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作者:黃元禦年代:清朝1223   

《四聖心源》卷四·勞傷解 卷四·勞傷解·陽虛

陽盛於上而生於下,水中之氣,是曰陽根。陽氣長養,爰生木火。陽性浮動,其根一生,則浮動而親上者,性也,是以木生而火長。而木火之生長,全賴脾土之升,脾土左升,木生於東而火長於南,純陽之位,陰氣萌滋,此金水收藏之根本也。

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長之政,一陽淪陷,腎氣澌亡,則下寒而病陽虛。

人知其木火之衰,而不知其脾土之弱。脾以陰體而抱陽魂,旺則血生而神化。以血藏於肝而實生於脾,肝血溫升而化陽神,即脾土之左旋而變化者也。是宜升肝脾以助生長,不止徒溫腎氣也。

天魂湯

甘草二錢桂枝三錢茯苓三錢幹薑三錢人參三錢附子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火為陽,而陽升於肝脾,脾陷而肝木不生,溫氣頹敗,則陽無生化之原。脾陷之根,因於土濕,土濕之由,原於水寒。甘草、茯苓,培土而瀉濕,幹薑、附子,暖脾而溫腎,人參、桂枝,達木而扶陽。

若肝血虛弱,不能生火,則用歸、地、首烏,以培陽神之原。以火清則神發,血者,神魂之母也。

夫純陽則仙,純陰則鬼。陽盛則壯,陰盛則病。病於陰虛者,千百之一,病於陽虛者,盡人皆是也。後世醫術乖訛,乃開滋陰之門,率以陽虛之人,而投補陰之藥,禍流今古,甚可恨也。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四聖心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