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千金方 作者:孫思邈  

心髒方·心髒脈論第一

(論一首)

論曰∶心主神。神者,五髒專精之本也。為帝王監領四方,夏旺七十二日,位在南方,離宮火也。有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所以任物謂之心神者,心之藏也。舌者,心之官。故心氣通於舌,舌和則能審五味矣。心在竅為耳。夫心者火也,腎者水也,水火相濟,心氣通於舌,舌非竅也。其通於竅者,寄見於耳,左耳丙,右耳丁,循環炎宮,上出唇口知味,榮華於耳外主血,內主五音。心重十二兩,中有三毛七孔,盛精汁三合,神名藏神,號五神居,隨節應會,故雲心藏脈。脈舍神,在氣為吞,在液為汗。心氣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心氣虛則夢救火,陽物得其時則夢燔灼。心氣盛則夢喜笑及恐畏,厥氣客於心,則夢丘山煙火。凡心髒象火,與小腸合為腑,其經手少陰,與太陽為表裏。其脈洪,相於春,旺於夏,夏時萬物洪盛,垂枝布葉皆下垂如曲,故名曰鉤。心脈洪大而長,洪則衛氣實,實則氣無從出,大則營氣萌,萌洪相薄可以發汗,故名曰長。長洪相得,即引水漿溉灌經絡,津液皮膚。太陽洪大皆是母軀,幸得戊己,用牢根株,陽氣上出汗見於頭,五內幹枯,胞?

夏脈如鉤,夏脈心也,南方火出,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何如而反,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表。其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內。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

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曰平。夏以胃氣為本,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夏胃微鉤曰平,鉤多胃少曰心病,但鉤無胃曰死胃,而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

心藏脈,脈舍神,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自失,破目脫肉,毛悴色夭,死於冬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少陰者,心脈也。心者,脈之合也。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發色不澤,麵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心死髒浮之實如豆麻擊手,按之益躁,疾者死。夏心火旺,其脈浮大而散(一作洪)曰平,反得弦細而長者,是肝之乘心,母之歸子,為虛邪,雖病易治。反得大而緩者,是脾之乘心,子之乘母,為實邪,雖病自愈。反得沉濡而滑者,是腎之乘心,水之克火,為賊邪,大逆十死不治。反得微澀而短者,是肺之乘心,金之淩火,為微邪雖病即瘥,腎乘心必癃。

左手關前寸口陰絕者,無心脈也。若心下熱痛,掌中熱,時時善嘔,口中傷爛,剌手少陽治陽。左手關前寸口陰實者,心實也。是心下有水氣,憂恚發之,剌手心主治陰。

心脈來累累如貫珠滑利,再至曰平,三至曰離經病,四至脫精,五至死,六至命盡,手少陰脈也。

心脈急甚為螈,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緩甚為狂笑,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有時唾血。大甚為喉介,微大為心痹引背,善淚出,小甚為善噦,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渴,微滑為心疝引臍,少腹鳴。澀甚為喑,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癲疾。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濡而散者,當病消渴自已(渴一作環)。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扁鵲曰∶心有病則口生瘡腐爛。

心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誌為喜,喜傷心,精氣並於心則喜,心虛則悲,悲則憂,實則笑,笑則喜。

時主夏病者,時間時甚,知其源,取其輸,觀其應,審其害。

病先發於心者,心痛一日之肺喘咳,三日之肝脅痛支滿,五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於冬半夜,夏日中。

病在心,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假令心病北行若食豚魚得之,不者,當以冬時發,得病以壬癸日也。

凡心病之狀,胸內痛,脅支滿,兩脅下痛,膺背肩胛間痛,兩臂內痛,虛則胸腹大,脅下與腰背相引而痛,取其經手少陰太陽,舌下血者,其變病刺中血者。

心脈沉之小而緊,浮之不喘,苦心下聚氣而痛,食不下,喜咽唾,時手足熱煩滿,時忘不樂,喜太息,得之憂思。

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笑罵詈,悲思愁慮,麵赤身熱,其脈實大而數,此為可治,宜服(闕宜服者藥)。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此是手心主心包經絡)。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俞。

憂愁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忘善怒。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饑餓,欲食食則嘔。

心中寒者,其人病心如啖蒜齏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心傷,其人勞倦,頭麵赤而下重,心中痛徹背,自煩發熱,當臍跳手,其脈弦,此為心髒傷所致也。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虛者,其人即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即為癲。陽氣衰者,即為狂。五髒者魂魄宅舍,精神之根據托也。魂魄飛揚者,其五髒空虛也,即邪神居之,神靈所使鬼而下之。脈短而微,其髒不足,則魂魄不安。魂屬於肝,魄屬於肺,肺主津液,即為涕泣出。肺氣衰者即泣出,肝氣衰者魂則不安。肝主善怒其聲呼。

水者,其人體腫(一作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陰大腫。

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心腹痛懊惱發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熱,善渴涎出者,是蛔咬也。以手聚而堅持之,無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腸中有蟲蛔咬,皆不可取以小針。

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

凡心脈急,名曰心疝。小腹當有形,其以心為牡藏,小腸為之使,故小腹當有形。

診得心積沉而芤時,上下無常處,病胸滿悸,腹中熱,麵赤咽幹,心煩,掌中熱,甚則唾血。身螈主血厥,夏瘥冬劇,色赤也。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上,上至心,大如臂,久久不愈。病煩心心痛,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也?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適以秋旺,旺者不受邪。心複欲還腎,腎不肯受,因留結為積,故知伏梁以秋得之。

心病煩悶,少氣大熱,熱上湯心,嘔咳吐逆,狂語,汗出如珠,身體厥冷,其脈當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當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克火,為木逆,十死不治。

征音人者,主心聲也,心聲笑其音竽,其誌喜,其經手少陰,厥逆太陽則營衛不通,陰陽反錯。陽氣外擊,陰氣內傷,傷則寒,寒則虛,虛則驚掣心悸,定心湯主之(方見十四卷)。

語聲前寬後急,後聲不續,前混後濁,口冒昧,好自笑,此為厲風入心,荊瀝湯主之(方見前第八卷)。心虛風寒,半身不遂,骨節離解,緩弱不收,便利無度,口麵斜,薑附湯主之(方見前第八卷)。此病不盈旬日,宜急治之。又笑而呻,呻而反憂,此為水克火,陰擊陽,陰起而陽伏,伏則實,實則傷熱,熱則狂,悶亂冒昧,言多謬誤,不可采聽,此心已傷。

若其人口唇正心病為虐者,令人心煩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熱(方見前第十卷)。若其人本來心性和雅,而忽弊急反於常,白術酒主之(方見前第八卷)。或言未竟便住,以手剔腳爪,此人必死。禍雖未及,名曰行屍,此心病,聲之候也,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可治者,明而察之。

赤為心,心合脈赤如雞冠者吉。心主舌,舌是心之餘,其人火形相比於上征赤色,廣KT兌麵小頭,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行搖肩背,肉滿有氣輕財,少信多慮,見事明了,好顧急心,不壽暴死。耐春夏,不耐秋冬,感而生病,主手少陰竅竅然,長短傾正則心應之,正赤色小理者則心小,小則邪弗能傷,易傷以憂。粗理者則心大,大則虛,虛則寒,寒則憂不能傷,易傷於邪,無者則心高,高則實,實則熱,熱則滿於肺中,悶而善忘,難開以言。小短舉者則心下,下則髒外,易傷於寒,易恐以言。長者則心堅,堅則髒安守固。弱以薄者則心脆,脆則善病消癉熱中。直下不舉者則心端正,端正則和利難傷,向一方者則心偏傾,偏傾則操持不一,無守司也。(一雲,若小短薄弱而下則心下,下則虛,虛則傷寒,病憂恚,內損心暴痛,而好唾清涎,口臭,蟲齒痛侵唇齒。

若高起則心高,高則實,實則熱,熱則滿於心,悶而善忘,恐悸喉燥口痛牙癰舌傷,小兒則便秘、口重、舌鵝口、聲嘶,方見頭麵方中。)凡人部分陷起者,必有病生,小腸太陽為心之部,其處陷起即病生矣。髒舍內外,部亦內外,沉濁屬內,浮清居外。若外病內入,小腹滿起,內病裏出,所部陷沒。外入內,前治陽,後補陰。內出外,前補陰,後瀉陽。陽則實熱,陰則虛寒。在陽主外,在陰主內。凡人死生休咎,則髒神前變形於外,人心前病,則口為之張。若心前死,則枯黑聲語不轉。若天中等分,墓色應之必死不治。看應增損,斟酌賒促,賒則不出四百日內,促則不延旬月之間,心病少愈而卒死。何以知之?曰∶赤黑色黯點如博棋,見顏度年上,此必卒死。心絕一日死,何以知之?兩目回回直視肩息立死。凡麵赤目白,憂恚思慮,心氣內索麵色反好,急求棺槨,不過十日死。又麵黃目赤不死,赤如血死。吉凶之色若在於分部,而見赤黑入口,此必死,不出其年,名曰行屍。若年上無應,三年之夏火心脈色赤,主手太陽也。夏取盛經分腠。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留溢其脈本在外踝之後,應在命門之上三寸,命門者,心上一寸也,脈根在少澤,少澤在手小指端。

其筋起於小指之上,結於腕上,循臂內廉,結肘內蛻骨之後,彈之應小指之上,入結腋下。其支者後走腋後廉,上繞肩胛,循頸出足太陽之筋前,結於耳後完骨。其支者入耳中,直出耳上,下結於頷上,屬目外。

其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向腋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斜絡於顴,合手少陰為表其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內注少陰,其別者上走肘絡肩,主心生病。病實則小腸熱,熱則節弛,弛則陽病。陽脈大反逆於寸口再倍,病則嗌痛頷腫耳聾目黃,臥不能言,悶則急坐。虛則小腸寒,寒則生疣,疣則陰病。陰脈反小於寸口過於一倍,病則短氣,百節病,筋急頸痛轉顧不能。(此盡是手太陽小腸經筋脈支別為病,今取心主包絡少陰心經附於後。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去腕五寸(《甲乙》作二寸),出於兩筋間,循經以上係於心包絡。

心係,氣實則心痛,虛則為煩心,取之兩筋間。

手心主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曆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麵赤目黃,善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裏,在腕後一寸,別而上行,循經入咽中,係舌本屬目係,其實則大,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

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係,上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係上挾咽,係目係(係目係一作循胸出脅)。其直者複從心係卻上肺,出腋下,下循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後內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是動則病咽幹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滿痛,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手少陰之脈獨無輸,何也?曰∶少陰者,心脈也。心者,五髒六腑之大主也,為帝王精神之所舍。其髒堅固,邪不能容,容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身死矣。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少陰無輸也。少陰無輸,心不病乎?曰∶其外經腑病,髒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也。

夏三月,主心小腸赤脈KT病也,其源從少陰太陽之氣相搏而停,則營衛不通,皮肉痛起。太陽動發少陰,淫邪之氣因而作,則髒腑隨時受夏疫病也。其病相若腑虛則陰邪氣所傷,身戰脈掉捉所不禁。若髒實則為陽毒所侵,肉熱口開舌破咽塞聲嘶,故曰赤脈KT病(方見《傷寒》卷中)。

扁鵲雲∶灸腎肝心三俞主治丹(一作痹)毒病,當根據源為治,表治陰陽,調和髒腑,疾不生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千金方

千金方

作者:孫思邈
《千金方》序
《千金方》諸論
《千金方》婦人方上
《千金方》婦人方中
《千金方》婦人方下
《千金方》上少小嬰孺方上
《千金方》上少小嬰孺方下
《千金方》上七竅病
《千金方》風毒香港腳方
《千金方》治諸風方
《千金方》傷寒方上
《千金方》傷寒方下
《千金方》肝髒
《千金方》膽腑方
《千金方》心髒方
《千金方》小腸腑方
《千金方》脾髒方
《千金方》胃腑方
《千金方》肺髒方
《千金方》大腸腑方
《千金方》腎髒方
《千金方》膀胱腑方
《千金方》消渴淋閉方
《千金方》癰腫毒方
《千金方》痔漏方
《千金方》解毒雜治方
《千金方》備急方
《千金方》食治方
《千金方》養性
《千金方》脈法
《千金方》針灸上
《千金方》針灸下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