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傳奇 作者:元稹、白行簡等年代:唐代1594   

《唐傳奇》正文 卷一百零六 王知古

鹹通庚寅歲,盧龍軍節度使、檢校尚書、左仆射張直方抗表,請修入覲之禮。優詔允焉。先是,張氏世蒞燕土,民亦世服其恩。禮昭台之嘉賓,撫易水之壯士;地沃兵庶,朝廷每姑息之,洎直方之嗣事也,出綺紈之中,據方嶽之上,未嚐以民間休戚為意;而酣酒於室,淫獸於原,巨賞狎於皮冠,厚寵襲於綠幘,暮年而三軍大怨。直方稍不自安。左右有為其計者,乃盡室西上至京。懿宗授之左武衛大將軍。而直方飛蒼走黃,莫親徼道之職,往往設罘罝於通道,則犬彘無遺。臧獲有不如意者,立殺之。或曰:“輦轂之下,不可專戮。”

其母曰:“尚有尊於我子者乎?”

則僭軼可知也。於是諫官列狀上,請收付廷尉,天子不忍置於法,乃降為昭王府司馬,俾分務洛師焉。直方至東京,既不自新,而慢遊愈亟。洛陽四旁翥者走者,見皆識之,必群噪長嗥而去。

有王知古者,東諸侯之貢士也。雖薄涉儒術,而數奇不中春官選,乃退處於三川之上,以擊鞠飛觴為事,遨遊於南鄰北裏間。至是有聞於直方者。直方延之。睹其利喙瞻辭,不覺前席;自是日相狎。王辰歲,冬十一月,知古嚐晨興,僦舍無煙,愁雲塞望,悄然弗怡。乃徒步造直方第;至則直方急趨,將出田也。謂知古曰:“能相從乎?”

而知古以祁寒有難色。直方顧謂僮曰:“取短皂袍來。”

請知古衣之。知古乃上加麻衣焉,遂聯轡而去。出長夏門,則凝霰始零,由闕塞而密雪如往。乃渡伊水而東,南踐萬安山之陰麓,而鞲弋之獲甚夥。傾羽觴,燒兔肩,殊不覺有嚴冬意。及乎霰開雪霽,日將夕焉,忽有封狐突起於知古馬首,乘酒馳三數裏,不能及,又與獵徒相失。須臾,雀噪煙暝,莫知所如;隱隱聞洛城暮鍾,但仿惶於樵徑古陌之上。俄而,山川黯然,若一鼓將半,試長望,有炬火甚明,乃依積雪光而赴之。

複若十餘裏,至則喬木交柯,而朱門中開,皓壁橫亙,真北闕之甲第也。知古及門,下馬,將徙倚以達旦。無何,小駟頓轡,閽者覺之,隔壁而問阿誰。知古應曰:“成周貢士太原王知古也。今旦有友人將歸於崆峒舊隱者,仆餞之伊水濱,不勝離觴,既摻袂,馬逸,複不能止,失道至此耳。遲明將去,幸無見讓。”

閽曰:“此乃南海副使崔中丞之莊也。主父近承天書赴闕,郎君複隨計吏西征,此惟閨闈中人耳,豈可淹久乎。某不敢去留,請聞於內。”

知古雖怵惕不寧,自度中宵矣,去將安適?乃拱立以候。

少頃,有秉蜜炬自內至者,振鑰管辟扉,引保母出。知古前拜,仍述厥由。母曰:“夫人傳語:主與小子,皆不在家,於禮無延客之道。然僻居與山藪接畛,豺狼所嗥,若固相拒,是見溺不救也。請舍外廳,翌日可去。”

知古辭謝。乃從保母而入。過重門,門側廳事,奕櫨宏敞,帷幕鮮華,張銀燈,設綺席,命知古坐焉。酒三行,陳方丈之饌,豹胎魴腴,窮水陸之美。保母亦時來相勉。

食畢,保母複問知古世嗣官族及內外姻黨,知古具言之。

乃曰:“秀才軒裳令胄,金玉奇標,既富春秋,又潔操履,斯實淑媛之賢夫也。小君以鍾愛稚女,將及笄年,嚐托媒的,為求諧對久矣。今夕何夕,獲遘良人。潘、楊之睦可遵,鳳凰之兆斯在。未知雅抱何如耳?”

知古斂容曰:“仆文愧金聲,才非玉潤;豈家室為望,惟泥塗是憂。不謂寵及迷津,慶逢子夜。聆好音於魯館,逼佳氣於秦台。二客遊神,方茲莫及;三星委照,唯恐不揚。倘獲托彼強宗,眷以佳偶,則生平所誌,畢在斯乎。”

保母喜,謔浪而入白。複出,致小君之命,曰:“兒自移天崔門,實秉懿範;奉蘋蘩之敬,如琴瑟之和。惟以稚女是懷,思配君子。既辱高義,乃葉夙心。

上京飛書,路且不遠;百兩陳禮,事亦非奢。忻慰孔多,傾矚而已。”

知古磬折而答曰:“某蟲沙微類,分及湮淪;而鍾鼎高門,忽蒙采拾。有如白水,以奉清塵,鶴企鳧趨,惟待休旨。”

知古複拜。保母戲曰:“他日錦雉之衣欲解,青鸞之匣全開;貌如月華,室若雲邃。此際頗相念否?”

知古謝曰:“以凡近仙,自地登漢,不有所舉,孰能自媒。謹當誓彼襟靈,誌之紳帶;期於沒齒,佩以周旋。”

複拜。

少時,則燎沈當庭,良夜將艾。保母請知古脫服以休。既解麻衣,而皂袍見。保母誚曰:“豈有逢掖之士,而服從役元衣耶?”

知古謝曰:“此乃假之與所遊熟者,固非已有。”

又問所從。答曰:“乃盧龍張直方仆射所借耳。”

保母忽驚叫仆地,色如死灰。既起,不顧而走入宅,遙聞大叱曰:“夫人差事宿客,乃張直方之徒也!”

複聞夫人者叫曰:“火急斥去,無啟寇讎!”

於是婢子小豎輩,群出秉猛炬,曳白棓而登階。知古儴,避於庭中,四顧遜謝。罵言狎至,僅得出門。既出,已橫關闔扉,猶聞喧嘩未已。知古愕立道左,且怛久之。將隱頹垣,乃得馬於其下,遂馳走。遙望大火若燎原者,乃縱轡赴之。至則輸租車方飯牛附火耳。詢其所,則伊水東草店之南也。夏枕轡假寐。食頃,而震方洞然,心思稍安,乃揚鞭於大道。

比及都門,已有張直方騎數輩來跡矣。遙至其第。既而見直方,而知古憤懣不能言。直方慰之。坐定,知古乃述宵中怪事。直方起而撫髀曰:“山魑木魅,亦知人間有張直方耶?且止知古。複益其徒數十人,皆射皮飲胄者,享以卮酒豚肩。與知古複南出;既至萬安之北,知古前導,雪中馬跡宛然。直詣柏林下,則碑板廢於荒坎。樵蘇殘於茂林。中列大塚十餘,皆狐兔之窟宅,其下成蹊。於是,直方命四周張羅彀弓以待。內則秉蘊荷鍤,且掘且熏。少焉,有群狐突出,焦頭爛額者,罝羅罥掛者,應弦飲羽者,凡獲狐大小百餘頭以歸。

三水人曰:“嗟乎王生,生世不諧,而為狐貉所侮,況其大者乎。向若無張公之皂袍,則強死於穢獸之穴也。餘時在洛敦化裏第,於宴集中,博士渤海徐公讜為餘言之。豈曰語怪,亦以摭實,故傳之焉。”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唐傳奇

《唐傳奇》正文
卷一 板橋三娘子 卷二 補江總白猿傳 卷三 曾季衡 卷四 車中女子 卷五 陳鸞鳳 卷六 陳義郎 卷七 楚兒 卷八 崔護 卷九 崔慎思 卷十 崔書生 卷十一 崔思兢 卷十二 崔煒 卷十三 崔玄微 卷十四 崔張自稱俠 卷十五 鄧廠 卷十六 鄧甲 卷十七 定婚店 卷十八 東城老父傳 卷二十 竇乂 卷二十一 杜牧 卷二十二 杜子春 卷二十三 樊夫人 卷二十四 飛煙傳 卷二十五 封陟 卷二十六 馮俊 卷二十七 馮燕傳 卷二十八 負情儂傳 卷二十九 高昱 卷三十 古鏡記 卷三十一 古嶽瀆經 卷三十二 郭純 卷三十三 郭元振 卷三十四 何婆 卷三十五 紅線 卷三十六 紅線傳 卷三十七 華州參軍 卷三十八 畫琵琶 卷三十九 霍小玉傳 卷四十 吉頊 卷四十一 嘉興繩技 卷四十二 賈人妻 卷四十三 江叟 卷四十四 蔣武 卷四十五 金剛仙 卷四十六 京都儒士 卷四十七 昆侖奴 卷四十八 蘭亭始未記 卷四十九 離魂記 卷五十 李黃 卷五十一 李回 卷五十二 李勣 卷五十三 李俊 卷五十四 李謩 卷五十五 李慶遠 卷五十六 李使君 卷五十七 李娃傳 卷五十八 李衛公靖 卷五十九 李睍 卷六十 李章武傳 卷六十一 廉廣 卷六十二 靈應傳 卷六十三 劉崇龜 卷六十四 柳氏傳 卷六十五 柳毅傳 卷六十六 盧涵 卷六十七 廬江馮媼傳 卷六十八 駱賓王 卷六十九 閭丘子 卷七十 綠翹 卷七十一 馬待封 卷七十二 馬拯 卷七十三 賣?媼 卷七十四 妙女傳 卷七十五 冥音錄 卷七十六 南柯太守傳 卷七十七 尼妙寂 卷七十八 聶隱娘 卷七十九 寧茵 卷八十 裴諶 卷八十一 裴航 卷八十二 破鏡重圓 卷八十三 齊推女 卷八十四 虯髯客傳 卷八十五 卻要 卷八十六 人虎傳 卷八十七 任氏傳 卷八十八 三夢記 卷八十九 僧俠 卷九十 殺妻者 卷九十一 上清傳 卷九十二 申屠澄 卷九十三 宋之愻 卷九十四 蘇無名 卷九十五 孫恪 卷九十六 唐寶記 卷九十七 陶尹二君 卷九十八 田膨郎 卷九十九 田氏子 卷一百 王積薪 卷一百零一 王居貞 卷一百零二 王生 卷一百零三 王燧 卷一百零四 王維 卷一百零五 王之渙 卷一百零六 王知古 卷一百零七 韋皋 卷一百零八 韋自東 卷一百零九 維揚十友 卷一百一十 溫京兆 卷一百一十一 文蕭 卷一百一十二 翁彥樞 卷一百一十三 無雙傳 卷一百一十四 吳保安 卷一百一十五 吳堪 卷一百一十六 吳全素 卷一百一十七 武瞾傳 卷一百一十八 峽口道士 卷一百一十九 湘中怨解 卷一百二十一 謝小娥傳 卷一百二十二 秀師言記 卷一百二十三 許老翁 卷一百二十四 許棲岩 卷一百二十五 宣慈寺門子 卷一百二十六 薛昌緒 卷一百二十八 薛昭 卷一百二十九 閻玄一 卷一百三十 顏浚 卷一百三十一 陽城 卷一百三十二 楊娼傳 卷一百三十三 楊叟 卷一百三十四 楊太真外傳 卷一百三十五 楊虞卿 卷一百三十六 姚坤 卷一百三十七 姚氏三子 卷一百三十八 葉靜能 卷一百三十九 葉限 卷一百四十 義俠 卷一百四十一 鶯鶯傳 卷一百四十二 元柳二公 卷一百四十三 苑抽 卷一百四十四 張藏用 卷一百四十五 張老 卷一百四十六 張利涉 卷一百四十七 張無頗 卷一百四十九 張鷟 卷一百五十 長恨歌傳 卷一百五十一 趙存 卷一百五十二 趙合 卷一百五十三 枕中記 卷一百五十四 鄭德璘 卷一百五十五 中山狼傳 卷一百五十六 周邯 卷一百五十七 周秦行紀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