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遂平妖傳 作者:羅貫中、馮夢龍年代:明代338   

《三遂平妖傳》正文 第二十三回 蠢憨哥誤上城樓脊 費將仕撲碎遊仙枕

蠢憨哥誤上城樓脊費將仕撲碎遊仙枕

駿馬慣馱村漢走,巧妻專伴拙夫眠。

姻緣都是前生債,莫向東風怨老天。

話說胡永兒夢見聖姑姑騎鶴而至,叫聲:「我兒!聞得你嫁了新郎,特來看你。」永兒便把心中苦楚告訴了一遍。聖姑姑道:「你終身結果,自在貝州。這裏原非你安身之所。」永兒道:「奴家隻今日便跟了娘娘去罷!」聖姑姑道:「宿債未畢,還不是脫身的時候。」永兒道:「奴家與那瘋子有甚宿債?」聖姑姑道:「你前生做我的女兒時節,我同你到劍門山關王廟中避雪。有個年少的道士名喚賈清風,與你眉來眼去。雖則未曾成就,你卻也不曾決終得他。那道士為思憶你,一病而亡。隻為他情癡忒重,所以今生投胎,變成癡子。但他的情根,卻也種得深了。少不得今世要開花結果,今日與你做一場夫妻,也是還債。到緣分了時,自有個散場。你也須索忍耐,休得搬弄神通,惹人猜忌。若有急難,可到鄭州來尋我。」說罷,依舊乘鶴風去了。永兒醒來,一句句都記得在心裏,曉得前緣宿業,倒也心定了。

張院君回家到第二日,一心隻牽掛女兒,不知這一夜女兒如何過了。眼兒也一定哭得紅腫了。差兩個養娘去看,回來說道:「歡歡喜喜在那裏。」媽媽不信,連看了幾次,回報都是一般話兒。媽媽嘆口氣,也放下了心,從此不和員外爭嚷。那焦員外夫妻兩口兒,也隻怕新婦心中不樂。見他兩個孝順,十分歡喜,自不必說。焦員外又自到胡親家處來稱謝,從此兩家無話。

再說永兒與憨哥雖為夫婦,實則同床千裏,憨哥從來不省人事,不來纏老婆。永兒也落得推開,閒常倒懷個可憐之意,冷冷熱熱常照顧他,恰像添了個奶子一般。有時節閉上房門,演弄法術兒頑耍,憨哥獃獃的看著,隻不則聲,所以一向相安無事。荏苒光陰,不覺過了三載。時遇六月間,這一年天氣倍加炎熱。永兒到晚,來堂前叫了安置,與憨哥來天井內乘涼。永兒道:「憨哥!我們好熱麼?」憨哥道:「我們好熱麼?」永兒道:「我和你往一處乘涼,你不要怕。」憨哥道:「我和你一處乘涼,你不要怕。」永兒見憨哥七顛八倒,心中好悶。當夜永兒和憨哥合坐著一條凳子。永兒念念有詞,那凳子變做一隻吊睛白額大蟲,背上載著永兒和憨哥從空便起,直到一座城樓上。這座城樓叫做安上大門樓。永兒喝聲:「住!」大蟲在屋脊上便住了。永兒與憨哥道:「這裏好涼麼!」憨哥道:「這裏好涼麼!」兩個乘涼到四更。永兒道:「我們歸去休!」憨哥道:「我們歸去休!」永兒念念有詞,隻見大蟲從空而起,直到家中天井裏落下,依舊變做?子。永兒道:「憨哥,我們去睡休!」憨哥道:「我們去睡休!」自此夜為始,永兒和憨哥兩個夜夜騎虎直到安上大門樓屋脊上乘涼,到四更便歸。有詩為證:

白雲洞法大神通,木凳能令變大蟲。

不信試從吳地看,西山跳虎是遺蹤。

忽一日,永兒道:「我們好去乘涼也。」憨哥道:「我們好去乘涼也。」永兒念念有詞,凳子變做大蟲,從空便起,直到安上大門樓乘涼。當夜卻沒有風,永兒道:「今日好熱。」拿著一把月樣白紙扇兒在手裏,不住的搖,此時月亮卻有些朦朧。有兩個上宿軍人出來巡城,少不得是張千,李萬。兩個巡了一遍,回到城門樓下。張千猛抬起頭來看月,吃了一驚道:「李萬!你見麼,門樓屋脊上坐著兩個人?」李萬道:「若是人,如何上得去?」張千定睛一看,道:「真是兩個人。」李萬道:「據我看時,隻是兩個老鴉。」當夜兩個在屋脊上不住手的把扇搖。李萬道:「若不是老鴉,如何在高處展翅?」張千眼快道:「據我看,一個像男子,一個像婦人。如今我也不管他是人是鴉,教他吃我一箭!」去那袋內拈弓取箭。搭上箭,拽滿弓,看清隻一箭射去,不偏不歪,不歪不正射著憨哥大腿。憨哥大叫一聲,從屋脊上骨碌碌滾將下來,跌得就似爛冬一般。張千、李萬,上前看時,卻是個漢子。幸得不曾跌死,將他縛了。再看上麵時,不見了那一個。

至次日早間,解到開封府來。知府陞廳,張千李萬押著憨哥跪下,稟道:「小人兩個是夜巡軍人。昨夜三更時分,巡到安上大門,猛地抬起頭來,見兩個人坐在城樓屋脊上,搖著白紙扇子。彼時月色不甚明亮,約莫一個像男子,一個像婦人。小人等計算,這等高樓,又不見有梯子,如何上得去,必是飛簷走壁的歹人。隨即取弓箭射得這個男子下來,再抬頭看時,那個婦人的卻不見了。今解這個男子在臺下,請相公臺旨。」知府聽罷,對著憨哥問道:「你是什麼樣人?」憨哥也道:「你是什麼樣人?」知府道:「你從實說來,免得吃苦。」憨哥也道:「你從實說來,免得吃苦。」知府大怒,罵道:「這廝可惡,敢是假與我撒瘋!」憨哥也瞪著眼道:「這廝可惡,敢是假與我撒瘋!」滿堂簇擁的人都忍不住笑。知府無可奈何,叫眾人都來廝認,看是那裏地方的人。眾人齊上認了一會,都道:「小人們並不曾認得這個人。」知府存想道:「安上大門城樓壁鬥樣高,這兩個人如何上得去。就是上得去,那個像婦人的,如何不見下來,卻暗暗地走了。一定那個像婦人的,是個妖精鬼怪,迷著這個男子,到那樓屋上,不提防這廝們射了下來,他自一逕去了。如今看這個人胡言胡語,兀自未醒。但不知這個人姓名家鄉,如何就罷了這頭公事。」尋思了一會,喝道:「且把這個人枷號在通衢十字路口。」看著張千、李萬道:「就著你兩個看守,如有人來與他廝問的,即便拿來見我。」不多時,獄卒取麵枷將憨哥枷了。張千、李萬攙扶到十字街口時,鬨動了大街小巷的人,捱肩?背,爭著來看。

卻說那焦員外家嬭子和丫頭,侵晨送洗臉湯進房裏去,不見憨哥、永兒,吃了一驚,慌忙報與員外媽媽知道。員外媽媽都驚獃了,道:「門不開,戶不開,走那裏去了?」焦員外走出走入,沒做理會處。忽聽得街上的人,三三兩兩說道:「昨夜安上大門城樓屋脊上,有兩個人坐在上麵,被巡軍射了一個下來,一個走了。」又有的說道:「如今不見枷在十字路口?」焦員外聽得說,卻似有人推他出門一般,逕走到十字路口,分開眾人,挨上前來看時,卻是自家兒子。便放聲大哭起來,問道:「你怎的走城樓上去,你的娘子在那裏?」張千、李萬見焦員外來問,不由分說,將他橫拖倒扯捉進府門。知府問道:「你姓甚名誰?那枷的是你什麼人?如何直上禁城樓上坐地,意欲幹何歹事,與那逃走婦人有甚緣故,你實實說來,我便恕你。」焦員外躬身跪著道:「小人姓焦名玉,本府人氏。這個枷的是小人的兒子。枉自活了二十多年紀,一毫人事也不曉得。便是穿衣吃飯,動輒要人。人若問他說話時,便依人言語回答,因此取個小名叫做憨哥。小人隻是叫他小時伏侍的嬭子看管,雖中門外,一步也不敢放他出來。三年前偶有媒人來與他議親。小人欲待娶妻與他,恐誤了人家女兒。欲待不娶與他,小人隻生得這個兒子,沒人接續香火。感承本處有個胡浩,不嫌小人兒子獃蠢把一個女兒叫做胡永兒嫁他。且是生得美貌伶俐。不料昨晚吃了晚飯,雙雙進房去睡,今早門不開,戶不開,小人的兒子並媳婦,都不見了。不知怎地得出門到城樓高處。又不知媳婦如何不見下來,便走得去。」知府喝道:「休得胡說,既是你的兒子媳婦,如何不開門啟戶走得出來?媳婦一定是你藏在家中了,快叫他來見我。」焦員外:「小人安分愚民,怎敢說謊,便拷打小人至死,端的屈殺小人!」知府聽他言語真實,更兼憨哥依人說話的模樣又是真的。再差兩個人去拿胡永兒父親來審問,便見下落。公差領了鈞牌,飛也似趕到胡員外家裏來。

卻說胡員外聽得街坊上喧傳這件事,早已知是自家女兒做出來的勾當,害了憨哥,與媽媽正在家暗暗地叫苦。隻見兩個差人跑將入來,叫聲「員外有麼!」員外驚得魂不附體,隻得出來相見,問道:「有何見諭?」公差道:「奉知府相公嚴命呼喚,請即那步。」胡員外道:「在下並不曾管閒為非,不知有甚事相煩二位喚我?」公差道:「知府相公立等,去則便知分曉。」員外就在鋪內取銀十兩,送與二位:「權當酒飯,沒事回來,再當酬謝。」兩個公差接了銀子,不容轉動推扯出門,逕到府裏。知府正等得心焦,見拿到了胡員外,便把城樓上射下憨哥,次後焦員外說出永兒並憨哥對答不明,要永兒出來審問的情由說了一遍。胡員外隻推不知。知府道:「我聞你女兒極是聰明伶俐,女?這般獃蠢。必定別有奸夫,做甚不公不法的事。你怕我難為他說出真情,一意藏在家中,反來遮掩。」焦員外跪在那邊插口道:「若在你家,快把他出來,救我兒子性命。」胡員外道:「世上隻有男子拐帶女人做事。分明是你把我女兒不知怎的緣故,斷送那裏去了。故意買囑巡軍,隻說同在城樓屋脊上,射了一個走了一個。相公在上,城樓在半天中,一般又無梯子,難道這兩人插翅飛上去的。若果同在上麵時,怎的瓦也不響,這般逃走得快?女人家須是鞋弓襪小,巡軍如何趕他不著,眼睜睜的放他到小人家中來躲了?」知府聽他言語,句句說得有理。喝:「把憨哥的父親,與張千李萬俱夾起來!」指著焦員外道:「這事多是你家謀死了他的女兒,卻同張千、李萬設出這般計策,把這瘋癲的兒子做個出門入戶。不打如何肯招!」喝將三人重重拷打。兩邊公人一齊動手,打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漓。焦員外受苦不過,哀告道:「望相公青天作主,原不曾謀死胡永兒,容小人圖畫永兒麵容,情願出三千貫賞錢。隻要相公出個海捕文書,關行各府州縣,懸掛麵貌信賞。若永兒端的無消息時,小人情願抵罪。」知府見他三個苦死不招,先自心軟。況兼胡員外也淡淡的不口緊要人,便道:「這也說得是。」一邊把三個人放了。一邊取憨哥進府,開了枷,併一幹人俱討保暫且寧家伺候。又著令焦家圖畫永兒麵貌,出了海捕文書各處張掛。有詩為證:

自古公堂冤業多,無如訟口惑人何。

上官比及回心轉,一頓嚴刑已受過。

這四句詩說聽訟之難,假如兩邊說來都是有理,少不得要看那一邊理勝一分的,聽他。及至有恁般理的,未必有恁般事。即如胡員外當堂一番說辨,何等可聽!知府為此將焦玉和巡軍一同提打,誰知都是冤枉。所以坐公堂的,切不可自恃聰察,輕易用刑。

閒話休題,且說那胡永兒見憨哥中箭跌下去了,便口中念念有詞,從空便起。獨自個回到家中,想道:「失了憨哥,住在這裏不成了。爹爹媽媽家中,也不好去得,如何是好?想起成親之夜,夢見聖姑姑與我說道:此非你安身之處,若有急難,可來鄭州尋找。現今無處著身,不若去鄭州投奔聖姑姑,看是如何。」

當下穿了幾件隨身衣服,帶了隨法物。依舊跨了凳子,從空而出,直到野地無人處,漸漸下來撇下凳子,獨立一個取路而行。此時天色方明,恰好遇見舊時從他讀書的陳學究先生,陳善。從鄉裏趕早入城,有些事幹。認得是女學生胡永兒,吃了一驚,問道:「賢弟為何獨行至此,爹爹媽媽何在?」永兒道了萬福,答道:「奴家為夫家遭難,隻身逃出,不及對爹媽說知了。」身邊取出一個白土做就光光滑滑的小方枕兒,遞與陳學究道:「有煩師父將此枕兒寄與我家爹媽,聊表掛念。此乃九天遊仙枕,悅人魂夢,枕之百病俱除,師父是必寄去。」陳學究接了在手,問道:「賢弟!如今往那裏去?」胡永兒指著前麵:「有個親眷在前麵,等我同到他家去。」陳學究抬向前麵望時,永兒使個隱身法,忽然不見了。

陳善把眼睛一抹,噀了一口唾,叫聲「見鬼!」莫非永兒已死,方才精魂出現麼!這泥做的枕兒,分明不是陽間用的。欲待拋棄了,又想道:「他特地寄與爹媽,再三叮嚀。難道是鬼話。我也莫管他真假,便掯去問個信兒,怕他怎的!」便將衣袖裹枕兒,忙忙的走入城來。忽然又想道:「我今日自家還有緊要事件,不得工夫。況且平安街不是順路,帶著枕兒行走,好不方便。」看看走到費將仕門首經過,一個小廝叫道:「陳師父那裏去?」

原來陳善也曾在費家教授過來,這小廝正是舊時學童。陳學究便把枕兒遞與他道:「這東西權寄你處,今日忙些個,明日來取,就順便來看將仕。」說罷自去了。

學童看著這土做的枕兒,也不在意。帶進宅裏,就撇在耳房中自家睡的鋪上。早飯後費將仕出去拜客,書童沒些事,到舖上去睡覺,見枕兒方便,就用著他。也是這小廝夙世有緣,好個九天遊仙枕,多少王侯貴戚,目不曾見,耳不曾聞,倒是他試法受用。正是:

黃梁猶未熟,一夢到華胥。

學童正在熟睡之際,有與他一般樣的兩個小廝,來尋學童同打陞官圖耍子。尋到耳房裏,見他齁齁的睡著。一個便去抓腳心,一個去撚個紙條兒,弄進他鼻孔底去。隻見學童一連幾個噴嚏,似風邪般舞將起來,亂嚷道:「好快活!好快活!」兩個小廝每人撏了一隻耳朵,喚他醒了,問道:「什末快活?」學童道:「我才去睡,忽見枕牆上兩扇門開。異香撲鼻,一班女樂吹彈而出。個個有月貌花容,迎我去仙界遊玩。轉步之間,果然仙山,仙水,仙花,仙鳥,景致非常。一個仙女執壺,又一個把盞,連勸我仙酒三杯。第三杯還不曾吃乾,被你們囉?醒了!」一個道:「我不信!我不信!」一個便去搶那枕兒在手。看時,隻見一邊枕牆上,泥金塗寫九天遊仙枕五字。那一邊畫成兩扇門兒,上麵橫個牌額寫仙界二字。看看仔細,方知所夢乃此枕之故。一個道:「不知你是真是假,今夜把這枕兒,我拿去也睡一夜,看有夢也沒有。」那一個道:「不要偏枯了!大家受用受用,上半夜是你,下半夜是我。」

費將仕拜客方回,在耳房邊過去,聽得說要分上下半夜受用。隻道商量什麼歹事,一腳踢開門來。三個小廝,叢著一個白土做就光滑滑的小方枕兒,在那裏胡言亂道。費將仕一時怒,雙手搶那枕兒在手,眼也不去瞧,高高的望空一撲,在青石板上打個粉碎。可憐無價遊仙枕,化作階前一片塵。難道這枕隻與尋常枕頭一般,隨手而破,別無一些靈跡顯示麼?要知端的,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三遂平妖傳

《三遂平妖傳》正文
第一回 授劍術處女下山 盜法書袁公歸洞 第二回 修文院鬥主斷獄 白雲洞猿神布霧 第三回 胡黜兒村裏鬧貞娘 趙大郎林中尋狐跡 第四回 老狐大鬧半仙堂 太醫細辨三支脈 第五回 左黜兒廟中偷酒 賈道士樓下迷花 第六回 小狐精智賺道士 女魔王夢會聖姑 第七回 楊巡檢迎經逢聖姑 慈長老汲水得異蛋 第八回 慈長老單求大士籤 蛋和尚一盜袁公法 第九回 冷公子初試魘人符 蛋和尚二盜袁公法 第十回 石頭陀夜鬧羅家畈 蛋和尚三盜袁公法 第十一回 得道法蛋僧訪師 遇天書聖姑認弟 第十二回 老狐精挑燈論法 癡道士感月傷懷 第十三回 閉東莊楊春點金 築法壇聖姑煉法 第十四回 聖姑宮紙虎守金山 淑景園張鸞逢媚兒 第十五回 雷太監饞眼娶乾妻 胡媚兒癡心遊內苑 第十六回 胡員外喜逢仙畫 張院君怒產妖胎 第十七回 博平縣張鸞祈雨 五龍壇左黜鬥法 第十八回 張處士乘舟會聖姑 胡員外冒雪尋相識 第十九回 陳善留義雙贈錢 聖姑永兒私傳法 第二十回 胡浩怒燒如意冊 永兒夜赴相國寺 第二十一回 平安街員外重興 胡永兒豆人紙馬 第二十二回 胡員外尋媒議親 蠢憨哥洞房花燭 第二十三回 蠢憨哥誤上城樓脊 費將仕撲碎遊仙枕 第二十四回 八角鎮永兒變異相 鄭州城卜吉討車錢 第二十五回 八角井眾水手撈屍 鄭州堂卜大郎獻鼎 第二十六回 野豬林張鸞救卜吉 山神廟公差賞雙月 第二十七回 包龍圖新治開封府 左瘸師大惱任吳張 第二十八回 莫坡寺瘸師入佛肚 任吳張夢授聖姑姑 第二十九回 王太尉大捨募緣錢 杜七聖狠行續頭法 第三十回 彈子僧變化惱龍圖 李二哥首妖遭跌死 第三十一回 胡永兒賣泥蠟燭 王都排會聖姑姑 第三十二回 夙姻緣永兒招夫 散錢米王則買軍 第三十三回 左瘸師顯神驚眾 王都排糾夥報讎 第三十四回 劉彥威三敗貝州城 胡永兒大掠河北地 第三十五回 趙無瑕拚生紿賊 包龍圖應詔推賢 第三十六回 文相國三路興師 曹招討唧筒破賊 第三十七回 白猿神信香求玄女 小狐妖飛磨打潞公 第三十八回 多目神報德寫銀盆 文招討失路逢諸葛 第三十九回 文招討聽曲用馬遂 李魚羹直諫怒王則 第四十回 潞公奏凱汴京城 猿神重掌修文院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