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 作者:吳承恩年代:明代797   

《西遊記》正文 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話表牛魔王趕上孫大聖,隻見他肩膊上掮著那柄芭蕉扇,怡顏悅色而行。魔王大驚道:“猢猻原來把運用的方法兒也叨-得來了。我若當麵問他索取,他定然不與。倘若扇我一扇,要去十萬八千裏遠,卻不遂了他意?我聞得唐僧在那大路上等候。他二徒弟豬精,三徒弟沙流精,我當年做妖怪時,也曾會他,且變作豬精的模樣,返騙他一場。料猢猻以得意為喜,必不詳細提防。”好魔王,他也有七十二變,武藝也與大聖一般,隻是身子狼-些,欠鑽疾,不活達些;把寶劍藏了,念個咒語,搖身一變,即變作八戒一般嘴臉,抄下路,當麵迎著大聖,叫道:

“師兄,我來也!”這大聖果然歡喜,古人雲,得勝的貓兒歡似虎也,隻倚著強能,更不察來人的意思,見是個八戒的模樣,便就叫道:“兄弟,你往那裏去?”牛魔王綽著經兒道:“師父見你許久不回,恐牛魔王手段大,你鬥他不過,難得他的寶貝,教我來迎你的。”行者笑道:“不必費心,我已得了手了。”牛王又問道:

“你怎麼得的?”行者道:“那老牛與我戰經百十合,不分勝負。

他就撇了我,去那亂石山碧波潭底,與一夥蛟精龍精飲酒。是我暗跟他去,變作個螃蟹,偷了他所騎的辟水金睛獸,變了老牛的模樣,徑至芭蕉洞哄那羅刹女。那女子與老孫結了一場幹夫妻,是老孫設法騙將來的。”牛王道:“卻是生受了,哥哥勞碌太甚,可把扇子我拿。”孫大聖那知真假,也慮不及此,遂將扇子遞與他。

原來那牛王,他知那扇子收放的根本,接過手,不知撚個甚麼訣兒,依然小似一片杏葉,現出本象,開言罵道:“潑猢猻!

認得我麼?”行者見了,心中自悔道:“是我的不是了!”恨了一聲,跌足高呼道:“咦!逐年家打雁,今卻被小雁兒-了眼睛。”

狠得他爆躁如雷,掣鐵棒,劈頭便打,那魔王就使扇子-他一下,不知那大聖先前變——蟲入羅刹女腹中之時,將定風丹噙在口裏,不覺的咽下肚裏,所以五髒皆牢,皮骨皆固,憑他怎麼-,再也-他不動。牛王慌了,把寶貝丟入口中,雙手輪劍就砍。那兩個在那半空中這一場好殺:齊天孫大聖,混世潑牛王,隻為芭蕉扇,相逢各騁強。粗心大聖將人騙,大膽牛王把扇誆。

這一個,金箍棒起無情義;那一個,雙刃青鋒有智量。大聖施威噴彩霧,牛王放潑吐毫光。齊鬥勇,兩不良,咬牙銼齒氣昂昂。

播土揚塵天地暗,飛砂走石鬼神藏。這個說:“你敢無知返騙我!”那個說:“我妻許你共相將!”言村語潑,性烈情剛。那個說:“你哄人妻女真該死!告到官司有罪殃!”伶俐的齊天聖,凶頑的大力王,一心隻要殺,更不待商量。棒打劍迎齊努力,有些鬆慢見閻王。

且不說他兩個相鬥難分,卻表唐僧坐在途中,一則火氣蒸人,二來心焦口渴,對火焰山土地道:“敢問尊神,那牛魔王法力如何?”土地道:“那牛王神通不小,法力無邊,正是孫大聖的敵手。”三藏道:“悟空是個會走路的,往常家二千裏路,一霎時便回,怎麼如今去了一日?斷是與那牛王賭鬥。”叫:“悟能,悟淨!你兩個,那一個去迎你師兄一迎?倘或遇敵,就當用力相助,求得扇子來,解我煩躁,早早過山趕路去也。”八戒道:“今日天晚,我想著要去接他,但隻是不認得積雷山路。”土地道:

“小神認得。且教卷簾將軍與你師父做伴,我與你去來。”三藏大喜道:“有勞尊神,功成再謝。”

那八戒抖擻精神,束一束皂錦直裰,搴著鈀,即與土地縱起雲霧,徑回東方而去。正行時,忽聽得喊殺聲高,狂風滾滾。

八戒按住雲頭看時,原來孫行者與牛王廝殺哩。土地道:“天蓬還不上前怎的?”呆子掣釘鈀,厲聲高叫道:“師兄,我來也!”行者恨道:“你這夯貨,誤了我多少大事!”八戒道:“師父教我來迎你,因認不得山路,商議良久,教土地引我,故此來遲;如何誤了大事?”行者道:“不是怪你來遲,這潑牛十分無禮!我向羅刹處弄得扇子來,卻被這廝變作你的模樣,口稱迎我,我一時歡悅,轉把扇子遞在他手,他卻現了本象,與老孫在此比並,所以誤了大事也。”八戒聞言大怒,舉釘鈀當麵罵道:“我把你這血皮脹的遭瘟!你怎敢變作你祖宗的模樣,騙我師兄,使我兄弟不睦!”你看他沒頭沒臉的使釘鈀亂築,那牛王一則是與行者鬥了一日,力倦神疲;二則是見八戒的釘鈀凶猛,遮架不住,敗陣就走。隻見那火焰山土地,帥領陰兵,當麵擋住道:“大力王,且住手,唐三藏西天取經,無神不保,無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擁護。快將芭蕉扇來-息火焰,教他無災無障,早過山去;

不然,上天責你罪愆,定遭誅也。”牛王道:“你這土地,全不察理!那潑猴奪我子,欺我妾,騙我妻,番番無道,我恨不得囫圇吞他下肚,化作大便喂狗,怎麼肯將寶貝借他!”說不了,八戒趕上罵道:“我把你個結心癀!快拿出扇來,饒你性命!”那牛王隻得回頭,使寶劍又戰八戒,孫大聖舉棒相幫,這一場在那裏好殺:成精豕,作怪牛,兼上偷天得道猴。禪性自來能戰煉,必當用土合元由。釘鈀九齒尖還利,寶劍雙鋒快更柔。鐵棒卷舒為主仗,土神助力結丹頭。三家刑克相爭競,各展雄才要運籌。

捉牛耕地金錢長,喚豕歸爐木氣收。心不在焉何作道,神常守舍要拴猴。胡亂嚷,苦相求,三般兵刃響搜搜。鈀築劍傷無好意,金箍棒起有因由。隻殺得星不光兮月不皎,一天寒霧黑悠悠!那魔王奮勇爭強,且行且鬥,鬥了一夜,不分上下,早又天明。前麵是他的積雷山摩雲洞口,他三個與土地陰兵,又喧嘩振耳,驚動那玉麵公主,喚丫鬟看是那裏人嚷。隻見守門小妖來報:“是我家爺爺與昨日那雷公嘴漢子並一個長嘴大耳的和尚同火焰山土地等眾廝殺哩!”玉麵公主聽言,即命外護的大小頭目,各執槍刀助力。前後點起七長八短,有百十餘口,一個個賣弄精神,拈槍弄棒,齊告:“大王爺爺,我等奉奶奶內旨,特來助力也!”牛王大喜道:“來得好!來得好!”眾妖一齊上前亂砍。八戒措手不及,倒拽著鈀敗陣而走,大聖縱筋鬥雲跳出重圍,眾陰兵亦四散奔走。老牛得勝,聚眾妖歸洞,緊閉了洞門不題。

行者道:“這廝驍勇!自昨日申時前後,與老孫戰起,直到今夜,未定輸贏,卻得你兩個來接力。如此苦鬥半日一夜,他更不見勞困。才這一夥小妖,卻又莽壯。他將洞門緊閉不出,如之奈何?”八戒道:“哥哥,你昨日巳時離了師父,怎麼到申時才與他鬥起?你那兩三個時辰,在那裏的?”行者道:“別你後,頃刻就到這座山上,見一個女子問訊,原來就是他愛妾玉麵公主。被我使鐵棒唬他一唬,他就跑進洞,叫出那牛王來。與老孫-言-語,嚷了一會,又與他交手,鬥了有一個時辰。正打處,有人請他赴宴去了。是我跟他到那亂石山碧波潭底,變作一個螃蟹,探了消息,偷了他辟水金睛獸,假變牛王模樣,複至翠雲山芭蕉洞,騙了羅刹女,哄得他扇子。出門試演試演方法,把扇子弄長了,隻是不會收小。正掮了走處,被他假變做你的嘴臉,返騙了去,故此耽擱兩三個時辰也。”八戒道:“這正是俗語雲,大海裏翻了豆腐船,湯裏來,水裏去。如今難得他扇子,如何保得師父過山?且回去,轉路走他娘罷!”土地道:“大聖休焦惱,天蓬莫懈怠。但說轉路,就是入了旁門,不成個修行之類,古語雲,行不由徑,豈可轉走?你那師父,在正路上坐著,眼巴巴隻望你們成功哩!”行者發狠道:“正是正是,呆子莫要胡談!土地說得有理,我們正要與他賭輸贏,弄手段,等我施為地煞變。自到西方無對頭,牛王本是心猿變。今番正好會源流,斷要相持借寶扇。趁清涼,息火焰,打破頑空參佛麵。行滿超升極樂天,大家同赴龍華宴!”那八戒聽言,便生努力,殷勤道:

“是,是,是!去,去,去!管甚牛王會不會,木生在亥配為豬,牽轉牛兒歸土類。申下生金本是猴,無刑無克多和氣。用芭蕉,為水意,焰火消除成既濟。晝夜休離苦盡功,功完趕赴盂蘭會。”

他兩個領著土地陰兵一齊上前,使釘鈀,輪鐵棒,乒乒乓乓,把一座摩雲洞的前門,打得粉碎。唬得那外護頭目,戰戰兢兢,闖入裏邊報道:“大王!孫悟空率眾打破前門也!”那牛王正與玉麵公主備言其事,懊恨孫行者哩,聽說打破前門,十分發怒,急披掛,拿了鐵棍,從裏邊罵出來道:“潑猢猻!你是多大個人兒,敢這等上門撒潑,打破我門扇?”八戒近前亂罵道:“潑老剝皮!你是個甚樣人物,敢量那個大小!不要走!看鈀!”牛王喝道:“你這個囔糟食的夯貨,不見怎的!快叫那猴兒上來!”行者道:“不知好歹的-草!我昨日還與你論兄弟,今日就是仇人了!仔細吃吾一棒!”那牛王奮勇而迎。這場比前番更勝。三個英雄,廝混在一處。好殺:釘鈀鐵棒逞神威,同帥陰兵戰老犧,犧牲獨展凶強性,遍滿同天法力恢。使鈀築,著棍擂,鐵棒英雄又出奇。三般兵器叮當響,隔架遮攔誰讓誰?他道他為首,我道我奪魁。士兵為證難分解,木土相煎上下隨。這兩個說:

“你如何不借芭蕉扇!”那一個道:“你焉敢欺心騙我妻!趕妾害兒仇未報,敲門打戶又驚疑!”這個說:“你仔細堤防如意棒,擦著些兒就破皮!”那個說:“好生躲避鈀頭齒,一傷九孔血淋漓!”牛魔不怕施威猛,鐵棍高擎有見機。翻雲覆雨隨來往,吐霧噴風任發揮。恨苦這場都拚命,各懷惡念喜相持。丟架子,讓高低,前迎後擋總無虧。兄弟二人齊努力,單身一棍獨施為。

卯時戰到辰時後,戰罷牛魔束手回。他三個含死忘生,又鬥有百十餘合。八戒發起呆性,仗著行者神通,舉鈀亂築。牛王遮架不住,敗陣回頭,就奔洞門,卻被土地陰兵攔住洞門,喝道:

“大力王,那裏走!吾等在此!”那老牛不得進洞,急怞身,又見八戒、行者趕來,慌得卸了盔甲,丟了鐵棍,搖身一變,變做一隻天鵝,望空飛走。行者看見,笑道:“八戒!老牛去了。”那呆子漠然不知,土地亦不能曉,一個個東張西覷,隻在積雷山前後亂找。行者指道:“那空中飛的不是?”八戒道:“那是一隻天鵝。”行者道:“正是老牛變的。”土地道:“既如此,卻怎生麼?”

行者道:“你兩個打進此門,把群妖盡情剿除,拆了他的窩巢,絕了他的歸路,等老孫與他賭變化去。”那八戒與土地,依言攻破洞門不題。

這大聖收了金箍棒,撚訣念咒,搖身一變,變作一個海東青,颼的一翅,鑽在雲眼裏,倒飛下來,落在天鵝身上,抱住頸項-眼。那牛王也知是孫行者變化,急忙抖抖翅,變作一隻黃鷹,返來-海東青。行者又變作一個烏鳳,專一趕黃鷹。牛王識得,又變作一隻白鶴,長唳一聲,向南飛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變作一隻丹鳳,高鳴一聲。那白鶴見鳳是鳥王,諸禽不敢妄動,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將身一變,變作一隻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認得,也就落下翅來,變作一隻餓虎,剪尾跑蹄,要來趕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腳,又變作一隻金錢花斑的大豹,要傷餓虎。行者見了,迎著風,把頭一幌,又變作一隻金眼狻猊,聲如霹靂,鐵額銅頭,複轉身要食大豹。牛王著了急,又變作一個人熊,放開腳,就來擒那狻猊。行者打個滾,就變作一隻賴象,鼻似長蛇,牙如竹筍,撒開鼻子,要去卷那人熊。牛王嘻嘻的笑了一笑,現出原身,一隻大白牛,頭如峻嶺,眼若閃光,兩隻角似兩座鐵塔,牙排利刃。連頭至尾,有千餘丈長短,自蹄至背,有八百丈高下,對行者高叫道:“潑猢猻!你如今將奈我何?”行者也就現了原身,怞出金箍棒來,把腰一躬,喝聲叫:“長!”長得身高萬丈,頭如泰山,眼如日月,口似血池,牙似門扇,手執一條鐵棒,著頭就打。那牛王硬著頭,使角來觸。這一場,真個是撼嶺搖山,驚天動地!有詩為證,詩曰:道高一尺魔千丈,奇巧心猿用力降。若得火山無烈焰,必須寶扇有清涼。黃婆矢誌扶元老,木母留情掃蕩妖。和睦五行歸正果,煉魔滌垢上西方。他兩個大展神通,在半山中賭鬥,驚得那過往虛空一切神眾與金頭揭諦、六甲六丁、一十八位護教伽藍都來圍困魔王。那魔王公然不懼,你看他東一頭,西一頭,直挺挺光耀耀的兩隻鐵角,往來抵觸;南一撞,北一撞,毛森森筋暴暴的一條硬尾,左右敲搖。孫大聖當麵迎,眾多神四麵打,牛王急了,就地一滾,複本象,便投芭蕉洞去。行者也收了法象,與眾多神隨後追襲。那魔王闖入洞裏,閉門不出,概眾把一座翠雲山圍得水泄不通。

正都上門攻打,忽聽得八戒與土地陰兵嚷嚷而至。行者見了問曰:“那摩雲洞事體如何?”八戒笑道:“那老牛的娘子被我一鈀築死,剝開衣看,原來是個玉麵狸精。那夥群妖,俱是些驢騾犢特、獾狐-獐、羊虎麋鹿等類,已此盡皆剿戮,又將他洞府房廊放火燒了。土地說他還有一處家小,住居此山,故又來這裏掃蕩也。”行者道:“賢弟有功,可喜!可喜!老孫空與那老牛賭變化,未曾得勝。他變做無大不大的白牛,我變了法天象地的身量,正和他抵觸之間,幸蒙諸神下降,圍困多時,他卻複原身,走進洞去矣。”八戒道:“那可是芭蕉洞麼?”行者道:“正是!

正是!羅刹女正在此間。”八戒發狠道:“既是這般,怎麼不打進去,剿除那廝,問他要扇子,倒讓他停留長智,兩口兒敘情!”好呆子,抖擻威風,舉鈀照門一築,忽辣的一聲,將那石崖連門築倒了一邊。慌得那女童忙報:“爺爺!不知甚人把前門都打壞了!”牛王方跑進去,喘噓噓的,正告訴羅刹女與孫行者奪扇子賭鬥之事,聞報心中大怒,就口中吐出扇子,遞與羅刹女。羅刹女接扇在手,滿眼垂淚道:“大王!把這扇子送與那猢猻,教他退兵去罷。”牛王道:“夫人啊,物雖小而恨則深。你且坐著,等我再和他比並去來。”那魔重整披掛,又選兩口寶劍,走出門來,正遇著八戒使鈀築門,老牛更不打話,掣劍劈臉便砍。八戒舉鈀迎著,向後倒退了幾步,出門來,早有大聖輪棒當頭。那牛魔即駕狂風,跳離洞府,又都在那翠雲山上相持。眾多神四麵圍繞,土地兵左右攻擊。這一場,又好殺哩:雲迷世界,霧罩乾坤。颯颯陰風砂石滾,巍巍怒氣海波渾。重磨劍二口,複掛甲全身。結冤深似海,懷恨越生嗔。你看齊天大聖因功績,不講當年老故人。八戒施威求扇子,眾神護法捉牛君。牛王雙手無停息,左遮右擋弄精神。隻殺得那過鳥難飛皆斂翅,遊魚不躍盡潛鱗;鬼泣神嚎天地暗,龍愁虎怕日光昏!

那牛王拚命捐軀,鬥經五十餘合,抵敵不住,敗了陣,往北就走。早有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潑法金剛阻住道:“牛魔,你往那裏去!我等乃釋迦牟尼佛祖差來,布列天羅地網,至此擒汝也!”正說間,隨後有大聖、八戒、眾神趕來。那魔王慌轉身向南走,又撞著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勝至金剛擋住喝道:“吾奉佛旨在此,正要拿住你也!”牛王心慌腳軟,急怞身往東便走,卻逢著須彌山摩耳崖毗盧沙門大力金剛迎住道:“你老牛何往!我蒙如來密令,教來捕獲你也!”牛王又悚然而退,向西就走,又遇著昆侖山金霞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敵住喝道:“這廝又將安走!我領西天大雷音寺佛老親言,在此把截,誰放你也!”那老牛心驚膽戰,悔之不及。見那四麵八方都是佛兵天將,真個似羅網高張,不能脫命。正在倉惶之際,又聞得行者帥眾趕來,他就駕雲頭,望上便走。卻好有托塔李天王並哪吒太子,領魚肚藥叉、巨靈神將,幔住空中,叫道:“慢來!慢來!吾奉玉帝旨意,特來此剿除你也!”牛王急了,依前搖身一變,還變做一隻大白牛,使兩隻鐵角去觸天王,天王使刀來砍。隨後孫行者又到,哪吒太子厲聲高叫:“大聖,衣甲在身,不能為禮。

愚父子昨日見佛如來,發檄奏聞玉帝,言唐僧路阻火焰山,孫大聖難伏牛魔王,玉帝傳旨,特差我父王領眾助力。”行者道:

“這廝神通不小!又變作這等身軀,卻怎奈何?”太子笑道:“大聖勿疑,你看我擒他。”這太子即喝一聲“變!”變得三頭六臂,飛身跳在牛王背上,使斬妖劍望頸項上一揮,不覺得把個牛頭斬下。天王收刀,卻才與行者相見。那牛王腔子裏又鑽出一個頭來,口吐黑氣,眼放金光。被哪吒又砍一劍,頭落處,又鑽出一個頭來。一連砍了十數劍,隨即長出十數個頭。哪吒取出火輪兒掛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燒得張狂哮吼,搖頭擺尾。才要變化脫身,又被托塔天王將照妖鏡照住本象,騰那不動,無計逃生,隻叫“莫傷我命!情願歸順佛家也!”哪吒道:“既惜身命,快拿扇子出來!”牛王道:“扇子在我山妻處收著哩。”

哪吒見說,將縛妖索子解下,跨在他那頸項上,一把拿住鼻頭,將索穿在鼻孔裏,用手牽來。孫行者卻會聚了四大金剛、六丁六甲、護教伽藍、托塔天王、巨靈神將並八戒、土地、陰兵,簇擁著白牛,回至芭蕉洞口。老牛叫道:“夫人,將扇子出來,救我性命!”羅刹聽叫,急卸了釵環,脫了色服,挽青絲如道姑,穿縞素似比丘,雙手捧那柄丈二長短的芭蕉扇子,走出門,又見有金剛眾聖與天王父子,慌忙跪在地下,磕頭禮拜道:“望菩薩饒我夫妻之命,願將此扇奉承孫叔叔成功去也!”行者近前接了扇,同大眾共駕祥雲,徑回東路。

卻說那三藏與沙僧,立一會,坐一會,盼望行者,許久不回,何等憂慮!忽見祥雲滿空,瑞光滿地,飄飄——,蓋眾神行將近,這長老害怕道:“悟淨!那壁廂是誰神兵來也?”沙僧認得道:“師父啊,那是四大金剛、金頭揭諦、六甲六丁、護教伽藍與過往眾神。牽牛的是哪吒三太子,拿鏡的是托塔李天王,大師兄執著芭蕉扇,二師兄並土地隨後,其餘的都是護衛神兵。”三藏聽說,換了毗盧帽,穿了袈裟,與悟淨拜迎眾聖,稱謝道:“我弟子有何德能,敢勞列位尊聖臨凡也!”四大金剛道:“聖僧喜了,十分功行將完!吾等奉佛旨差來助汝,汝當竭力修持,勿得須臾怠情。”三藏叩齒叩頭,受身受命。

孫大聖執著扇子,行近山邊,盡氣力揮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歡歡,又-一扇,隻聞得習習瀟瀟,清風微動;第三扇,滿天雲漠漠,細雨落霏霏。有詩為證,詩曰:火焰山遙八百程,火光大地有聲名。火煎五漏丹難熟,火燎三關道不清。時借芭蕉施雨露,幸蒙天將助神功。牽牛歸佛休顛劣,水火相聯性自平。此時三藏解燥除煩,清心了意。四眾皈依,謝了金剛,各轉寶山。六丁六甲升空保護,過往神-四散,天王太子牽牛徑歸佛地回繳。止有本山土地,押著羅刹女,在旁伺候。行者道:“那羅刹,你不走路,還立在此等甚?”羅刹跪道:“萬望大聖垂慈,將扇子還了我罷。”八戒喝道:“潑賤人,不知高低!饒了你的性命就彀了,還要討甚麼扇子,我們拿過山去,不會賣錢買點心吃?費了這許多精神力氣,又肯與你!雨蒙蒙的,還不回去哩!”羅刹再拜道:“大聖原說扇息了火還我。

今此一場,誠悔之晚矣。隻因不倜儻,致令勞師動眾。我等也修成人道,隻是未歸正果,見今真身現象歸西,我再不敢妄作。

願賜本扇,從立自新,修身養命去也。”土地道:“大聖!趁此女深知息火之法,斷絕火根,還他扇子,小神居此苟安,拯救這方生民;求些血食,誠為恩便。”行者道:“我當時問著鄉人說,這山扇息火,隻收得一年五穀,便又火發!”如何治得除根?”羅刹道:“要是斷絕火根,隻消連扇四十九扇,永遠再不發了。”行者聞言,執扇子,使盡筋力。望山頭連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果然是寶貝:有火處下雨,無火處天晴。他師徒們立在這無火處,不遭雨濕。坐了一夜,次早才收拾馬匹行李,把扇子還了羅刹,又道:“老孫若不與你,恐人說我言而無信。你將扇子回山,再休生事。看你得了人身,饒你去罷!”那羅刹接了扇子。念個咒語,捏做個杏葉兒,噙在口裏,拜謝了眾聖,隱姓修行,後來也得了正果,經藏中萬古流名。羅刹、土地俱感激謝恩,隨後相送。行者、八戒、沙僧,保著三藏遂此前進,真個是身體清涼,足下滋潤。誠所謂:坎離既濟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畢竟不知幾年才回東土,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西遊記》

《西遊記》正文
第一回 靈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第二回 悟徹菩提真妙理 斷魔歸本合元神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類盡除名 第四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五回 亂蟠桃大聖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第六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第七回 八卦爐中逃大聖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八回 我佛造經傳極樂 觀音奉旨上長安 第九回 袁守誠妙算無私曲 老龍王拙計犯天條 第十回 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第十一回 還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蕭瑀正空門 第十二回 玄奘秉誠建大會 觀音顯象化金蟬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雙叉嶺伯欽留僧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第十六回 觀音院僧謀寶貝 黑風山怪竊袈裟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行者降魔 第十九回 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第二十回 黃風嶺唐僧有難 半山中八戒爭先 第二十一回 護法設莊留大聖 須彌靈吉定風魔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淨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 第二十四回 萬壽山大仙留故友 五莊觀行者竊人參 第二十五回 鎮元仙趕捉取經僧 孫行者大鬧五莊觀 第二十六回 孫悟空三島求方 觀世音甘泉活樹 第二十七回 屍魔三戲唐三藏 聖僧恨逐美猴王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義 黑鬆林三藏逢魔 第二十九回 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馬憶心猿 第三十一回 豬八戒義激猴王 孫行者智降妖怪 第三十二回 平頂山功曹傳信 蓮花洞木母逢災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聖騰那騙寶貝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獲寶伏邪魔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處諸緣伏 劈破旁門見月明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謁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嬰兒 第三十八回 嬰兒問母知邪正 金木參玄見假真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間生 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禪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敗 木母被魔擒 第四十二回 大聖殷勤拜南海 觀音慈善縛紅孩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龍子捉鼉回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運逢車力 心正妖邪度脊關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觀大聖留名 車遲國猴王顯法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強欺正法 心猿顯聖滅諸邪 第四十七回 聖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災沉水宅 觀音救難現魚籃 第五十回 情亂性從因愛欲 神昏心動遇魔頭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計 水火無功難煉魔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鬧金山兜洞 如來暗示主人公 第五十三回 禪主吞餐懷鬼孕 黃婆運水解邪胎 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 第五十五回 色邪淫戲唐三藏 性正修持不壞身 第五十六回 神狂誅草寇 道昧放心猿 第五十七回 真行者落伽山訴苦 假猴王水簾洞謄文 第五十八回 二心攪亂大乾坤 一體難修真寂滅 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孫行者一調芭蕉扇 第六十回 牛魔王罷戰赴華筵 孫行者二調芭蕉扇 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芭蕉扇 第六十二回 滌垢洗心惟掃塔 縛魔歸正乃修身 第六十三回 二僧蕩怪鬧龍宮 群聖除邪獲寶貝 第六十四回 荊棘嶺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談詩 第六十五回 妖邪假設小雷音 四眾皆遭大厄難 第六十六回 諸神遭毒手 彌勒縛妖魔 第六十七回 拯救駝羅禪性穩 脫離穢汙道心清 第六十八回 朱紫國唐僧論前世 孫行者施為三折肱 第六十九回 心主夜間修藥物 君王筵上論妖邪 第七十回 妖魔寶放煙沙火 悟空計盜紫金鈴 第七十一回 行者假名降怪 觀音現象伏妖王 第七十二回 盤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第七十三回 情因舊恨生災毒 心主遭魔幸破光 第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 第七十五回 心猿鑽透陰陽竅 魔王還歸大道真 第七十六回 心神居舍魔歸性 木母同降怪體真 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體拜真如 第七十八回 比丘憐子遣陰神 金殿識魔談道德 第七十九回 尋洞擒妖逢老壽 當朝正主救嬰兒 第八十回 姹女育陽求配偶 心猿護主識妖邪 第八十一回 鎮海寺心猿知怪 黑鬆林三眾尋師 第八十二回 姹女求陽 元神護道 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姹女還歸本性 第八十四回 難滅伽持圓大覺 法王成正體天然 第八十五回 心猿妒木母 魔主計吞禪 第八十六回 木母助威征怪物 金公施法滅妖邪 第八十七回 鳳仙郡冒天止雨 孫大聖勸善施霖 第八十八回 禪到玉華施法會 心猿木母授門人 第八十九回 黃獅精虛設釘鈀宴 金木土計鬧豹頭山 第九十回 師獅授受同歸一 盜道纏禪靜九靈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 第九十二回 三僧大戰青龍山 四星挾捉犀牛怪 第九十三回 給孤園問古談因 天竺國朝王遇偶 第九十四回 四僧宴樂禦花園 一怪空懷情欲喜 第九十五回 假合真形擒玉兔 真陰歸正會靈元 第九十六回 寇員外喜待高僧 唐長老不貪富貴 第九十七回 金酬外護遭魔毒 聖顯幽魂救本原 第九十八回 猿熟馬馴方脫殼 功成行滿見真如 第九十九回 九九數完魔剗盡 三三行滿道歸根 第一百回 徑回東土 五聖成真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