歌暢飲。官軍報知參將等官,傳齊軍士,分一半攀藤附葛,遠遠的繞至嶺後;一半埋伏在嶺前,聽候號令。眾賊起先也有看見樹林密處,影影綽綽有人行走,隻因鬧酒,便認做采樵之人,不以為意;正在高呼歡笑間,猛聽得嶺後一聲大炮,又聽得嶺前也是一聲大炮,被這兩聲炮震的群賊各驚慌起來;一齊站起,四下觀望,方看見嶺前嶺後,高高下下,盡是官兵,一步步圍繞著,向嶺山走來。

王振武道:“我看官軍不下二千來人,若分四麵衝殺,誠恐寡不能敵,不如大家一湧下去,殺他四五十個,官兵可不戰而退。隻是連大哥三人不能行走,該如何處?”

張鐵棍道:“仍著千裏駒三人背負他三人在中間,也著他拿上兵器,兩腿雖不能動,兩手還是作家,我們再周圍保護,若得走脫,也不枉救他三人一番。”

眾人道:“說的是!”

韓八鐵頭道:“遲不得了!嶺後兵還少些,都快快隨我來!”

眾賊一齊發喊,剛跑到半嶺,官軍箭如驟哺,早射倒馬武金剛和李啟元等三四個,眾賊又複跑回。千裏駒將連國璽等仍放在嶺上。

韓八鐵頭亂嚷道:“壞了!壞了!”不住的用眼看連國璽。

國璽已明其意,反嗬嗬大笑起來,將城璧叫至麵前,說道:“我死分所應該,你又來做甚麼?我從十八九歲即奪人財,傷人命;我若得個好死,天道安在?刻下官軍勢重,斷難瓦全,你若有命殺出,可速歸範村,搬去家小,另尋一幽僻去處居住,免人物色;若死於此地,亦付之無可奈何!”說著,用手向西南指道:“官軍都上嶺了!”

城璧回頭一看,國璽已自刎坐在一旁,喉下血噴如注。城璧擾屍大痛,眾人無不歎悼,亦有放聲大哭者。胡邦彥用手把吳九瞎一推道:“你看見麼?連大哥死得好不可憐!因你我這兩塊臭肉,做眾兄弟之累。”說著,也向項下一刀。吳九瞎大叫道:“你兩個慢些走,等著。”一刀也抹在一邊。

韓八鐵頭喊叫道:“我等不能出彀,實為保護連大哥,不敢奮勇上前;今他三人俱死,我們可各尋生路。”又向城璧道:“哭亦何益?你們再跟我從嶺後殺下去!”說罷,一手提刀,一手拿了一塊氈子擋箭,眾人亦各取被褥遮護,蜂擁而下。

連城璧痛惜他哥哥慘死,憤無可泄,提兩條鐵鐧,首先衝殺下嶺。止左臂上中了一箭,急忙拔去,吼了一聲,殺入官軍隊內,所到皆紛紛倒退;韓鐵頭等後麵跟隨。嶺前諸軍見眾賊從西北下去,又聽得嶺後喊殺連天,一個個都從東南上嶺,往下殺來,俱到嶺下,將眾賊圍裹在中間。參將站在嶺頭上。用旗指揮著眾軍,用力戰了有一個時辰。眾賊雖勇,卻止是三四十人,除箭射倒外,此刻又傷了八九個,兼之酒後未免奪力;況此番官兵,皆沂州總兵久練之兵。非泰安軍兵可比,連本州捕役、丁壯,不下一千七八百人,止存有二十餘賊,如何對敵?殺出重圍,架山逃走者,止有王振武、連城璧、韓八鐵頭三人,其餘殺死生擒,俱未脫網。

王振武等扒了四個山頭,見無追兵,向城璧道:“我等從龍潭虎穴逃得生命,若再被擒獲,何以見天下朋友?依我愚見,三人各自分路,走脫了的,便是造化。”

鐵頭道:“這斷使不得,我料官軍安肯輕易放走?必在滿山找尋;設或相遇,其勢愈孤,不如死在一處為是。”又用手指道:“你看對山並無樵徑,此人跡不到之處;我三人且奔那裏,再做策奪。”

於是穿林拔草,又走了二十餘裏。城璧道:“官軍斷無人到此。日已銜山,須尋一妥地過夜,庶免飽虎豹之腹。”

王振武笑道:“便有獅子來,我們那一個還打不退他?”

鐵頭道:“那東南上有個小屋兒,那邊便可過宿。”

三人走至屋前,原來是一間山神廟,大敞著也沒個門兒。三人坐在裏麵,各肚中饑餓起來,亂了一會,也就罷了。戰乏了的人,又扒了許多山路,放倒頭便睡。到起更後,夢魂中一聲喊起,各睜眼看時,已被眾軍用撓鉤搭住,拉出廟來捆綁了。三人麵麵相窺,各沒得說,一路解至州衙,到死囚牢內,見馮大刀、李啟元、張鐵棍、千裏駒、馬武金剛五人。

城璧道:“為家兄一人,累及四五十弟兄性命,真是罪過。”

馬武金笑道:“休如此說,任憑他碎屍萬段罷了。隻是你三個,既已殺出重圍,如何又被拿住?”

王振武笑道:“皆因我們在山神廟中睡熟,誤遭毒手。”

不言眾賊敘談。再說知州連夜款待參將等酒席,並犒勞眾軍,天明打發回鎮。又與守備相商,各申文報捷於上憲。等第二日,將鐵頭等提出監來,百般拷掠,教招供備黨羽巢穴,並叛逆情狀,以實前言。八人忍痛,各無一言。打到極處,反罵起來。知州審了三四次,各無一句口供,隻得寫稟請示。巡撫火牌下來,著泰安文武官,多帶軍役,押解各犯赴省親審。知州、守備親自解送。巡撫審了一次,見鐵頭等語言剛硬,心中大怒,要照叛逆例,不分首從定擬。他內裏有個管總的幕客,再三開解,將韓八鐵頭、連城璧定擬為首,請旨立決;王振武、馬武金剛為從,立絞;馮大刀、張鐵棍、李啟元、千裏駒四人,各充配運惡州郡,仍發泰安聽候。

正是:
一飯聞驚信,挨生入彀中;
遭擒擬斬後,無計出樊籠。

 
舉報收藏 0打賞 0

《綠野仙踪》

《綠野仙蹤》正文
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 第二回 做壽文才傳僉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 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回心守故鄉 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 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誌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 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 第七回 走荊棘投宿村學社 論詩賦得罪老俗儒 第八回 泰山廟於冰打女鬼 八裏鋪俠客趕書生 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 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 第十一回 伏仙劍柳社收厲鬼 試雷珠佛殿誅妖狐 第十二回 桃仙客龍山燒惡怪 冷於冰玉洞煉神書 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 第十四回 救難友知州遭戲謔 醫刑傷城璧走天涯 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 第十六回 別難友鳳嶺逢木女 斬妖黿川江救客商 第十七回 請庸醫文魁毒病父 索賣契淑女入囚牢 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保烈婦傾囊助多金 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誌親嫂做媒人 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盤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 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 第二十二回 斷離異不換遭刑杖 投運河沈襄得外財 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 第二十四回 恤貧兒二士趨生路 送貞婦兩鬼保平安 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尋弟 見家書卜氏喜留賓 第二十六回 救難裔月夜殺解役 請仙女談笑打權奸 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 第二十八回 會盟兄喜隨新官任 入賊巢羞見被劫妻 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親骨肉 回懷慶欣遇舊知交 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征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 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陣擒師尚義 出夏邑法敗偽神師 第三十二回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 敗管翼賊婦大交兵 第三十三回 斬金花於冰歸泰嶽 殺大雄殷氏出賊巢 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 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 第三十六回 走長莊賣藝賺公子 入大罐舉手避癡兒 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 第三十八回 冷於冰施法劫貪墨 猿不邪采藥寄仙書 第三十九回 貼賑單賄賂貪知府 借庫銀分散眾饑民 第四十回 恨貧窮約客商密室 走江湖被騙哭公堂 第四十一回 散家仆解當還腳價 療母病試淚拜名醫 第四十二回 買棺木那移煩契友 賣衣服竭力葬慈親 第四十三回 逢吝夫抽豐又失意 遇美妓罄囊兩相交 第四十四回 溫如玉賣房充浪子 冷於冰潑水戲花娘 第四十五回 連城璧誤入驪珠洞 冷於冰奔救虎牙山 第四十六回 報國寺殿外霹妖蠍 宰相府庫內走銀蛇 第四十七回 壽虔婆浪子吃陳醋 伴張華嫖客守空房 第四十九回 抱不平蕭麻訓妓女 打怨鼓金姐恨何郎 第五十回 傳情書幫閑學說客 入欲網癡子聽神龜 第五十一回 赴章台如玉釋嫌怨 抱馬桶苗禿受叱呼 第五十二回 調假情花娘生閑氣 吐真意妓女教節財 第五十三回 蕭麻子想錢賣冊頁 擋人碑裝醉鬧花房 第五十四回 過生辰受盡龜婆氣 交借銀立見小人情 第五十五回 愛情郎金姐貼財物 別怨女如玉下科場 第五十七回 鄭龜婆聞唆拚性命 苗禿子懼禍棄家私 第五十九回 蕭麻子貪財傳死信 溫如玉設祭哭情人 第六十回 鄭婆子激起出首事 朱一套審斷個中由 第六十一回 臭腥風廟外追邪氣 提木劍雲中斬妖奴 第六十二回 擲飛針刺瞎妖魚目 倩神雷揀得玉匣書 第六十三回 溫如玉時窮尋舊友 冷於冰得道繳天罡 第六十四回 傳題目私惠林公子 求富貴獨步南西門 第六十五回 遊異國奏對得官秩 入內庭詩賦顯才華 第六十六回 結朱陳嫖客招駙馬 受節鉞浪子做元戎 第六十七回 看柬帖登時得奇策 用火攻一夕奏神功 第六十八回 賞勤勞榮封甘棠鎮 坐叛黨戴罪大軍營 第六十九回 城角陷嚇壞癡情客 刀頭落驚醒夢中人 第七十回 聽危言斷絕紅塵念 尋舊夢永結道中緣 第七十一回 買衣米冷遇不平事 拔胡須辱挫作惡兒 第七十二回 訪妖仙誤逢狐大姐 傳道術收認女門生 第七十三回 溫如玉遊山逢蟒婦 朱文煒催戰失僉都 第七十四回 寄私書一紙通倭寇 冒軍功數語殺張經 第七十五回 結婚姻郎舅圖奸黨 損兵將主仆被賊欺 第七十六回 議參本一朝膺寵命 舉賢才兩鎮各勤王 第七十八回 剿倭寇三帥成偉績 斬文華四海慶升平 第七十九回 葉體仁席間薦內弟 周小官窗下戲嬌娘 第八十回 買書房義兒認義母 謝禮物幹妹拜幹哥 第八十一回 跳牆頭男女欣歡會 角醋口夫婦怒分居 第八十二回 阻佳期奸奴學騙馬 題姻好巧婦鼓簧唇 第八十三回 捉奸情賊母教淫女 論親事悍婦敵迂夫 第八十四回 避吵鬧貢生投妹丈 趁空隙周璉娶蕙娘 第八十五回 老腐儒論文招眾怨 二侍女奪水起爭端 第八十六回 趙瞎子騙錢愚何氏 齊蕙娘杯酒殺同人 第八十七回 何其仁喪心賣死女 齊蕙娘避鬼失周璉 第八十八回 讀聖經貢生逐邪氣 鬥幻術法官避妖媛 第九十回 誅鼇魚姑丈回書字 遵仙柬盟弟拜新師 第九十一回 避春雨巧逢袁太監 走內線參倒嚴世蕃 第九十二回 草彈章林潤參逆黨 改口供徐階誅群凶 第九十三回 守仙爐六友燒丹藥 入幻境四子走傍門 第九十四回 冷於冰逃生死杖下 溫如玉失散遇張華 第九十五回 做媒人苗禿貪私賄 娶孀婦如玉受官刑 第九十六回 救家屬城璧偷財物 落大海不換失明珠 第九十七回 淫羽士翠黛遭鞭笞 戰魔王四友失丹爐 第九十九回 冷於冰騎鸞朝帝闕 袁不邪舞劍醉山峰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