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樓 作者:李漁年代:清代332   

《十二樓》正文 鶴歸樓·四 親姐妹迥別榮枯 舊夫妻新偕伉儷

親姐妹迥別榮枯舊夫妻新偕伉儷

你道這封書劄是何人所寄?說的什麼事情?原來是一位至親瓜葛、同榜弟兄,均在患難之中,有同病相憐之意,恐怕他迷而不悟,依舊墮人阱中,到後來悔之無及,故此把藥石之言寄來點化他的。隻因滅遼之信報入金朝,段玉初知道他係念室家,一定歸心似箭,少不得到家之日又啟別樣禍端;此番回去,不但受別離之苦,還怕有性命之憂。教他飛疏上聞,隻說在中途患病,且捱上一年半載,徐觀動靜,再做商量,才是個萬全之策。書到之日,恰好遇了邸報。鬱子昌拆開一看,才知道這位連襟是個神仙轉世,說來的話句句有先見之明。他當日甘心受苦,不想還家,原有一番深意,吃虧的去處倒反討了便宜。

可惜不曾學他,空受許多無益之苦。就依了書中的話,如飛上疏,不想疏到在後,命下在前,仍叫他勉力辦事,不得藉端推委。鬱子昌無可奈何,隻得在交界之地住上幾時,等齎金納幣的到了,一齊解入金朝。金人見鬱子昌任事,個個歡喜,隻道此番的使費仍照當初;當初單管齎金,如今兼理幣事,隻消責成一處,自然兩項俱清。那些收金斂幣之人,家家擺筵席,個個送下程,把“鬱老爺”“鬱侍郎”叫不絕口。哪裏知道這番局麵,比前番大不相同。

前番是自己著力,又有個嶽父擔當,況且單管齎金,要他賠補還是有限的數目,自然用得鬆爽。此番是代人料理,自己隻好出力,賠不起錢財。家中知道贖他不回,也不肯把有限的精神施於無用之地。又兼兩邊告乏,為數不貲,縱有點金之術也填補不來。隻得老了麵皮,硬著脊骨,也學段玉初以前,任憑他擺布而已。金人處他的方法,更比處段玉初不同,沒有一件殘忍之事不曾做到。

此時的段玉初已在立定腳跟的時候,金人見他熬煉得起,又且弄不出滋味來,也就斷了癡想,竟把他當了閑人,今日伴去遊山,明日同他玩水,不但沒有苦難,又且肆意逍遙。段玉初若想回家,他也肯容情釋放;當不得這位使君要將沙漠當了桃源,權做個避秦之地。鬱子昌受苦不過,隻得仗玉初勸解,十分磨難也替他減了三分。直到兩年之後,不見有人接濟,知道他不甚饒餘,才漸漸地放鬆了手。

段、鬱二人原是故國至親,又做了異鄉骨肉,自然彼此相依,同休共戚。鬱子昌對段玉初道:“年兄所做之事,件件都有深心。隻是出門之際,待年嫂那番情節,覺得過當了些。夫妻之間,不該薄幸至此。”段玉初笑一笑道:“那番光景,正是小弟多情之處,從來做丈夫的沒有這般疼熱。年兄為何不察,倒說我薄幸起來?”鬱子昌道:“逼她燒毀衣服,料她日後嫁人;相對之時全無笑麵,出門之際不作愁容。這些光景也寡情得夠了,怎麼還說多情?”段玉初道:“這等看來,你是個老實到底之人,怪不得留戀妻孥,多受了許多磨折。但凡少年女子,最怕的是淒涼,最喜的是熱鬧,隻除非丈夫死了,沒得思量,方才情願守寡。若叫她沒緣沒故做個熬孤守寡之人,少不得熬上幾年定要鬱鬱而死。我和她兩個平日甚是綢繆,不得已而相別,若還在臨行之際又做些情態出來,使她念念不忘,把顛鸞倒鳳之情形諸夢寐,這分明是一劑毒藥,要逼她早赴黃泉。

萬一有個生還之日,要與她重做夫妻也不能夠了。不若尋些事故,與她爭鬧一場,假做無情,悻悻而別,她自然冷了念頭,不想從前的好處,那些淒涼日子就容易過了。古人雲:‘置之死地而後生。’我頓挫她的去處,正為要全活她。你是個有學有術的人,難道這種道理全然悟不著?”鬱子昌道:“原來如此。是便是了,婦人水性楊花,捉摸不定,她未曾失節,你先把不肖之心待她,萬一她記恨此言,把不做的事倒做起來,踐了你的言語,如何使得!”段玉初道:“我這個法子也是因人而施。平日信得她過,知道是綱常節義中人,決不做越禮之事,所以如此。苟非其人,我又有別樣治法,不做這般險事了。”

鬱子昌道:“既然如此,你臨別之際也該安慰她一番,就不能夠生還,也說句圓融的話,使她希圖萬一,以待將來,不該把匾額上麵題了極凶的字眼。難道你今生今世就拿定不得還鄉,要做丁令威的故事不成?”段玉初道:“題匾之意與爭鬧之意相同。生端爭鬧者,要她不想歡娛,好過日子;題匾示訣者,要她斷了妄念,不數歸期。總是替她消災延壽,沒有別樣心腸。這個法子,不但處患難的丈夫不可不學,就是尋常男子,或是出門作客,或是往外求名,都該用此妙法。知道出去一年,不妨倒說兩載;拿定離家一月,不可竟道三旬。出路由路,沒有拿得定的日子。寧可使她不望,忽地歸來;不可令我失期,致生疑慮。世間愛妻子的若能個個如此,能保白發齊眉,不致紅顏薄命。年兄若還不信,等到回家之日,把賤荊的肥瘦與尊嫂的豐腴比並一比並,就知道了。”鬱昌聽了這些話,也還半信半疑,說他“見識雖高,究竟於心太忍。若把我做了他,就使想得到,也隻是做不出”。他兩個住在異邦,日複一口,年複一年。到了欽宗手裏,不覺換了八次星霜,改了兩番正朔。忽然一日,金人大舉入寇,宋朝敗北異常,破了京師,擄出徽、欽二帝,帶回金朝。段、鬱二人見了,少不得痛哭一場,行了君臣之禮。徽宗問起姓名,方才有些懊悔,知道往常吃的都是些無益之醋,即使八年以前不罷選妃之詔,將二女選入宮中,到了此時也像牽牛織女,隔著銀河不能夠見麵,倒是讓他得好。卻說金人未得二帝以前,隻愛玉帛之女,不想中原大事,所以把銀子看得極重;明知段、鬱二人追比不出,也還要留在本朝做個雞肋殘盤,覺得棄之有味。及至此番大捷以後,知道宋朝無人,錦繡中原唾手可得,就要施起仁政來。忽下一道旨意,把十年以內宋朝納幣之臣果係赤貧、不能賠補者,俱釋放還家,以示本朝寬大之意。

徽、欽二宗聞了此信,就勸段、鬱還朝,段、鬱二人道:“聖駕蒙塵,乃主辱臣死之際,此時即在本朝尚且要奔隨赴難,豈有身在異邦反圖規避之理?”二宗再三勸諭,把“在此無益,徒愧朕心”的話安慰了一番,段、鬱二人方才拜別而去。

鬱子昌未滿三十,早已須鬢皓然。到了家鄉相近之處,知道這種麵貌難見妻子,隻得用個點染做造之法,買了些烏須黑發的妙藥,把頭上臉上都妝扮起來,好等到家之日重做新郎,省得佳人敗興。誰想進了大門,隻見小姨來接尊夫,不見阿姐出迎嬌婿,隻說她多年不見,未免害羞,要男了進去就她,不肯自移蓮步。見過丈人之後,就要走入洞房,隻見中廳之上有件不吉利的東西高高架起,又有一行小字貼在麵前,其字雲:宋故亡女鬱門官氏之柩鬱子昌見了,驚出一身冷汗,扯住官尚寶細問情由。官尚寶一麵哭,一麵說道:“自從你去以後無一日不數歸期,眼淚汪汪,哭個不住,哭了幾日,就生起病來。

遍請先生診視,都說是七情所感,憂鬱而成,要待親人見麵方才會好。起先還望你回來,雖然斷了茶飯,還勉強吃些湯水,要留住殘生見你一麵。及至報捷之後,又聞得奉了別差,知道等你不來,就痛哭一場,絕粒而死。如今已是三年。因她臨死之際吩咐‘不可入土’,要隔了棺木會你一次,也當做骨肉團圓,所以不敢就葬。”鬱子昌聽了,悲慟不勝,要撞死在柩前,與她同埋合葬,被官尚寶再三勸慰,方才中止。官尚寶又對他道:“賢婿不消悲苦,小女此時就在,也不是當日的圍珠,不但骨瘦如柴,又且麵黃肌黑,竟變了一副形骸,與鬼物無異;你若還看見,也要驚怕起來掩麵而走。倒不如避入此中,還可以藏拙。”鬱子昌聽了,想起段玉初昔日之言,叫他回到家中,把兩人的肥瘦比並一番,就知其言不謬。“如今莫說肥者果肥,連瘦的也沒得瘦了,這條性命豈不是我害了他!”就對了亡靈再三悔過,說:“世間的男子隻該學他,不可像我。淒涼倒是熱鬧,恩愛不在綢繆。‘置之死地而後生’,竟是風流才子之言,不是道學先生的話!”卻說段玉初進門,看見妻子的麵貌勝似當年,竟把趙飛燕之輕盈變做楊貴妃之豐澤,自恃奇方果驗,心上十分欣喜。走進房中,就陪了個笑麵,問他:“八年之中享了多少清福?閑暇的時節可思量出去之人否?”繞翠變下臉來,隨她盤問,隻是不答。段玉初道:“這等看來,想是當初的怨氣至今未消,要我認個不是方才肯說話麼?不是我自己誇嘴,這樣有情的丈夫,世間沒有第二個。如今相見,不叫你拜謝也夠得緊了,還要我賠起罪來!”繞翠道:“哪一件該拜?哪一件該謝?你且講來!”段玉初道:“別了八年,身體一毫不瘦,倒反肥胖起來,一該拜謝。多了八歲,麵皮一毫不老,倒反嬌嫩起來,二該拜謝。一樣的姊妹,別人死了,你偏活在世上,虧了誰人?三該拜謝。

一般的丈夫,別人老了,我還照舊,不曾改換容顏使你敗興,四該拜謝。別人家的夫婦原是生離,我和你二人已以死別,誰想捱到如今,生離的倒成死別,死別的反做生離,虧得你前世有緣,今生有福,嫁著這樣丈夫,有起死回生的妙手,旋乾轉坤的大力,方才能夠如此,五該拜謝。至於孤眠獨宿不覺淒涼,枕冷衾寒勝如溫暖;同是一般更漏,人恨其長,汝怪其短;並看三春花柳,此偏適意,彼覺傷心。這些隱然造福的功勞,暗裏鍾情的好處,也說不得許多,隻好言其大概罷了。”繞翠聽了這些話,全然不解,還說他:“以罪為功,調唇弄舌,不過要掩飾前非,哪一句是由衷的話。”段玉初道:“你若還不信,我八年之前曾有個符券寄來與你,取出來一驗就知道了。”繞翠道:“誰見你什麼符券?”段玉初道:“姨夫複命之日,我有一封書信寄來,就是符券,你難道不曾見麼?”

繞翠道:“那倒不是符券,竟是一紙離書,要與我斷絕恩情,不許再生癡想的。怎麼到了如今,反當做好話倒說轉來?”段玉初笑一笑道:“你不要怪我輕薄,當初分別之時,你有兩句言語道:‘竊效孟薑女之心,兼做蘇蕙娘之意。’如今看起來,你隻算得個孟薑女,叫不得個蘇蕙娘,織錦回文的故事全不知道。我那封書信是一首回文詩,順念也念得去,倒讀也讀得來。

順念了去,卻像是一紙離書;倒讀轉來,分明是一張符券。若還此詩尚在,取出來再念一念,就明白了。”繞翠聽到此處,一發疑心,就連忙取出前詩,預先順念一遍,然後倒讀轉來,果然是一片好心,並無歹意。其詩雲:疑猜任向怒時分,別有終歡賽雨雲;

癡學不情思絕斷,思妻倒織錦回文。

繞翠讀過之後,半晌不言,把詩中的意總咀嚼了一會兒,就不覺轉憂作喜,把一點櫻桃裂成兩瓣,道:“這等說來,你那番舉動竟是有心做的,要我冷了念頭,不往熱處想的意思麼?既然如此,做詩的時節何不明說?定要藏頭露尾,使我惱了八年,直到如今方才歡喜,這是什麼意思?”段玉初道:“我若要明說出來,那番舉動又不消做得了。虧得我藏頭露尾,才把你留到如今。不然也與令姐一般,我今日回來,隻好隔著棺木相會一次,不能夠把熱肉相粘,做真正團圓的事了。當初的織錦回文是妻子寄與丈夫,如今倒做轉來,丈夫織回文寄與妻子,豈不是樁極新極奇之事?”繞翠聽了,喜笑欲狂,把從前之事不但付之流水,還說他的恩義重似丘山,竟要認真拜謝起來。段玉初道:“拜謝的也要拜謝,負荊的也要負荊,隻是這番禮數要行得鬧熱,不要把難逢難遇的佳期寂寂寞寞地過了。我當日與你成親,全是一片愁腸,沒有半毫樂趣,如今大難已脫,愁擔盡丟,就是二帝還朝,料想也不念舊惡,再做吃醋撚酸的事了。當日已成死別,此時不料生還,隻當重複投胎,再來人世,這一對夫妻竟是簇新配就的,不要把人看舊了。”就吩咐家人重新備了花燭,又叫兩班鼓樂,一齊吹打起來,重拜華堂,再歸錦幕。這一宵的樂處,竟不可以言語形容。男人的伎倆百倍於當年,女子之輕狂備呈於今夕,才知道雲雨綢繆之事,全要心上無愁,眼中少淚,方才有妙境出來。世間第一種房術,隻有兩個字眼,叫做“莫愁”。

街頭所賣之方,都是騙人的假藥。

後來段玉初位至太常,壽逾七十,與繞翠和諧到老。所生五子,盡繼書香。鬱子昌斷弦之後,續娶一位佳人,不及數年,又得怯症而死。總因他好色之念過於認真,為造物者偏要顛倒英雄,不肯使人滿誌。後來官居台輔,顯貴異常,也是因他宦興不高,不想如此,所以偏受尊榮之福。可見人生在世,隻該聽天由命,自家的主意竟是用不著的。這些事跡,出在《段氏家乘》中,有一篇《鶴歸樓記》,借他敷演成書,並不是荒唐之說。

〔評〕此一樓也,用意最深,取徑最曲,是千古鍾情之變體。惜玉憐香者雖不必有其事,亦不可不有其心。但風流少年閱之,未免嗔其太冷。予謂:熱鬧場中,正少此清涼

散不得。

讀《合影》《拂雲》諸篇之後,忽而見此,是猶盛暑酷熱之時、揮汗流漿之頃,有人惠一井底涼瓜,剖而食之。得此一冰一激,受用正不淺也。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十二樓

《十二樓》正文
合影樓·一 防奸盜刻意藏形 起情氛無心露影 合影樓·二 受罵翁代圖好事 被棄女錯害相思 合影樓·三 墮巧計愛女嫁媒人 湊奇緣媒人賠愛女 奪錦樓·一 生二女連吃四家茶 娶雙妻反合孤鸞命 三與樓·一 造園亭未成先賣 圖產業欲取姑予 三與樓·二 不窩不盜忽致奇贓 連產連人願歸舊主 三與樓·三 老俠士設計處貪人 賢令君留心折疑獄 夏宜樓·一 浴荷池女伴肆頑皮 慕花容仙郎馳遠目 夏宜樓·二 冒神仙才郎不測 斷詩句造物留情 夏宜樓·三 賺奇緣新詩半首 圓妙謊密疏一篇 歸正樓·一 發利市財食兼收 恃精詳金銀兩失 歸正樓·二 斂眾怨惡貫將盈 散多金善心陡發 歸正樓·三 顯神機字添一畫 施妙術殿起雙層 歸正樓·四 僥天幸拐子成功 墮人謀檀那得福 萃雅樓·一 賣花郎不賣後庭花 買貨人慣買無錢貨 萃雅樓·二 保後件失去前件 結恩人遇著仇人 萃雅樓·三 權貴失便宜棄頭顱而換卵 閹人圖報複遺尿溺以酬涎 拂雲樓·一 洗脂粉嬌女增嬌 弄娉婷醜妻出醜 拂雲樓·二 溫舊好數致殷勤 失新歡三遭叱辱 拂雲樓·三 破疑人片言成二美 癡情客一跪得雙嬌 拂雲樓·四 圖私事設計賺高堂 假公言謀差相佳婿 拂雲樓·五 未嫁夫先施號令 防失事麵具遵依 拂雲樓·六 弄巧生疑假夢變為真夢 移奸作藎虧人改作完人 十巹樓·一 不胡塗醉仙題額 難擺布快婿完姻 十巹樓·二 逞雄威檀郎施毒手 忍奇痛石女破天荒 鶴歸樓·一 安恬退反致高科 忌風流偏來絕色 鶴歸樓·二 帝王吃臣子之醋 閨房罷枕席之歡 鶴歸樓·三 死別勝生離從容示訣 遠歸當新娶忽地成空 鶴歸樓·四 親姐妹迥別榮枯 舊夫妻新偕伉儷 奉先樓·一 因逃難姹婦生兒 為全孤勸妻失節 奉先樓·二 幾條鐵索救殘生 一道麻繩完骨肉 生我樓·一 破常戒造屋生兒 插奇標賣身作父 生我樓·二 十兩奉嚴親本錢有限 萬金酬孝子利息無窮 生我樓·三 為購紅顏來白發 因留慈母得嬌妻 生我樓·四 驗子有奇方一枚獨卵 認家無別號半座危樓 聞過樓·一 棄儒冠白須招隱 避紗帽綠野娛情 聞過樓·二 納諫翁題樓懷益友 遭罹客障麵避良朋 聞過樓·三 魔星將退三樁好事齊來 圇局已成一片隱衷才露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