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卷二十八 素問·通評虛實論

黃帝問曰:何謂虛實?
黃帝問道:什麼叫虛實?

岐伯對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岐伯回答說:邪氣旺盛(外邪侵入),是為實證;精氣衰弱(內傷損耗),就為虛證。

帝曰:虛實何如?
黃帝道:虛實變化的情況是怎樣呢?

岐伯曰:氣虛者,肺虛也。氣逆者,足寒也。非其時則生,當其時則死。餘髒皆如此。
岐伯說:氣虛的情況,是由於肺氣虛弱所導致;氣機上逆,就會導致兩足寒冷。肺氣虛弱不在它所對應的季節就能活;肺氣虛弱在它所對應的季節(即秋季)就會死亡。其它各髒的虛實情況亦可類推。

帝曰:何謂重實?
黃帝道:什麼叫重實?

岐伯曰:所謂重實者,言大熱病,氣熱脈滿,是謂重實。
岐伯說:所謂重實,患大熱的病人,邪氣熾熱,脈象盛滿,證脈俱實,便叫重實。

帝曰:經絡俱實何如?何以治之?
黃帝道:經脈和絡脈俱實的重實證是怎樣的情況呢?用什麼方法治療呢?

岐伯曰:經絡皆實,是寸脈急而尺緩也,皆當治之。故曰:“滑則從,澀則逆也。”夫虛實者,皆從其物類始,故五髒骨肉,滑利可以長久也。
岐伯說:所謂經脈和絡脈俱實,是指反映人體主幹經脈的寸口脈急促,而反映人體分支絡脈表層的尺膚脈緩慢,此時經脈和絡脈都應該治療。所以說:“凡是脈象滑利的就有生機為順,脈象澀滯的就缺少生機為逆。”所謂虛實,皆可從自然界取象比類,(如萬物有生氣則滑利,萬物欲死則枯澀。)若一個人的五髒功能好筋骨強健,就可以長壽。

帝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何如?
黃帝道:絡氣不足,經氣有餘,會有什麼樣的情況呢?

岐伯曰:絡氣不足,經氣有餘者,脈口熱而尺寒也。秋冬為逆,春夏為從,治主病者。
岐伯說:所謂絡氣不足,經氣有餘,是指寸口脈滑而尺膚脈卻寒。秋冬之時見到這種脈象為逆,在春夏之時就為順了,治療必須結合時令。

帝曰:經虛絡滿何如?
黃帝道:經虛絡滿的情況又怎樣呢?

岐伯曰:經虛絡滿者,尺熱滿,脈口寒澀也。此春夏死,秋冬生也。
岐伯說:所謂經虛絡滿,是指尺膚的脈象熱而盛滿,而寸口的脈象遲而澀滯。這種脈象,在春夏則死,在秋冬則生。

帝曰:治此者奈何?
黃帝道:這兩種病情應怎樣治療呢?

岐伯曰:絡滿經虛,灸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灸陽。
岐伯說:絡滿經虛,炙陰刺陽;經滿絡虛,刺陰炙陽。

帝曰:何謂重虛?
黃帝道:什麼叫重虛?

岐伯曰:脈氣(《甲乙經》為虛)、上(《甲乙經》為氣)虛、尺虛,是為重虛。
岐伯說:脈象虛若、氣虛、尺膚脈虛弱,稱為重虛。

帝曰:何以治之?
黃帝道:怎樣辨別呢?

岐伯曰:所謂氣虛者,言無常也;尺虛者,行步恇然。脈虛者,不象陰也。如此者,滑則生,澀則死也。
岐伯說:所謂氣虛,是由於膻中之氣不足,表現為說話聲音低微不能連續;所謂尺膚脈虛弱,就是指絡脈虛弱,表現為兩足發軟行走怯弱無力;所謂脈虛,是寸口脈虛弱,表現為氣血都弱按之不應手的脈象。有以上症狀的病人,脈象滑利的雖病可生,脈象澀滯的則會死亡。

帝曰:寒氣暴上,脈滿而實,何如?
黃帝道:有一種病症,寒氣驟然上逆,脈象盛滿而實,將會如何呢?

岐伯曰:實而滑則生,實而逆則死。
岐伯曰:脈象實而滑,這是順象,可生;脈象實而澀滯,這是逆象,主死。

帝曰:脈實滿,手足寒,頭熱,何如?
黃帝道:有一種病證,脈象實滿,手足寒冷,頭部熱,將會如何呢?

岐伯曰:春秋則生,冬夏則死。脈浮而澀,澀而身有熱者死。
岐伯說:這種病人,在春秋(少陽、少陰當令)之時可生,若在冬夏(太陰、太陽當令)之時便要死了。脈象浮而澀,加上有身體發熱的症狀(陰陽過於偏勝),就會死亡。

帝曰:其形盡滿何如?
黃帝道:全身都腫脹的人,將會怎樣呢?

岐伯曰:其形盡滿者,脈急大堅,尺澀而不應也,如是者,故從則生,逆則死。
岐伯說:全身都腫脹的人,寸口脈象急促、盛大、堅實,而尺膚脈卻澀滯,與寸口脈的脈象不相適應,像這樣的病情,從則生,逆則死。

帝曰:何謂從則生,逆則死?
黃帝道:什麼叫從則生,逆則死呢?

岐伯曰:所謂從者,手足溫也;所謂逆者,手足寒也。
岐伯說:所謂從,就是手足溫暖;所謂逆,就是手足寒冷。

帝曰:乳子而病熱,脈懸小者,何如?
黃帝道:嬰兒患了熱病,脈象懸小,它的預後怎樣呢?

岐伯曰: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岐伯說:手足溫暖的可生,手足厥冷的則死亡。

帝曰:乳子中風熱,喘鳴肩息者,脈何如?
黃帝道:嬰兒感受風熱,出現喘息有聲,張口抬肩呼吸困難症狀,它的脈象怎樣呢?

岐伯曰:喘鳴肩息者,脈實大也,緩則生,急則死。
岐伯說:有張口抬肩呼吸困難症狀者,脈象為實大。脈象實大中而緩的可生;脈象實大中而弦急的則死亡。

帝曰:腸澼便血,何如?
黃帝道:痢疾伴有便血症狀的,怎樣變化呢?

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
岐伯說:身體發熱的則死;身寒不發熱的則生。

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
黃帝道:痢疾伴有白沫症狀的,怎樣變化呢?

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
岐伯說:脈象沉則生,脈象浮則死。

帝曰:腸澼下膿血,何如?
黃帝道:痢疾伴有膿血症狀的,怎樣變化呢?

岐伯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
岐伯說:脈象懸絕者死;脈象滑大者生。

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
黃帝道:痢疾一類的病,身不發熱,脈象也不懸絕,預後如何呢?

岐伯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髒期之。
岐伯說:脈象滑大者生;脈象懸澀者死。五髒病各以相克的時日而預測死期。

帝曰:癲疾何如?
黃帝道:癲疾的預後怎樣?

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死不治。
岐伯說:脈來搏而大滑,其病慢慢的會自己痊愈;要是脈象小而堅急,是不治的死證。

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
黃帝道:癲疾的脈象,虛實是怎樣變化呢?

岐伯曰:虛則可治,實則死。
岐伯說:脈虛的可治,脈實的則死。

帝曰:消癉虛實何如?
黃帝道:消癉的脈象虛實是怎樣呢?

岐伯曰:脈實大,病久可治;脈懸小堅,病久不可治。
岐伯說:脈象實大者,病雖長久,可以治愈;脈象懸小而堅,久病者則不可治。

帝曰:形度、骨度、脈度、筋度,何以知其度也?(讀注:此處有問無答,且與上下文不搭,明清醫家已經認為此處是錯簡而形成的綴文。)
黃帝道:形度、骨度、脈度、筋度,怎樣才能測量得出來呢?(讀注:此處有問無答,且與上下文不搭,明清醫家已經認為此處是錯簡而形成的綴文。)(讀注:下麵諸節在內容上能銜接,卻改變了本篇為“論”的問答行文方式,而成為黃帝獨白了,也讓人心存疑慮。)

帝曰:春亟治經絡,夏亟治經俞,秋亟治六腑府,冬則閉塞。閉塞者,用藥而少針石也。所謂少針石者,非癰疽之謂也。癰疽不得頃時回,癰不知所,按之不應手,乍來乍已,刺手太陰傍三痏,與纓脈各二。掖癰大熱,刺足少陽五,刺而熱不止,刺手心主三,刺手太陰經絡者,大骨之會各三。暴癰筋軟,隨分而痛,魄汗不盡,胞氣不足,治在經俞。
黃帝道:春季治病多取各經的絡穴;夏季治病多取各經的俞穴;秋季治病多取六腑的合穴;冬季主閉藏,人體的陽氣也閉藏在內,治病應多用藥品,少用針刺砭石。但所謂少用針石,不包括癰疽等病在內,若癰疽等病,是一刻也不可徘徊遲疑的。癰毒初起,不知它發在何處,摸又摸不出,時有疼痛,此時可針刺手太陰肺經(天府穴)周邊三處,和足陽明胃經在頸部(的人迎穴)左右各一。生腋癰的病人伴有高熱,應該針刺足少陽膽經穴五次,針刺之後熱仍不退,針刺手厥陰心包經(天池穴)三次,同時針刺手太陰肺經的絡穴,即臂骨交會處(的尺澤穴)三次。急性的癰腫,筋肉攣縮,隨著癰腫的發展而疼痛加劇,痛得厲害,汗出不止,這是由於足太陽膀胱經的氣不足,應該深刺其經有痛感的腧穴。

腹暴滿,按之不下,取手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少陰俞去脊椎三寸傍五,用圓利針。
腹部突然脹滿,按之不減,應針刺手太陽小腸經的絡穴(支正穴),這是胃的募穴。針刺足少陰腎經的俞穴(誌室穴,現為足太陽膀胱經),在脊椎兩旁三寸處,刺五次,用圓利針。

霍亂,刺俞旁五,足陽明及上傍三。
霍亂,應針刺足少陰腎經的俞穴(誌室穴)的周邊五處以補之,和足陽明大腸經(胃倉穴和意舍穴)各三次。

刺癇驚脈五,針手太陰各五,刺經太陽五,刺手少陰經絡傍者一,足陽明一,上踝五寸刺三針。
針刺治療驚風,要從五條經脈瀉除所染五行的邪氣,即:手太陰肺經的經穴(經渠穴)五次,手太陽經的經穴(陽穀穴)五次,手少陰心經的絡穴(通裏穴)旁邊一次,足陽明胃經(的解溪穴)一次,足踝上五寸(的足少陽膽經光明穴)三次。

凡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瘦留著也。蹠跛,寒風濕之病也。
凡診治消癉、仆擊、偏枯、痿厥、氣滿上逆等病症,如為肥胖、權貴的人,則是由於偏嗜肉食厚味所造成。凡是鬱結不舒,上下不通的人,都是暴怒或憂鬱所引起。突然昏厥呼喚不應,大小便不通,都是因為情誌驟然激蕩陽氣上迫所致。有的病不從內發,而是由於感受外邪而中風,因風邪留戀不去,伏而為熱,消爍肌肉,著於肌肉筋骨之間。有的兩腳偏跛,是由於風寒濕侵襲而成的疾病。

黃帝曰:黃疸、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髒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
黃帝道:黃疸、驟然的劇痛、癲疾、劂狂等證,是由於經脈之氣,久逆於上而不下行所產生的。五髒不和,是六腑閉塞不通所造成的。頭痛耳鳴,九竅不利,是腸胃的病變所引起的。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素問
《黃帝內經》靈樞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