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 作者:魏秀仁年代:清代628   

《花月痕》正文 第十一回 接家書旅人重臥病 改詩句幕府初定情

接家書旅人重臥病改詩句幕府初定情

話說癡珠移寓汾神廟之後,腳疾漸漸痊愈。謖如因元夕戰功,就擢了總兵,遊鶴仙加了提督銜,顏、林二將也晉了官階,遂與合營參遊議定,公請癡珠辦理筆墨,每月奉束二百金、薪水二十兩,就借秋華堂作個辦事公所。便有許多武弁都來謁見,倒把癡珠忙了四五日。

自此秋華堂前院搭了涼棚,地方官驅逐閑人,不比從前是個遊宴之所。癡珠卻隻寓汾神廟西院,撤去碑板,把月亮門作個出人之路。又邀了兩個書手:一姓蕭名祖-,字翊甫;一姓池名霖,字雨農。小楷都寫得很好,便請他們住在堂後兩間小屋。這西院中槐陰匝地,天然一張碧油的穹幕,把前後窗紗都映成綠玻璃一般。屋裏爐篆微熏,瓶花欲笑,藥香隱隱,簾影沉沉。癡珠日手一編,雖蒿目時艱,不斷新亭之淚,而潛心著作,自成茂苑之書,倒也日過一日。偶有煩悶,便邀心印煮茗清談,禪語詩心,一空塵障。時而李夫人饋遺時果名花、佳肴舊醞;或以肩輿相招至署,與謖如論古談兵,指陳破賊方略;間至後堂,團圓情話,兒童繞膝,婢仆承顏,轉把癡珠一腔的塊磊,漸漸融化十之二三。

到了六月初,起居都已照常。收了兩個家人:一喚林喜,一喚李福。謖如又贈了一輛高鞍車,一匹青騾。這日正在研朱點墨,忽節度衙門送到自京遞來家報,好不歡喜。及至拆開,頓慘然,淚涔涔下。

看官,你道為何呢?原來去年八月間,東越上下遊失守,冶南被圍,癡珠全家避人深山。不料該處土匪突爾豎旗從賊,以致親丁四十餘口,踉蹌道路。癡珠妾茜雯正在盛年,竟為賊擄,抗節不從,投崖身死。老母及餘人,幸遇焦總戎帶兵救護,得無散失。至戚友婢仆,淪陷賊中,指不勝屈。比及敉平,田舍為墟,藏書掃蕩個幹淨,而且上下遊仍為賊窟。慈母手諭癡珠,令其在外暫覓枝棲。

癡珠多情人,既深毀室之傷,複抱墜樓之痛,牽蘿莫補,剪紙難招,明知烏鳥傷心,翎原急難,而道弗難行,力窮莫致。從此咄咄書空,忘餐廢寢。不數日,又倒床大病起來。這晚,翊甫、雨農、心印俱來,癡珠竟糊糊塗塗,認不清人了。慌得心印、禿頭趕著請個麻大夫,診了脈息,就鄭鄭重重的定了一個方,服下,依然如故。一連數日,清楚時候喝不了數口稀飯,餘外便昏昏沉沉,不像是睡,也不像是醒。謖如夫婦,逐日早晚叫人來問。

一日,謖如親自前來,禿頭迎出,知癡珠吃下藥剛才睡下,謖如就坐外間。此時正是日高卓午,滿院中森森槐影,鴉雀無聲,慘綠上窗,藥爐半燼,已覺得四顧淒然。忽聽癡珠囈語道:“梧桐葉落,是我歸期。”一會又說道:“還有十五個月哩。”一會又吟道:“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以後語便微細,恍佛有七字一句,是“身欲奮飛病在床”。又叫了幾聲“茜雯”,忽然大聲道:“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以後聲又小了。約略有“蔓草縈骨,拱木斂魂”八個字,餘外不辨什麼。謖如聽著發怔,隻得喚禿頭道:“你叫醒老爺。”禿頭進去,好容易將癡珠喚醒,含糊一語,又昏昏的睡去了。謖如跟著進來,見癡珠穿著貼身衣服,遮著紫紗夾被,瘦骨不盈一把,心中十分難受。便向禿頭道:“我且回家,訪個名大夫來瞧吧。”謖如說著,招呼伺候,上馬去了。

次日,謖如延了一個大令,姓高的,也不中用。還是顏參將薦一兵丁,姓王的,和那麻大夫細細的商議,決之心印,眼下藥,卻能多進了幾口稀飯,人也明白些。自此,病勢比以前便慢慢的減下來。隻可憐禿頭徹夜無眠,足足鬧了一個多月。

再說荷生自見過采秋之後,琴棋詩酒,匝月盤桓。美人有豪傑之風,名士無狂旦之氣,雖柔情似水。卻也穩重如山。此時芙蓉洲荷花盛開,荷生踐約,還敬了眾縉紳。十妓中隻秋痕、掌珠病不能來。這日,管弦沸耳,酒肉饜心,卻不過小岑、劍秋,也不喚采秋侍酒,就中單賞識了洪紫滄。

二十三日係荷花生日,荷生先一日訂了小岑、劍秋,也訂紫滄,隻傳著丹-、曼雲伺候。日斜後,就套車到了愉園。此時采秋臥室早移在水榭。荷生正從西廊向水榭步上來,遠遠望見采秋斜倚正麵欄幹,瞧著荷花。荷生見了,忽然心中一動,好像幾年前見過這樣光景,便站在欄幹前默想,卻再也想不起來是何人、何地。

那采秋早笑盈盈的迎上來,說道:“你心裏想什麼?你看夕陽映著紅蓮,分外好看哩。”荷生笑著走過來,一麵說道:“我忽然記起一件事,不要緊,不用說了。”丫鬟們搬了兩張湘竹方椅子和茶幾二人就向著欄幹坐下。丫鬟遞上兩鍾雪水燉的蓮心菜。荷生還默想了一會,誰知越想越記不起。回眸一盼,又見采秋晚妝如畫,頭上烏雲一絲不亂,一身輕羅簿彀,映著玉骨冰肌,遂把前事忘了。采秋道:“人言紅蓮沒有白蓮的香,你不聞見香麼?”荷生笑道:“大抵花到極紅,香氣便覺減些,所以海棠說是無香。這也是予齒去角的意思。其實,是個名花,再無不香的;隻是這種香,隻許細心人默默領會,比不得那素馨、茉莉的香,一接目便到鼻孔中來。”采秋也笑道:“這才是心清聞妙香。要曉得他有這一股香,才算是不專在色上講究哩。”

二人在花前談了一會,才進屋子坐下。荷生瞧著楹聯,說道:“你這裏都沒有集句對子,我集有一對,寫給你吧。”隨將明日的局告訴采秋,就說:“八下鍾,我坐車來和你同去。”便走了。

次日,二人同到了柳溪,上得船來。那船刻著兩個交頸鴛鴦,兩邊短短的紅闌,玻璃長窗,篷蓋上罩著綠油大卷篷,兩邊垂下白綾飛沿,中艙靠後一炕,炕下月桌可坐七人人。另一個船略小些,是載行廚及跟人的。荷生瞧著表道:“早得很呢。”一會,丹-、曼雲先後到了。又一會,小岑、劍秋、紫滄也都來齊。那船就咿咿啞啞的,從蓮萍菱芡中蕩出,穿過石橋,不上一箭中,便是芙蓉洲水閣。這水閣造在水中,後麵橋亭接上秋華堂,前三麵俱是楠本雕成竹節漆綠的欄幹。

大家上了水閣,憑欄四望,見兩岸漁簾蟹籪,叢竹垂楊,或遠或近,或斷或續,尤覺得煙波無際。家人上來請示排席,劍秋道;“船裏去吧,一麵喝,一麵看。”大家俱以為然。一會,跟班回說:“席擺停當了。”七個人都下出來,入席坐定。水手們分開雙槳,向荷花深處蕩來。隻見白鷺橫飛,垂楊倒掛,香風習習,花氣蒙蒙。真是香國樓台,佛天世界。

采秋笑道:“今日不可不為花祝壽。遂站起來,扶著船窗,將一杯酒向荷花灑酹了一回。荷生說道:“正是。”就也澆了一杯酒,二人相視微微而笑。於是大家飲了數巡。那邊船上,又送過了新剝的蓮子,並一盤鮮荔,各人隨意吃了。紫滄望著采秋道:“今日這般雅集,何不行一令?”采秋想了一想道:“今日令籌俱不在此,隻好行一個簡便的。這令叫做‘合歡令’。我先喝一杯令酒,以下如有說錯的,照此為罰。”一麵說,一麵端起杯酒喝了。使說道:“這個字,要兩邊都一樣,可以挪移的。聽著:‘琵字喜相逢,東西兩意同。拆開不成字,成字喝一杯。’”又接著說道:“荷字飛觴:笑隔荷花共人語。”

采秋並坐是荷生,荷生上首是曼雲,恰好數到“荷”字。曼雲隻得喝了一杯酒,道:“這字很少,隻怕我要受罰了。”小岑、劍秋,也各人凝思了一會,都道:“這令看著不奇,竟難的。”荷生一麵催曼雲快說。曼雲將纖手在桌子上畫了一回,笑道:“有了!‘蒜字喜相逢,東西兩意同。拆開不成字,成字罰一杯’。”大家都道:“好!”曼雲便接著說道:“映日荷花別樣紅。”一數,數到了紫滄。

紫滄滿飲一杯,說了一個‘兢”字。小岑拍手道:“我正想了此字,不料被你說了。”紫滄笑著說一句是:“清露點荷珠。”

一數,又數到了采秋。采秋道:“我再說嗎?卻怕要罰了。”荷生便道:“我替你說吧。”劍秋忙說道:“代倩的罰十杯。”采秋便將劍秋看了一看,道:“我再說一個及笄的‘笄’字,你們說好不好?”大家齊聲讚賞。采秋隨念一句,一手指著數道:“青苔碧水紫荷錢。”“荷”字恰數到劍秋。劍秋道:“我知道必要數到我的,幸而有一個弱字,何如?”眾人也都說:“可以,快飛觴吧。”劍秋便喝了酒,說道:“留得枯荷聽雨聲。”采秋先說道:“今日荷花生日,不許說這衰颯句子,須罰一杯再說。”眾人都說:“該罰!你不見方才替花祝壽麼?”劍秋道:“是了,不錯,該罰!”遂又喝了一杯道:“我說張聿這一句,最吉利的:‘池沼發荷英’。”便向采秋道:“好不好?”

采秋也不答應,笑了一笑。小岑替他一數,數到了荷生。采秋忙用手試一試荷生酒杯,說道:“天氣雖熱,也不可喝冷酒。”便替荷生加上半杯熱酒。荷生喝了,說道:“我就是本地風光,說個並州‘並’字。”大家道:“好!”劍秋道:“這是從‘笄’字推出來的。”荷生道:“詩也是我的本色:不妨遊子芰荷衣。”

卻數到丹。荷生道:“你的量大,當喝一滿杯。”

丹-喝了,想一會,說了一個“絲”字。眾人尚未言語,曼雲笑道:“丹姊姊要罰了。”丹-道:“‘絲’字不是兩邊同麼?”曼雲道:“那是減寫,正寫兩邊是不同的。”小岑道:“不錯。正寫是從‘係’,況拆開是個‘係’字,罰了吧。你的量好,不怕的。”丹-紅著臉,隻得又喝了一杯。停了,想出一句詩來,說道:“風弄一池荷葉香。”一順數到小岑。小岑喝了酒,想了又想,說個“茁”字,隨說了一句《離蚤》道:“製芰荷以為衣。”

荷生道:“好!這又該到紫滄。”紫滄道:“我說一個‘羽’字收令吧。”大家都說:“是眼前字,一時竟想不起。”

那時船正蕩到柳蔭中,遠望那堤北彤雲閣,雕楹碧檻,映著翠蓋紅衣,大有舟行鏡裏之概。大家上岸憑跳一回,又值夕陽西下,暮靄微生,花氣空蒙,煙痕淡沱。小岑等三人遊秋華堂去了。

荷生遂挑了三個佳人,重來水閣。采秋團向荷生道:“你帶有文具,要寫對子,這裏寫吧。”於是跟班們就中間方桌擺上文具,青萍送上雲龍蠟箋,丹-、曼雲按著紙,采秋看荷生蘸飽了筆,寫道:

香葉終經宿鸞鳳;

寫完一聯,丹-、曼雲兩人輕輕的債過一邊,紅豆將文具內兩塊玉鎮尺押住。采秋又把那一幅箋鋪上,自己按著,荷生複蘸飽筆,寫道:

瑤台何日傍神仙,

采秋瞧著大家向外說話,便眼波一轉,澄澄的向荷生道:“這‘何’字何不改作‘今’字呢?”荷生瞧著采秋,笑道:“匪今斯今。”采秋笑道:“請自今始。”二人說話,脈脈含情。

小岑等早已回來,恰好荷生款已落完,采秋便迎將上去。劍秋看著桌上聯句,便說道:“好呀!你們雙雙的暢敘,還說‘瑤台何日傍神仙’呢!”小岑瞧著出句,說道:“這是老杜《古柏行》,對句呢?”采秋道:“好個表表的詞林!香山詩句都記不得麼?”小岑也笑道:“是呢。”丹-道:“你們翰林衙門,笑話多哩。”

此時采秋等三人均微有酒意,斷紅雙頰,笑語纏綿。談了片時,看天漸漸晚了,遂仍都上了船,撤去酒席,烹上了荷葉茶。荷生便命將船往柳溪蕩去。采秋問起秋痕來,小岑便將端節那一天故事,說與大家聽。剛說到推吊下門來,那船已到了柳溪南岸,一簇車馬都在那裏伺候。時已黃昏,便道:“這會講不完,改日再說吧。”便跨丹-車轅走了。紫滄、劍秋兩人一車。采秋攜了荷生的手,進入後艙,悄說道:“你今日還要回營麼?”荷生笑一笑,便喚紅豆與采秋更衣,看上了車,又送曼雲也上車,方才走了。看官記著!荷生宴客這兩日,正是癡珠病篤的時候。正是:

百年須臾,有欣有戚。

劍斫王郎,鞭先祖逖。

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

 
舉報收藏 0打賞 0

花月痕

《花月痕》正文
第一回 蚍蜉撼樹學究高談 花月留痕稗官獻技 第二回 花神廟孤墳同灑淚 蘆溝橋分道各揚鑣 第三回 憶舊人倦訪長安花 開餞筵招遊荔香院 第四回 短衣匹馬歲暮從軍 火樹銀花元宵奏凱 第五回 華嚴庵老衲解神簽 草涼驛歸程驚客夢 第六回 勝地名流楔修上巳 金樽檀板曲奏長生 第七回 翻花案劉梧仙及第 見芳譜杜采秋束裝 第八回 呂仙閣韓荷生遇豔 並州城韋癡珠養屙 第九回 甹夆水閣太史解圍 邂逅寓齋校書感遇 第十回 兩番訪美疑信相參 一見傾心笑言如舊 第十一回 接家書旅人重臥病 改詩句幕府初定情 第十二回 宴水榭原士規構釁 砸煙燈錢同秀爭風 第十三回 中奸計淩晨輕寄柬 斷情根午夜獨吟詩 第十四回 中奸計淩晨輕寄柬 斷情根午夜獨吟詩 第十五回 詩繡錦囊重圓春鏡子 人來菜市獨訪秋痕 第十六回 定香榭兩美侍華筵 夢遊仙七言聯雅句 第十七回 儀鳳翱翔豪情露爽 睡鴛顛倒絳語風生 第十八回 冷雨秋深病憐並枕 涼風天末緣證斷釵 第十九回 送遠行賦誦哀江南 憶舊夢歌成秋子夜 第二十回 陌上相逢搴帷一笑 溪頭聯步邀月同歸 第二十一回 宴仲秋觴開彤雲閣 銷良夜笛弄芙蓉洲 第二十二回 秋華堂仙眷慶生辰 采石礬將軍施巧計 第二十三回 簾卷西風一詩夜課 雲橫秦嶺千裏書來 第二十四回 三生冤孽海生波 九死癡魂寒宵割臂 第二十五回 影中影快談紅樓夢 恨裏恨高詠綺懷詩 第二十六回 彤管生花文章有價 問圍爐煮雪情話生春 第二十七回 癡婢悔心兩番救護 使君高義一席殷勤 第二十八回 還玉佩憨書生受賺 討藤鐲戇太歲招災 第二十九回 消寒小集詩和梅花 諧老卜居國遊柳巷 第三十回 看迎春俏侍兒遇舊 祝華誕女弟子稱觴 第三十一回 離恨羈愁詩成本事 親情逸趣帖作宜春 第三十二回 秋心院噩夢警新年 搴雲樓華燈猜雅謎 第三十三回 麗句清詞三分宿慧 花香燈影一片豔情 第三十四回 汾神廟春風生麈尾 碧霞宮明月聽鶤弦 第三十五回 須眉巾幗文進壽屏 肝膽裙釵酒闌舞劍 第三十六回 一聲清磐色界歸真 百轉柔腸情天人幻 第三十七回 廷推嶽薦詔予清銜 風暖草熏春來行館 第三十八回 芐囗無靈星沉婺女 棣華遽折月冷祗園 第三十九回 燕子覆巢章台分手 雁門合鏡給事班師 第四十回 意長緣短血灑鵑魂 人去影留望窮龜卜 第四十一回 焦桐室枯吟縈別恨 正定府瀝血遠貽書 第四十二回 聯情話寶山營遇俠 痛慘戮江浦賊輸誠 第四十三回 十花故事腸斷恨人 一葉驚秋神歸香海 第四十四回 一刹火光穢除蟬蛻 廿年孽債魂斷雉經 第四十五回 竹竿嶺舊侶哭秋墳 樅陽縣佳人降巨寇 第四十六回 求直言梅翰林應詔 複潯郡歐節度策勳 第四十七回 李謖如匹馬捉狗頭 顏卓然單刀盟倭目 第四十八回 桃葉渡蕭三娘排陣 雨花台朱九妹顯靈 第四十九回 舍金報母擔粥賑饑 聚寶奪門借兵證果 第五十回 一枝畫戟破越沼吳澤 八麵威風靖江鎮海 第五十一回 無人無我一衲西歸 是色是空雙棺南下 第五十二回 秋心院遺跡話故人 花月痕戲場醒幻夢
 
更多>同類經典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