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辟演義 作者:周遊年代:明代776   

《開辟演義》正文 第十回 龍馬負河圖洛書

龍馬負河圖洛書

卻說太昊得蒼頡丹書,發下教台抄傳示天下,代去燧人氏結繩之政。

帝一日召群臣曰:“寡人賴卿等相輔,天下今稍清平。今削木為琴,麵圓以法天,底平以象地;

龍池八寸,通八風;東北條風,東明庶風,東南清明風,南景風,西南涼風,西閶闔風,西北不周風,北廣莫風鳳池四寸,象四時;

五弦象五行;長七尺二寸,按七十二候五日一候,一月六候,三侯為一節氣,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侯;

用絲繩為弦,弦二十有七條,命之曰離徽,上以通神明之覞音要,下以合天人之和;

絙音耕為三十六弦之瑟,與民修身理性,反其天真。卿等以為可否?”

群臣皆叩首曰:“臣等愚昧,願我主教之!”帝即發式,命木匠用桐木削析,依式而造,頒賜天下。眾臣皆退。天下士民領式鹹法製度,各相傳授,無不歡悅。天下琴瑟自此始。

帝一日升殿,群臣朝畢,忽午門外流傳警報至,帝命宣入。俯伏山呼畢,帝問曰:“汝報何事?”報人曰:“臣居近孟津河邊,河中忽然大漲,波浪滔天。水中有一巨獸,似龍非龍,似馬非馬,浪裏飛騰,人民驚懼,一方弗寧,民故特來奏知。”帝聞奏,言曰:“此乃何物如此?”女媧氏奏曰:“似龍似馬,皆吉獸也,又出於河中,必主有佳兆。我主宜排駕備香案前去同群臣觀之,便見端的。”帝準奏,即命排駕,同眾臣至河邊。隻見河中洪濤巨浪,波中一獸踏水如登平地,大體似馬而身有鱗,高八九尺,有兩翼,形類駱駝,背上負一朱箱,麵上有四字,乃“河圖洛書”。帝一見,命抬香案至前,親自同群臣禮拜。帝祝曰:“朕治天下數百季矣,若朕有過,罪在朕躬,望龍神息其波浪,無害於民!”帝方祝罷,隻見風恬浪靜,龍馬遂負箱直至河邊。帝見之大喜曰:“蒙神頓息波浪之勢,可負箱至岸。如內有益民之物,乞神點頭三下,朕即取之:若是不然,端立勿動,朕不取也。”那龍馬聽帝言語,即連忙點頭三下,帝心甚悅,即命女媧氏向前取之。女媧氏去河邊取起負箱,那龍馬複馳入河中,沒而不見。霎時波浪平息,帝隨於河邊拜謝,命夫扛箱同眾臣回朝。帝坐於殿上言曰:“朕蒙河神賜此丹箱,不知內有何物,今宜焚香叩首禮拜,同眾臣開箱看是何物。”眾臣曰:“我主之言是也。”即命安排香案。

帝焚香叩首畢,眾臣亦各禮拜,命女媧氏於當殿上拿開箱蓋,帝同眾臣取出視之,乃《河圖》《洛書》,畫成八卦,變為八八六十有四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內又教人作甲曆。甲曆者,始於甲子,終於癸亥,幹支相配為十二宮辰,六甲周而天道之事備矣。歲以是紀,而月不能亂;日以是紀,而時不易;晝夜以是紀,而人知度數;四季以是紀,東、西、南、北而不惑。一年分十二月,一月分三十日。按日分十二時,一時分八刻,依《河》《洛》推算,則年、月、日、時定矣。

帝同群臣覽畢,君臣皆大歡喜。群臣叩首奏曰:“前代三皇雖開世道,有恩於民,但世尚洪荒,而文明猶未開,顓蒙猶未啟,我主今得先天卦爻而興教,實萬世文明之主也。”帝曰:“卿等之言雖是,朕今不惜勤勞,將八卦變六十四卦,定東、南、西、北,幽讚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教民決嫌疑,定猶豫,便民不迷於吉凶悔吝之途。開物成務之學,天地秘造之機,朕為之泄盡可乎!”眾臣聞帝言,各皆大喜,稽首奏曰:“今得我主不借勤勞,有費聖心,一至於此。自三皇以來,未有盛於我主之治而成萬代之規模矣。”帝大悅,各賜筵宴而散。帝作成先天卦爻變法,頒行天下。後在位一千一百一十五年,壽一千一百五十歲而崩。伏羲氏之後有十五氏,女媧氏即位,十四氏為諸侯。

 
舉報收藏 0打賞 0

開辟演義

《開辟演義》正文
第一回 盤古氏開天辟地 第二回 天皇定幹支甲子 第三回 地皇分日月星辰 第四回 人皇分山川九區 第五回 天地人三皇曆歌 第六回 五龍列氏治天下 第七回 有巢氏教民架屋 第八回 燧人氏結繩治政 第九回 伏羲畫卦定天下 第十回 龍馬負河圖洛書 第十一回 女媧興兵誅共工 第十二回 祝融氏大戰康 第十三回 女媧氏煉石補天 第十四回 女皇大封列國侯 第十五回 神農教民藝五穀 第十六回 親嚐百草療民疾 第十七回 精衛公主訪神仙 第十八回 百姓爭殺夙沙氏 第十九回 七帝繼傳承天下 第二十回 軒轅救駕滅蚩尤 第二十一回 軒轅氏即黃帝位 第二十二回 帝用六相治天下 第二十三回 黃帝製冕旒宮室 第二十四回 元妃教民養蠶絲 第二十五回 帝道成龍迎升天 第二十六回 少昊即位都曲阜 第二十七回 九侯奉旨征九黎 第二十八回 勾龍攻城暗退兵 第二十九回 顓頊帝高陽氏即位 第三十回 九太子征伐九黎 第三十一回 九太子大戰九黎 第三十二回 勾龍退圍滅九黎 第三十三回 顓頊滅黎伏四夷 第三十四回 帝嚳高辛氏即位 第三十五回 堯率八元諫帝摯 第三十六回 眾諸侯廢摯立堯 第三十七回 堯帝即位都平陽 第三十八回 堯帝命羿射九日 第三十九回 羿繳大風除獸害 第四十回 平羿夫妻入月宮 第四十一回 四嶽舉鯀治洪水 第四十二回 堯帝康衢聽童謠 第四十三回 大舜躬耕於曆山 第四十四回 堯帝訪賢讓天下 第四十五回 堯讓舜天下而崩 第四十六回 舜帝即位召八愷 第四十七回 舜帝歌南風之詩 第四十八回 舜帝命禹征三苗 第四十九回 舜命禹治水救民 第五十回 舜南狩禪位於禹 第五十一回 禹王承位會諸侯 第五十二回 禹惡旨酒貶儀狄 第五十三回 諸侯立啟即帝位 第五十四回 羿宣禹訓廢太康 第五十五回 仲康即位斬羲和 第五十六回 後羿篡夏弑帝相 第五十七回 寒浞誘民殺後羿 第五十八回 少康中興滅寒浞 第五十九回 七帝仁明享太平 第六十回 劉累醢龍貢孔甲 第六十一回 桀寵妹喜殺龍逢 第六十二回 桀王囚湯於夏台 第六十三回 桀王舉鼎會諸侯 第六十四回 湯聘伊尹於莘野 第六十五回 湯伊尹放桀滅夏 第六十六回 桀王喪國走南巢 第六十七回 湯即位除網三麵 第六十八回 六事自責雨桑林 第六十九回 伊尹奏後廢太甲 第七十回 沃丁承位哭伊尹 第七十一回 仲丁會巫鹹征夷 第七十二回 祖乙遷都修河決 第七十三回 盤庚作書複興商 第七十四回 武丁版築得傅說 第七十五回 傅說奉旨伐鬼方 第七十六回 武乙無道被雷震 第七十七回 太丁命季曆征夷 第七十八回 季曆受封西伯侯 第七十九回 紂寵姐己喪亡商 第八十回 周武王吊民伐罪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