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 年代:西漢6360   

《戰國策》楚三 卷六 楚三·張儀逐惠施於魏

張儀逐惠施於魏。惠子之楚,楚王受之。馮郝謂楚王曰:“逐惠子者,張儀也。而王親與約,是欺儀也,臣為王弗取也。惠子為儀者來,而惡王之交於張儀,惠子心弗行也。且宋王之賢惠子也,天下莫不聞也。今之不善張儀也,天下莫不知也。今為事之故,棄所貴於讎人,臣以為大王輕矣。且為事耶?王不如舉惠子而納之於宋,而謂張儀曰:‘請為子勿納也。’儀必德王。而惠子窮人,而王奉之,又必德王。此不失為儀之實,而可以德惠子。”楚王曰:“善。”乃奉惠子而納之宋。
張儀將惠驅逐出了魏國,惠施來到楚國,楚王接納了他。大臣馮郝對楚王說:“驅逐惠施的人是張儀。大王和惠施結交,這是在欺騙張儀,我認為大王這樣做是不可取的。惠施是因為張儀驅逐才來楚國的,他也一定會怨恨大王和張儀結交,惠施如果知道實際情況的話,他一定不會來楚國的。並且宋王認為惠施是一個賢能的人,天下沒有人不知道這事的。現在,惠施與張儀結仇,諸侯中也無人不曉。惠施與大王結交,您就拋棄了張儀。大王這樣做,是否有些輕率呢?還是為了國家的大事呢?大王不如幫助惠施,送他到宋國去。然後,對張儀說:‘我是因為您才沒有接待惠施的。’張儀必然感激大王。而惠施是個被排擠、遭困窘的人,大王卻幫助他到宋國去,惠施也必然感激大王。這樣您實際上不失為張儀著想,又可以使惠施感恩戴德。”楚王說:“好。”於是就把惠施推薦到宋國去了。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戰國策》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