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樓 作者:李漁年代:清代332   

《十二樓》正文 三與樓·二 不窩不盜忽致奇贓 連產連人願歸舊主

不窩不盜忽致奇贓連產連人願歸舊主

玉川父子買園之後,少不得財主的心性與別個不同,定要更改一番,不必移梁換柱才與前麵不同,就像一幅好山水,隻消增上一草,減去一木,就不成個畫意了。經他一番做造,自然失去本來,指望點鐵成金,不想變金成鐵。走來的人都說:“這座園亭大而無當,倒不若那座書樓緊湊得好。怪不得他取少棄多,堅執不賣,原來有寸金丈鐵之分。”玉川父子聽了這些說話,就不覺懊悔起來。才知道做財主的,一著也放鬆不得,就央了原中過去攛掇,叫他寫張賣契並了過來。

虞素臣賣園之後,永不興工,自然沒有浪費。既不欠私債,又不少官錢,哪裏還肯賣產?就回複他道:“此房再去,叫我何處棲身?即使少吃無穿,也還要死守,何況支撐得去,叫他不要思量。”中人過來說了,玉川的兒子未免譏誚父親,說他:“終日料人,如今料不著了。”玉川道:“他強過生前,也強不過死後。如今已是半老之人,又無子嗣,少不得一口氣斷,連妻妾家人都要歸與別個,何況這幾間住房!到那時節,連人帶土一齊並他過來,不怕走上天去。”兒子聽了,道他“雖說得是,其如大限未終,等他不得,還是早些歸並的好”。

從此以後,時時刻刻把虞素臣放在心頭,不是咒他早死,就是望他速窮;到那沒穿少吃的時節,自然不能死守。準想人有善願,天不肯從,不但望他不窮,亦且咒他不死。過到後麵,倒越老越健起來。衣不愁穿,飯不少吃,沒有賣樓的機會。

玉川父子懊惱不過,又想個計較出來,倒去央了原中,逼他取贖。說:“一所花園,住不得兩家的宅眷,立在三與樓上,哪一間廳屋不在眼前?他看見我的家小,我不見他的婦人,這樣失誌的事沒入肯做。”虞素臣聽了這些話,知道退還是假,貪買是真,依舊照了前言斬釘截鐵地回複。

玉川父子氣不過,隻得把官勢壓他,寫了一張狀詞,當堂告退,指望通些賄賂,買囑了官府,替他歸並過來。

誰想那位縣尊也曾做過貧士,被財主欺淩過的,說:“他是個窮人,如何取贖得起?分明是吞並之法。你做財主的便要為富不仁,我做官長的偏要為仁不富!”當堂辱罵一頓,扯碎狀子,趕了出來。

虞素臣有個結義的朋友,是遠方人氏,擁了巨萬家資,最喜輕財任俠。一日,偶來相訪,見他賣去園亭,甚為歎息。又聽得被人謀占,連這一線案巢也住不穩,將來必有盡棄之事,就要捐出重資替虞素臣取贖。當不得他為人狷介,莫說論千論百不肯累人,就送他一兩五錢,若是出之無名,他也決然推卻。

聽了朋友的話,反說他:“空有熱腸,所見不達。世間的產業,哪有千年不賣的?保得生前,也保不得身後。

你如今替我不忿,損了重資,萬一贖將過來,住不上三年五載,一旦身亡,並無後嗣,連這一椽片瓦少不得歸與他人,你就肯仗義輕財,隻怕這般盛舉也行不得兩次。難道如今替人贖了,等到後麵又替鬼贖不成?”那位朋友見他回得決烈,也就不好相強,在他三與樓下宿了幾夜,就要告別而歸。臨行之際,對了虞素臣道:“我夜間睡在樓下,看見有個白老鼠走來走去,忽然鑽入地中,一定是財星出現。你這所房子千萬不可賣與人,或者住到後麵,倒得些橫財也未見得。”虞素臣聽了這句話,不過冷笑一聲,說一句“多謝”,就與他分手。古語道得好:“橫財不發命窮人。”隻有買屋的財主時常掘著銀藏,不曾見有賣產的人在自家土上拾到半個低錢。虞素臣是個達人,哪裏肯作癡想。所以聽他說話,不過冷笑一聲,決不去翻磚掘土。

唐玉川父子自從受了縣官的氣,悔恨之後,繼以羞慚,一發住不得手。隻望他早死一日,早做一日的孤魂,好看自家進屋。誰想財主料事件件料得著,隻有“生死”二字不肯由他做主。虞素臣不但不死,過到六十歲上,忽然老興發作,生個兒子出來。一時賀客紛紛,齊集在三與樓上,都說:“恢複之機,端在是矣。”玉川父子聽見,甚是仿惶。起先惟恐不得,如今反慮失之,哪裏焦躁得過!

不想到一月之後,有幾個買屋的原中,忽然走到,說:“虞素臣生子後,倒被賀客弄窮了,吃得他鹽幹醋盡。如今別無生法,隻得想到住居,斷根出賣的招帖都貼在門上了。機會不可錯過,快些下手!”玉川父子聽見,驚喜欲狂。還隻怕他記恨前情,寧可賣與別人,不屑同他交易。誰想虞素臣的見識與他絕不相同,說:“唐虞二族比不得別姓人家,他始祖帝堯曾以天下見惠,我家始祖並無一物相酬。如今到兒孫手裏,就把這些產業白送與他,也不為過,何況得了價錢。決不以今日之小嫌,抹煞了先世的大德。叫他不須芥蒂,任憑找些微價,歸並過去就是了。”玉川父子聽見,欣幸不已,說:“我平日好說祖宗,畢竟受了祖宗之庇,若不是遙遙華胄,怎得這奕奕高居?故人樂有賢祖宗。”也就隨著原中過去,成了交易。他一向愛討便宜,如今敘起舊來,自然要叨惠到底。虞素臣並不較量,也學他的祖宗,竟做推位讓國之事,另尋幾間茅屋搬去棲身,使他成了一統之勢。

有幾個公直朋友替虞素臣不服,說:“有了樓房,哪一家不好賣得?偏要賣與貪謀之人,使他遂了好謀,到人麵前說嘴!你未有子嗣之先倒不肯折氣,如今得了子嗣,正在恢複之基,不贖他的轉來也夠得緊了,為什麼把留下的產業又送與他?”虞素臣聽見,冷笑了一聲,方才回複道:“諸公的意思極好,隻是單顧眼前,不曾慮到日後。我就他的意思,原是為著自己,就要恢複,也須等兒子大來,掙起人家,方才取贖得轉。我是個老年之人,料想等不得兒子長大。焉知我死之後,兒子不賣與他?與其等兒子棄產,使他笑罵父親,不如父親賣樓,還使人憐惜兒子。這還是樁小事。萬一我死得早,兒子又不得大,妻子要爭餓氣,不肯把產業與人,他見新的圖不到手,舊的又伯回贖,少不得要生毒計,斬絕我的宗祧,隻怕產業贖不來,連兒子都送了去,這才叫做折本。我如今賤賣與他,隻當施舍一半,放些欠帳與人。到兒孫手裏,他就不還,也有人代出。古語雲‘吃虧人常在’,此一定之理也。”眾人聽到此處,雖然警醒,究竟說他迂闊。

不想虞素臣賣樓之後,過不上幾年,果然死了。留下三尺之童與未亡人撫育,絕無生產,隻靠著幾兩樓價生些微利出來,以作糊口之計。唐玉川的家資一日富似一日。他會創業,兒子又會守成,隻有進氣,沒有出氣,所置的產業竟成了千年不拔之基。眾人都說:“天道無知,慷慨仗義者,子孫個個式微,刻薄成家者,後代偏能發跡!”誰想古人的言語再說不差: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爭來早與來遲。這兩句說話,雖在人口頭,卻不曾留心玩味。若還報得遲的也與報得早的一樣,豈不難為了等待之人?要曉得報應的遲早,就與放債取利一般,早取一日,少取一日的子錢;多放一年,多生一年的利息。你望報之心愈急,他偏不與你銷繳,竟像沒有報應的一般。等你望得心灰意懶,丟在肚皮外麵,他倒忽然報應起來,猶如多年的冷債,主人都忘記了,平空白地送上門來,又有非常的利息,豈不比那現討現得的更加爽快!

虞素臣的兒子長到十七八歲,忽然得了科名,叫做虞嗣臣,字繼武。做了一任縣官,考選進京,升授掌科之職,為人敢言善諍,世宗皇帝極眷注他。

一日,因母親年老,告準了終養,馳驛還家。竟在數裏之外看見一個婦人,年紀不過二十多歲,手持文券,跪在道旁,口中叫喊:“隻求虞老爺收用。”繼武喚她上船,取文契一看,原來是她丈夫的名字,要連人帶產投靠進來為仆的。繼武問她道:“看你這個模樣,有些大家舉止,為什麼要想投靠?丈夫又不見麵,叫你這婦人出頭,趕到路上來叫喊?”那婦人道:“小婦人原是舊家,隻因祖公在日好置田產,凡有地畝相連、屋宇相接的,定要謀來湊錦。那些失業之人,不是出於情願,個個都懷恨在心。起先祖公未死,一來有些小小時運,不該破財,二來公公是個生員,就有些官符口舌,隻要費些銀子,也還抵擋得祝不想時運該倒,未及半載,祖公相繼而亡,丈大年小,又是個平民,那些欺孤虐寡的人就一齊發作,都往府縣告起狀來。

一年之內,打了幾十場官司,家產費去一大半。如今還有一樁奇禍,未曾銷繳。丈夫現在獄中,不是錢財救得出、分上講得來的,須是一位顯宦替他出頭分理,當做己事去做,方才救得出來。如今本處的顯宦隻有老爺,況且這樁事情又與老爺有些幹涉,雖是丈夫的事,卻與老爺的事一般。所以備下文書,叫小婦人前來投靠。凡是家中的產業,連人帶土都送與老爺,隻求老爺不棄輕微,早些收納。”繼武聽了此言,不勝錯愕,問她:“未曾一繳的是樁什麼事?為何幹涉於我?莫非我不在家,奴仆藉端生事,與你丈夫兩個一齊惹出禍來,故此引你投靠,要我把外麵的人都認做管家,覆庇你們做那行勢作惡的事麼?”那婦人道:“並無此事。隻因家中有一座高閣,名為三與摟,原是老爺府上賣出來的。管業多年,並無異說。誰想到了近日,不知什麼仇人遞了一張匿名狀子,說丈夫是強盜窩家,祖孫三代俱做不良之事,現有二十錠元寶藏在三與樓下,起出真贓,便知分曉。縣官見了此狀,就密差幾個應捕前來起贓。誰想在地板之下,果然起出二十錠元寶。就把丈夫帶入縣堂,指為窩盜,嚴刑夾打,要他招出同夥之人與別處劫來的贓物。丈夫極力分拆,再辯不清。這宗銀子不但不是己物,又不知從何處飛來。隻因來曆不明,以致官司難結。還喜得沒有失主,問官作了疑獄,不曾定下罪名。丈夫終日思想:這些產業原是府上出來的,或者是老爺的祖宗預先埋在地下,先太老爺不知,不曾取得,所以倒把有利之事貽害於人。如今不論是不是,隻求老爺認了過來,這宗銀子就有著落。銀子一有著落,小婦人的丈夫就從死中得活了。性命既是老爺救,家產該是老爺得。何況這座園亭、這些樓屋,原是先太老爺千辛萬苦創造出來的,物各有主,自然該歸與府上,並沒有半點嫌疑,求老爺不要推卻。”繼武聽了這些話,甚是狐疑,就回複她道:“我家有禁約在先,不受平民的投獻,這‘靠身’二字不必提起。就是那座園亭、那些摟屋,俱係我家舊物,也是明中正契出賣與人,不是你家占去的,就使我要,也要把原價還你,方才管得過來,沒有白白退還之理。至於那些元寶,一發與我無幹,不好冒認。你如今且去,待我會過縣官,再叫他仔細推詳,定要審個明白。若無實據,少不得救你丈夫出來,決不冤死他就是。”婦人得了此言,歡喜不盡,千稱萬謝而去。

但不知這場禍患從何而起,後來脫與不脫?隻剩一回,略觀便曉。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十二樓

《十二樓》正文
合影樓·一 防奸盜刻意藏形 起情氛無心露影 合影樓·二 受罵翁代圖好事 被棄女錯害相思 合影樓·三 墮巧計愛女嫁媒人 湊奇緣媒人賠愛女 奪錦樓·一 生二女連吃四家茶 娶雙妻反合孤鸞命 三與樓·一 造園亭未成先賣 圖產業欲取姑予 三與樓·二 不窩不盜忽致奇贓 連產連人願歸舊主 三與樓·三 老俠士設計處貪人 賢令君留心折疑獄 夏宜樓·一 浴荷池女伴肆頑皮 慕花容仙郎馳遠目 夏宜樓·二 冒神仙才郎不測 斷詩句造物留情 夏宜樓·三 賺奇緣新詩半首 圓妙謊密疏一篇 歸正樓·一 發利市財食兼收 恃精詳金銀兩失 歸正樓·二 斂眾怨惡貫將盈 散多金善心陡發 歸正樓·三 顯神機字添一畫 施妙術殿起雙層 歸正樓·四 僥天幸拐子成功 墮人謀檀那得福 萃雅樓·一 賣花郎不賣後庭花 買貨人慣買無錢貨 萃雅樓·二 保後件失去前件 結恩人遇著仇人 萃雅樓·三 權貴失便宜棄頭顱而換卵 閹人圖報複遺尿溺以酬涎 拂雲樓·一 洗脂粉嬌女增嬌 弄娉婷醜妻出醜 拂雲樓·二 溫舊好數致殷勤 失新歡三遭叱辱 拂雲樓·三 破疑人片言成二美 癡情客一跪得雙嬌 拂雲樓·四 圖私事設計賺高堂 假公言謀差相佳婿 拂雲樓·五 未嫁夫先施號令 防失事麵具遵依 拂雲樓·六 弄巧生疑假夢變為真夢 移奸作藎虧人改作完人 十巹樓·一 不胡塗醉仙題額 難擺布快婿完姻 十巹樓·二 逞雄威檀郎施毒手 忍奇痛石女破天荒 鶴歸樓·一 安恬退反致高科 忌風流偏來絕色 鶴歸樓·二 帝王吃臣子之醋 閨房罷枕席之歡 鶴歸樓·三 死別勝生離從容示訣 遠歸當新娶忽地成空 鶴歸樓·四 親姐妹迥別榮枯 舊夫妻新偕伉儷 奉先樓·一 因逃難姹婦生兒 為全孤勸妻失節 奉先樓·二 幾條鐵索救殘生 一道麻繩完骨肉 生我樓·一 破常戒造屋生兒 插奇標賣身作父 生我樓·二 十兩奉嚴親本錢有限 萬金酬孝子利息無窮 生我樓·三 為購紅顏來白發 因留慈母得嬌妻 生我樓·四 驗子有奇方一枚獨卵 認家無別號半座危樓 聞過樓·一 棄儒冠白須招隱 避紗帽綠野娛情 聞過樓·二 納諫翁題樓懷益友 遭罹客障麵避良朋 聞過樓·三 魔星將退三樁好事齊來 圇局已成一片隱衷才露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