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萬物作焉而不辭一作:萬物作焉而不為始)
天下的人都能認清美好的事物,就顯露出醜來了。都能認清善良的事物,就顯露出惡來了。因為事物都是互相對立而出現的,所以有和無由互相對立而誕生,難和易由互相對立而形成,長和短由互相對立而體現,高和下由互相對立而存在,音和聲由互相對立而和諧,前和後由互相對立而出現。這是永遠不變的——恒。因此聖人用無為的觀點對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聽任萬物自然興起而不拒絕他們,生養了萬物而不占有,不加自己的傾向,功成業就而不自居。正是因為不居功,所以功績才不會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