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年代:明代964   

《封神演義》正文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姬伯燕山收雷震

詩曰:

燕山此際瑞煙籠,雷起東南助曉風。霹靂聲中驚蝶夢,電光影裏發塵蒙。

三分有二開岐業,百子名全應鎬酆。卜世卜年龍虎將,興周滅紂建奇功。

話說眾官見商容撞死,紂王大怒,俱未及言語。隻見大夫趙啟見商容皓首死於非命,又命拋屍,心下甚是不平,不覺豎目揚眉,忍納不住,大叫出班:“臣趙啟不敢有負先王,今日殿前以死報國,得與商丞相同遊地下足矣。”指紂王罵曰:“無道昏君!絕首相,退忠良,諸侯失望;寵妲己,信讒佞,社稷摧頹。我且曆數昏君的積惡:皇後遭枉酷死,自立妲己為正宮;追殺太子,使無蹤跡;國無根本,不久坵墟。昏君,昏君!你不義誅妻,不慈殺子,不道治國,不德殺大臣,不明近邪佞,不正貪酒色,不智立三綱,不恥敗五常。昏君!人倫道德,一字全無,枉為人君,空禪帝座,有辱成湯,死有餘愧!”紂王大怒,切齒拍案大罵:“匹夫焉敢侮君罵主!”傳旨:“將這逆賊速拿炮烙!”趙啟曰:“吾死不足惜,止留忠孝於人間,豈似你這昏君,斷送江山,汙名萬載!”紂王氣衝牛鬥。兩邊將炮烙燒紅,把趙啟剝去冠冕,將鐵索裹身,隻烙的筋斷皮焦,骨化煙飛,九間殿煙飛人臭,眾官員鉗口傷情。紂王看此慘刑,其心方遂,傳旨駕回。有詩為證,詩曰:

炮烙當庭設,火威乘勢熱。四肢未抱時,一炬先摧烈。

須臾化骨筋,頃刻成膏血。要知紂山河,隨此煙燼滅。

九間殿又炮烙大臣,百官膽顫魂飛。不表。

且說紂王回宮,妲己接見。紂王攜手相攙,並坐龍墩之上。王曰:“今日商容撞死,趙啟炮烙,朕被這兩個匹夫辱罵不堪。這樣慘刑,百官俱還不怕,畢竟還再想奇法,治此倔強之輩。”妲己對曰:“容妾再想。”王曰:“美人大位已定,朝內百官也不敢諫阻,朕所慮東伯侯薑桓楚,知他女兒慘死,領兵反叛,構引諸侯,殺至朝歌;聞仲北海未回,如之奈何?”妲己曰:“妾乃女流,聞見有限,望陛下急召費仲商議,必有奇謀,可安天下。”王曰:“禦妻之言有理。”即傳旨:“宣費仲。”不一時,費仲至宮拜見。紂王曰:“薑後已亡,朕恐薑桓楚聞知,領兵反亂,東方恐不得安寧。卿有何策可定太平?”費仲跪而奏曰:“薑後已亡,殿下又失,商容撞死,趙啟炮烙,文武各有怨言,隻恐內傳音信,構惹薑桓楚兵來,必生禍亂。陛下不若暗傳四道旨意,把四鎮大諸侯誆進都城,梟首號令,斬草除根。那八百鎮諸侯知四臣已故,如蛟龍失首,猛虎無牙,斷不敢猖獗。天下可保安寧。不知聖意如何?”紂王聞言大悅:“卿真乃蓋世奇才,果有安邦之策,不負蘇皇後之所薦。”費仲退出宮中,紂王暗發詔旨四道,點四員使命官,往四處去,詔薑桓楚、鄂崇禹、姬昌、崇侯虎。不題。

且說那一員官徑往西岐前來,一路上風塵滾滾,芳草淒淒,穿州過府,旅店村莊,真是朝登紫陌,暮踏紅塵。不一日,過了西岐山七十裏,進了都城。使命觀看城內光景:民豐物阜,市井安閑,做買做賣,和容悅色,來往行人,謙讓尊卑。使命歎曰:“聞道姬伯仁德,果然風景雍和,真是唐虞之世。”使命至金庭館驛下馬。次日,西伯侯姬昌設殿,聚文武講論治國安民之道。端門官報道:“旨意下。”姬伯帶領文武,接天子旨。使命到殿,跪聽開讀:

“詔曰:北海猖獗,大肆凶頑,生民塗炭,文武莫知所措,朕甚憂心。內無輔弼,外欠協同,特詔爾四大諸侯至朝,共襄國政,戡定禍亂。詔書到日,爾西伯侯姬昌速赴都城,以慰朕綣懷,毋得羈遲,致朕佇望。俟功成之日,進爵加封,廣開茅土。謹欽來命,朕不食言。汝其欽哉!特詔。”

姬昌拜詔畢,設筵款待天使。次日整備金銀表禮,賫送天使。姬昌曰:“天使大人,隻在朝歌會齊;姬昌收拾就行。”使命官謝畢姬昌去了。不題。

且言姬昌坐端明殿,對上大夫散宜生曰:“孤此去,內事托與大夫,外事托與南宮適、辛甲諸人。”宣兒伯邑考至,吩咐曰:“昨日天使宣召,我起一易課,此去多凶少吉,縱不致損身,該有七年大難。你在西岐,須是守法,不可改於國政,一循舊章;弟兄和睦,君臣相安,毋得任一己之私,便一身之好。凡有作為,惟老成是謀。西岐之民,無妻者給與金錢而娶;貧而愆期未嫁者,給與金銀而嫁;孤寒無依者,當月給口糧,毋使欠缺。待孤七載之後災滿,自然榮歸。你切不可差人來接我。此是至囑至囑,不可有忘!”伯邑考聽父此言,跪而言曰:“父王既有七載之難,子當代往,父王不可親去。”姬昌曰:“我兒,君子見難,豈不知回避?但天數已定,斷不可逃,徒自多事。你等專心守父囑諸言,即是大孝,何必乃爾。”姬昌退至後宮,來見母親太薑,行禮畢。太薑曰:“我兒,為母與你演先天數,你有七年災難。”姬昌跪下答曰:“今日天子詔至,孩兒隨演先天數,內有不祥,七載罪愆,不能絕命。方才內事外事,俱托文武,國政付子伯邑考。孩兒特進宮來辭別母親,明日欲往朝歌。”太薑曰:“我兒此去,百事斟酌,不可造次。”姬昌曰:“謹如母訓。”隨出內宮與元妃太姬作別。──西伯侯有四乳,二十四妃,生九十九子,長曰伯邑考,次子姬發即武王天子也。周有三母,乃昌之母太薑,昌之元妃太姬,武王之元配太姙,故周有三母,俱是大賢聖母。姬昌次日打點往朝歌,匆匆行色,帶領從人五十名。隻見合朝文武:上大夫散宜生,大將軍南宮適,毛公遂、周公旦、召公奭、畢公、榮公、辛甲、辛免、太顛、閎夭──四賢、八俊,與世子伯邑考、姬發,領眾軍民人等,至十裏長亭餞別,擺九龍侍席,百官與世子把盞。姬昌曰:“今與諸卿一別,七載之後,君臣有會矣。”姬昌以手拍邑考曰:“我兒,隻你弟兄和睦,孤亦無慮。”飲罷數盞,姬昌上馬。父子君臣,灑淚而別。

西伯那一日上路,走七十餘裏,過了岐山。一路行來,夜住曉行,也非一日。那一日行至燕山,姬伯在馬上曰:“叫左右看前麵可有村舍茂林,可以避雨,咫尺間必有大雨來了。”跟隨人正議論曰:“青天朗朗,雲翳俱無,赤日流光,雨從何來?……”說話未了,隻見雲霧齊生。姬昌打馬,叫速進茂林避雨。眾人方進得林來,但見好雨:

雲生東南,霧起西北。霎時間風狂生冷氣,須臾內雨氣可侵人。初起時微微細,次後來密密層層。滋禾潤稼,花枝上斜掛玉玲瓏;壯地肥田,草梢尖亂滴珍珠滾。高山翻下千重浪,低凹平添白練水。遍地草澆鴨頂綠,滿山石洗佛頭青。推塌錦江花四海,好雨,扳倒天河往下傾。

話說姬昌在茂林避雨,隻見滂沱大雨,一似飄潑盆傾,下有半個時辰。姬伯吩咐眾人:“仔細些,雷來了!”跟隨眾人大家說:“老爺吩咐,雷來了,仔細些!”話猶未了,一聲響喨,霹靂交加,震動山河大地,崩倒華嶽高山。眾人大驚失色,都擠緊在一處。須臾雲散雨收,日色當空,眾人方出得林子來。姬昌在馬上渾身雨濕,歎曰:“雷過生光,將星出現。左右的,與我把將星尋來!”眾人冷笑不止:“將星是誰?那裏去找尋?”然而不敢違命,隻得四下裏尋覓。眾人正尋之間,隻聽得古墓旁邊,像一孩子哭泣聲響。眾人向前一看,果是個孩子。眾人曰:“想此古墓,焉得有這孩兒?必然古怪,想是將星。就將這嬰孩抱來獻與千歲看,何如?”眾人果將這孩兒抱來,遞與姬伯。姬伯看見好個孩子,麵如桃蕊,眼有光華。姬昌大喜,想:“我該有百子,今止有九十九子,適才之數,該得此兒,正成百子之兆,真是美事。”命左右:“將此兒送往前村權養,待孤七載回來,帶往西岐;久後此子福分不淺。”姬昌縱馬前行,登山過嶺,趕過燕山。往前正走,不過一二十裏,隻見一道人,豐姿清秀,相貌稀奇,道家風味異常,寬袍大袖,那道人有飄然出世之表,向馬前打稽首曰:“君侯,貧道稽首了。”姬昌慌忙下馬答禮,言曰:“不才姬昌失禮了。請出道者為何到此?那座名山?甚麼洞府?今見不才有何見諭?願聞其詳。”那道人答曰:“貧道是終南山玉柱洞煉氣士雲中子是也。方才雨過雷鳴,將星出現。貧道不辭千裏而來,尋訪將星。今睹尊顏,貧道幸甚。”姬昌聽罷,命左右抱過此子付與道人。道人接過看曰:“將星,你這時候才出現!”雲中子曰:“賢侯,貧道今將此兒帶上終南,以為徒弟;俟賢侯回日,奉與賢侯。不知賢侯意下如何?”昌曰:“道者帶去不妨,隻是久後相會,以何名為證?”道人曰:“雷過現身,後會時以‘雷震’為名便了。”昌曰:“不才領教,請了。”雲中子抱雷震子回終南山而去。──若要相會,七年後姬伯有難,雷震子下山重會。此是後話,表過不題。

且說姬昌一路無詞,進五關,過澠池縣,渡黃河,過孟津,連朝歌,來至金庭館驛。館驛中先到了三路諸侯:東伯侯薑桓楚、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三位諸侯在驛中飲酒,左右來報:“姬伯侯到了。”三位迎接。薑桓楚曰:“姬賢伯為何來遲?”昌曰:“因路遠羈縻,故此來遲,得罪了。”四位行禮已畢,複添一席,傳杯歡飲。酒行數巡,姬昌問曰:“三位賢伯,天子何事緊急,詔我四臣到此?我想有甚麼大事情,都城內有武成王黃飛虎,是天子楝梁,治國有方;亞相比幹,能調和鼎鼐,治民有法,有幹何事,宣詔我等。”四人飲酒半酣,隻見南伯侯鄂崇禹平時知道崇侯虎會夤緣鑽刺,結黨費仲、尤渾,蠹惑聖聰,廣施土木,勞民傷財,那肯為國為民,隻知賄賂於己,此時酒已多了,偶然想起從前事來,鄂崇禹乃曰:“薑賢伯,姬賢伯,不才有一言奉啟崇賢伯。”崇侯虎笑容答曰:“賢伯有甚事見教?不才敢不領命?”鄂崇禹曰:“天下諸侯首領是我等四人,聞賢伯過惡多端,全無大臣體麵,剝民利己,專與費仲、尤渾往來。督功監造摘星樓,聞得你三丁抽二,有錢者買閑在家,無錢者重役苦累,你受私愛財,苦殺萬民,自專殺伐,狐假虎威,行似豺狼,心如餓虎,朝歌城內軍民人等,不敢正視,千門切齒,萬戶銜冤。賢伯,常言道得好:‘禍由惡作,福自德生。’從此改過,切不可為!”就把崇侯虎說得滿目煙生,口內火出,大叫道:“鄂崇禹!你出言狂妄。我和你俱是一樣大臣,你為何席前這等淩辱我!你有何能,敢當麵以誣言汙蔑我!”──看官,崇侯虎倚費仲、尤渾內裏有人,就酒席上要與鄂崇禹相爭起來。隻見姬昌指侯虎曰:“崇賢伯,鄂賢伯勸你俱是好言,你怎這等橫暴!難道我等在此,你好毀打鄂賢伯!若鄂賢伯這番言語,也不過是愛公忠告之道。若有此事,痛加改過;若無此事,更自加勉;則鄂伯之言句句良言,語語金石。今公不知自責,反怪直諫,非禮也。”崇侯虎聽姬昌之言,不敢動手。不提防被鄂崇禹一酒壺,劈麵打來,正打侯虎臉上。侯虎探身來抓鄂崇禹,又被薑桓楚架開,大喝曰:“大臣廝打,體麵何存!崇賢伯,夜深了,你睡罷。”侯虎忍氣吞聲,自去睡了。有詩曰:

館舍傳杯論短長,奸臣設計害忠良。刀兵自此紛紛起,播亂朝歌萬姓殃。

且言三位諸侯,久不曾會,重整一席,三人共飲。將至二鼓時分,內中有一驛卒,見三位大臣飲酒,點頭歎曰:“千歲,千歲!你們今夜傳杯歡會飲,隻怕明日鮮紅染市曹!”更深夜靜,人言甚是明白。姬昌明明聽見這樣言語,便問:“甚麼人說話?叫過來。”左右侍酒人等,俱在兩傍,隻得俱過來,齊齊跪倒。姬伯問曰:“方才誰言‘今夜傳杯歡會飲,明日鮮紅染市曹’?”眾人答曰:“不曾說此言語。”隻見薑、鄂二侯也不曾聽見。姬伯曰:“句句分明,怎言不曾說?”叫家將進來:“拿出去,都斬了!”驛卒聽得,誰肯將身替死!隻得擠出這人。眾人齊叫:“千歲爺,不幹小人事,是姚福親口說出。”姬伯聽罷,叫:“住了。”眾人起去,喚姚福問曰:“你為何出此言語?實說有賞,假誑有罪。”姚福道:“‘是非隻為多開口’,千歲爺在上,這一件是機密事。小的是使命官家下的人,因薑皇後屈死西宮,二殿下大風刮去,天子信妲己娘娘暗傳聖旨,宣四位大臣明日早朝,不分皂白,一概斬首,今夜小人不忍,不覺說出此言。”薑桓楚聽罷,忙問曰:“薑娘娘為何屈死西宮?”姚福話已露了,收不住言語,隻得從頭訴說:“紂王無道,殺子誅妻,自立妲己為正宮……”細細訴說一遍。薑皇後乃桓楚之女,女死,心下如何不痛!身似刀碎,意如油煎,大叫一聲,跌倒在地。姬昌命人扶起。桓楚痛哭曰:“我兒剜目,炮烙雙手,自古及今,那有此事!”姬伯勸曰:“皇後受屈,殿下無蹤,人死不能複生。今夜我等各具奏章,明早見君,犯顏力諫,必分清白,以正人倫。”桓楚哭而言曰:“薑門不幸,怎敢動勞列位賢伯上言。我薑桓楚獨自麵君,辨明冤枉。”姬昌曰:“賢伯另是一本,我三人各具本章。”薑桓楚雨淚千行,一夜修本。不題。

且說奸臣費仲知道四位大臣在館驛住,奸臣費仲暗進偏殿見紂王,具言四路諸侯俱到了。紂王大喜。──“明日升殿,四侯必有奏章,上言阻諫。臣啟陛下,明日但四侯上本,陛下不必看本,不分皂白,傳旨拿出午門梟首,此為上策。”王曰:“卿言甚善。”費仲辭王歸宅,一宿晚景已過。次日,早朝升殿,聚積兩班文武。午門官啟駕:“四鎮諸侯候旨。”王曰:“宣來。”隻見四侯伯聽詔,即至殿前。東伯侯薑桓楚等,高擎牙笏,進禮稱臣畢。薑桓楚將本章呈上,亞相比幹接本。紂王曰:“薑桓楚,你知罪麼?”桓楚奏曰:“臣鎮東魯,肅嚴邊庭,奉法守公,自盡臣節,有何罪可知。陛下聽讒寵色,不念元配,痛加慘刑,誅子滅倫,自絕宗嗣。信妖妃,陰謀忌妒;聽佞臣,炮烙忠良。臣既受先王重恩,今睹天顏,不避斧鉞,直言冒奏,實君負微臣,臣無負於君。望乞見憐,辨明冤枉。生者幸甚,死者幸甚!”紂王大怒,罵曰:“老逆賊!命女弒君,忍心篡位,罪惡如山,今反飾辭強辯,希圖漏網。”命武士:“拏出午門,碎醢其屍,以正國法!”金瓜武士將薑桓楚剝去冠冕,繩纏索綁。薑桓楚罵不絕口。不由分說,推出午門。隻見西伯侯姬昌、南伯侯鄂崇禹、北伯侯崇侯虎出班稱臣:“陛下,臣等俱有本章。薑桓楚真心為國,並無謀篡情由,望乞詳察。”紂王安心要殺四鎮諸侯,將姬昌等本章放於龍案之上。不知姬昌等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正文
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 第二回 冀州侯蘇護反商 第三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 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 第五回 雲中子進劍除妖 第六回 紂王無道造炮烙 第七回 費仲計廢薑皇後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第九回 商容九間殿死節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一回 羑裏城囚西伯侯 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 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 第十五回 昆侖山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 第十七回 蘇坦己置造蠆盆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 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費尤 第二十一回 文王誇官逃五關 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 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 第二十五回 蘇妲己請妖赴宴 第二十六回 妲己設計害比幹 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二十九回 斬侯虎文王托孤 第三十回 周紀激反武成王 第三十一回 聞太師驅兵追襲 第三十二回 黃天化潼關會父 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 第三十四回 飛虎歸周見子牙 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 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 第三十七回 薑子牙一上昆侖 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 第三十九回 薑子牙冰凍岐山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 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 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 第四十三回 聞太師西岐大戰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遊昆侖山 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 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 第四十七回 公明輔佐聞太師 第四十八回 陸壓獻計射公明 第四十九回 王失陷紅沙陣 第五十回 三姑計擺黃河陣 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營破聞仲 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 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 第五十四回 土行孫立功顯耀 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伏西岐 第五十六回 子牙設計收九公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 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呂嶽 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將 第六十回 馬元下山助殷洪 第六十一回 太極圖殷洪絕命 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 第六十四回 羅宣火焚西岐城 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鋤 第六十六回 洪錦西岐城大戰 第六十七回 薑子牙金台拜將 第六十八回 首陽山夷齊阻兵 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雞嶺 第七十回 準提道人收孔宣 第七十一回 薑子牙三路分兵 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 第七十三回 青龍關飛虎折兵 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將顯神通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 第七十六回 鄭倫捉將取汜水 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氣化三清 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 第七十九回 穿雲關四將被擒 第八十回 楊任下山破瘟司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關遇痘神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會萬仙陣 第八十三回 三大師收獅象犼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 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 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 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 第八十九回 紂王敲骨剖孕婦 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鄔文化 第九十二回 楊戩哪吒收七怪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遊魂關 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 第九十六回 子牙發柬擒妲己 第九十七回 摘星樓紂王自焚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 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鬱壘 第九十九回 薑子牙歸國封神 第一百回 武王封列國諸侯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