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千金方 作者:孫思邈  

脾髒方·脾虛實第二

(論一首方二十三首脈四首灸法一首)

脾實熱
右手關上脈陰實者,足太陰經者,病苦足寒脛熱,腹脹滿,煩擾不得臥,名曰脾實熱也

瀉熱湯
治舌本強直,或夢歌樂而體重不能行方。

前胡茯苓龍膽細辛芒硝(各三兩)杏仁(四兩)元參大青(各二兩)苦竹葉(切?

上九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食後服。

射幹煎方
主治同前。

射幹(八兩)大青(三兩)石膏(十兩,一作一升)赤蜜(一升)

上四味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蜜煎取二升,分三服。

治脾熱麵黃目赤季脅痛滿方半夏母薑(各八兩)枳實梔子茯苓芒硝(各三兩)細辛(五兩)白術杏仁(各四兩)生地黃淡竹葉(切,各一升)

上十一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治脾橫方若赤黑發如瓜大,煎羊脂摩之。

又方赤小豆末和雞子白敷之。

四肢寒熱腰痛不得俯仰,身黃腹滿食嘔,舌根直,灸第十一椎及左右各一寸五分,三處各七壯。

脾胃俱實
右手關上脈陰陽俱實者,足太陰與陽明經俱實也。病苦脾脹腹堅,搶脅下痛,胃氣不轉,大便難,時反泄利,腹中痛,上衝肺肝,動五髒,立喘鳴,多驚,身熱汗不出,喉痹精少,名

三黃瀉熱湯方
大黃麻黃黃芩(各四兩)杏仁赤茯苓甘草橘皮芒硝澤瀉

上九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絞去滓,納大黃,煮兩沸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大黃瀉熱湯
治脾脈厥逆大腹中熱切痛,舌強腹脹,身重食不下,心注脾急痛方。

大黃(切,水一升半,漬一宿)甘草(各三兩)澤瀉茯苓黃芩細辛芒硝橘皮(各上八味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三合,去滓,下大黃更煎二沸,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治脾熱脅痛,熱滿不歇,目赤不止,口唇幹裂方∶

石膏(一斤,碎)生地黃汁赤蜜(各一升)竹葉(切、五升)

上四味先以水一鬥二升煮竹葉,取七升,去滓,澄清,下石膏,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地黃汁煮兩沸,次下蜜煎取三升,細細服之。

治脾熱偏一邊痛,胸滿脅偏脹方∶

茯苓橘皮澤瀉(各三兩)芍藥白術(各四兩)桂心人參(各三兩)石膏(八兩)半夏(六兩)生薑(切)桑根白皮(各一升)

上十一味咀,以水一鬥二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若須利下,加芒硝二兩佳。

脾虛冷右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太陰經也。病苦泄注,腹滿氣逆,霍亂、嘔吐、黃膽,心煩不得臥,腸鳴,名曰脾虛冷也。

治虛脹脅痛肩息有時發作悉補之方∶

五加根皮丹參橘皮(各一斤)地骨皮幹薑白術(各八兩)幹地黃芎附子(各五兩)豬椒根皮(二斤)桂心桔梗(各四兩)甘草(三兩)大棗(五十枚)

上十四味咀,以酒四鬥漬五七日,服七八合加至一升,日再服。

檳榔散
治脾寒飲食不消,勞倦氣脹,噫滿憂恚不樂方。

檳榔(八枚,皮子並用)人參茯苓陳曲麥濃樸白術吳茱萸(各二兩)

上八味治,下篩,食後酒服二方寸匕,日再服。(一方用橘皮一兩半。

溫脾丸
治久病虛羸脾氣弱,食不消喜噫方。

黃柏大麥吳茱萸桂心幹薑細辛附子當歸曲大黃黃連(各一兩)

上十一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空腹酒服,日三。

麻豆散
主脾氣弱不下食餌,此以當食方。

大豆黃卷(二升)大麻子(三升,熬令香)

上二味治,下篩,飲和服一合,日四五,任意多少。

脾胃俱虛
右手關上脈陰陽俱虛者,足太陰與陽明經俱虛也。病苦胃中如空狀,少氣不足以息,四逆寒泄注不已,名曰脾胃俱虛也。

治腹脹善噫食則欲嘔,泄溏下,口幹,四肢重,好怒不欲聞人聲,忘誤,喉痹,補之方∶

黃連(一兩)禹餘糧(二兩)白術幹薑(各三兩)大麻子(五兩)桑白皮(八兩)大棗(二十枚)

上七味咀,以水一鬥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次服。

治脾胃俱虛苦饑寒痛方∶

人參當歸桂心茯苓桔梗芎(各五兩)濃樸甘草橘皮吳茱萸(各二兩)白術(五兩)麥(一升)

上十二味咀,以水一鬥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白術散
治脾胃俱虛冷方。

白術濃樸人參吳茱萸茯苓麥曲芎(各三兩)

上八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食後服,日三。(一方加大腹、橘皮。

平胃丸
凡身重不得食,食無味,心下虛滿,時時欲下,喜臥者,皆針胃脘,太倉宜,服建中湯及此方。

杏仁(五十枚)丹參(三兩)苦參元參葶藶(各二兩)芎桂心(各一兩)

上七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以知為度。

又方治丈夫小兒食實不消,胃氣不調,或溫壯熱結,大小便不利者,有病冷者服露宿丸,熱藥後當進此丸調胃方,(露宿丸見後十六卷胃腑痼冷積熱門)。

大黃(二兩)小草甘草芍藥芎葶藶(各一兩)杏仁(五十枚)

上七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飲服五丸,日三。一歲小兒二丸,漸加之。(《翼方》無杏仁,有菖蒲、當歸、幹薑、茯苓、麥門冬、細辛,為十三味)。

論曰∶凡病宿食在上脘,當吐之,脈數而滑者實也。有宿食不消,下之愈。胃中有食冷物,即痛不能食,有熱物即欲食。大腹有宿食,寒栗發熱如瘧狀。宿食在小腹者,當暮發熱,明旦複止。寸脈緊即頭痛風寒,或腹中宿食不化。寸口脈緊者,如轉索左右無常。脾胃中有宿食不消,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微而澀,故知宿食。

大曲丸
主消穀斷下溫和又寒冷者,常服不患霍亂方。

大麥曲(各一升)附子幹薑當歸人參(各三兩)赤石脂(一兩)桔梗女萎(各二兩)吳茱萸皂莢(各五兩)蜀椒(二兩半)烏梅(五十枚)

上十三味為末,蜜酢中半漬梅一宿,蒸三鬥米下,去核搗如泥,和藥蜜,和搗二千杵,服十丸,日三。下甚者,加龍骨、阿膠、艾各三兩。

消食斷下丸
寒冷者常服之方。

曲大麥(各一升)吳茱萸(四兩)

上三味為末,蜜和,服十五丸如梧子,日三服。

幹薑散
治不能食,心意冥然忘食方。

幹薑法曲蜀椒豉大麥(各一升)

上五味合治,下篩,食後服三方寸匕,日三,以能食為度。

消食丸
治數年不能食方。

小麥曲(各一升)幹薑烏梅(各四兩)

上四味為末蜜和服十五丸,日再加至四十丸。寒在胸中及反胃翻心者皆瘥。

曲丸
主消穀能食,除腸中水氣臚脹方。

法曲麥杏仁(各五兩)

上三味治,下篩,食後酒服一合,日三。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千金方

千金方

作者:孫思邈
《千金方》序
《千金方》諸論
《千金方》婦人方上
《千金方》婦人方中
《千金方》婦人方下
《千金方》上少小嬰孺方上
《千金方》上少小嬰孺方下
《千金方》上七竅病
《千金方》風毒香港腳方
《千金方》治諸風方
《千金方》傷寒方上
《千金方》傷寒方下
《千金方》肝髒
《千金方》膽腑方
《千金方》心髒方
《千金方》小腸腑方
《千金方》脾髒方
《千金方》胃腑方
《千金方》肺髒方
《千金方》大腸腑方
《千金方》腎髒方
《千金方》膀胱腑方
《千金方》消渴淋閉方
《千金方》癰腫毒方
《千金方》痔漏方
《千金方》解毒雜治方
《千金方》備急方
《千金方》食治方
《千金方》養性
《千金方》脈法
《千金方》針灸上
《千金方》針灸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