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經典首页 經典分类 切换频道

食療本草

作者:孟詵年代:唐代3530

食療本草

《食療本草》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集古代食療之大成,與現代營養學的原理相一致,對我國和世界醫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本書共3卷。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孟詵(shēn)撰,張鼎增補改編。約成書於唐開元年間(713~741年)。一般認為此書前身為孟詵《補養方》,張鼎補充89種食療品,又加按語(冠以“案經”,或作“謹按”),編為本書。共載文227條,涉及260種食療品。諸品名下,注明藥性(溫、平、寒、冷),不載其味。正文述功效、禁忌及單方,間或論及形態、修治、產地等。首載菠薐、胡荽、莙薘、鱖魚等食蔬。尤以動物髒器療法與藻菌類食療作用之記載引人注目。所錄食療經驗多切實際,藥物來源廣泛,充分顧及食品毒性宜忌及地區性,為唐代較係統全麵之食療專著。原書早佚,敦煌曾有殘卷出土,近代有輯佚本。
圖書目錄
《食療本草》卷上
卷一 卷上·鹽 卷二 卷上·石燕 卷三 卷上·黃精 卷四 卷上·甘菊〈平〉 卷五 卷上·天門冬 卷六 卷上·地黃〈微寒〉 卷七 卷上·薯蕷(山藥) 卷八 卷上·白蒿〈寒〉 卷九 卷上·決明子〈平〉 卷十 卷上·生薑〈溫〉 卷十一 卷上·蒼耳〈溫〉 卷十二 卷上·葛根 卷十三 卷上·栝蔞(瓜蔞) 卷十四 卷上·燕子(通草)〈平〉 卷十五 卷上·百合〈平〉 卷十六 卷上·艾葉 卷十七 卷上·薊菜(小薊) 卷十八 卷上·惡食(牛蒡) 卷十九 卷上·海藻 卷二十 卷上·昆布 卷二十一 卷上·紫菜 卷二十二 卷上·船底苔 卷二十三 卷上·幹苔 卷二十四 卷上·香(小茴香) 卷二十五 卷上·薺 卷二十六 卷上·醬〈溫〉 卷二十七 卷上·青蒿(草蒿)〈寒〉 卷二十八 卷上·菌子〈寒〉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三十一 卷三十二 卷三十三 卷上·竹(蓄) 卷三十四 卷上·甘蕉 卷三十五 卷上·蛇莓 卷三十六 卷上·苦〈微寒〉 卷三十七 卷上·槐實 卷三十八 卷上·枸杞〈寒〉 卷三十九 卷上·榆莢〈平〉 卷四十 卷上·酸棗〈平〉 卷四十一 卷上·木耳〈寒〉 卷四十二 卷上·桑 卷四十三 卷上·竹 卷四十四 卷上·吳茱萸〈溫〉 卷四十五 卷上·(食茱萸)〈溫〉 卷四十六 卷上·檳榔 卷四十七 卷上·梔子 卷四十八 卷上·蕪荑〈平〉 卷四十九 卷上·茗(茶) 卷五十 卷上·蜀椒·秦椒〈溫〉 卷五十一 卷上·蔓椒 卷五十二 卷上·椿〈溫〉 卷五十三 卷上·樗 卷五十四 卷上·鬱李仁 卷五十五 卷上·胡椒 卷五十六 卷上·橡實 卷五十七 卷上·鼠李〈微寒〉 卷五十八 卷上·枳 卷五十九 卷上·(榧)子〈平〉 卷六十 卷上·藕〈寒〉 卷六十一 卷上·蓮子〈寒〉 卷六十二 卷上·橘〈溫〉 卷六十三 卷上·柚 卷六十四 卷上·橙〈溫〉 卷六十五 卷上·幹棗〈溫〉 卷六十六 卷上·軟棗〈平〉 卷六十七 卷上·蒲桃(葡萄)〈平〉 卷六十八 卷上·栗子 卷六十九 卷上·覆盆子〈平〉 卷七十 卷上·芰實(菱實)〈平〉 卷七十一 卷上·雞頭子(芡實)〈寒〉 卷七十二 卷上·梅實(烏梅) 卷七十三 卷上·木瓜〈溫〉 卷七十四 卷上·楂子〈平〉 卷七十五 卷上·柿〈寒〉 卷七十六 卷上·芋〈平〉 卷七十七 卷上·茨(烏芋、荸薺)〈冷〉 卷七十八 卷上·茨菰(慈姑) 卷七十九 卷上·枇杷〈溫〉 卷八十 卷上·荔枝〈微溫〉 卷八十一 卷上·柑子(乳柑子)〈寒〉 卷八十二 卷上·甘蔗 卷八十三 卷上·石蜜(乳糖)〈寒〉 卷八十四 卷上·沙糖〈寒〉 卷八十五 卷上·桃人(仁)〈溫〉 卷八十六 卷上·櫻桃〈熱〉 卷八十七 卷上·杏〈熱〉 卷八十八 卷上·石榴〈溫〉 卷八十九 卷上·梨〈寒〉 卷九十 卷上·林檎〈溫〉 卷九十一 卷上·李〈平〉 卷九十二 卷上·羊(楊)梅〈溫〉 卷九十三 卷上·胡桃〈平〉 卷九十四 卷上·藤梨(獼猴桃)〈寒〉 卷九十五 卷上·奈 卷九十六 卷上·橄(橄欖)
《食療本草》卷中
卷一 卷中·麝香 卷二 卷中·熊 卷三 卷中·牛 卷四 卷中·牛乳〈寒〉 卷五 卷中·羊 卷六 卷中·羊乳 卷七 卷中·酥〈寒〉 卷八 卷中·酪〈寒〉 卷九 卷中·醍醐〈平〉 卷十 卷中·乳腐 卷十一 卷中·馬 卷十二 卷中·鹿 卷十三 卷中·黃明膠(白膠) 卷十四 卷中·犀角 卷十五 卷中·犬(狗) 卷十六 卷中·(羚)羊 卷十七 卷中·虎 卷十八 卷中·兔 卷十九 卷中·狸 卷二十 卷中·(獐) 卷二十一 卷中·豹 卷二十二 卷中·豬(豚) 卷二十三 卷中·麋 卷二十四 卷中·驢 卷二十五 卷中·狐 卷二十六 卷中·獺 卷二十七 卷中·?? 卷二十八 卷中·野豬 卷二十九 卷三十 卷中·雞 卷三十一 卷中·鵝 卷三十二 卷中·野鴨、鴨 卷三十三 卷中·鷓鴣 卷三十四 卷中·雁 卷三十五 卷中·雀 卷三十六 卷中·山雞、野雞(雉) 卷三十七 卷中·鶉〈溫〉 卷三十八 卷中·鴟 卷三十九 卷中·鴝鵒肉(八哥)〈寒〉 卷四十 卷中·慈鴉 卷四十一 卷中·鴛鴦 卷四十二 卷中·蜜〈微溫〉 卷四十三 卷中·牡蠣 卷四十四 卷中·龜甲〈溫〉 卷四十五 卷中·魁蛤〈寒〉 卷四十六 卷中·鱧魚(蠡魚) 卷四十七 卷中·魚(魚)、(魚) 卷四十八 卷中·鯽魚 卷四十九 卷中·鱔魚(黃鱔) 卷五十 卷中·鯉魚 卷五十一 卷中·鱘魚 卷五十二 卷中·? 卷五十三 卷中·鱉 卷五十四 卷中·蟹 卷五十五 卷中·烏賊魚 卷五十六 卷中·鰻鱺魚 卷五十七 卷中·鼉(魚) 卷五十八 卷中·黿〈微溫〉 卷五十九 卷中·鮫魚〈平〉 卷六十 卷中·白魚 卷六十一 卷中·鱖魚〈平〉 卷六十二 卷中·青魚 卷六十三 卷中·石首魚(黃花魚) 卷六十四 卷中·嘉魚〈微溫〉 卷六十五 卷中·鱸魚〈平〉 卷六十六 卷中·鱟〈平〉 卷六十七 卷中·時魚(鰣魚)〈平〉 卷六十八 卷中·黃賴魚(黃顙魚) 卷六十九 卷中·比目魚〈平〉 卷七十 卷七十一 卷中·魚(河豚) 卷七十二 卷中·魚〈平〉 卷七十三 卷中·黃魚(魚)〈平〉 卷七十四 卷中·魴魚 卷七十五 卷中·牡鼠(鼠) 卷七十六 卷中·蚌(蚌蛤)〈大寒〉 卷七十七 卷中·車螯 卷七十八 卷中·蚶〈溫〉 卷七十九 卷中·蟶 卷八十 卷中·淡菜〈溫〉 卷八十一 卷中·蝦〈平〉 卷八十二 卷中·蚺蛇 卷八十三 卷八十四 卷中·蝮蛇 卷八十五 卷中·田螺〈大寒〉 卷八十六 卷中·海月〈平〉
《食療本草》卷下
卷一 卷下·胡麻 卷二 卷下·白油麻 卷三 卷下·麻(麻子)〈微寒〉 卷四 卷下·飴糖 卷五 卷下·大豆〈平〉 卷六 卷下·薏苡仁〈平〉 卷七 卷下·赤小豆 卷八 卷下·青小豆〈寒〉 卷九 卷下·酒 卷十 卷下·粟米 卷十一 卷下·秫米 卷十二 卷下·麥 卷十三 卷下·粳米〈平〉 卷十四 卷下·青粱米 卷十五 卷下·白粱米 卷十六 卷下·黍米〈寒〉 卷十七 卷下·稷 卷十八 卷下·小麥〈平〉 卷十九 卷下·大麥 卷二十 卷下·蕎麥〈寒〉 卷二十一 卷下·稷 卷二十二 卷下·小麥〈平〉 卷二十三 卷下·大麥 卷二十四 卷下·曲 卷二十五 卷下·蕎麥〈寒〉 卷二十六 卷下·豆(扁豆)〈微寒〉 卷二十七 卷下·豉 卷二十八 卷下·綠豆(綠豆)〈平〉 卷二十九 卷下·白豆 卷三十 卷下·醋(酢酒) 卷三十一 卷下·糯米〈寒〉 卷三十二 卷下·醬 卷三十三 卷下·葵(冬葵)〈冷〉 卷三十四 卷下·莧(莧菜) 卷三十五 卷下·胡荽〈平〉 卷三十六 卷下·邪蒿 卷三十七 卷下·同蒿〈平〉 卷三十八 卷下·羅勒 卷三十九 卷下·石胡荽〈寒〉 卷四十 卷下·蔓菁(蕪菁)〈溫〉 卷四十一 卷下·冬瓜〈寒〉 卷四十二 卷下·濮瓜 卷四十三 卷下·甜瓜〈寒〉 卷四十四 卷下·胡瓜〈寒〉 卷四十五 卷下·(胡瓜) 卷四十六 卷下·越瓜〈寒〉 卷四十七 卷下·芥 卷四十八 卷下·蘿卜(萊菔)〈冷〉 卷四十九 卷下·菘菜〈溫〉 卷五十 卷下·荏子 卷五十一 卷下·龍葵 卷五十二 卷下·苜蓿 卷五十三 卷下·薺 卷五十四 卷下·蕨〈寒〉 卷五十五 卷下·翹搖(小巢菜) 卷五十六 卷下·蓼子(蓼實) 卷五十七 卷下·蔥〈溫〉 卷五十八 卷下·韭 卷五十九 卷下·薤 卷六十 卷下·荊芥(假蘇)〈溫〉 卷六十一 卷下·菜 卷六十二 卷下·紫蘇 卷六十三 卷下·雞蘇(水蘇) 卷六十四 卷下·香(香薷)〈溫〉 卷六十五 卷下·薄荷〈平〉 卷六十六 卷下·秦荻梨 卷六十七 卷下·瓠子〈冷〉 卷六十八 卷下·大蒜(葫)〈熱〉 卷六十九 卷下·小蒜(蒜) 卷七十 卷下·胡蔥〈平〉 卷七十一 卷下·菜? 卷七十二 卷下·水芹〈寒〉 卷七十三 卷下·馬齒莧 卷七十四 卷下·落蘇(茄子)〈平〉 卷七十五 卷下·蘩蔞 卷七十六 卷下·(雞腸草)〈溫〉 卷七十七 卷下·白苣〈寒〉 卷七十八 卷下·落葵 卷七十九 卷下·堇菜 卷八十 卷下·蕺菜(魚腥草)〈溫〉 卷八十一 卷下·馬芹子 卷八十二 卷下·芸苔(油菜) 卷八十三 卷下·雍菜 卷八十四 卷下·菠(菠菜) 卷八十五 卷下·苦 卷八十六 卷下·鹿角菜 卷八十七 卷下·(紅菜頭) 卷八十八 卷下·附餘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溫病條辨
《溫病條辨》,清代吳瑭(鞠通)著(1798年),為溫病通論著作。該書在清代眾多溫病學家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了完全獨立於傷

0评论2023-12-12768

扁鵲心書
《扁鵲心書》,綜合性醫書,3卷。宋代竇材編撰於紹興十六年(1146年)。托名扁鵲所傳,故名。此書以重視經絡和針灸療法為特點。

0评论2023-12-122759

肘後備急方
《肘後備急方》,古代中醫方劑著作。是中國第一部臨床急救手冊。中醫治療學專著。8卷,70篇。原名《肘後救卒方》,簡稱《肘後方

0评论2023-12-12851

飲膳正要
《飲膳正要》為元忽思慧所撰營養學專著,成於元朝天曆三年(公元1330年),全書共三卷。卷一講的是諸般禁忌,聚珍品撰。卷二講的

0评论2023-12-12239

四聖心源
《四聖心源》是清·黃元禦撰寫於1753年的醫書,又名《醫聖心源》。作者將黃帝、岐伯、秦越人、張仲景視為醫中四聖。本書闡發《內

0评论2023-12-121235

藥性歌括四百味
《藥性歌括四百味》是一本闡釋性讀物,是明代醫家龔廷賢所著。每味藥物下分原文、注釋、語譯、按語四個部分。全書以現代語言對每

0评论2023-12-1270

千金方
《千金要方》又稱《備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國古代中醫學經典著作之一,作者孫思邈,共30卷,是綜合性臨床醫著,被譽為

0评论2023-12-122553

《針灸大成》
《針灸大成》針邪秘要 名醫治法(聚英) 瘡毒《原病式》曰:『凡人初覺發背,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用 濕紙復其上,立候之,其紙先乾

0评论2022-06-291877

《奇經八脈考》
《奇經八脈考》,經脈專書,1卷,明·李時珍撰,刊於萬曆六年(1578年)。此書為研究奇經八脈之專論。李氏參考歷代有關文獻,對

0评论2022-06-2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