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 作者:黃元禦年代:清朝1223   

《四聖心源》卷一·天人解 卷一·天人解·精華滋生

陰生於上,胃以純陽而含陰氣,有陰則降,濁陰下降,是以清虛而善容納。陽生於下,脾以純陰而含陽氣,有陽則升,清陽上升,是以溫暖而善消磨。水穀入胃,脾陽磨化,渣滓下傳,而為糞溺,精華上奉,而變氣血。

氣統於肺,血藏於肝。肝血溫升,則化陽神;肺氣清降,則產陰精。五藏皆有精,悉受之於腎;五藏皆有神,悉受之於心;五藏皆有血,悉受之於肝;五藏皆有氣,悉受之於肺。總由土氣之所化生也。

土爰稼穡,稼穡作甘,穀味之甘者,秉土氣也。五穀香甘,以養脾胃,土氣充盈,分輸四子。己土左旋,穀氣歸於心肺;戊土右轉,穀精歸於腎肝。脾胃者,倉廩之官,水穀之海,人有胃氣則生,絕胃氣則死。胃氣即水穀所化,食為民天,所關非細也。

 
舉報收藏 0打賞 0

四聖心源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