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全集》 作者:佚名年代:明代2945   

《智囊全集》膽智部 卷九 膽智部·周瑜 寇準 陳康伯

【原文】
原文

曹操既得荊州,順流東下,遺孫權書,言:“治水軍八十萬眾,與將軍會獵於吳。”張昭等曰:“長江之險,已與敵共。且眾寡不敵,不如迎之。”魯肅獨不然,勸權召周瑜於鄱陽。瑜至,謂權曰:“操托名漢相,實漢賊也。將軍割據江東,兵精糧足,當為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請為將軍籌之。今北土未平,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又今盛寒,馬無槁草;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險,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者,用兵之患周瑜也。瑜請得精兵五萬人,保為將軍破之!”權曰:“孤與老賊誓不兩立!”因拔刀砍案曰:“諸將敢複言迎操者,與此案同。”竟敗操於赤壁。
曹操取得荊州後,有了興兵順流而下,攻取東吳的念頭,於是寫了一封信給孫權,大意是自己將率領八十萬水兵,約孫權在吳交戰。當時以張昭為首的文臣,已被曹操八十萬大軍的聲勢嚇得魂不守舍,張昭說:“我們所憑借的隻有長江天險。在曹操取得荊州後,長江天險已經成為敵我雙方所共有,再說敵眾我寡,雙方兵力懸殊。我個人以為如今之計不如迎接曹公到來。”坐在一旁的魯肅,卻不認為歸順曹操是上策,於是向孫權建議,不如立即派人召回在鄱陽的周瑜商議大計。周瑜趕回後,激昂地對孫權說道:“曹操雖名為漢朝丞相,其實卻是漢朝的奸賊。主公據有江東,地域寬闊,兵精將廣,應當為漢室除去奸賊。再說曹操現正自掘死路,我們哪有歸順他的道理?請主公聽我詳說平曹的計劃:現在北方並未完全平定,關西的馬超(字孟起,是漢末將軍)和韓遂(後漢金城人,後為曹操所殺)是曹操的後患;如今曹操竟舍棄善戰的騎兵,而想與長於水戰的吳兵在水上決戰,豈不是自取敗亡?再加上現在正值隆冬季節,馬草軍糧的補給都不方便;而曹軍遠來南方,水土不服、定會生病,這些都是曹操用兵的不利情況,所以主公想要活捉曹操,現在正是千載良機。請求主公給我精兵五萬人,我保證擊敗曹操!”孫權聽了周瑜這番話後說:“我與曹操這老賊勢不兩立!”說完抽出寶刀,一刀砍斷桌子角,道:“諸位再有敢說歸順曹操的,就會和這桌子同樣下場。”後來果然大敗曹操於赤壁。

契丹寇澶州,邊書告急,一夕五至,中外震駭。寇準不發,飲笑自如。真宗聞之,召準問計,準曰:“陛下欲了此,不過五日。(邊批:大言。)願駕幸澶州。”帝難之,欲還內,準請毋還而行,乃召群臣議之。王欽若,臨江人,請幸金陵;陳堯叟,閬州人,請幸成都。準曰:“陛下神武,將臣協和,若大駕親征,敵當自遁,奈何棄廟社遠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潰,敵乘勢深入,天下可複保耶?”帝乃決策幸澶州,準曰:“陛下若入宮,臣不得到,又不得見,則大事去矣。請毋還內。”駕遂發,六軍、有司追而及之。臨河未渡,是夕內人相泣。上遣人瞷準。方飲酒鼾睡。明日又有言金陵之謀者,上意動。準固請渡河,議數日不決。準出見高烈武王瓊,謂之曰:“子為上將,視國危不一言耶?”瓊謝之,乃複入,請召問從官,至皆嘿然。上欲南下,準曰:“是棄中原也!”又欲斷橋因河而守,準曰:“是棄河北也!”上搖首曰:“儒者不知兵。”準因請召諸將,瓊至,曰:“蜀遠,欽若之議是也,上與後宮禦樓船,浮汴而下,數日可至。”眾皆以為然,準大驚,色脫。瓊又徐進曰:“臣言亦死,不言亦死,與其事至而死,不若言而死。(邊批:此舉全得高公力,上所信者,武臣也。)今陛下去都城一步,則城中別有主矣,吏卒皆北人,家在都下,將歸事其主,誰肯送陛下者,金陵亦不可到也。”準又喜過望,曰:“瓊知此,何不為上駕?”瓊乃大呼逍遙子,準掖上以升,遂渡河,幸澶淵之北門。遠近望見黃蓋,諸軍皆踴躍呼萬歲,聲聞數十裏。契丹氣奪,來薄城,射殺其帥順國王撻覽,敵懼,遂請和。
宋真宗時,契丹人出兵攻打澶州,一時邊情緊急,一夜之間竟連發五道緊急文書。消息傳到京師,朝野震驚。當時宰相寇準(字平仲,官同平章事,封萊國公,卒諡忠湣)卻不慌不忙,仿佛平常般談笑飲酒。真宗接獲軍情緊急的報告,就召來寇準,與他商議大計。寇準說:“想要解除這種危急的狀況,隻要五天的時間就夠了。臣懇請附下幸駕澶州。”真宗聽了頗感為難,想直接返回京師,寇準卻再三懇請,真宗一時拿不定主意,於是召集群臣商議。臨江人王欽若建議真宗避難金陵,閬州人陳堯叟則建議前往成都。寇準奏道:“陛下英明睿智,才使得群臣齊心效命,如果陛下能禦駕親征,敵軍必會聞風喪膽,為什麼要舍棄宗廟,逃往他地呢?陛下無論幸臨金陵或成都,一則路途也太過遙遠,二則將導致人心潰散,給予敵兵可乘之機,那又如何指望能保住大宋江山?”真宗聽了這些話,才下定決心前往澶州。寇準說:“請陛下即刻起程,不要再轉回宮內,陛下若入宮,如果很長時間不出來,臣又進不去,怕誤了大事。”於是真宗下令立即起駕。這時又有大臣阻攔,臨河未渡。這晚,嬪妃個個哭成一團。真宗又派人詢問寇準意見,不料寇準因喝醉了酒,竟鼾睡不醒。第二天,又有大臣向真宗建議遷都金陵,真宗有些心動。所以雖然寇準一再懇求真宗渡江,但一連幾天真宗仍下不了決心,做不了決定。

金主亮南侵,王權師潰昭關,帝命楊存中就陳康伯議,欲航海避敵。康伯延之入,解衣置酒。帝聞之,已自寬。明日康伯入奏曰:“聞有勸陛下幸海趨閩者,審爾,大事去矣!盍靜以待之?”一日,帝忽降手詔曰:“如敵未退,散百官。”康伯焚詔而後奏曰:“百官散,主勢孤矣。”帝意始堅。康伯乃勸帝親征。
一天,寇準碰到烈武王高瓊,對他說:“你身為大將軍,見國家的情勢已到如此危急的地步,難道不會向皇上說句話嗎?”高瓊向寇準謝罪,於是寇準又再入宮,建議真宗不妨問問其他官員的意思。沒想到在朝的官員竟然個個啞口無言。這時真宗表示希望南下,寇準說:“這種做法簡直是舍棄中原。”真宗又想毀壞橋梁,憑借江河天險來防守。寇準說:“這樣河北一地就拱手送敵了。”真宗不由得搖頭說:“你是讀書人,不懂得用兵之道。”於是寇準建議真宗詢問各位將軍的意見。高瓊卻說:“我讚同王欽若的看法,蜀地遠,但陛下若乘坐宮廷樓船,順著汴江而下,幾天的行程,就可抵達金陵。”在場的大臣紛紛表示讚同,寇準不由大吃一驚,隻見高瓊不慌不忙地接著又說:“臣直言也是死,不說也是死,與其到事情發生時喪命,不如今日直言而死。今天隻要陛下離開京師一步,那麼整個天下就要改朝換代了,士兵們都是北方人,家小都在京師附近,若京師不保,他們都會回鄉保護妻小,到時有誰肯護送陛下,即使近如金陵,陛下也到不了。”寇準聽高瓊如此說,頓時又麵露喜色,說:“你能明白這道理,為什麼不自請為皇上跟前的禦前將軍呢?”高瓊大喊一聲,要轎夫起轎,寇準立刻將真宗請入轎中,全軍於是順利渡河。真宗抵達澶州北門時,遠近的士兵們看見皇帝的車駕,不由歡聲雷動,高呼萬歲,數十裏外都聽得到陣陣的歡呼聲。契丹人見宋真宗禦駕親征,氣勢大減,等攻城時,元帥順國王撻覽又遭宋兵射殺,更是膽戰心寒,於是向宋請和。

〔評〕是役,準先奏請,乘契丹兵未逼鎮、定,先起定州軍馬三萬南來鎮州,又令河東兵出土門路會合,漸至邢、詺,使大名有恃,然後聖駕順動。又遣將向東旁城塞牽拽,又募強壯入虜界,擾其鄉村,俾虜有內顧之憂。又檄令州縣堅壁,鄉村入保,金幣自隨,穀不徙者,隨在瘞藏。寇至勿戰,故虜雖深入而無得。方破德清一城,而得不補失,未戰而困。若無許多經略,則渡河真孤注矣。
(評譯)這場戰役,寇準事先曾奏請真宗在契丹兵馬尚未逼近鎮州、定州時,先征調定州三萬兵馬南下到鎮州,又命令河東兵出土門路來會合,逐漸逼近邢州、沼州,使得大名府有所依托,然後皇帝再親征。同時寇準還派遣將領率兵向東牽製敵人,又招募強壯的丁兵混入契丹境內,騷擾契丹村莊,使契丹有內憂的困擾;另外寇準發文到各州縣,要他們各自加強守禦,各鄉村民紛紛組織自衛民團,金幣財物隨身攜帶,至於無法運走的米糧則全部妥善深藏。契丹兵至,千萬不可與他們交手,如此一來,契丹人雖深入內地卻毫無所獲,隻是攻下德清一城,而得不償失,在未與宋兵交戰前已是軍需窘困。所以澶州之役宋軍獲勝並非僥幸,若事先沒有這種種部署,那麼真宗的渡河親征,可就真的隻是孤注一擲了。

遲魏之帝者,一周瑜也;保宋之帝者,一寇準也;延宋之帝者,一陳康伯也。
周瑜拖延了曹操稱帝的野心,寇準保住了真宗皇帝的帝位,陳康伯延續了宋代江山。

 
舉報收藏 0打賞 0

《智囊全集》

《智囊全集》上智部
卷一 上智部·總序 卷二 上智部·太公 孔子 卷三 上智部·諸葛亮 卷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 卷五 上智部·孔子 卷六 上智部·丙吉 郭進 卷七 上智部·魏元忠 卷八 上智部·範仲淹 卷九 上智部·狄青 卷十 上智部·邵雍 卷十一 上智部·蕭何 任氏 卷十二 上智部·張飛 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卷十四 上智部·衛青 卷十五 上智部·李愬 卷十六 上智部·李泌 卷十七 上智部·白起祠 卷十八 上智部·宋太祖 何真 卷十九 上智部·宋太祖 卷二十 上智部·徐達 卷二十一 上智部·司馬光 卷二十二 上智部·韓琦 卷二十三 上智部·劉大夏 卷二十四 上智部·姚崇 卷二十五 上智部·楊榮 卷二十六 上智部·程顥 卷二十七 上智部·李晟 卷二十八 上智部·呂端 卷二十九 上智部·孫叔敖 卷三十 上智部·郭子儀 卷三十一 上智部·宋真宗 卷三十二 上智部·曹參 卷三十三 上智部·趙普 李沆 陸九淵 卷三十四 上智部·漢光武帝(二) 卷三十五 上智部·龔遂 卷三十六 上智部·文彥博 卷三十七 上智部·張遼 卷三十八 上智部·韓愈 卷三十九 上智部·裴度 卷四十 上智部·郭子儀(二) 卷四十一 上智部·牛弘 卷四十二 上智部·子產 卷四十三 上智部·主父偃 卷四十四 上智部·裴光庭 卷四十五 上智部·陳平 卷四十六 上智部·於謙 卷四十七 上智部·劉大夏 張居正 卷四十八 上智部·賈耽 卷四十九 上智部·呂夷簡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