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刻拍案驚奇》為明末凌濛初編著擬話本小說集。於1632年(崇禎五年)成書刊行,與作者前著《初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願,小姨病起續前緣》,與《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補錄雜劇《宋公明鬧元宵雜劇》以充數。
作者自稱系“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者演而成說”,題材大多取自前人。該書的思想內容是比較複雜,但從總體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興的市民階層的思想觀念,其所提倡的傳統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較重要的影響。
《二刻拍案驚奇》為明末凌濛初編著擬話本小說集。於1632年(崇禎五年)成書刊行,與作者前著《初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姊魂游完宿願,小姨病起續前緣》,與《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補錄雜劇《宋公明鬧元宵雜劇》以充數。
作者自稱系“偶戲取古今所聞一二奇局可紀者演而成說”,題材大多取自前人。該書的思想內容是比較複雜,但從總體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興的市民階層的思想觀念,其所提倡的傳統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較重要的影響。
凌濛初(1580—1644),明文學家、戲曲家。字玄房,號初成,亦名凌波,一字波厈,別號即空觀主人,烏程(今浙江湖州)人。諸生。官至徐州通判。後為李自成軍圍困,嘔血而死。早年工詩文,後致力於小說、戲曲創作。尤以短篇小說集“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聞名於世,後人多以與之“三言”(即馮夢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並舉。又撰有雜劇九種、傳奇三種,今存雜劇《莽擇配》、《虯髯翁》、《北紅拂》三種。此外,另有《潭曲雜札》,編有《南音三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