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兩朝誌傳 作者:羅貫中年代:明朝960   

《隋唐兩朝誌傳》正文 第四十六回 蘇世長結連朱粲

蘇世長結連朱粲

建德部下諸將中隻有曹旦不快世績,常有讒譖之意,故要去趕。言猶未了,仆射蘇謹進曰:“世績,唐臣,不忘其主也,更有何罪?陛下可赦其父,以勸為臣之節。”建德喜曰:“事主不忘其本,真天下之義士也,何以追回?”曹旦曰:“世績歸唐,是縱虎傷人也,今後為禍,陛下休怨。”建德曰:“世績非負義之人也。”曹旦曰:“彼各為主,豈容人情邪?”建德國:“使歸致主,以全其忠,特赦其父,以全其孝。此等之人,吾甚敬之,汝等皆可學之。”建德叱退曹旦,不肯交趕,遂赦其父徐蓋,聽其自便。加封魏征為中書令。後來史官有詩為證:孝子忠臣常是偏,徐公兩事盡周全。

君仁故有謀臣直,棄暗投明自古傳。

麗泉讚一絕雲:茂功原自是英雄,叛夏歸唐兩盡忠。

威鎮河東謀涉遠,當時忠孝有誰同。

當時報入長安,世績複歸於唐,帝大喜,乃遣使修好建德。

建德即以淮安王神通及公主等令人護送歸於京師,自是唐、夏和好,略無侵犯。

卻說世績帶領郭孝恪等數十騎離城而去數裏之地,藏秦王之書一封,明珠十顆,內有一顆夜行珠,能照一裏之遠,並盔甲、兵器、衣服、鞍馬盡付孝格,吩咐數言,如此如此。孝恪領命,率數騎辭別世績,徑往西北一路,未知何處去了。隻撇下世績一人,頭戴儒冠,身披道服,腰係麻絛,腳穿草履。腰間拴下幾個藥葫蘆,裝作雲遊道人,徑往汴州。世績先遣使拜見秦王,叫秦王致書楚王朱粲:使朱粲起兵侵鄭,牽動世充之勢。世充知有南患,逼近巢穴,恐吾兵前犯,首尾不能相顧,必不敢動兵。雖有叔寶勇猛無敵,不日必得歸唐,世充、武周易為縛耳。長孫無忌日:“茂功遠去,未知虛實,不可遽信其言,恐其中有詐。”秦王曰:“彼曾已許言,必不負吾,此實金石之論,安得不信。恐叔寶必落世績彀中,須得一人出使楚國,修其和好,則吾事濟矣。”諫議大夫蘇世長進曰:“朱粲與臣舊有一麵之交,致書齎奉金帛,憑三寸不爛之舌,陳說利害,無不從矣。”秦王大喜,即修書遣蘇世長行。

卻說楚國朱粲,亳州城父人也。初為縣吏,大業中從軍伐賊於長白山,亡命去為盜,號可達,自稱為迦樓羅王,領眾十萬,度淮著竟陵、沔陽,所至殘戮無遺瞧。僭號楚帝,建元為昌達。攻拔南陽。義興末年,與山南撫慰使馬元規戰,官軍大敗,收其餘眾,複振至二十萬。所克郡縣皆發藏粟以食,遷徒無常,隻聚毀城郭,不務稼穡,專以劫掠為資。於是人大饑餒,死滿道路,其軍亦匱,乃掠小兒蒸食。粲且戒其徒曰:“味之甘美,豈有過於人乎?他國若知,亦隻恤吾,因無儲食,故如此而已。”勒其部下掠得婦人孩子,分享軍士。隋著作佐郎陸從典、通事舍人顏湣楚謫居南陽,粲初引為賓客,後及食兩家,於是諸城恐懼,盡皆逃散。時顯州首領楊士斿、田瓚二人起兵攻粲,旁郡響應,戰於淮源。粲大敗,遂挈帶士卒奔往菊潭,遣使乞降於唐。帝納其降,詔令仍居楚地,號稱楚王。

當日正與侍臣議事間,忽報唐遣諫議大夫蘇世長至楚,粲使人接入,引至金階,分賓坐定。粲曰:“仁兄自別之後,再不會麵,未知足下歸於何處?”世長曰:“某見唐帝神文聖武,以膺大統,應天順人,以宰製中原。秦王掃清六合,席卷八方,萬裏傾心,四方仰德,實乃天命所歸,非人力可為。以此小弟投奔唐主,授以諫議大夫之職。今奉秦王之命,遣吾齎書投拜。”楚王接書,折開視之,書曰:唐秦王李世民頓首再拜書楚王仁兄殿下:伏自晉陽一會,從往城父為縣佐之後,寒喧屢隔,積有數年,仰德之私未嚐少替。邇者猾臣王世充弑君奪位,人人得而誅之,今兄之勇掃蕩賊酋,功最居右,天下共知。既稱楚帝,其地伏賴以安,兄以上順天心,歸投唐室。父皇舊恩,授兄王節,以複其地。今世充上負逆天之罪,侵犯大唐之境,王兄倘不棄舊日之情,即興一旅之師,上以報我父之恩,下以救蒼生之急,使故隋帝雖在九泉,亦不泯王之德,同擒此賊,以祭恭帝,雪其天下之恨幸甚。所得其地與王共之。世民兵旅之絆,不及逕造,專遣諫議大夫蘇世長齎書千憤,不勝慚愧,伏乞電鑒不宣。

楚王看書已畢,安排筵宴,款待故人。酒闌,粲曰:“足下請回,以複王命,不勞王師,隻我自去擒賊,獻捷於唐。”

世長辭別而去,粲遂選定人馬,前伐鄭國。

卻說李世績帶領數人,各將黃金數斤,辭別秦王去了。在路行了數日,暗想:“今吾去說叔寶,使直忠烈,難以一時口說,須用一奇計方可行事。今已至洛陽界口,當用何計而行?”原來蘇威,隋之老臣,現歸世充,仍居太師之位,極得寵愛。

貪財愛利,凡事賄賂此人,必得如意。世績欲往拜見,共謀叔寶之事。

正在躊躇,忽聽路人傳言:有一軍官,帶領士卒押送糧車,於路上往來。世績詢究何人,時人答曰:“此人乃魏降將,姓程名知節。因李密戰敗北邙,亡歸於鄭,世充遂以重用,令其催趲糧草,實世充股肱之人也。”世績喜曰:“吾事濟矣。知節、陸德明,與吾俱是一體之人。今二人在世充處,若往投見,必動故舊之情,陳說時勢利害之事,何愁叔寶之不歸乎。”遂趨前進,果見人馬糧車紛然而來。世績從林間突出,叫聲:“知節賢弟,不見多時!”

知節一見,認是世績,即滾鞍下馬,納頭便拜。知節曰:“仁兄別來無恙?聽聞兄在黎陽敗績,今現居於何處?因甚到此?”世績曰:“弟可屏去左右,吾有一事從汝商議。因建德執父為質,使吾複守黎陽,吾與魏征設計,得以歸唐。現秦王與鄭相持,叔寶極其勇猛,不能取勝。想世充非真命之主,久後必敗,知賢弟在此,必念舊情,因與秦王謀計,致書奉金,令足下謀說叔寶同歸大唐,不失封侯之爵。”知節日:“吾與秦王昔在老君堂內,吾以月斧砍之,因見八爪金龍,不能砍入,知是真命之主。若投彼處,恐其懷著舊恨,則吾將安往?”世績曰:“汝所言差矣,昔之在魏,彼此各事其主,實臣子之職耳,安有懷恨之理。今秦王寬洪大度,求士如雨,吾料叔寶忠烈之人,難在一時口說,弟有何計,引得同歸於唐,必得重用,弟請勿疑。”知節曰:“既然如此,吾有計較:太師蘇威與吾至密,陸德明甚是相托,汝但放心,容緩圖之。”世績曰:“秦王遣某以此事托足下,若得事成,畫像淩煙,垂名不朽。”

遂向囊中取出黃金百斤,付與知節。知節曰:“事未成功,安敢受祿。”世績曰:“此非酬德之禮,特與足下任從支用,以行事耳。”知節方始受之,曰:“仁兄回啟秦王,若是叔寶領兵出戰,切須堅壁固守,按兵不動,旬日之間,其事成矣。須要打聽虛實,兄當疾來叔寶處再會。”言畢,世績辭別而去。

卻說知節受得黃金,歸至營中,展轉無計可施,遂見叔寶,乘暇以言挑之曰:“魏公李密,與世績、魏征數人投唐去後,惟我二人來投鄭主。今世績在唐為秦府軍師,魏征為長史,數人皆得重用。今思我二人虛負蓋世英雄,超□將略,擇非其主。

世充弑君奪位,天下為仇;況又信用讒佞,殺戮忠良,吾每望之不似人君。今聞秦王世民仁慈大度,下士惟誠,納諫如流,用人不棄,此興帝王之氣象。今唐、鄭相攻,尊兄若不早定大計,異日死於不義,悔之晚矣。”叔寶曰:“為人臣止於忠,今既投鄭,而生二心,是不忠也,難與後世為臣子之法。汝匆多言,再言必斬!”知節惶恐而退。歸家未及半晌,忽陸德明至。德明素與知節極厚,接入書院。坐定茶畢,德明見知節麵有憂色,德明曰:“弟有甚事不決?麵有憂色,何也?”知節曰:“吾有心事,共汝商議,汝勿露言。”德明曰:“但說無礙。”知節曰:“因見世充非真明之主,適自叔寶而來,說其歸唐,略有不從之意,反以見怒,作事不成,是以憂耳。”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隋唐兩朝誌傳

《隋唐兩朝誌傳》正文
第一回 興宮室剪彩為花 第二回 隋煬帝遊幸江都 第三回 竇建德兵殺郭絢 第四回 楊義臣掃清河北 第五回 楊玄感兵起黎陽 第六回 瓦崗寨群雄聚義 第七回 翟讓李密據洛倉 第八回 李密移檄數帝罪 第九回 文靜世民議大事 第十回 世民說李淵起兵 第十一回 李淵遣使如突厥 第十二回 唐兵大破宋老生 第十三回 李淵合兵圍長安 第十四回 李淵奉迎立代王 第十五回 屈突通潼關射子 第十六回 王世充東都救援 第十七回 含嘉城秦瓊戰丘瑞 第十八回 李密誘殺翟讓 第十九回 化及江都弑煬帝 第二十回 化及鴆殺少帝 第二十一回 李淵受禪即帝位 第二十二回 竇建德自立夏帝 第二十三回 淩敬義說楊義臣 第二十四回 冀州城麴棱降夏 第二十五回 劉黑闥智賺範願 第二十六回 化及招募眾豪傑 第二十七回 範願大戰宇丞基 第二十八回 聊城暗火燒倉庫 第二十九回 義臣智破楊士覽 第三十回 楊義臣遺書睡榻 第三十一回 秦王北邙山射獵 第三十二回 秦王被擒囚南牢 第三十三回 徐世績私放秦王 第三十四回 王世充借糧背德 第三十五回 秦叔寶洛陽大戰 第三十六回 魏征四馬自投唐 第三十七回 殷開山獨戰四將 第三十八回 秦王十計羞李密 第三十九回 劉武固定揚稱帝 第四十回 宋金剛義釋張達 第四十一回 元吉逃回長安城 第四十二回 石州唐兵敗崇茂 第四十三回 唐殺民部劉文靜 第四十四回 廢越王世充篡隋 第四十五回 李世績複歸大唐 第四十六回 蘇世長結連朱粲 第四十七回 世績雲遊訪叔寶 第四十八回 秦叔寶棄鄭投唐 第四十九回 叔寶汙敬德畫像 第五十回 郭孝恪謀退北虜 第五十一回 世績大破王行本 第五十二回 柏壁關唐劉大戰 第五十三回 美良川秦王三跳澗 第五十四回 敬德三鞭換兩鐧 第五十五回 世績智取柏壁關 第五十六回 唐兵介休燒糧草 第五十七回 金剛敗走北突厥 第五十八回 休城敬德詐降唐 第五十九回 劉世讓謀殺武周 第六十回 敬德舉介休降唐 第六十一回 單雄信割袍斷義 第六十二回 尉遲恭榆窠救主 第六十三回 李世民興兵伐鄭 第六十四回 竇建德興兵救鄭 第六十五回 竇建德大戰唐兵 第六十六回 建德敗走牛口穀 第六十七回 楚朱粲醉烹段確 第六十八回 尉遲恭怒擊妖婦 第六十九回 李秦王平定東都 第七十回 孝恭李靖破蕭銑 第七十一回 劉黑闥反唐報仇 第七十二回 黑闥箭射羅士信 第七十三回 肥鄉城唐兵大戰 第七十四回 建成平定河東府 第七十五回 秦王謀據洛陽城 第七十六回 秦王推刃同氣 第七十七回 太宗代父即帝位 第七十八回 李靖陰山破突厥 第七十九回 玄武門奏七德舞 第八十回 太宗廢太子承幹 第八十一回 薛延陀納幣絕婚 第八十二回 秦瓊含血噀敬德 第八十三回 太宗教場定先鋒 第八十四回 薛仁貴降服火龍 第八十五回 唐太宗跨海征遼 第八十六回 薛仁貴五箭取榆林 第八十七回 摩天嶺三雄被戮 第八十八回 李世績祭白玉山 第八十九回 白岩城紅袍戰白袍 第九十回 高麗王輿櫬出降 第九十一回 褚遂良叩頭流血 第九十二回 武氏殺王後蕭妃 第九十三回 薛仁貴三箭定天山 第九十四回 廢中宗武後專權 第九十五回 李敬業起兵匡複 第九十六回 李孝逸兵敗敬業 第九十七回 婁師德唾麵自幹 第九十八回 千騎奔斬李多祚 第九十九回 誅韋後睿宗即位 第一百回 李太白立掃番書 第一百零一回 華陰李白倒騎騾 第一百零二回 安祿山範陽作反 第一百零三回 祿山計困顏杲卿 第一百零四回 真源令張巡起兵 第一百零五回 張巡縛草計取箭 第一百零六回 哥舒翰靈寶戰賊 第一百零七回 馬嵬驛楊氏伏誅 第一百零八回 張許協守雎陽城 第一百零九回 睢陽城張許死節 第一百十回 駱悅殺賊史思明 第一百十一回 郭子儀大破吐蕃 第一百十二回 吐蕃回紇連入寇 第一百十三回 郭子權權重天下 第一百十四回 段秀實笏擊朱泚 第一百十五回 李晟斬汶複京城 第一百十六回 李希烈殺顏真卿 第一百十七回 陳仙奇毒殺希烈 第一百十八回 李瑀雪夜克蔡州 第一百十九回 韓文公上佛骨表 第一百二十回 韓文公雪擁藍關 第一百二十一回 柳公權用筆諫帝 第一百二十二回 王仙芝大寇荊南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