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四聖心源 作者:黃元禦  

卷七·雜病解下·中風根原

中風者,土濕陽衰,四肢失秉而外感風邪者也。四肢者,諸陽之本,營衛之所起止,而追其根原,實秉氣於脾胃。脾土左旋,水升而化血,胃土右轉,火降而化氣。血藏於肝,氣統於肺,而行於經絡,則曰營衛。四肢之輕健而柔和者,營衛之滋榮,而即脾胃之灌注也。

陽虧土濕,中氣不能四達,四肢經絡,凝澀不運,衛氣阻梗,則生麻木。麻木者,肺氣之鬱,肺主皮毛,衛氣鬱遏,不能煦濡皮毛,故皮膚枯槁而頑廢也。諸筋者,司於肝而會於節,土濕木鬱,風動血耗,筋脈結澀,故肢節枯硬。一日七情鬱傷,八風感襲,閉其皮毛而鬱其經藏,經絡之燥盛,則筋脈急攣,肢節拳縮,屈而不伸,痹而不仁也;髒腑之濕盛,則化生敗濁,堵塞清道,神迷言拙,頑昧不靈也。人身之氣,愈鬱則愈盛,皮毛被感,孔竅不開,鬱其筋節之燥,故成癱瘓,鬱其心肺之濕,故作癡瘖。

髒腑者,肢節之根本,肢節者,髒腑之枝葉。根本既拔,枝葉必瘁,非盡關風邪之為害也。風者,百病之長,變無常態,實以病家本氣之不一,因人而變,而風未嚐變。風無刻而不揚,人有時而病作,風同而人異也。此與外感風傷衛氣之風,原無懸殊,粗工不解,謬分西北東南,真假是非之名,以誤千古,良可傷也。

桂枝烏苓湯

桂枝三錢芍藥三錢甘草二錢首烏三錢茯苓三錢砂仁一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左半偏枯者。

中下寒,加幹薑、附子。

黃芪薑苓湯

黃芪三錢人參三錢甘草二錢茯苓三錢半夏三錢生薑三錢

煎大半杯,溫服。

治右半偏枯者。

中下寒,加幹薑、附子。病重者,黃芪,生薑可用一二兩。

中風之證,因於土濕,土濕之故,原於水寒。寒水侮土,土敗不能行氣於四肢,一當七情內傷,八風外襲,則病中風。

肝藏血而左升,肺藏氣而右降。氣分偏虛,則病於右,血分偏虛,則病於左,隨其所虛而病枯槁,故曰偏枯。左半偏枯,應病在足大指,足厥陰肝經行於足大指也。若手大指亦病拳曲,則是血中之氣滯也。右半偏枯,應病在手大指,手太陰肺經行於手大指也。若足大指亦病拳曲,則是氣中之血枯也。究之左右偏枯,足大指無不病者,以足太陰脾行足大指,太陰脾土之濕,乃左右偏枯之原也。

土濕則腎水必寒,其中亦有濕鬱而生熱者。然熱在上而不在下,熱在肝膽而不在脾腎。而肝膽之燥熱,究不及脾腎寒濕者之多,總宜溫燥水土,以達肝木之鬱。風襲於表,鬱其肝木,木鬱風生,耗傷津血,故病攣縮。木達風息,血複筋柔,則攣縮自伸。其血枯筋燥,未嚐不宜阿膠、首烏之類,要當適可而止,過用則滋濕而敗脾陽,不可不慎。

風家肢節攣縮,莫妙於熨法。右半偏枯,用黃芪、茯苓、生薑、附子,左半偏枯,用首烏、茯苓、桂枝、附子,研末布包,熱熨病處關節。藥氣透徹,則寒濕消散,筋脈和柔,拳曲自鬆。藥用布巾縛住,外以火爐溫之。三四次後,氣味稍減,另易新者。久而經絡溫暢,發出臭汗一身,氣息非常,膠黏如飴,則肢體活軟,屈伸如意矣。

其神迷不清者,胃土之逆也;其舌強不語者,脾土之陷也。以胃土上逆,濁氣鬱蒸,化生痰涎,心竅迷塞,故昏憒不知人事;脾土下陷,筋脈緊急,牽引舌本,短縮不舒,故蹇澀不能言語。此總由濕氣之盛也。仲景《金匱》:邪入於府,即不識人,邪入於藏,舌即難言者,風邪外襲,鬱其髒腑之氣,非風邪之內入於髒腑也。一切羌、獨、艽、防驅風之法,皆庸工之妄作,切不可服!惟經藏病輕,但是鼻口偏斜,可以解表。用茯苓、桂枝、甘草、生薑、浮萍,略取微汗,偏斜即止。

其大便結燥,緣於風動血耗,而風動之由,則因土濕而木鬱。法宜阿膠、蓯蓉,清風潤燥,以滑大腸。結甚者,重用蓯蓉,滋其枯槁。龜板、地黃、天冬之類,滋濕伐陽,慎不可用,中氣一敗,則大事去矣。庸工至用大黃,可恨之極!

其痰涎膠塞,迷惑不清者,用葶藶散下之,痰去則神清。

葶藶散

葶藶三錢白芥子三錢甘遂一錢

研細,每服五分。宿痰即從便下。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四聖心源

四聖心源

作者:黃元禦
《四聖心源》序
《四聖心源》卷一·天人解
《四聖心源》卷二·六氣解
《四聖心源》卷三·脈法解
《四聖心源》卷四·勞傷解
《四聖心源》卷五·雜病解上
《四聖心源》卷六·雜病解中
《四聖心源》卷七·雜病解下
《四聖心源》卷八·七竅解
《四聖心源》卷九·瘡瘍解
《四聖心源》卷十·婦人解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