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舊五代史》 作者:薛居正  

後晉·列傳七

姚顗,字伯真,京兆萬年人。曾祖希齊,湖州司功參軍。祖宏慶,蘇州刺史。父荊,國子祭酒。顗少蠢,敦厚,靡事容貌,任其自然,流輩未之重,唯兵部侍郎司空圖深器之,以女妻焉。顗性仁恕,多為仆妾所欺,心雖察之,而不能麵折,終身無喜怒。不知錢百之為陌,黍百之為銖,凡家人市貨百物,入增其倍,出減其半,不詢其由,無擔石之儲,心不隕獲。唐末,隨計入洛,出遊嵩山,有白衣丈夫拜於路側,請為童仆。顗辭不納。乃曰:“鬼神享於德,君子孚於信。餘則鬼也,將以托賢者之德,通化工之信,幸無辭焉。昔餘掌事陰府,承命攝人之魂氣,名氏同而其人非,且富有壽算,複而歸之,則筋骸已敗,由是獲譴,使不得為陽生。公中夏之相輔也,今為謁中天之祠,若以某姓名求之,神必許諾。”顗因為之虔禱而還,白衣迎於山下,曰:“餘免其苦矣。”拜謝而退。顗次年擢進士第。梁貞明中,曆校書郎、登封令、右補闕、禮部員外郎,召入翰林,累遷至中書舍人。唐莊宗平梁,以例貶複州司馬,歲餘牽複,授左散騎常侍,曆兵吏部侍郎、尚書左丞。唐末帝即位,講求輔相,乃書朝中清望官十餘人姓名置於瓶中,清夜焚香而挾之,既而得盧文紀與顗,遂拜中書侍郎、平章事。製前一日,嵩山白衣來謁,謂顗曰:“公明日為相。”其言無差,冥數固先定矣。高祖登極,罷相為刑部尚書,俄遷戶部尚書。天福五年冬卒,年七十五。贈左仆射。子惟和嗣。顗疏於財,而禦家無術,既死,斂葬之資不備,家人俟賻物及鬻第方能舉喪而去。士大夫愛其廉而鄙其拙。
姚顗,字伯真,京兆萬年人。曾祖父姚希齊,做過湖州司功參軍。祖父姚宏慶,做過蘇州刺史。父親姚荊,做過國子祭酒。姚顗年輕時笨拙敦厚,不修飾容貌,任其自然。一般的人瞧不起他,隻有兵部侍郎司空圖很是器重他,把女兒嫁給他。姚顗性情仁厚寬容,常被仆隸妾婢欺侮,他心裏雖然明白,但不當麵指責。一生沒有喜怒哀樂。不知錢聚一百就是陌,黍積一百就是銖,大凡家人買賣各種物品,買入報賬增加一倍,賣出報賬則減少一半,姚顗從來不問原因。家中沒有一挑子的儲備積蓄,而心裏並沒有喪失誌氣。

呂琦,字輝山,幽州安次人也。祖壽,瀛州景城主簿。父兗,滄州節度判官,累至檢校右庶子。劉守光攻陷滄州,琦父兗被擒,族之。琦時年十五,為吏追攝,將就戮焉。有趙玉者,幽、薊之義士也,久遊於兗之門下,見琦臨危,乃紿謂監者曰:“此子某之同氣也,幸無濫焉。”監者信之,即引之俱去。行一舍,琦困於徒步,以足病告,玉負之而行,逾數百裏,因變姓名,乞食於路,乃免其禍。年弱冠,以家門遇禍,邈無所依,乃勵誌勤學,多遊於汾、晉。唐天祐中,莊宗方開霸府,翹佇賢士,墨製授琦代州軍事判官,秩滿歸太原,監軍使張承業重琦器量,禮遇尤厚。天成初,拜琦殿中侍禦史,遷駕部員外郎,兼侍禦史知雜事。會河陽帑吏竊財事發,詔軍巡院鞫之。時軍巡使尹訓怙勢納賂,枉直相反,俄有訴冤於闕下者,詔琦按之,既驗其奸,乃上言請治尹訓,沮而不行。琦連奏不已,訓知其不免,自殺於家,其獄遂明,蒙活者甚眾,自是朝廷多琦之公直。高祖建義於太原,唐末帝幸懷州,趙德鈞駐軍於團柏穀,末帝以琦嚐在德鈞幕下,因令齎都統使官告以賜之,且犒其軍焉。及觀軍於北陲,館於忻州,會晉祖降下晉安寨,遣使告於近郡,琦適遇其使,即斬之以聞,尋率郡兵千人間道而歸。高祖入洛,亦弗之責,止改授秘書監而已。天福中,預修《唐書》,權掌選部,皆有能名焉。累遷禮部、刑部、戶部、兵部侍郎,階至金紫光祿大夫,爵至開國子。
後唐末年,相隨進入洛陽。出去到嵩山遊玩,遇到一個穿白衣的成年男人,在路旁拜見他,請求做他的童仆。姚顗推辭不接受。那人便說“:鬼神享用有德人的祭品,賢能的人信守誠實,我是鬼怪,將依托賢能人的品德,傳達自然界造化萬物的音訊,希望不要拒絕呀!過去,我在陰間地府管事,奉命攝取一個人的魂魄,而抓了一個名字姓氏一致而實質上不是要抓的人,這人還有很長的陽壽,回頭又送他返回人間,而他的筋骨體骸卻已經腐敗。由於這個原因,我獲貶謫,並且不讓轉生陽間人。您將是中原的宰相,現在為我拜謁祭祀中天的祠堂,如果用您的名義求助它,神靈一定會答應的。”姚顗因此替他做了虔誠的祈禱而後回去。那白衣男子在山下迎接他說“:我免除了痛苦了。”拜謝之後退去。姚顗第二年進士及第。

琦美風儀,有器概,雖以剛直聞於時,而內實仁恕。初,高祖謀求輔相,時宰臣李崧力薦琦於高祖,雲可大用。高祖數召琦於便殿,言及當世事,甚奇之,方將倚以為相,忽遇疾而逝,人皆惜之。
後梁貞明年間,曆任校書郎、登封令、右補闕、禮部員外郎,奉詔進入翰林院,接連升到中書舍人。後唐莊宗平定後梁,按舊例被貶為複州司馬,一年多後又官複原位,授予左散騎常侍。曆任兵、吏部侍郎,尚書左丞。後唐末帝即位,商討尋求輔佐的宰臣,於是書寫朝廷中有清名、受人尊敬的十幾個官員的姓名放在瓶子裏,在清夜焚燒香火,夾取姓名紙片,得到盧文紀和姚顗兩人,於是拜為中書侍郎、平章事。下詔的前一天,嵩山白衣人前來拜見,對姚顗說:“你明天將擔任宰相。”他的話應驗了,命運本來早就定好了。

梁文矩,字德儀,鄆州人。父景,秘書少監。梁福王友璋好接賓客,文矩少遊其門,初試太子校書,轉秘書郎。友璋領鄆州,奏為項城令,及移鎮徐方,辟為從事。友璋卒,改兗州觀察判官。時莊宗遣明宗襲據鄆州,文矩以父母在鄆,一旦隔越,不知存亡,為子之情,戀望如灼,遂間路歸鄆,尋謁莊宗。莊宗喜之,授天平軍節度掌書記,在明宗幕下。明宗曆汴、恆二鎮,皆隨府遷職。天成初,授右諫議大夫,知宣武軍軍州事,曆禦史中丞、吏部侍郎、禮部尚書、西都副留守,判京兆府事,繼改兵部尚書。文矩以嚐事霸府,每懷公輔之望。時高祖自外鎮入覲,嚐薦於明宗曰:“梁文矩早事陛下,甚有勤勞,未升相輔,外論慊之。”明宗曰:“久忘此人,吾之過也。”尋有旨降命,會丁外憂而止。清泰初,拜太常卿。高祖即位,授吏部尚書,改太子少師。文矩喜清靜之教,聚道書數千卷,企慕赤鬆、留侯之事,而服食尤盡其善。後因風痹,上章請退,以太子太保致仕,居洛陽久之。天福八年,以疾卒,時年五十九。贈太子太傅。
後晉高祖稱帝,罷免姚顗的宰相,降為刑部尚書,不久,調任戶部尚書。天福五年(940)冬天,去世,時年七十五歲。追贈左仆射,他的兒子姚惟和繼承他的家業。姚顗不重視財貨,而治家又沒有方法,死後,安葬的資財都不具備,家人等到別人送來幫助辦理喪事的財物和變賣房屋後才能舉辦喪禮安葬。文人士族愛他的廉潔而笑他的樸拙。

史圭,常山人也。其先與王武俊來於塞外,因家石邑。高祖曾,曆鎮陽牙校。父鈞,假安平、九門令。圭好學工詩,長於吏道。唐光化中,曆阜城、饒陽尉,改房子、寧晉、元氏、樂壽、博陸五邑令。為寧晉日,擅給驛廩,以貸饑民,民甚感之。及為樂壽令,裏人為之立碑。同光中,任圜為真定尹,擢為本府司錄,不應命。郭崇韜領其地,辟為從事,及明宗代崇韜,以舊職縻之。明宗即位,入為文昌正郎,安重誨薦為河南少尹,判府事,尋命為樞密院直學士。時圭以受知於重誨,重誨奏令圭與同列閻至俱升殿侍立,以備顧問,明宗可之。尋自左諫議大夫拜尚書右丞,有入相之望。圭敏於吏事,重誨本不知書,為事剛愎,每於明宗前可否重務,圭恬然終日,不能剖正其事。長興中,重誨既誅,圭出為貝州刺史,未幾罷免,退歸常山。由是閉門杜絕人事,雖親戚故人造者不見其麵,每遊別墅,則乘婦人氈車以自蔽匿,人莫知其心。高祖登極,征為刑部侍郎,判鹽鐵副使,皆宰臣馮道之奏請也。始圭在明宗時為右丞,權判銓事,道在中書,嚐以堂判衡銓司所注官,圭怒,力爭之,道亦微有不足之色,至是圭首為道所舉,方愧其度量遠不及也。旋改吏部侍郎,分知銓事,而圭素保廉守節,大著公平之譽。
史圭,是常山人。他的祖先與王武俊是從塞外入關的,家住石邑。曾祖史曾,曆任鎮陽牙校。父親史鈞,代理安平、九門縣令。史圭愛好學習,工於詩詞,精於為官之道。唐光化年間,曆任阜城、饒陽縣尉,改任房子、寧晉、元氏、樂壽、博陸五邑長官,在擔任寧晉長官時,擅自拿出驛站倉庫的資財來濟貸給饑荒的百姓,人民很是感激他。到擔任樂壽長官時,鄉裏人民為他樹碑立傳。同光年間,任圜擔任真定尹,提拔他為真定府司錄,他沒有受命。郭崇韜統領真定時,征召他為從事,到明宗代替郭崇韜鎮守真定時,仍以原職委任他。

圭前為河南少尹日,有嵩山術士遺圭石藥如鬥,謂圭曰:“服之可以延壽,然不可中輟,輟則疾作矣。”圭後服之,神爽力健,深寶惜焉。清泰末,圭在常山,遇秘瓊之亂,時貯於衣笥,為賊所劫,後不複得。天福中,疾生胸臆之間,常如火灼,圭知不濟,求歸鄉裏,詔許之。及涉河,竟為藥氣所蒸,卒於路,歸葬石邑,時年六十八。
明宗即位後,史圭入朝任文昌正郎,安重誨又舉薦他為河南少尹,主管府中事務,不久,任樞密院直學士。當時史圭深受安重誨的知遇,安重誨上奏讓史圭與同僚閻至一並上殿侍立,以備顧問谘詢,明宗準允了。不久又從左諫議大夫提拔為尚書右丞,有入閣為相的名望。史圭深諳為官之道,安重誨本來不懂詩書,做事剛愎自用,凡當安重誨在明宗前談論重要事務時,史圭則消閑終日,不去明辯駁正安重誨所做的事。長興年間,安重誨被殺之後,史圭出任貝州刺史,不久罷免,退居常山。從此閉門不出與世隔絕,即使是親戚故舊來拜訪,也不相見,每當遊曆別墅,則乘婦女坐的氈車來遮掩自己,沒有誰能了解他的心事。

裴皞,字司東,係出中眷裴氏,世居河東為望族。皞容止端秀,性卞急,剛直而無隱,少而好學,苦心文藝,雖遭亂離,手不釋卷。唐光化三年,擢進士第,釋褐授校書郎,曆諫職。梁初,當路推其文學,遷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唐莊宗時,擢為禮部侍郎,後以語觸當事,改太子賓客,旋授兵部尚書,以老致仕。天福初,起為工部尚書,複告老,以右仆射致仕。皞累知貢舉,稱得士,宰相馬裔孫、維翰皆其所取進士也。後裔孫知貢舉,率新進士謁皞,皞喜,為詩曰:“詞場最重是持衡,天遣愚夫受盛名,三主禮闈年八十,門生門下見門生。”當世榮之。維翰嚐私見皞,皞不為迎送,人問之,皞曰:“我見桑公於中書,庶僚也;今見我於私第,門生也。”聞者以為允。卒年八十五。贈太子太保。
晉高祖登上皇位,征召為刑部侍郎,任鹽鐵副使。都是宰相馮道奏請的結果。當初史圭在明宗朝擔任右丞,臨時主持衡銓事,馮道在中書,曾經因當堂判理銓司所附官員,史圭憤怒,竭力爭辯,馮道也稍有生氣的神色;到現在,史圭首先被馮道舉薦,他才慚愧自己的度量遠不及馮道。旋即改任吏部侍郎,分管銓事,而史圭一向廉潔守節,大有公正廉直的聲譽。

吳承範,字表微,魏州人也。父瓊,右金吾衛將軍,累贈太子少保。承範少好學,善屬文,唐閔帝之鎮鄴都也,聞其才名,署為賓職,承範懇求隨計,閔帝許之。長興三年春,擢進士第。及閔帝即位,授左拾遺。清泰二年,以本官充史館修撰,與同職張昭遠等共修《明宗實錄》,轉右補闕,依前充職。高祖革命,遷尚書屯田員外郎、知製誥。天福三年,改樞密院直學士,未幾,自祠部郎中、知製誥召充翰林學士,正拜中書舍人,賜金紫。少帝嗣位,遷禮部侍郎,知貢舉,尋遘疾而卒,年四十二。贈工部尚書。
史圭原擔任河南少尹的時候,有個嵩山的方術之士送給史圭石藥,並對史圭說“:服用它可以延年益壽,然而不可中途停廢,停廢則疾病發作。”史圭後來服用了那藥,神情爽朗,精力充沛,很是珍惜那藥。清泰末年,史圭住在常山,碰上秘瓊作亂,當時,那藥藏在衣箱裏,被賊人搶去,以後就再不能得到。天福年間,胸部產生疾病,經常像火一樣燒灼。史圭知道不能挽救,便請求回歸故裏,朝廷下詔準允了他。到渡過黃河後,竟被藥氣蒸熬,在路上去世,被送回葬在石邑,時年六十八歲。

承範溫厚寡言,善希人旨,桑維翰、李崧尤重之,嚐薦於高祖,雲可大用。承範知之,持重自養,雖遇盛夏,而猶服襦袴,加之以純綿,蓋慮有寒濕之患也。然竟不獲其誌,其命也夫!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舊五代史》

《舊五代史》

作者:薛居正
《舊五代史》後梁
《舊五代史》後唐
《舊五代史》後晉
《舊五代史》後漢
《舊五代史》後周
《舊五代史》其它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