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卷七 靈樞·官針

凡刺之要,官針最妙。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淺針深,內傷良肉,皮膚為癰;病深針淺,病氣不瀉,支(別本作反)為大膿。病小針大,氣瀉太甚,疾必為害;病大針小,氣不泄瀉,亦複為敗。失(施的通假字)針之宜,大者瀉,小者不移。已言其過,請言其所施。
大凡針刺的要點,在於準確選用符合規格的針具。九種針具之所以適合於臨床應用,就在於它們各有其不同的治療作用,長的、短的、大的、小的,都各有其不同的施用對象,如果使用不得法,病症就不能治愈。疾病在淺表,卻用針深刺,就會損傷內部的肌肉,並導致皮膚上發生膿腫;疾病在深部,卻用針淺刺,非但病氣不能瀉除,反而皮膚上會發生大的瘡瘍。病症輕微的,卻用大針去刺,刺激過重,就會使元氣瀉傷太過而導致病情更加嚴重;病症嚴重的,卻用小針微刺,邪氣得不到疏泄,也為治療失敗。因此,如果不能選用適宜的針具進行針刺,應該用小針的時候卻誤用了大針,刺之過分,就會損傷正氣;而應該用大針的時候卻誤用了小針,刺之不足,則病邪也不能祛除。以上已經講了誤用針具的害處,下麵再來談一談各種針具的合理施用方法。

病在皮膚無常處者,取以镵針於病所,膚白勿取。病在分肉間,取以圓針於病所。病在經絡痼痹者,取以鋒針。病在脈、氣少、當補之者,取以鍉針於井滎分俞。病為大膿者,取以鈹針。病痹氣暴發者,取以圓利針。病痹氣痛而不去者,取以毫針。病在中者,取以長針。病水腫不能通關節者,取以大針。病在五髒固居者,取以鋒針,瀉於井滎分俞,取以四時。
病在皮膚淺表而遊走不定的,當取用箭頭形的镵針在病痛的所在處進行針刺,以瀉除風熱;但如果患部的膚色蒼白而並無紅腫充血的跡象,則說明熱邪已去,就不能再取用镵針來進行治療。病在皮下淺層的肌肉或肌腱之間的,當取用針端呈卵圓形的員針在病痛的所在處施行推摩,以流通氣血。病在經絡、屬於頑固性的痹證的,當取用三棱形的鋒針來進行治療,以作刺絡放血之用。病在經脈、屬氣虛不足的虛證而應施用補法的,當取用不刺入皮膚的鍉針分別按壓各經的井、滎、輸、經、合等腧穴,以使其血氣流通。病屬於膿瘍之類的,當取用劍形的鈹針來進行治療,以作切開排膿之用。病屬急性發作的痹證,當取用既圓且銳的員利針來進行治療,深刺之,以治暴痛。病屬痹病疼痛日久不愈的,當取用形如毫毛的毫針來進行治療,可較長時間地留針,以去痛痹。病已在深部的,當取用長針來進行治療,以去在內之邪。患水腫病而在關節間積水以致關節不通利的,當取用針鋒微圓的大針來進行治療,以排出關節內所積聚的水液。病在五髒而頑固盤踞、難以祛除的,也當取用鋒針來進行治療。在各經的井穴、滎穴等腧穴上施以瀉法,應根據這些腧穴與四季時令的相應關係,靈活應用。

凡刺有九,以應九變。一曰俞刺,俞刺者,刺諸經滎俞臓俞也;二曰遠道刺,遠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腑俞也;三曰經刺,經刺者,刺大經之結絡經分也;四曰絡刺,絡刺者,刺小絡之血脈也;五曰分刺,分刺者,刺分肉之間也;六曰大瀉刺,大瀉刺者,刺大膿以鈹針也;七曰毛刺,毛刺者,刺浮痹(於)皮膚也;八曰巨刺,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九曰焠刺,焠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
一般而言,針刺有九種不同的方法,以適應於治療九種不同的病情。第一種叫做輸刺。輸刺,就是針刺十二經在四肢部位的滎穴和輸穴,以及背部的髒腑俞穴。第二種叫做遠道刺。遠道刺,就是病在人體上部的,而取用距離病的部位較遠的下部的腧穴,也就是針刺足三陽經所屬的下肢的腧穴。第三種叫做經刺。經刺,就是針刺患病經絡之經與絡間結聚不通的地方。第四種叫做絡刺。絡刺,就是針刺皮下淺部小絡脈所屬的血脈(小靜脈),使之出血以瀉其邪。第五種叫做分刺。分刺,就是針刺肌和肉的間隙。邪在諸經分肉之間的用這種方法。第六種叫做大瀉刺。大瀉刺,就是用鈹針切開排膿,以治療較大的化膿性的癰瘍。第七種叫做毛刺。毛刺,是浮淺的刺法,就是在皮膚上淺刺,僅入皮而不進肉,用以治療皮膚表層的痹證。第八種叫做巨刺。巨刺,就是身體左側的病證選取身體右側的腧穴來進行針刺,身體右側的病證選取身體左側的腧穴來進行針刺的交叉針刺法。第九種叫做焠刺。焠刺,就是用燒熱的針來治療寒痹證。

凡刺有十二節,以應十二經。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後,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針之也。二曰報刺,報刺者,刺痛無常處也。上下行者,直內無拔針,以左手隨病所按之,乃出針,複刺之也。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舉之前後,恢筋急,以治筋痹也。四曰齊刺,齊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氣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氣小深者也。五曰揚刺,揚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搏大者也。六曰直針刺,直針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氣之淺者也。七曰輸針,輸刺者,直入直出,稀發針而深之,以治氣盛而熱者也。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搖而深之,致針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曰陰刺,陰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後少陰也。十一曰傍針刺,傍針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十二曰讚刺,讚刺者,直入直出,數發針而淺之出血,是謂治癰腫也。
針刺的方法有十二種,以適應於治療十二經之不同的病證。第一種叫做偶刺。偶刺法,就是用手直對著胸前和背後,當痛處之所在,一針刺在前胸,一針刺在後背的針刺法,用以治療心氣閉塞以致心胸疼痛的心痹證。不過在使用這種刺法時,必須斜刺進針,以防傷及內髒。第二種叫做報刺。報刺法,是用於治療疼痛沒有固定的部位,痛勢上下遊走不定的病證。針刺時,用右手在痛處直刺進針且不立即出針,再用左手隨著疼痛的部位循按,等到按到新的痛處之後再將針拔出,並刺入新按到的疼痛部位。第三種叫做恢刺。恢刺法,就是直刺在筋的旁邊,然後再或前或後地提插撚轉,擴大針孔,以舒緩筋脈拘急之症狀的針刺法。這種刺法,適用於治療筋脈拘攣而致疼痛的筋痹病。第四種叫做齊刺。齊刺法,就是在病變部位的正中直刺一針,在其左右兩旁又各刺一針的針刺法,用以治療寒氣稽留範圍較小而部位又較深的痹證。這種針刺法,三針齊下,所以也有稱它為三刺。運用三刺,主要就是為了治療寒痹之氣範圍小且部位深的那一類疾病的。第五種叫做揚刺。揚刺法,就是在病變部位的正中刺一針,再在四周刺四針,且都用淺刺的針刺法,用以治療寒氣稽留麵積較廣而部位較淺的病證。第六種叫做直針刺。直針刺法,就是在針刺時將穴位處的皮膚提起,然後將針沿皮刺入,但不刺入肌肉的針刺法,用以治療寒氣稽留部位較淺的病證。第七種叫做輸刺。輸刺法,在操作時,進針和出針的動作都較快,直刺而入,直針而出,取穴較少且刺入較深,用以治療氣盛而有熱的病證,主瀉熱。第八種叫做短刺。短刺法,適用於骨節浮腫,不能活動,局部發冷的骨痹病。進針時,要緩緩刺入,進針後,要稍稍搖動針體,再行深入,以使針尖達到骨的附近,再上下提插,以摩擦骨部。第九種叫做浮刺。浮刺法,就是從病所的旁邊斜刺進針,浮淺地刺入肌表的針刺法,用以治療肌肉攣急且屬於寒性的病證。第十種叫做陰刺。陰刺法,就是左右兩邊經絡要同時進針的針刺法,用以治療陰寒內盛的寒厥證。患寒厥證,與足少陰腎經有關,針刺治療取足內踝後方腎經上的原穴太溪穴。第十一種叫做傍針刺。傍針刺法,就是在病所直刺一針,再在其旁邊刺一針的針刺法,用以治療邪氣久居不散的留痹證。第十二種叫做讚刺。讚刺法,其進針和出針的動作都較快,在患處快而淺地直刺幾針,目的就在於使其出血以泄散局部的鬱血,這也是消散癰腫的一種針刺法。

脈之所居,深不見者,刺之微內針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脈氣也。脈淺者,勿刺,按絕其脈乃刺之,無令精出,獨出其邪氣耳。
脈絡分布在深部而不顯現於外、不能用肉眼看見的,在針刺時,要輕微地進針,刺入其內,並長時間地提撚針,以使孔穴中的脈氣上行而產生針感。脈絡分布在淺部而現於外的,就不能直接針刺,必須先按壓隔絕其脈,使血脈停留然後才可以進行針刺。隻有這樣,才不致出血,也就不使精氣外泄,而隻將邪氣去除。

所謂三刺則穀氣出者,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再刺則陰邪出者,少益深,絕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間也;已入分肉之間,則穀氣出。故《刺法》曰:“始刺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最後刺極深之,以下穀氣。”此之謂也。
所謂“三刺”是指可以使穀氣出而產生針感的針刺法,就是先淺刺進入皮膚,以宣泄衛分的陽邪;然後再刺入一些,以使衛分的陰邪能夠外出,而其刺入的深度,也隻是稍稍深一些,比皮膚的淺層略深,透過了皮膚,接近了肌肉,但還不能達到分肉之間;最後再將針尖深入到分肉之間,這時就會使穀氣出而產生酸麻重脹等針感。所以古醫書《刺法》中說:“開始時淺刺皮膚,可以驅逐淺表的邪氣,而使血氣流通;此後再刺入較深,就可以宣散陰分的邪氣;最後刺入極深,到了一定的深度,就可以通導穀氣而產生針感。”其內容說的正是這種“三刺”的針刺法。

故用針者,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以為工也。
所以,運用針法來治療疾病的醫者,不知道每年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加臨的時期,每一節氣中六氣盛衰的情況,以及因氣候變化而引起病情的虛實變化,就不能成為良醫。

凡刺有五,以應五髒。一曰半刺,半刺者,淺內而疾發針,無針傷肉,如拔毛狀,以取皮氣,此肺之應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後針之,中脈為故,以取經絡之血者,此心之應也。三曰關刺,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痹,慎無出血,此肝之應也;或曰淵刺;一曰豈刺。四曰合穀刺,合穀刺者,左右雞足,針於分肉之間,以取肌痹,此脾之應也。五曰輸刺,輸刺者,直入直出,深內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腎之應也。
針刺法有五種,可以適用於與五髒有關的病變。第一種叫做半刺。半刺法,就是淺刺進入皮膚後,很快就急速出針,而並不損傷肌肉的針刺法,其動作就好像拔去毫毛一樣。其主要目的就在於使皮膚輕微地感受一下刺激,以疏泄皮膚淺表部的邪氣。因為肺主皮毛,所以這是和肺髒相應的針刺法。第二種叫做豹文刺。豹文刺法,就是在病變部位的前後左右,針刺多下,而使刺點像豹的斑紋一樣的針刺法。這種刺法,以刺中絡脈、放出瘀血為標準,用來消散經絡中的瘀血。因為心主血脈,所以這是和心髒相應的針刺法。第三種叫做關刺。關刺法,就是直刺兩側四肢關節附近之筋的盡端,用以治療筋痹病。但在針刺時要注意不能使它出血。因為肝主筋,所以這是和肝髒相應的針刺法。這種刺法,也稱為淵刺。此外,它還有一個名稱,叫做豈刺。第四種叫做合穀刺。合穀刺法,就是在患處中間正刺一針,左右兩側各斜刺一針,呈雞足一樣的形狀,並將針刺入到分肉之間的針刺法,用以治療肌痹病。因為脾主肌肉,所以這是和脾髒相應的針刺法。第五種叫做輸刺。輸刺法,在操作時,進針和出針的動作都較快,直刺而入,直針而出,且要將針深刺至骨的附近,用以治療骨痹病。因為腎主骨,所以這是和腎髒相應的針刺法。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素問
《黃帝內經》靈樞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