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年代:明代964   

《封神演義》正文 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

澠池縣五嶽歸天

詩曰:

澠池小縣亦屏商,主將英雄卻異常。吐霧神駒真鮮得,地行妙術更難量。

二王年少因他死,五嶽奇謀為爾亡。惟有智多楊督運,騰挪先殺老萱堂。

話說子牙將所用之符畫完,吩咐軍政官擂鼓,眾將上帳參見。子牙曰:“你眾將俱各領符一道,藏在盔內,或在發中亦可。明日會戰,候他敗走,眾將先趕去,搶了他的白骨旛,然後攻他關隘。”眾將聽畢,領了符命,無不歡喜。次日,子牙大隊而出,遙指關上搦戰。探馬報知,鄧、芮二侯命卞吉出馬。卞吉領令出關,可憐:

丹心枉作千年計,死到臨頭尚不知。

卞吉上馬出關,徑往旛下來,大呼曰:“今日定拿你成功也!”縱馬搖戟,直奔子牙。隻見子牙左右一幹大小將官衝殺過來,把卞吉圍在垓心,鑼鼓齊鳴,喊聲四起,隻殺得煙霧迷空。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殺氣漫漫鎖太華,戈聲響亮亂交加。五關今屬西岐主,萬載名垂讚子牙。

話說卞吉被眾將困在垓心,不能得出,忽然一戟剌中趙丙肩窩,趙丙閃開,卞吉乘空跳出陣來,徑往旛下逃去。周營一幹眾將隨後趕來。卞吉那知暗裏已漏消息,尚自妄想拿人。卞吉複兜回馬,伺候家將拿人,隻見數將趕過旛下,徑殺奔前來。卞吉大驚曰:“此是天喪成湯社稷,如何此寶無靈也!”不敢複戰,隨敗進關來,閉門不出。子牙也不趕他,命諸將先將此旛收了。韋護取了降魔杵,又將雷震子黃金棍取了,掌鼓回營。且說卞吉進關來,見鄧、芮二侯。不知二侯早已自歸周,就要尋事處治卞吉。忽報:“卞吉回見。”行至階下,芮吉曰:“想今日卞將軍擒有幾個周將。”卞吉曰:“今日末將會戰,周營有十數員大將圍裹當中,末將刺中一將,乘空敗走,引入旛下,以便擒拿他幾員;不知何故,他眾將一擁前來,俱往旛下過來。此乃天喪成湯,非末將戰不勝之罪也。”芮吉笑曰:“前日擒三將,此旛就靈驗;今日如何此旛就不準了?”鄧昆曰:“此無他說,卞吉見關內兵微將寡,周兵勢大,此關難以久守,故與周營私通,假輸一陣,使眾將一擁而入,以獻此關耳。幸軍士隨即緊閉,未遂賊計,不然,吾等皆為擄矣。此等逆賊,留之終屬後患。”喝令兩邊刀斧手:“拿下梟首示眾!”可憐!正是:

一點丹心成畫餅,怨魂空逐杜鵑啼。

卞吉不及分辨,被左右拿下,推出帥府,實時斬了首級號令。歐陽淳不知其故,見斬了卞吉,目瞪口呆,心下茫然。鄧、芮二侯謂歐陽淳曰:“卞吉不知天命,故意逗留軍機,理宜斬首。我二人實對將軍說:方今成湯氣數將終,荒淫不道,人心已離,天命不保;天下諸侯久已歸周,隻有此關之隔耳。今關中又無大將,足抵周兵,終是不能拒守。不若我等與將軍將此關獻於周武,共伐無道。正所謂‘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且周營俱是道術之士,我等皆非他的對手。固然我與你俱當死君之難,但無道之君,天下共棄之,你我徒死無益耳。願將軍思之。”歐陽淳大怒,罵曰:“食君之祿,不思報本,反欲獻關,甘心降賊,屈殺卞吉,此真狗彘之不若也!我歐陽淳其首可斷,其身可碎,而此心決不負成湯之恩,甘效辜恩負義之賊也!”鄧、芮二侯大喝曰:“今天下諸侯盡已歸周,難道俱是負成湯之恩者;止不過為獨夫殘虐生民,萬姓塗炭。周武興吊民伐罪之師,汝安得以叛逆目之。真不識天時之匹夫!”歐陽淳大呼曰:“陛下誤用奸邪,反賣國求榮,吾先殺此逆賊,以報君恩!”仗劍來殺鄧、芮二侯。二侯亦仗劍來迎,殺在殿上,雙戰歐陽淳。歐陽淳如何戰得過,被芮吉吼一聲,一劍砍倒歐陽淳,梟了首級。正是:

為國亡身全大節,二侯察理順天心。

話說二侯殺了歐陽淳,監中放出三將。黃飛虎上殿來,見是姨丈鄧昆,二人相會大喜,各訴衷腸。芮吉傳令:“速行開關。”先放三將來大營報信。三將至轅門,軍政官報入中軍,子牙大喜,忙令進帳來。三將至中軍見禮畢,子牙問其詳細,隻見左右報:“鄧昆、芮吉至轅門聽令。”子牙傳令:“令來。”二侯至中軍,子牙迎下座來,二侯下拜,子牙攙住,安慰曰:“今日賢侯歸周,真不失賢臣擇主而仕之智!”二侯曰:“請元帥進關安民。”子牙傳令,催人馬進關。武王亦起駕隨行。大軍就地歡呼,人心大悅。武王來至帥府,查過戶口冊籍;關中人民父老,俱牽羊擔酒,迎迓王師。武王命殿前治宴,管待東征大小眾將,犒賞三軍。住了數日,子牙傳令:“起兵往澠池縣。”好人馬!一路上怎見得,有詩讚之,詩曰:

殺氣迷空千裏長,旌旗招展日無光。層層鐵鉞鋒如雪,對對鋼刀刃似霜。

人勝登山豺虎猛,馬過出水蟒龍剛。澠池此際交兵日:“五嶽”齊遭劍下亡。

話說子牙人馬在路前行,不一日,探馬報曰:“啟元帥:前至澠池縣了,請令定奪。”子牙傳令:“安營。”點炮吶喊。話說澠池縣總兵官張奎聽得周兵來至,忙升帥府坐下。左右有二位先行官,乃是王佐、鄭樁,上廳來見張奎。奎曰:“今日周兵進了五關,與帝都止有一河之隔,幸賴吾在此,尚可支撐。”張奎打點禦敵。

且說薑元帥次日升帳,命將出軍,忽報:“有東伯侯差官下書。”子牙傳令:“令來。”差官至軍前行禮畢,將書呈上。子牙拆書觀看。子牙看書畢,問左右曰:“如今東伯侯薑文煥求借救兵,我這裏必定發兵才是。”傍有黃飛虎答曰:“天下諸侯皆仰望我周,豈有坐視不救之理。元帥當得發兵救援,以安天下諸侯之心。”子牙傳令,問:“誰去取遊魂關走一遭?”傍有金、木二吒欠身曰:“弟子不才,願去取遊魂關。”子牙許之,分一支人馬與二人去了。不表。

且說子牙吩咐:“誰去澠池縣取頭一功?”南宮適應聲願往,領令出營,至城下搦戰。張奎聞報,問左右先行:“誰人出馬?”有王佐願往,領兵開放城門,來至軍前。南宮適大呼曰:“五關皆為周有,止此彈丸之地,何不早獻,以免誅身之禍。”王佐罵曰:“無知匹夫!你等叛逆不道,罪惡貫盈,今日自來送死也!”縱馬舞刀來取。南宮適手中刀拍麵交還。戰有二三十回合,被南宮適手起刀落,早把王佐揮為兩段。南宮適得勝回營報功,子牙大喜。隻見報馬報進城來。張奎聞報,王佐失機,心下十分不快。次日,又報:“周將黃飛虎搦戰。”鄭樁出馬,與黃飛虎大戰二十合,被黃飛虎一槍刺於馬下,梟了首級回營。子牙大喜。話說張奎又見鄭樁失利,著實煩惱。子牙見連日斬他二將,命左右軍士一齊攻城。眾將率領軍士,放炮吶喊,前來攻城。

城上士卒來報張奎,張奎在後廳聞報,與夫人高蘭英商議:“如今孤城難守,連折二將,如之奈何?”高蘭英曰:“將軍有此道術,況且又有坐騎可以成功,何懼賊兵哉?”奎曰:“夫人不知,五關之內多少英雄,俱不能阻逆,一旦至此,天意可知。今主上猶荒淫如故,為臣豈能安於枕席。”夫妻正議,又報:“周兵攻城甚急。”張奎實時上馬提刀,夫人掠陣;開放城門,一騎當先。隻見子牙門下眾將左右分開,張奎大呼曰:“薑元帥慢來!”子牙上前曰:“張將軍,你可知天意?速速早降,不失封侯之位;若自執迷不悟,與五關為例。”張奎笑曰:“你逆天罔上,徼幸至此,量你今日死無葬身之地矣。”子牙笑曰:“天時人事,不問可知,隻足下迷而不悟耳。此去朝歌不過數百裏,一河之隔,四麵八方,天下諸侯雲集,諒你區區彈丸之地,投鞭可實,何敢抗吾師哉!此正所謂大廈將傾,一木安能支撐,徒自取滅亡耳!”張奎大怒,催開馬,使手中刀,飛來直取子牙,後麵姬叔明、姬叔升二殿下走馬大呼:“少衝吾陣!”兩條槍急架忙迎。好張奎!使開刀力戰二將。有詩為證:

臂膊掄開好用兵,空中各自下無情。吹毛利刃分先後,刺骨尖鋒定死生。

惡戰止圖麟閣姓,苦爭隻為史篇名。張奎刀法真無比,到處成功定太平。

話說姬叔明等二將見戰張奎不下,二位殿下掩一槍,詐敗而走,指望回馬槍挑張奎;不知張奎的坐騎甚奇,名為“獨角烏煙獸”,其快如神。張奎讓二將去有三四射之地,他把馬上角一拍,那馬如一陣烏煙,似飛雲掣電而來。姬叔明聽得有人追趕,以為得計時,不意張奎已至後麵,措手不及,被張奎一刀揮於馬下。姬叔升見其兄落馬,及至回馬,又被張奎順手一刀,也是兩段。可憐金枝玉葉,一旦遭殃!子牙大驚,急鳴金收兵。張奎也掌鼓進城。子牙見折了二位殿下,收軍回營心下不樂。武王聞知喪了二弟,掩麵而哭,進後營去了。張奎連斬二將,心中甚喜。夫妻二人商議,具表進朝歌。不題。

且言子牙悶坐帳上,謂諸將曰:“料澠池不過一小縣,反傷了二位殿下!”隻見眾將齊說:“張奎的馬有些奇異,其快如風,故此二位殿下措手不及,以致喪身。”眾將正猜疑時,忽報:“北伯侯崇黑虎至轅門求見。”子牙傳令:“請來。”崇黑虎同文聘、崔英、蔣雄上帳來,參謁子牙。子牙忙下帳,迎接上帳,各敘禮畢,子牙曰:“君侯兵至孟津幾時了?”黑虎曰:“不才自起兵取了陳塘關,人馬已至孟津劄營數月矣。今聞元帥大兵至此,特來大營奉謁,願元帥早會諸侯,共伐無道。”子牙大喜。有武成王與崇黑虎相見,感謝黑虎曰:“昔日蒙君侯相助,擒斬高繼能,此德尚未圖報,時刻不敢有忘,銘刻五內。”彼此遜謝畢。子牙吩咐營中治酒,管待崇黑虎等。正是:

死生有數天生定:“五嶽”相逢絕澠池。

當日酒散。次日,子牙升帳,眾將參謁。忽報:“張奎搦戰。”哨馬報入中軍,子牙問:“今日誰人戰張奎走一遭?”崇黑虎曰:“末將今日來至,當得效勞。”隻見文聘、崔英、蔣雄三人也要同去。子牙大喜。四將同出大營,領本部人馬擺開,崇黑虎催開了金睛獸,舉雙板斧,飛臨陣前,大呼曰:“張奎!天兵已至,何不早降,尚敢逆天,自取滅亡哉!”張奎大怒,罵曰:“無義匹夫!你乃是弒兄圖位,天下不仁之賊,焉敢口出大言!”催開馬,使手中刀飛來直取。崇黑虎舉雙斧,急架忙迎。文聘大怒,發馬搖叉,衝殺過來。崔英八楞錘一似流星;蔣雄的抓絨繩飛起;一齊上前,把張奎裹在當中。卻說子牙在帳上見黃飛虎站立在傍,子牙曰:“黃將軍,崇侯今日會戰,你可去掠陣助他,也不負昔日崇侯曾為將軍郎君報仇。”黃飛虎領令出營,見四將與張奎大戰;黃飛虎自思:“吾在此掠陣,不見我之情分,不若走騎成功,何不為美。”黃飛虎將五色神牛催開,大呼曰:“崇君侯,吾來也!”此正是“五嶽逢七殺”,大抵天數已定,畢竟難逃。隻見五將裹住張奎,這場大戰。怎見得,有讚為證:

隻殺得愁雲慘淡,旭日昏塵,征夫馬上抖精神。號帶飄揚,千條瑞彩滿空飛;劍戟參差,三冬白雪漫陣舞。崇黑虎雙板斧紛紜上下;文聘的托天叉左右交加;崔英的八楞錘如流星蕩漾;蔣雄的五爪抓似蒺藜飛揚;黃飛虎長槍如大蟒出穴;好張奎,敵五將,似猛虎翻騰。刀架斧,斧劈刀,叮當響喨;叉迎刃,刀架叉,有叱吒之聲;錘打刀,刀架錘,不離其身;抓分頂,刀掠處,全憑心力;槍刺來,刀隔架,純是精神。五員將鞍鞽上各施巧妙,隻殺得刮地寒風聲拉雜,蕩起征塵飛鎧甲,澠池城下立功勳,數定“五嶽”逢“七殺”。

話說五將把張奎圍在垓心,戰有三四十回合,未分勝負。崇黑虎暗思:“既來立功,又何必與他戀戰。”把坐下金睛獸一兜,跳出圈子,詐敗就走,好放神鷹。四將知機,也便撥馬跟黑虎敗走。他不知張奎坐騎其快如風,──也是“五嶽”命該如此,──隻見張奎等五將去有三二箭之地,把馬頂上角一拍,一陣烏煙,實時在文聘背後,手起一刀,把文聘揮於馬下。崇黑虎急用手去揭葫蓋,已是不及,早被張奎一刀砍為兩段。崔英勒回馬來時,張奎使開刀又戰三將。忽然桃花馬走,一員女將將用兩口日月刀,飛出陣來,乃是高蘭英來助張奎。這婦人取出個紅葫蘆來,祭出四十九根太陽金針,射住三將眼目,觀看不明,早被張奎連斬三將下馬。可憐五將一陣而亡!有詩為證,詩曰:

五將東征會澠池,時逢“七殺”數應奇。忠肝化碧猶啼血,義膽成灰永不移。千古英風垂泰嶽,萬年禋祀祝嵩屍。五方帝位多隆寵,報國孤忠史冊垂。

話說張奎連誅五將,哨馬報與子牙,子牙大驚:“如何就誅了五將?”掠陣官備言張奎的馬有些利害,故此五將俱措手不及,以致失利。子牙見折了黃飛虎,著實傷悼。正尋思之間,忽報:“楊戩催糧至轅門等令。”子牙傳令:“令來。”至中軍,參謁畢,稟曰:“弟子督糧已進五關,今願繳督糧印,隨軍征伐立功。”子牙曰:“此時將會孟津,也要你等在中軍協助。”楊戩立在一傍,聽得武成王黃將軍已死,楊戩歎曰:“黃氏一門忠烈,父子捐軀,以為王室,不過留清芬於簡編耳!”又問:“張奎有何本領,先行為何不去會他?”哪吒曰:“崇君侯意欲見功,不才先要讓他,豈好占越,不意俱遭其害。”正言間,隻見左右來報:“張奎搦戰。”有黃飛彪願為長兄報仇,子牙許之,楊戩掠陣。黃飛彪出營,見張奎也不答話,挺槍直取。張奎的刀急架忙迎。兩馬相交,一場大戰,約有二三十合。黃飛彪急於為兄報仇,其力量非張奎對手,槍法漸亂,被張奎一刀揮於馬下。楊戩掠陣,見張奎把黃飛彪斬於馬下,又見他的馬頂上有角,就知此馬有些原故:“待吾除之!”楊戩縱馬搖刀,大呼曰:“張奎休走!吾來也!”張奎問曰:“你是何人,也自來取死?”楊戩答曰:“你這匹夫,屢以邪術壞吾諸將,吾特來拿你,碎屍萬段,以泄眾將之恨!”舉三尖刀劈麵砍來。張奎手中刀急架相還。二馬相交,雙刀並舉。怎見得一場大戰,有讚為證,讚曰:

二將棋逢敵手,陣前各逞豪強。翻來覆去豈尋常,真似一對虎狼形狀。這一個會騰挪變化;那一個會攪海翻江。刀來刀架兩無妨,兩個將軍一樣。

話說張奎與楊戩大戰,有三四十回合,楊戩故意賣個破綻,被張奎撞個滿懷,伸出手抓住楊戩腰帶,拎過鞍鞽。正是:

張奎今日擒楊戩,眼見喪了黑煙駒。

張奎活捉了楊戩,掌鼓進縣,升廳坐下,令:“將周將推來!”左右將楊戩擁至廳前,楊戩站立。張奎大喝曰:“既被吾擒,為何不跪?”楊戩曰:“無知匹夫!我與你既為敵國,今日被擒,有死而已,何必多言!”張奎大怒,命左右:“推去斬首號令!”隻見左右將楊戩斬訖,持首級號令。張奎方欲坐下,不一時,隻見管馬的來報:“啟老爺得知:禍事不小!”張奎大驚:“甚麼禍事?”管馬的曰:“老爺的馬好好的吊下頭來。”張奎聽得此言,不覺失色,頓足曰:“吾成大功,全仗此烏煙獸,豈知今日無故吊下頭來!”正在廳上急得三屍神暴跳,七竅內煙生,忽報:“方才被擒的周將又來搦戰。”張奎頓然醒悟:“吾中了此賊奸計!”隨即換馬,提刀在手,複出城來;一見楊戩,大罵:“逆賊擅壞吾龍駒,氣殺我也!怎肯幹休?”楊戩笑曰:“你仗此馬傷吾周將,我先殺此馬,然後再殺你的驢頭!”張奎切齒大罵曰:“不要走!吃吾一刀!”使開手中刀來取。楊戩的刀急架相迎。又戰二十合,楊戩又賣個破綻,被張奎又抓住腰內絲絛,輕輕拎將過去,二次擒來。張奎大怒曰:“這番看你怎能脫去!”正是:

張奎二次擒楊戩,隻恐萱堂血染衣。

張奎捉了楊戩進城,坐在廳上。忽報,後邊夫人高蘭英來至麵前,因問其故?張奎長籲歎曰:“夫人,我為官多年,得許大功勞,全仗此烏煙獸;今日周將楊戩用邪術壞吾龍駒,這次又被我擒來,還是將何法治之?”夫人曰:“推來我看。”傳令:“將楊戩推來。”少時,推至廳前,高蘭英一見,笑曰:“吾自有處治。將烏雞黑犬血取來,再用尿糞和勻,先穿起他的琵琶骨,將血澆在他的頭上,又用符印鎮住,然後斬之。”張奎如法製度。夫妻二人齊出府前,看左右一一如此施行。高蘭英用符印畢,先將血糞往楊戩頭上澆,手起一刀,將首級砍落在地,夫妻大喜,方才進府來到廳前,忽聽得後邊丫環飛報出廳來,哭稟曰:“啟老爺,夫人:不好了!老太太正在香房,不知那裏穢汙血糞把太太澆了一頭,隨即就吊下頭來,真是異事驚人!”張奎大叫曰:“又中了楊戩妖術!”放聲大哭,如醉如癡一般。自思:“老母養育之恩未報,今因為國,反將吾母喪命,真個痛殺我也!”忙取棺槨收殮。不表。

且說楊戩徑進中軍,來見子牙,備言:“……先斬其馬,後殺其母,先惑亂其心,然後擒張奎不難矣。”子牙大喜曰:“此皆是你不世之功。”且說張奎思報母仇,上馬提刀,來周營搦戰。不知凶吉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正文
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 第二回 冀州侯蘇護反商 第三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 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 第五回 雲中子進劍除妖 第六回 紂王無道造炮烙 第七回 費仲計廢薑皇後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第九回 商容九間殿死節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一回 羑裏城囚西伯侯 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 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 第十五回 昆侖山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 第十七回 蘇坦己置造蠆盆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 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費尤 第二十一回 文王誇官逃五關 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 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 第二十五回 蘇妲己請妖赴宴 第二十六回 妲己設計害比幹 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二十九回 斬侯虎文王托孤 第三十回 周紀激反武成王 第三十一回 聞太師驅兵追襲 第三十二回 黃天化潼關會父 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 第三十四回 飛虎歸周見子牙 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 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 第三十七回 薑子牙一上昆侖 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 第三十九回 薑子牙冰凍岐山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 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 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 第四十三回 聞太師西岐大戰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遊昆侖山 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 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 第四十七回 公明輔佐聞太師 第四十八回 陸壓獻計射公明 第四十九回 王失陷紅沙陣 第五十回 三姑計擺黃河陣 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營破聞仲 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 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 第五十四回 土行孫立功顯耀 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伏西岐 第五十六回 子牙設計收九公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 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呂嶽 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將 第六十回 馬元下山助殷洪 第六十一回 太極圖殷洪絕命 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 第六十四回 羅宣火焚西岐城 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鋤 第六十六回 洪錦西岐城大戰 第六十七回 薑子牙金台拜將 第六十八回 首陽山夷齊阻兵 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雞嶺 第七十回 準提道人收孔宣 第七十一回 薑子牙三路分兵 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 第七十三回 青龍關飛虎折兵 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將顯神通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 第七十六回 鄭倫捉將取汜水 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氣化三清 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 第七十九回 穿雲關四將被擒 第八十回 楊任下山破瘟司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關遇痘神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會萬仙陣 第八十三回 三大師收獅象犼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 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 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 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 第八十九回 紂王敲骨剖孕婦 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鄔文化 第九十二回 楊戩哪吒收七怪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遊魂關 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 第九十六回 子牙發柬擒妲己 第九十七回 摘星樓紂王自焚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 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鬱壘 第九十九回 薑子牙歸國封神 第一百回 武王封列國諸侯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