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 年代:明代964   

《封神演義》正文 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

張山李錦伐西岐

詩曰:

搶攘兵戈日不寧,生民塗炭自零星。甘驅蒼赤填溝壑,忍令脂膏實羽翎。戰士有心勤國主,彼蒼無意固皇扃。隻因大劫人多難,致使西岐殺戮腥。

話說差官一路無詞,來到朝歌域,至館驛中歇下。次日,進午門,至文書房。那日是中大夫方景春看本,忽然接著看時,見蘇護已降岐周,方景春點首罵曰:“老匹天!一門盡受天子寵眷,不思報本,今日反降叛逆,真狗彘之不若!”遂抱本入內庭,問侍禦官曰:“天子在何處?”左右侍禦對曰:“在摘星樓。”方景春竟至樓下候旨。左右啟上天子。紂王聞奏,宣上樓,朝賀畢,王曰:“大夫有何奏章?”方景春奏曰:“汜水關總兵官韓榮具本到都城,奏為冀州侯蘇護世受椒房之貴,滿門叨其恩寵,不思報國,反降叛逆,深負聖恩,法紀安在?具本申奏。臣未敢擅便,請旨定奪。”

紂王見奏大驚曰:“蘇護乃朕心腹之臣,貴戚之卿,如何一旦反降周助惡,情殊痛恨!大夫暫退,朕自理會。”方景春下樓。紂王宣蘇皇後。妲己在禦屏後,已聽知此事,聞宣,竟至紂王禦案前,雙膝跪下,兩淚如珠,嬌聲軟語,泣而奏曰:“妾在深宮,荷蒙聖上恩寵,粉骨難消。不知父親受何人唆使,反降叛逆,罪惡通天,法當族誅,情無可赦。願陛下斬妲己之首,懸於都城,以謝天下。庶百官萬姓知陛下聖明,幹綱在握,守祖宗成法,不私貴幸,正妾之報陛下恩遇之榮,死有餘幸矣。”道罷,將香肌伏在紂王膝上,相偎相倚,悲悲泣泣,淚雨如注。紂王見妲己淚流滿麵,嬌啼婉轉,真如帶雨梨花,啼春嬌鳥,紂王見如此態度,更覺動情,用手挽起,口稱:“禦妻,汝父反朕,你在深宮,如何得知?何罪之有?賜卿平身,毋得自戚,有損花容。縱朕將江山盡失,也與愛卿無幹。幸宜自愛。”妲己謝恩。紂王次日升九間殿,聚眾文武,曰:“蘇侯叛朕歸周,情實痛恨!誰與孤代勞伐周,將蘇護並叛逆眾人拿解朕躬,以正其罪?”班中閃出一員大臣,乃上大夫李定;進前奏曰:“薑尚足智多謀,知人善使,故所到者非敗即降,累辱王師,大為不軌。若不擇人而用,速正厥罪,則天下諸侯皆觀望效尤,何以懲將來!臣舉大元戎張山,久於用兵,慎事慮謀,可堪斯任,庶幾不辱君命。”紂王聞奏大喜,即命傳詔齎發,差官往三山關來。使命離了朝歌,一路上無詞。一日到了三山關館驛歇下。次日傳與管關元帥張山同錢保、李錦等來館驛,接了聖旨,至府堂上焚香案,跪聽開讀詔敕。

“詔曰:“征伐雖在於天子;功成乃在閫外元戎。姬發猖獗,大惡難驅,屢戰失機,情殊痛恨!朕欲親往討賊,百司諫阻。茲爾張山,素有才望。上大夫李定等特薦卿得專征伐。爾其用心料理,克振壯猷,毋負朕倚托之重。俟旋凱之日,朕決不食言,以吝此茅土之賞。爾其欽哉!特詔。”

欽差官讀罷詔旨,眾官謝恩畢,管待使臣,打發回朝歌。張山等候交代官洪錦,交割事體明白,方好進兵。

一日,洪錦到任。張山起兵;領人馬十萬,左右先行乃錢保、李錦;佐貳乃馬德、桑元。一路上人喊馬嘶,正值初夏天氣,風和日暖,梅雨霏霏,真好光景。怎見得,有詩為證:

“冉冉綠陰密,風輕燕引雛。新荷翻沼麵,修竹漸扶蘇。芳草連天碧,山花遍地鋪。溪邊蒲插劍,榴火壯行圖。何時了王事,鎮日醉呼盧。”

話說張山人馬一路晚住曉行,也受了些饑餐渴飲,鞍馬奔馳,不一日,來到西岐北門。左右報入行營:“稟元帥:前哨人馬已至岐周北門。”張山傳令:“安營。”一聲炮響,三軍吶喊,絞起中軍帳來。張山坐定,隻見錢保、李錦上帳參謁。錢保曰:“兵行百裏,不戰自疲,請主帥定奪。”張山謂二將曰:“將軍之言甚善。薑尚乃智謀之士,不可輕敵。況吾師遠來,利在速戰。今日暫歇息軍士,吾明日自有調用。”二將應諾而退。

且言子牙在西岐,日日與眾門人共議拜將之期,命黃飛虎造大紅旗幟,不要雜色。黃飛虎曰:“旗號乃三軍眼目。旗分五色,原為按五方之位次,使三軍知左右前後,進退攻擊之法,不得錯亂隊伍。若純是一色紅旗,則三軍不知東南西北,何以知進退趨避之方?猶恐不便。或其中另有玅用?乞丞相一一教之。”子牙笑曰:“將軍實不知其故耳。紅者火也。今主上所居之地乃是西方;此地原自屬金,非借火煉,寒金豈能為之有用,此正興周之兆。然於旗上另安號帶,須按青、黃、赤、白、黑五色,使三軍各自認識,自然不能亂耳。又使敵軍一望生疑,莫知其故,自然致敗。兵法雲:“疑則生亂。”正此故耳。又何不可之有?”黃飛虎打躬謝曰:“丞相妙算如神!”子牙又令辛甲造軍器,隻見天下八百諸侯又表上西岐,請武王伐紂,會兵於孟津。子牙接表,與眾將官商議:“恐武王不肯行。”眾人正遲疑間,隻見探事官報入相府,來報子牙曰:“成湯有人馬在北門安營,主將乃三山關總兵張山。”子牙聽說,忙問鄧九公曰:“張山用兵如何?”鄧九公曰:“張山原是末將交代官,此人乃一勇之將耳。”正話之時,又報:“有將請戰。”子牙傳令:“誰去走遭?”鄧九公欠身:“末將願往。”領令出城;見一員戰將,如一輪火車,滾至軍前。怎見得打扮驍勇,有讚為證,讚曰:

頂上金盔分鳳翅,黃金鎧掛龍鱗砌。大紅袍上繡團花,絲蠻寶帶吞頭異。腰下常懸三尺鋒,打陣銀錘如猛鷙。攛山跳澗紫驊騮,斬將鋼刀生殺氣。一心分免紂王憂,萬古流傳在史記。

話說鄧九公馬至軍前,看來者乃是錢保也。鄧九公大叫曰:“錢將軍,你且回去;請張山出來,吾與他自有話說。”錢保指九公大罵曰:“反賊!紂王有何事負你!朝廷拜你為大將,寵任非輕,不思報本,一旦投降叛逆,真狗彘不若!尚有何麵目立於天地之間!”鄧九公被數語罵得滿麵通紅,亦罵曰:“錢保!料你一匹夫,有何能處,敢出此大言!你比聞太師何如?況他也不過如此。早受吾一刀,免致三軍受苦。”言罷,縱馬舞刀,直取錢保。錢保手中刀急架相還。二馬盤旋,看一場大戰。怎見得:

二將坐鞍鞽,征雲透九霄。急取壺中箭,忙拔紫金鏢。這一個興心安社稷,那一個用意正天朝。這一個千載垂青史;那一個萬載把名標。真如一對狻猊鬥,不亞翻江兩怪蛟。

話說鄧九公大戰錢保有三十回合,錢保豈鄧九公對手,被九公回馬刀劈於馬下,梟首級進城,來見子牙,請令定奪。子牙大悅,記功宴賀。不表。隻見敗兵報與張山說:“錢保被鄧九公梟首級進城去了。”張山聞報大怒。次日,親臨陣前,坐名要鄧九公答話。報馬報入相府,言:“有將請戰,要鄧將軍答話。”鄧九公挺身而出。有女鄧嬋玉願隨壓陣。子牙許之。九公同女出城,張山一見鄧九公走馬至軍前,乃大罵曰:“反賊匹夫!國家有何事虧你,背恩忘義,一旦而事敵國,死有餘辜!今不倒戈受縛,尚敢恃強,殺朝廷命官。今日拿匹夫解上朝歌,以正大法。”鄧九公曰:“你既為大將,上不知天時,下不諳人事,空生在世,可惜衣冠著體,真乃人中之畜生耳!今紂王貪淫無道,殘虐不仁,天下諸侯不歸紂而歸周,天心人意可見。汝尚欲勉強逆天,是自取辱身之禍,與聞太師等枉送性命耳。可聽吾言,下馬歸周,共伐獨夫,拯溺救焚,上順天心,下酧民願,自不失封侯之位。若勉強支吾,悔無及矣。”張山大怒,罵曰:“利口匹夫!敢假此無稽之言,惑世誣民,碎屍不足以盡其辜!”搖槍直取。鄧九公刀迎麵還來。二將相持,一場賭鬥。怎見得,有讚為證,讚日:

輕舉擎天手,生死在輪回。往來無定論,叱吒似春雷。一個恨不得平吞你腦袋;一個恨不得活砍你頤腮。隻殺得一個天昏地暗沒三才,那時節方才兩下分開。

話說鄧九公與張山大戰三十回合,鄧九公戰張山不下,鄧嬋玉在後陣,見父親刀法漸亂,打馬兜回,發手一石,把張山臉上打傷,幾乎墜馬,敗進大營。鄧九公父女掌得勝鼓進城,入相府報功。不表。

話言張山失機進營,臉上著傷,心上甚是急躁,切齒深恨。忽報:“營外有一道人求見。”張山傳令:“請來。”隻見一道人,頭挽雙髻,背縛一口寶劍,飄然而至中軍,打稽首。張山欠身答體,尊帳中坐下。道人見張山臉上青腫,問曰:“張將軍麵上為何著傷?”張山曰:“昨日見陣,偶被女將暗算。”道人忙取藥餌敷搽,實時痊愈。張山忙問:“老師從何處而來?”道人曰:“吾從蓬萊島而至。貧道乃羽翼仙也,特為將軍來助一臂之力。”張山感謝道人。次日,早至城下,請子牙答話。報馬報入相府:“城外有一道人請戰。”子牙曰:“原該有三十六路征伐西岐,此來已是三十二路,還有四路未曾來至,我少不得要出去。”忙傳令:“排五方隊伍。”一聲炮響,齊出城來。羽翼仙抬頭觀看,隻見兩扇門開,紛紛繞繞,俱是穿紅著綠狼虎將,攢攢簇簇,盡是敢勇當先驍騎兵。哪吒對黃天化;金吒對木吒;韋護對雷震子;楊戩與眾門人左右排列保護;中軍武成王壓陣;子牙坐四不相,走出陣前。見對麵一道者,生的形容古怪,尖嘴縮腮,頭挽雙髻,徐徐而來。怎見得,有讚為證:

頭挽雙髻,體貌輕揚。皂袍麻履,形異尋常。嘴如鷹鷙,眼露凶光。葫蘆背上,劍佩身藏。蓬萊怪物,得道無疆。飛騰萬裏,時歇滄浪。名為金翅,綽號禽王。

話說子牙拱手言曰:“道友請了!”羽翼仙曰:“請了。”子牙曰:“道友高姓何名?今日會尚有何事吩付?”羽翼仙答曰:“貧道乃蓬萊島羽翼仙是也。薑子牙,我且問你,你莫非是昆侖門下元始徒弟,你有何能,對人罵我,欲拔吾翎毛,抽吾筋骨?我與你無涉,你如何這等欺人?”子牙欠身曰:“道友不可錯來怪人。我與道友並未曾會過幾次,我知道友根底?必有人搬唆,說有甚失禮得罪之處。我與道友未有半麵之交,此語從何而來?道友請自三思。”羽翼仙聽得此話,低頭暗思:“此言大是有理。”乃謂子牙曰:“你話雖有理,隻是此語未必無自而來。但說過,你從今百事斟酌,毋得再是如此造次,我與你不得幹休。去罷!”子牙方欲勒騎,哪吒聽罷大怒:“這潑道焉敢如此放肆,渺視師叔!”登開風火輪,搖槍刺來。羽翼仙笑曰:“原來你仗這些孽障凶頑,敢於欺人!”徹步持劍相交,槍劍並舉。黃天化忙催玉麒麟,使雙錘,雙戰道人。雷震子把風雷翅飛起空中,黃金棍往下刷來。土行孫倒拖賓鐵棍,來打下三路。楊戩縱馬舞三尖刀,前來助戰。把羽翼仙圍裏垓心。上三路雷震子,中三路哪吒、楊戩、黃天化,下三路土行孫。且說哪吒見羽翼仙了得,先下手祭起乾坤圈打來,正中羽翼仙肩甲。道人把眉頭一皺,方欲把身逃走,被黃天化回身一攢心釘,把道人右臂打通;又被土行孫把道人腿上打了數下;楊戩複祭哮天犬把羽翼仙夾頸子一口。羽翼仙四下吃虧,大叫一聲,借土遁走了。子牙得勝,眾門人相隨進城。且說羽翼仙吃了許多的虧,把牙一挫,走進營來。張山接住,口稱:“老師今日誤中奸計,老師反被他著傷。”道人曰:“不妨,吾不曾防備他,故此著了他的手。”羽翼仙忙將花籃中取出丹藥,用水吞下一二粒,實時痊愈。羽翼仙謂張山曰:“我念‘慈悲’二字,到不肯傷眾生之命;他今日反來傷我,是彼自取殺身之禍。”複對張山曰:“可取些酒來,你我痛飲。至更深時,我叫西岐一郡化為渤海。”張山大喜,忙治酒相款。不表。

卻說子牙得勝進府,與諸門人將佐商議,忽一陣風把簷瓦刮下數片來。子牙忙焚香爐中,取金錢在手,占卜吉凶,隻見排下卦來,把子牙諕得魂不附體;忙沐浴更衣,望昆侖下拜。拜罷,子牙披發仗劍,移北海之水,救護西岐,把城郭罩住。隻見昆侖山玉虛宮元始天尊早知詳細,用琉璃瓶中,三光神水,灑向北海水麵之上,又命四偈諦神:“把西岐城護定,不可愰動。”正是:

人君福德安天下,元始先差偈諦神。

話說羽翼仙飲至一更時分,命張山收去了酒,出了轅門,現了本像,乃大鵬金翅雕。張開二翅,飛在空中,把天也遮黑了半邊。好利害!有讚為證。讚曰:

二翅遮天雲霧迷,空中響亮似春雷。曾搧四海俱見底,吃盡龍王海內魚。隻因怒發西岐難,還是明君福德齊。羽翼根深歸正道,至今萬載把名題。

隻見大鵬雕飛在空中望下一看,見西岐城是北海水罩住。羽翼仙不覺失聲笑曰:“薑尚可謂腐朽,不知我的利害。我若稍用些須之力,連四海頃刻搧幹,豈在此一海之水!”羽翼仙展兩翅,用力連搧有七八十搧。──他不知此水有三光神水在上麵,越搧越長,不見枯涸。──羽翼仙自一更時分直搧到五更天氣,那火差不多渰著大鵬雕的腳。這一夜將氣力用盡,不能成功;不覺大驚:“若再遲延,恐到天明不好看”,自覺慚愧,不好進營來見張山,一怒飛起來,至一座山洞,甚是清奇。怎見得,有讚為證,讚曰:

高峰掩映,怪石嵯峨。奇花瑤草馨香,紅杏碧桃豔麗。崖前古樹,霜皮溜雨四十圍;門外蒼鬆,黛色參天三千尺。雙雙野鶴,常來洞口舞清風,對對山禽,每向枝頭啼白晝。簇簇黃藤如掛索,行行煙柳似垂金。方塘積水,深穴依山。方塘積水,隱千年未變的蛟龍;深穴依山,生萬載得道之仙子。果然不亞玄都府,真是神仙出入門。

話說大鵬雕飛至山洞前,見一道人靠著洞邊默坐。羽翼仙尋思:“不若將此道人抓來吃了,以為充饑,再作道理。”大鵬雕方欲撲來,道人用手一指,大鵬雕撲蹋的跌將下地來。道人探眉擦目,言曰:“你好沒禮!你為何來傷我?”羽翼仙曰:“實不相瞞,我去伐西岐,腹中餓了,借你充饑,不知道友仙術精奇,得罪了!”道人曰:“你腹中饑了,問吾一聲,我自然指你去。你如何就來害我?甚是非禮。也罷,我說與你知道:離此二百裏,有一山,名為紫雲崖,有三山五嶽,四海道人,俱在那裏赴香齋。你速去,恐遲了不便。”大鵬雕謝曰:“承教了。”把二翅飛起,霎時而至,即現仙形。隻見高高下下,三五一攢,七八一處,都是四海三山道者赴齋。又見一童兒往來捧東西與眾道人吃。羽翼仙曰:“道童請了!貧道是來赴齋的。”那童兒聽說:“呀”的一聲,答曰:“老師來早些方好,如今沒有東西了。”羽翼仙曰:“偏我來就沒有東西了?”道童答曰:“來早就有,來遲了,東西已盡與眾位師父,安能再有?必至明日方可。”羽翼仙曰:“你揀人布施,我偏要吃!”二人嚷將起來。隻見一位穿黃的道人向前問曰:“你為何事在此爭論?”童兒曰:“此位師父來遲了,定要吃齋。那裏有了,故此閑講。”那道人曰:“童兒,你看可有麵點心否?”童兒答曰:“點心還有;要齋卻沒有了。”羽翼仙曰:“就是點心也罷,快取將來。”那童兒忙把點心拿將來,遞與羽翼仙。羽翼仙一連吃了七八十個。那童兒曰:“老師可吃了?”羽翼仙曰:“有,還吃得幾個。”童兒又取十數個前來。羽翼仙共吃了一百零八個。正是:

玅法無邊藏秘訣,今番捉住大鵬雕。

話說羽翼仙吃飽了,謝過齋,複現本像,飛起往西岐來;複從那洞府過,道人還坐在那裏,望著大鵬雕把手一指,大鵬雕跌將下來:“哎呀”的一聲:“跌斷肚腸了!”在滿地打滾,隻叫:“痛殺我也!”不知大鵬雕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正文
第一回 紂王女媧宮進香 第二回 冀州侯蘇護反商 第三回 姬昌解圍進妲己 第四回 恩州驛狐狸死妲己 第五回 雲中子進劍除妖 第六回 紂王無道造炮烙 第七回 費仲計廢薑皇後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第九回 商容九間殿死節 第十回 姬伯燕山收雷震 第十一回 羑裏城囚西伯侯 第十二回 陳塘關哪吒出世 第十三回 太乙真人收石磯 第十四回 哪吒現蓮花化身 第十五回 昆侖山子牙下山 第十六回 子牙火燒琵琶精 第十七回 蘇坦己置造蠆盆 第十八回 子牙諫主隱磻溪 第十九回 伯邑考進貢贖罪 第二十回 散宜生私通費尤 第二十一回 文王誇官逃五關 第二十二回 西伯侯文王吐子 第二十三回 文王夜夢飛熊兆 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 第二十五回 蘇妲己請妖赴宴 第二十六回 妲己設計害比幹 第二十七回 太師回兵陳十策 第二十八回 子牙兵伐崇侯虎 第二十九回 斬侯虎文王托孤 第三十回 周紀激反武成王 第三十一回 聞太師驅兵追襲 第三十二回 黃天化潼關會父 第三十三回 黃飛虎泗水大戰 第三十四回 飛虎歸周見子牙 第三十五回 晁田兵探西岐事 第三十六回 張桂芳奉詔西征 第三十七回 薑子牙一上昆侖 第三十八回 四聖西岐會子牙 第三十九回 薑子牙冰凍岐山 第四十回 四天王遇丙靈公 第四十一回 聞太師兵伐西岐 第四十二回 黃花山收鄧辛張陶 第四十三回 聞太師西岐大戰 第四十四回 子牙魂遊昆侖山 第四十五回 燃燈議破十絕陣 第四十六回 廣成子破金光陣 第四十七回 公明輔佐聞太師 第四十八回 陸壓獻計射公明 第四十九回 王失陷紅沙陣 第五十回 三姑計擺黃河陣 第五十一回 子牙劫營破聞仲 第五十二回 絕龍嶺聞仲歸天 第五十三回 鄧九公奉敕西征 第五十四回 土行孫立功顯耀 第五十五回 土行孫歸伏西岐 第五十六回 子牙設計收九公 第五十七回 冀州侯蘇護伐西岐 第五十八回 子牙西岐逢呂嶽 第五十九回 殷洪下山收四將 第六十回 馬元下山助殷洪 第六十一回 太極圖殷洪絕命 第六十二回 張山李錦伐西岐 第六十三回 申公豹說反殷郊 第六十四回 羅宣火焚西岐城 第六十五回 殷郊岐山受犁鋤 第六十六回 洪錦西岐城大戰 第六十七回 薑子牙金台拜將 第六十八回 首陽山夷齊阻兵 第六十九回 孔宣兵阻金雞嶺 第七十回 準提道人收孔宣 第七十一回 薑子牙三路分兵 第七十二回 廣成子三謁碧遊宮 第七十三回 青龍關飛虎折兵 第七十四回 哼哈二將顯神通 第七十五回 土行孫盜騎陷身 第七十六回 鄭倫捉將取汜水 第七十七回 老子一氣化三清 第七十八回 三教會破誅仙陣 第七十九回 穿雲關四將被擒 第八十回 楊任下山破瘟司 第八十一回 子牙潼關遇痘神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會萬仙陣 第八十三回 三大師收獅象犼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 第八十五回 鄧芮二侯歸周主 第八十六回 澠池縣五嶽歸天 第八十七回 土行孫夫妻陣亡 第八十八回 武王白魚跳龍舟 第八十九回 紂王敲骨剖孕婦 第九十一回 蟠龍嶺燒鄔文化 第九十二回 楊戩哪吒收七怪 第九十三回 金吒智取遊魂關 第九十四回 文煥怒斬殷破敗 第九十五回 子牙暴紂王十罪 第九十六回 子牙發柬擒妲己 第九十七回 摘星樓紂王自焚 第九十八回 周武王鹿台散財 第九十回 子牙捉神荼鬱壘 第九十九回 薑子牙歸國封神 第一百回 武王封列國諸侯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