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傳奇 作者:元稹、白行簡等年代:唐代1594   

《唐傳奇》正文 卷一百五十七 周秦行紀

餘貞元中舉進士落第,歸宛葉間。至伊闕南道鳴皋山下,將宿大安民舍。會暮,不至。更十餘裏,一道,甚易。夜月始出,忽聞有異香氣;因趨進行。不知近遠。見火明,意謂莊家。更前驅,至一大宅。門庭若富豪家。黃衣閽人曰:“郎君何至?”

餘答曰:“僧孺,姓牛,應進士落第往家。本往大安民舍,誤道來此。直乞宿,無他。”

中有小髻青衣出,責黃衣曰:“門外誰何?”

黃衣曰:“有客。”

黃衣入告。少時,出曰:“請郎君入。”

餘問誰氏宅。黃衣曰:“第進,無須問。”

入十餘門,至大殿。殿蔽以珠簾,有朱衣紫衣人百數,立階陛間。左右曰:“拜殿下。”

簾中語曰:“妾漢文帝母薄太後。此是廟,郎不當來,何辱至?”

餘曰:“臣家宛下。將歸,失道。恐死豺虎,敢乞托命。”

太後遣軸簾,避席曰:“妾故漢室老母,君唐朝名士,不相君臣,幸希簡敬,便上殿來見。”

太後著練衣亡,狀貌瑰偉,不甚年高。勞餘曰:“行役無苦乎?”

召坐。食頃間,殿內有笑聲。太後曰:“今夜風月甚佳,偶有二女伴相尋。況又遇嘉賓,不可不成一會。”

呼左右:“屈兩個娘子出見秀才。”

良久,有女二人從中至,從者數百。前立者一人,狹腰長頁,多發不妝,衣青衣,僅可二十餘。太後曰:“高祖戚夫人大。”

餘下拜,夫人亦拜。更一人,柔肌隱身!”

貌舒態逸,光彩射遠近,多服花繡,年低薄太後。後曰:“此元帝王嬙。”

餘拜如戚夫人,王嬙複拜。各就坐。

坐定,太後使紫衣中貴人曰:“迎楊家潘家來。”

久之,空中見五色雲下,聞笑語聲漸近。太後曰:“楊潘至矣。”

忽車音馬跡相雜,羅綺煥耀,旁視不給。有二女子從雲中下。餘起立於側。見前一人纖腰修眸,容甚麗,衣黃衣,冠玉冠,年三十來。太後曰:“此是唐朝太真妃子。”

予即伏謁,拜如臣禮。太真曰:“妾得罪先帝,(先帝,謂肅宗也。)皇朝不置妾在後妃數中,設此禮,豈不虛乎?不敢受。”

卻答拜。更一人厚肌敏視,小,質潔白,齒極卑,被寬博衣。太後曰:“齊潘淑妃”餘拜之,如妃子。既而太後命進饌。少時,饌至,芳潔萬端,皆不得名字。但欲充腹,不能足。食已,更具酒。其器用盡如王者。太後語太真曰:“何久不來相看?”

太真謹容對曰:“三郎(天寶中官人呼玄宗多曰三郎)數幸華清宮,扈從不得至。”

太後又謂潘妃曰:“子亦不來,何也?”

潘妃匿笑。不禁,不成對。太真視潘妃而對曰:“潘妃向玉奴(太真名也)說,懊惱東昏侯疏狂,終日出獵,故不得時謁耳。”

太後問餘:“今天子為誰?”

餘對曰:“今皇帝,先帝長子。”

太真笑曰:“沈婆兒作天子也,大奇!”

太後曰:“何如主?”

餘對曰:“小臣不足以知君德。”

太後曰:“然無嫌,但言之。”

餘曰:“民間傳聖武。”

太後首肯三四。太後命進酒加樂,樂妓皆少女子。酒環行數周,樂亦遂輟。

太後請戚夫人鼓琴。夫人約指以玉環,光照於座。(《西京雜記》雲:高祖與夫人環,照見指骨也。)引琴而鼓,聲甚怨。太後曰:“牛秀才邂逅逆旅到此,諸娘子又偶相訪,今無以盡平生歡。牛秀才固才士。盍各賦詩言誌,不亦善乎?”

遂各授與箋筆,逡巡詩成。

薄後詩曰:“月寢花宮得奉君,至今猶愧管夫人!”

漢家舊是笙歌處,煙草幾經秋複春。”

王嬙詩曰:“雪裏穹廬不見春。漢衣雖舊淚垂新。如今最恨毛延壽,愛把丹青錯畫人。”

戚夫人詩曰:“自別漢宮休楚舞,不能妝粉恨君王。無金豈得迎商叟,呂氏何曾畏木強。”

太真詩曰:“金釵墮地別君王,紅淚流珠滿禦床。雲雨馬嵬分散後,驪宮不複舞霓裳。”

潘妃詩曰:“秋月春風幾度歸,江山猶是鄴宮非。東昏舊作蓮花地,空想曾披金縷衣。”

再三邀餘作詩。餘不得辭,遂應命作詩曰:“香風引到大羅天!”

月地雲階拜洞仙。共道人間惆悵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別有善笛女子,短發,麗服,貌甚美,而且多媚,潘妃偕來。太後以接坐居之,時令吹笛,往往亦及酒。太後顧而問曰:“識此否?石家綠珠也。潘妃養作妹、故潘妃與俱來。”

太後因曰:“綠珠豈能無詩乎?”

綠珠乃謝而作詩曰:“此日人非昔日人,笛聲空怨趙王倫。紅殘翠碎花樓下,金穀千年更不春。”

辭畢,酒既至。太後曰,”牛秀才遠來,今夕誰人為伴?”

戚夫人先起辭曰:“如意成長,固不可。且不宜如此。”

潘妃辭曰:“東昏以玉兒,身死國除,玉兒不擬負他。”

綠珠辭曰:“石衛尉性嚴忌,今有死,不可及亂。”

太後曰:“太真今朝先帝貴妃,不可,言其他。”

太後謂王嬙曰:“昭君始嫁呼韓單於,複為殊累若單於婦,固自用。且苦寒地胡鬼何能為?昭君幸無辭。”

昭君不對,低然羞恨。俄各歸休。餘為左右送入昭君院。

會將旦,侍人告起,昭君垂泣持別。忽聞外有太後命,餘遂出見太後。太後曰:“此非郎君久留地,宜亟還。便別矣。幸無忘向來歡。”

更索酒。酒再行,已。戚夫人潘妃綠珠皆泣下,竟辭去。太後使朱衣送往大安,抵西道,旋失使人所在,時始明矣。命就大安裏,問其裏人。裏人雲:“此十餘裏,有薄後廟。”

餘卻回望廟,荒毀不可入,非向者所見矣。餘衣上香,經十餘日不歇,竟不知其如何。

上一節
章節目錄
已是最後一節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唐傳奇

《唐傳奇》正文
卷一 板橋三娘子 卷二 補江總白猿傳 卷三 曾季衡 卷四 車中女子 卷五 陳鸞鳳 卷六 陳義郎 卷七 楚兒 卷八 崔護 卷九 崔慎思 卷十 崔書生 卷十一 崔思兢 卷十二 崔煒 卷十三 崔玄微 卷十四 崔張自稱俠 卷十五 鄧廠 卷十六 鄧甲 卷十七 定婚店 卷十八 東城老父傳 卷二十 竇乂 卷二十一 杜牧 卷二十二 杜子春 卷二十三 樊夫人 卷二十四 飛煙傳 卷二十五 封陟 卷二十六 馮俊 卷二十七 馮燕傳 卷二十八 負情儂傳 卷二十九 高昱 卷三十 古鏡記 卷三十一 古嶽瀆經 卷三十二 郭純 卷三十三 郭元振 卷三十四 何婆 卷三十五 紅線 卷三十六 紅線傳 卷三十七 華州參軍 卷三十八 畫琵琶 卷三十九 霍小玉傳 卷四十 吉頊 卷四十一 嘉興繩技 卷四十二 賈人妻 卷四十三 江叟 卷四十四 蔣武 卷四十五 金剛仙 卷四十六 京都儒士 卷四十七 昆侖奴 卷四十八 蘭亭始未記 卷四十九 離魂記 卷五十 李黃 卷五十一 李回 卷五十二 李勣 卷五十三 李俊 卷五十四 李謩 卷五十五 李慶遠 卷五十六 李使君 卷五十七 李娃傳 卷五十八 李衛公靖 卷五十九 李睍 卷六十 李章武傳 卷六十一 廉廣 卷六十二 靈應傳 卷六十三 劉崇龜 卷六十四 柳氏傳 卷六十五 柳毅傳 卷六十六 盧涵 卷六十七 廬江馮媼傳 卷六十八 駱賓王 卷六十九 閭丘子 卷七十 綠翹 卷七十一 馬待封 卷七十二 馬拯 卷七十三 賣?媼 卷七十四 妙女傳 卷七十五 冥音錄 卷七十六 南柯太守傳 卷七十七 尼妙寂 卷七十八 聶隱娘 卷七十九 寧茵 卷八十 裴諶 卷八十一 裴航 卷八十二 破鏡重圓 卷八十三 齊推女 卷八十四 虯髯客傳 卷八十五 卻要 卷八十六 人虎傳 卷八十七 任氏傳 卷八十八 三夢記 卷八十九 僧俠 卷九十 殺妻者 卷九十一 上清傳 卷九十二 申屠澄 卷九十三 宋之愻 卷九十四 蘇無名 卷九十五 孫恪 卷九十六 唐寶記 卷九十七 陶尹二君 卷九十八 田膨郎 卷九十九 田氏子 卷一百 王積薪 卷一百零一 王居貞 卷一百零二 王生 卷一百零三 王燧 卷一百零四 王維 卷一百零五 王之渙 卷一百零六 王知古 卷一百零七 韋皋 卷一百零八 韋自東 卷一百零九 維揚十友 卷一百一十 溫京兆 卷一百一十一 文蕭 卷一百一十二 翁彥樞 卷一百一十三 無雙傳 卷一百一十四 吳保安 卷一百一十五 吳堪 卷一百一十六 吳全素 卷一百一十七 武瞾傳 卷一百一十八 峽口道士 卷一百一十九 湘中怨解 卷一百二十一 謝小娥傳 卷一百二十二 秀師言記 卷一百二十三 許老翁 卷一百二十四 許棲岩 卷一百二十五 宣慈寺門子 卷一百二十六 薛昌緒 卷一百二十八 薛昭 卷一百二十九 閻玄一 卷一百三十 顏浚 卷一百三十一 陽城 卷一百三十二 楊娼傳 卷一百三十三 楊叟 卷一百三十四 楊太真外傳 卷一百三十五 楊虞卿 卷一百三十六 姚坤 卷一百三十七 姚氏三子 卷一百三十八 葉靜能 卷一百三十九 葉限 卷一百四十 義俠 卷一百四十一 鶯鶯傳 卷一百四十二 元柳二公 卷一百四十三 苑抽 卷一百四十四 張藏用 卷一百四十五 張老 卷一百四十六 張利涉 卷一百四十七 張無頗 卷一百四十九 張鷟 卷一百五十 長恨歌傳 卷一百五十一 趙存 卷一百五十二 趙合 卷一百五十三 枕中記 卷一百五十四 鄭德璘 卷一百五十五 中山狼傳 卷一百五十六 周邯 卷一百五十七 周秦行紀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