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45   

《智囊全集》捷智部 卷二十一 捷智部·楊修

【原文】
原文

楊修為魏武主簿。時作相國門,始構榱桷。魏武自出看,題門作“活”字,便去。楊見,便令壞之,曰:“門中活,‘闊’字,王正嫌門大也。”
楊修擔任曹操的主簿官之時,有次曹操修府邸大門,剛開始搭椽子。曹操從內室走出,察看施工的情形,在門上題了一個“活”字後就離開了。楊修命令人將門拆毀,說:“門中活為‘闊’字,魏王這是嫌門太寬了。”

人餉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許,蓋頭上題“合”字以示眾。眾莫能解,次至楊修。修便啖之,曰:“公教人啖一口也,複何疑?”
有人獻給曹操一杯乳酪,曹操吃了一點,在蓋上寫了一個“合”字,給大家看。眾人不知道曹操的用意,楊修見後,便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說:“曹公教‘人’各喝‘一口’,各位還有什麼好遲疑的呢?”

魏武嚐過“曹娥碑”下,楊修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薹臼”八字。魏武謂修曰:“解否?”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俟我思之。”行三十裏,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別記所知。修曰:“黃絹,色絲,於字為‘絕’;幼婦,少女,於字為‘妙’;外孫,女子,於字為‘好’;薹臼,受五辛之器,於字為‘辭’。所謂‘絕妙好辭’也!”魏武亦記之,與修同,歎曰:“吾才去卿乃三十裏。”
楊修有一次隨曹操經過曹娥碑,見碑上題有“黃絹幼婦外孫薹臼”八個字。曹操問楊修:“知道是什麼意思嗎?”楊修回答說:“知道。”曹操說:“你先不要說出答案,讓我思考一下。”等走了三十裏路後,曹操說:“我明白了。”讓楊修寫下他的答案,楊修寫道:“黃絹,是色絲,合為絕字;幼婦,是少女,合為‘妙’字;外孫,是女兒之子,合為‘好’字;薹臼,是受辛之器,合為‘辭’字(辭古字為受辛)。因此是‘絕妙好辭’。”曹操也把自己的答案寫下結果。曹操所寫的和楊修相同。事後曹操感歎地說:“我的才華與你的相差三十裏遠。”

操既平漢中,欲討劉備而不得進,欲守又難為功。護軍不知進止,操出教,唯曰:“雞肋。”外曹莫能曉,楊修曰:“夫雞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殊可惜,公歸計決矣。”乃私語營中戒裝,俄操果班師。
曹操平定漢中之後,想要繼續討伐劉備,卻沒有辦法向前推進;想要堅守漢中,又很難防禦得住。將軍們也不知道該守還是該戰。一天曹操發布命令,隻是說:“雞肋。”外麵的官員不知曹操的意思。楊修說:“雞肋,吃起來沒有多少肉,但是扔掉又覺得很可惜,我看曹公已經決定班師回朝了。”於是私下讓兵士們整理裝備準備回家,不久曹操果然下令班師回朝。

〔評〕德祖聰穎太露,為操所忌,其能免乎?晉、宋人主多與臣下爭勝詩、字,故鮑照多累句,僧虔用拙筆,皆以避禍也。
(評譯)楊修正是因為聰穎太露,遭到了曹操的忌恨,招致禍難。晉、宋兩朝的君主,常常喜歡和大臣在詩詞書法上爭勝負,因此鮑照的文章中常常會有低俗、累贅的言辭,僧虔寫字時也會用拙筆,這都是為了避禍啊!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