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北史》 作者:李延壽  

本記·卷九

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諱泰,字黑獺,代郡武川人也。其先出自炎帝。炎帝為黃帝所滅,子孫遁居朔野。其後有葛烏兔者,雄武多算略。鮮卑奉以為主,遂總十二部落,世為大人及其裔孫曰普回,因狩得玉璽三紐,文曰“皇帝璽”,普回以為天授,己獨異之。其俗謂天子曰“宇文”,故國號宇文,並以為氏。普回子莫那,自陰山南徙。始居遼西,是曰獻侯,為魏舅甥之國。自莫那九世至侯歸豆,為慕容晃所滅。其子陵仕燕,拜駙馬都尉,封玄菟公。及慕容寶敗,歸魏,拜都牧主,賜爵安定侯。
周太祖文皇帝姓宇文氏,名泰,字黑獺,代郡武川人。他的遠祖出自炎帝。炎帝被黃帝所滅之後,子孫們遠逃到北方的荒野之地。後來有一位名叫葛烏兔的人,勇猛而又多智謀,鮮卑人便奉他作為部族首領,總管十二個部落,世代相傳作為大人。到後代有位孫子名叫普回,他因外出打獵時得到三隻玉璽,上麵刻有“皇帝璽”的文字,普回認為是天意讓自己當皇帝,所以覺得十分驚奇。鮮卑的習慣稱天子為“宇文”,所以他把國號叫做宇文,並以此作為家族的姓氏。

天興初,魏遷豪傑於代都,陵隨例徙居武川,即為其郡縣人焉。陵生係,係生韜,韜生皇考肱,並以武略稱。肱任俠有氣幹。正光末,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作亂,其偽署王衛可瑰最盛。肱乃糾合鄉裏,斬瑰,其眾乃散。後陷鮮於修禮,為定州軍所破,戰沒於陣。武成初,追諡曰德皇帝。
普回的兒子莫那,從陰山南遷,開始時居住在遼西,稱為獻侯,是北魏的屬國,世代和親。從莫那傳九代至侯歸豆,被慕容晃所滅。侯歸豆的兒子陵在燕國任職,拜為駙馬都尉,封玄菟公。當慕容寶敗亡後,他歸順魏國,任都牧主,封爵安定侯。天興初年,魏國遷徙國中豪傑之士到代都,宇文陵也依照規定遷居到武川,並成為這個郡縣的人。宇文陵生兒子係,係生韜,韜生宇文泰的父親宇文肱。他們都以勇武有謀略而著稱。

帝,德皇帝之少子也。母曰王氏。初孕五月,夜夢抱子升天,才不至而止。寤,以告德皇帝。德皇帝喜曰:“雖不至天,貴亦極矣。”帝生而有黑氣如蓋,下覆其身。及長,身長八尺,方顙廣額,美須髯,發長委地,垂手過膝,背有黑子,宛轉若龍盤之形,麵色紫光,人望而敬畏之。少有大度,不事家人生業。輕財好施,以交結賢士大夫為務。隨德皇帝在鮮於修禮軍。及葛榮殺修禮,帝時年十八。榮下任將帥,察其無成,謀與諸兄去之。計未行,會榮滅,因隨爾硃榮遷晉陽。榮忌帝兄弟雄傑,遂讬以他罪誅帝第三兄洛生。帝以家冤自理,辭旨慷慨。榮感而免之,益加敬待。始以統軍從榮征討,後以別將從賀拔嶽討北海王顥於洛陽。孝莊反正,以功封寧都子。後從嶽入關,平萬俟醜奴,行原州事。時關、隴寇亂,帝撫以恩信,百姓皆喜,曰:“早遇宇文使君,吾等豈從逆亂。”帝嚐從數騎於野,忽聞簫鼓之音,以問從者,皆莫之聞,意獨異之。
宇文肱講義氣而有才幹。正光末年,沃野鎮人破六韓拔陵叛亂,他所封的偽王衛可瞔氣勢最盛,宇文肱便糾合了鄉裏的眾人一起,斬殺了衛可瞔,衛的部下也都敗散了。宇文肱後來加入鮮於修禮隊伍中,被定州軍所擊敗,戰死在陣上。武成初年,追諡號為“德皇帝”。

普泰二年,爾硃天光東拒齊神武,留弟顯壽鎮長安,召秦州刺史侯莫陳悅東下。嶽知天光必敗,欲留悅共圖顯壽,計無所出。帝謂嶽曰:“今天光尚近,悅未必貳心;若以此事告之,恐其驚懼。然悅雖為主將,不能製物,若先說其眾,必人有留心。進失爾硃之期,退恐人情變動;若乘此說悅,事無不遂。”嶽大喜,即令帝入悅軍說之。悅遂與嶽襲長安。帝輕騎為前鋒,追至華陰,禽顯壽。及嶽為關西大行台,以帝為左丞,領嶽府司馬,事無巨細,皆委決焉。
宇文泰是宇文肱的小兒子,母親為王氏。起初懷孕到五個月時,王氏晚上夢見自己抱兒子升天,可是還沒有到天上就停止了。醒來以後,她告訴了宇文肱。宇文肱高興地說:“雖然沒有到天上,也是顯貴到極點了。”皇帝出生時有一團黑氣就像大蓋罩一樣,罩在他的身上。長成以後,身長八尺,方額而又寬廣,長有一部很美的髯須,發長至地,手垂過膝蓋,背上有黑記,屈曲如同龍盤繞的形狀。麵色有紫光,人們望見後都十分敬畏他。

齊神武既除爾硃氏,遂專朝政。帝請往觀之,至並州。神武以帝非常人,曰:“此小兒眼目異。”將留之。帝詭陳忠款,具讬左右,苦求複命,倍道而行。行一日而神武乃悔,發上驛千裏,追帝至關,不及而反。帝還,謂嶽曰:“高歡豈人臣邪,逆謀未發者,憚公兄弟耳。侯莫陳悅本實庸材,亦不為歡忌,但為之備,圖之不難。今費也頭控弦之騎,不下一萬;夏州刺史解拔彌俄突,勝兵三千餘人,及靈州刺史曹泥,並恃僻遠,常懷異望。河西流人紇豆陵伊利等,戶口富實,未奉朝風。今若移軍近隴,扼其要害,示之以威,懷之以德,即可收其士馬,以資吾軍。西輯氐、羌,北撫沙塞,還軍長安,匡輔魏室,此桓文之舉也。”嶽大悅。複遣帝詣闕請事,密陳其狀。魏帝納之,加帝武衛將軍,還令報嶽。嶽遂引軍西次平涼。嶽以夏州鄰接寇賊,欲求良刺史以鎮之,眾皆舉帝。嶽曰:“宇文左丞,吾左右手,何可廢也。”沉吟累日,乃從眾議,表帝為夏州刺史。帝至州,伊利望風款附;而曹泥猶通使於齊神武。
他從小很有氣度,不做一般人所從事的活計,看輕錢財好施於人,以結交賢士大夫當作要緊事情。他跟隨父親在鮮於修禮的軍隊裏。當葛榮殺鮮於修禮時,宇文泰十八歲。葛榮委任他為將軍。但宇文泰觀察後認為葛榮難成大事,就和幾位哥哥商量準備離開他。可是他們還沒有行動,正好葛榮滅亡,他們便隨著爾朱榮遷至晉陽。爾朱榮很嫉妒宇文氏兄弟都是英雄好漢,便假托別的過錯而打算殺掉宇文泰的三哥洛生。宇文泰認為這是自己家裏的冤情,便自己前去找爾朱榮說理,他慷慨陳詞,使爾朱榮也受了感動,赦免了洛生,此後對宇文泰也格外敬重。

魏永熙三年正月,賀拔嶽欲討曹泥,遣都督趙貴至夏州與帝謀。帝曰:“曹泥孤城阻遠,未足為憂。侯莫陳悅貪而無信,是宜先圖也。”嶽不聽,遂與悅俱討泥。二月,至河曲,果為悅所害。眾散還平涼,唯大都督趙貴率部曲收嶽屍還營。三軍未知所屬,諸將以都督寇洛年最長,推總兵事。洛素無雄略,威令不行,乃請避位。於是趙貴言於眾,稱帝英姿雄略。若告喪,必來赴難,因而奉之,大事濟矣。諸將皆稱善。乃令赫連達馳至夏州告帝。士吏鹹泣,請留以觀其變。帝曰:“難得而易失者時也,不俟終日者機也;今不早赴,將恐眾心自離。”都督彌姐元進規應悅,密圖帝。事發,斬之。帝乃率帳下,輕騎馳赴平涼。時齊神武遣長史侯景招引嶽眾。帝至安定,遇之於傳舍。吐哺上馬,謂曰:“賀拔公雖死,宇文泰尚存,卿何為也?”景失色曰:“我猶箭耳,隨人所射者也。”景於此還。帝至平涼,哭嶽甚慟。將士悲且喜曰:“宇文公至,無所憂矣。”齊神武又使景與常侍張華原、義寧太守王基勞帝,帝不受命。與基有舊,將留之,並欲留景。並不屈,乃遣之。時斛斯椿在帝所,曰:“景,人傑也,何故放之?”帝亦悔,驛追之不及。基亦逃歸,言帝雄傑,請及其未定滅之。神武曰:“卿不見賀拔、侯莫陳乎,吾當以計拱手取之。”及沙苑之敗,神武乃始追悔。於時魏帝將圖神武。聞嶽被害,遣武衛將軍元毗宣旨勞嶽軍,追還洛陽。毗到平涼,會諸將已推帝。侯莫陳悅亦被敕追還。悅既附神武,不肯應召。帝曰:“悅枉害忠良,複不應詔命,此國之大賊。”乃令諸軍戒嚴,將討悅。及毗還,帝表於魏帝,辭以高歡至河東,侯莫陳悅在水洛,首尾受敵,乞少停緩。帝誌在討悅,而未測朝旨;且眾未集,假為此辭。因與元毗及諸將,刑牲盟誓,同獎王室。
宇文泰起初以統軍職務跟著爾朱榮四處征討,後來作為別將跟從賀拔嶽到洛陽討伐北海王顥。孝莊皇帝重新登基後,以功封宇文泰為寧都子。後來他又隨賀拔嶽入關,討平了萬俟醜奴,代行原州刺史。當時關中、隴中一帶賊寇作亂,宇文泰用恩惠和信義來安撫百姓,百姓都十分高興,他們說:“要是早遇到宇文泰使君,我們怎麼會跟從叛逆作亂呢?”宇文泰曾經帶著幾個騎士一起到野外去,忽然聽見傳來簫鼓的樂聲,他便問跟從的眾人,可是他們都沒有聽到,他心裏覺得很奇怪。

初,賀拔嶽營河曲,軍吏獨行,忽見一翁,謂曰:“賀拔雖據此眾,終無所成。當有一宇文家從東北來,後必大盛。”言訖不見。至是方驗。魏帝因詔帝為大都督,即統賀拔嶽軍。帝乃與悅書,責以殺賀拔嶽罪,又喻令歸朝。悅乃詐為詔書與秦州刺史萬俟普撥,令為己援。普撥疑之,封以呈帝,帝表奏之。魏帝因問帝安秦、隴計。帝請召悅,授以內官,及處以瓜、涼一籓。不然,則終致猜虞。三月,帝進軍至原州,眾軍悉集,諭以討悅意,士卒莫不懷憤。四月,引兵上隴,留兄子遵為都督,鎮原州。帝軍令嚴肅,秋毫無犯,百姓大悅。軍出木峽關,大雪,平地二尺。帝知悅怯而多猜,乃倍道兼行,出其不意。悅果疑其左右有異誌,左右不自安,眾遂離貳。聞大軍且至,退保略陽,留一萬餘人據守永洛。帝至,圍之,城降。帝即輕騎數百趣略陽,以臨悅軍。其部將皆勸悅退保上邽。時南秦州刺史李弼亦在悅軍,間遣使請為內應。其夜,悅出軍,軍自驚潰,將卒或來降。帝縱兵奮擊,大破之。悅與其子弟及麾下數十騎遁走。帝乃命原州都督導追悅,至牽屯山斬之,傳首洛陽。帝至上邽,悅府庫財物山積,皆以賞士卒,毫厘無所取。左右竊以一銀甕歸,帝知而罪之,即剖賜將士,眾大悅。齊神武聞關隴克捷,遣使於帝,深相倚結。帝拒而不納,封神武書以聞。時神武已有異誌,故魏帝深仗於帝,仍令帝稍引軍而東。帝乃令大都督梁禦率步騎五千,將鎮河、渭合口,為圖河東計。魏帝進帝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關西大都督、略陽縣公,承製封拜,使持節如故。
普泰二年(532),爾朱天光向東出兵抵抗齊神武帝的進攻,留他的弟弟爾朱顯壽坐鎮長安,召秦州刺史侯莫陳悅東下合兵進擊。賀拔嶽知道爾朱天光這次出兵必敗,想留侯莫陳悅來京共同對付爾朱顯壽,但想不出有什麼好的計策。宇文泰對賀拔嶽說“:如今爾朱天光軍隊離此較近,侯莫陳悅恐怕還不會對他懷有貳心。如果把這件事直接告訴他,隻怕會引起他的驚恐不安。不過侯莫陳悅雖說是主將,並不能真正控製住他的軍隊,如果先說服他部下的眾將,這些人必定願意留下來。這時侯莫陳悅前進的話必定誤了爾朱天光規定的期限,後退的話又怕軍心變故,如果乘此時再勸說侯莫陳悅,事情一定能辦妥。”賀拔嶽聽後十分高興,當即讓宇文泰到侯莫陳悅的軍中勸說眾人。侯莫陳悅便和賀拔嶽一起偷襲長安。宇文泰帶領輕騎兵作為先鋒,直追到華陰,抓住了爾朱顯壽。當賀拔嶽任關西大行台時,宇文泰被封為左丞,兼領賀拔嶽府中司馬,無論大小事情,都由他來決定。

時魏帝方圖齊神武,又遣征兵。帝乃令前秦州刺史駱超為大都督,率輕騎一千赴洛。魏帝進授帝兼尚書左仆射、關西大行台,餘官如故。帝乃傳檄方鎮曰:
北齊神武皇帝除掉爾朱氏,便專權獨霸朝政。宇文泰請求前去看看情況。到了並州後,神武帝覺得宇文泰不是尋常人,他說:“這小子眉目長得不尋常。”便準備留下他。宇文泰裝出一副十分忠誠的樣子,同時又拜托神武帝身邊的親信們替他苦苦哀求,讓他回去回報使命。得到允許後當即動身,加倍趕路。可是他動身走了一天以後,神武帝就後悔了,他派出上等的驛馬日行千裏,一直追到潼關,未能趕上,隻得回去了。宇文泰回來後,對賀拔嶽說:“高歡豈是當臣子的,隻是叛逆的計謀還未實行罷了,他害怕您們兄弟而已。侯莫陳悅原本就是個平庸之才,高歡並不擔心他。不過隻要早作準備,擊敗高歡也不難。如今費也頭統率精銳騎兵不下一萬人,夏州刺史解拔彌俄突掌握三千多人的常勝軍,他們和靈州刺史曹泥等人都自恃離京城路遠而偏僻,常懷有別種想法。河西的流人紇豆陵伊利等,擁有眾多人口,物產豐富,沒有接受朝廷管轄。如今我們把軍隊移向隴地,占據要害地點,向他們顯耀軍威,同時又以德感化,就能夠收服他們的兵馬,壯大我軍。再西和氐、羌,北撫沙漠與邊塞之眾,然後回軍長安,安定與輔佐魏朝,這正是當年齊桓公晉文公所做的大事啊!”賀拔嶽聽後,十分高興。他又派遣宇文泰回朝奏請諸事,秘密地陳說計劃。魏帝聽從了他們的計謀,並加封宇文泰為武衛將軍,然後回到賀拔嶽的軍中回報。於是,賀拔嶽將軍隊往西帶到平涼。

蓋聞陰陽遞用,盛衰相襲。苟當百六,無聞三五。皇家創曆,陶鑄蒼生;保安四海,仁育萬物。運距孝昌,屯沴屢起,隴、冀騷動,燕、河狼顧。雖靈命重啟,蕩定有期,而乘釁之徒,因翼生羽。
賀拔嶽覺得夏州四鄰都是賊寇們占領的地方,需要一位有才幹的刺史來治理和鎮守,眾人都推舉宇文泰。賀拔嶽說“:宇文左丞是我的左右手,怎麼能夠離開呢?”他想了些日子,也沒有更合適的人,便聽從了大家的建議,上表請求委派宇文泰出任夏州刺史。宇文泰到夏州以後,紇豆陵伊利等望風歸附,可是曹泥仍然和齊神武帝相通往。

賊臣高歡,器識庸下;出自輿皁,罕聞禮義。直以一介鷹犬,效力戎行;靦冒恩私,遂階榮寵。不能竭誠盡節,專挾奸回,乃勸爾硃榮行茲篡逆。及榮以專政伏誅,世隆以凶黨外叛;歡苦相敦勉,令取京師。又勸吐萬兒複為弑虐,暫立建明,以令天下;假推普泰,欲竊威權。並歸廢斥,俱見酷害。於是稱兵河北,假討爾硃;亟通表奏,雲取讒賊。既行廢黜,遂將篡弑。以人望未改,恐鼎鑊交及;乃求宗室,權允人心。天方與魏,必將有主;翊戴聖明,誠非歡力。而歡阻兵安忍,自以為功;廣布腹心,跨州連郡,端揆禁闥,莫非親黨;皆行貪虐,窫窳生靈。而舊將名臣,正人直士,橫生瘡磐,動掛網羅。故武衛將軍伊琳,清直武毅,禁旅攸屬;直閣將軍鮮於康仁,忠亮驍傑,爪牙斯在:歡收而戮之,曾無聞奏。司空高乾;是其黨與,每相影響,謀危社稷。但奸誌未從,恐先泄漏,乃密白朝廷,使殺高乾,方哭對其弟,稱天子橫戮。孫騰、任祥,歡之心膂,並使入居樞近,伺國間隙,知歡逆謀將發,相繼歸逃。歡益加撫待,亦無陳白。然歡入洛之始,本有奸謀。令親人蔡俊作牧河、濟,厚相恩贍,為東道主人。故關西大都督清水公賀拔嶽,勳德隆重,興亡攸寄。歡好亂樂禍,深相忌毒。乃與侯莫陳悅,陰圖陷害。幕府以受律專征,便即討戮。歡知逆狀已露,稍懷旅拒,遂遣蔡俊拒代;令竇泰佐之。又遣侯景等雲向白馬,輔世珍等徑趣石濟,高隆之、及婁昭等屯據壺關,韓軌之徒擁眾蒲阪。於是上書天子,數論得失,訾毀乘輿,威侮朝廷。藉此微庸,冀茲大寶;溪壑可盈,禍心不測。或言徑赴荊、楚,開疆於外;或言分詣伊、洛,取彼讒人;或言欲來入關,與幕府決戰。今聖明禦運,天下清夷;百僚師師,四隩來暨;人盡忠良,誰為君側?而歡威福自己,生是亂階;緝構南箕,指鹿為馬;包藏凶逆,伺我神器。是而可忍,孰不可容。幕府折衝宇宙,親當受脤;銳師百萬,彀騎千群;裹糧坐甲,唯敵是俟;義之所在,糜軀匪吝。頻有詔書,班告天下;稱歡逆亂,征兵致伐。今便分命將帥,應機進討。或趣其要害,或襲其窟穴,電繞蛇擊,霧合星羅。而歡違負天地,毒被人鬼;乘此掃蕩,易同俯拾。歡若度河,稍逼宮廟,則分命諸將,直取並州。幕府躬自東轅,電赴伊、洛。若固其巢穴,未敢發動;亦命群帥,百道俱前,轘裂賊臣,以謝天下。其州鎮郡縣,率土黎人,或州鄉冠冕,或勳庸世濟,並宜舍逆歸順,立效軍門。封賞之科,已有別格;凡百君子,可不勉哉。
北魏永熙三年(534)正月,賀拔嶽準備攻打曹泥,他派都督趙貴到夏州和宇文泰商量。宇文泰說:“曹泥占據孤城,又是偏遠地區,不足憂慮。侯莫陳悅貪得無厭又不講信譽,應當考慮先除掉他。”可是賀拔嶽不聽,便跟侯莫陳悅一起出兵攻打曹泥。二月間,軍隊來到河曲這個地方時,賀拔嶽果然被侯莫陳悅所害。賀拔嶽的部眾散歸平涼,隻有大都督趙貴統率的部眾收賀拔嶽的屍體回營。這時三軍不知該歸誰統領,各將領覺得都督寇洛年紀最大,便推舉他出來主持軍務。寇洛向來沒有雄才大略,他的命令沒有人執行,便請求讓位。於是趙貴便對著眾將竭力稱讚宇文泰英姿煥發而又有雄才大略,如果向他告知賀拔嶽的喪事,他一定會趕來參加,大家便乘勢擁戴他主持軍務,這樣就大事辦妥了。眾將都稱讚是好辦法。於是,派赫連達疾馳趕往夏州告訴宇文泰。當時夏州的官員和民眾都哭泣起來,請求宇文泰暫時留在夏州,觀望事態的發展變化。宇文泰說“:難於得到和容易失去的東西便是時機,當天就作出決定就是當機立斷。如今不早些前去,隻怕眾心離散。”都督彌姐元進企圖給侯莫陳悅當內應,暗中殺掉宇文泰。事情被覺察後,將他處斬。

帝謂諸軍曰:“高歡雖智不足而詐有餘,今聲言欲西,其意在入洛。吾欲令寇洛率馬步萬餘,自涇州東引;王羆率甲士一萬,先據華州。歡若西來,王羆足得抗拒;如其入洛,寇洛即襲汾、晉。吾便速駕,直赴京邑,使其進有內顧之憂,退有被躡之勢。一舉大定,此為上策。”眾鹹稱善。七月,帝帥眾發自高平,前軍至於弘農。而齊神武稍逼京師,魏帝親總六軍屯河橋,令左衛元斌之、領軍斛斯椿鎮武牢。帝謂左右曰:“高歡數日行八九百裏,曉兵者所忌,正須乘便擊之。而主上以萬乘之重,不能度河決戰,方緣津據守。且長河萬裏,捍禦為難,一處得度,大事去矣。”即以大都督趙貴為別道行台,自蒲阪濟,趣並州。遣大都督李賢將精騎一千赴洛陽。會斌之與斛斯椿爭權,鎮防不守,魏帝遂輕騎入關。帝備儀衛奉迎,謁見於陽驛,免冠流涕謝罪。乃奉魏帝都長安。披草萊,立朝廷,軍國之政,鹹取決於帝。仍加授大將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進封略陽郡公。別置二尚書,隨機處分。解尚書仆射,餘如故。
宇文泰便領著部下,輕騎飛奔來平涼。當時齊神武帝也派了長史侯景前來招降賀拔嶽的部眾,當宇文泰到達安定時,正好在驛站裏遇見了侯景。宇文泰正在吃飯,見侯景後,把嘴裏的飯吐出,命令部下立即上馬起程,他對侯景說:“賀拔公雖已身死,宇文泰卻還在,你來想幹什麼?”侯景大驚失色,說道:“我不過是一支箭,隨人射到哪裏罷了。”於是,他轉身回去了。宇文泰到達平涼後,對著賀拔嶽的屍體放聲大哭,十分傷心。將士們都又悲又喜,說道:“宇文公到了,我們不用擔憂了。”

初,魏帝在洛陽,許以馮翊長公主配帝,未及結納而魏帝西遷。至是詔帝尚之,拜附馬都尉。八月,齊神武襲陷潼關,侵華陰。帝率諸軍屯霸上以待之。神武留其將薛瑾守關而退。帝乃進軍斬瑾,虜其卒七千。還長安,進位丞相。十一月,遣儀同李虎與李弼、趙貴等討曹泥於靈州,虎引河灌之。明年,泥降,遷其豪帥於鹹陽。十二月,魏孝武帝崩,帝與群公定冊,尊立魏南陽王寶炬為嗣,是為文帝。
齊神武帝又派侯景和常侍張華原、義寧太守王基前來犒勞宇文泰,宇文泰不肯接受。他因為和王基有舊交情,想把王留下來,同時也把侯景留下,可是兩人都不肯屈從,他便讓兩人都回去。當時斛斯椿正在宇文泰的身邊,他對宇文泰說“:侯景可是人中的俊傑啊!為什麼放了他?”宇文泰也心中後悔,派驛馬追趕,未能趕上。王基也逃回,他告訴神武帝,說宇文泰確實是英雄豪傑,請在他的軍心未定的情況下消滅他。神武帝說:“您沒見到賀拔嶽和侯莫陳悅的下場嗎?我自當用計策拱手輕取他。”可是後來在沙苑失敗,神武帝十分追悔。

大統元年正月己酉,魏帝進帝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台,改封安定郡王。帝固讓王及錄尚書。魏帝許之,乃改封安定郡公。東魏將同司馬子如寇潼關,帝軍霸上。子如乃回軍自蒲津寇華州,刺史王羆擊走之。三月,帝命有司為二十四條新製,奏行之。
這時,魏帝正準備消滅齊神武帝,聽說賀拔嶽被害,便派武衛將軍元毗傳旨慰問賀拔嶽的軍隊,同時把軍隊調回洛陽。元毗到平涼後,眾將已公推宇文泰主持軍務。魏帝下令追回侯莫陳悅的軍隊,可是侯莫陳悅已經歸附齊神武帝,不肯接受魏帝的命令。宇文泰說“:侯莫陳悅陷害忠良之士,又不肯接受朝廷的詔令,這是國家的大賊。”於是下令各部戒嚴,準備討伐侯莫陳悅。

二年五月,秦州刺史、建忠王萬俟普撥率所部入東魏。帝輕騎追之,至河北千餘裏,不及而還。
當元毗還朝時,宇文泰上表給魏帝,說明高歡正擁兵河東,侯莫陳悅又據守水洛,部隊首尾受敵夾製,請求暫緩回軍京城。宇文泰這時正一心一意想討伐侯莫陳悅,又還不清楚朝廷的想法,而且部眾也還未到齊,所以上表托辭。於是他和元毗以及眾將宰殺牲畜,對天盟誓,共同輔佐朝廷。

三年正月,東魏寇龍門,屯軍蒲阪,造三道浮橋度河。又遣其將竇泰趣潼關,高昂圍洛州。帝出軍廣陽,召諸將謂曰:“賊掎吾三麵,又造橋,示欲必度,是欲綴吾軍,使竇泰得西入耳。且歡起兵以來,泰每先驅,下多銳卒,屢勝而驕。今襲之必克。克泰,則歡不戰而走矣。”諸將鹹曰:“賊在近,舍而襲遠;若差跌,悔何及也。”帝曰:“歡前再襲潼關,吾軍不過霸上。今者大來,謂吾但自守耳。又狃於得誌,有輕我之心。乘此擊之,何往不克。賊雖造橋,未能徑度,比五日中,吾取泰必矣。”庚戌,帝還長安,聲言欲向隴右。辛亥,謁魏帝而潛軍至小關。竇泰卒聞軍至,陳未成,帝擊之。盡俘其眾,斬泰,傳首長安。高昂聞之,焚輜重而走。齊神武亦撤橋而退。帝乃還。六月,帝請罷行台,魏帝複申前命,授帝錄尚書事,固讓乃止。八月丁醜,帝率李弼、獨孤信、梁禦、趙貴、於謹、若幹惠、怡峰、劉亮、王德、侯莫陳崇、李遠、達奚武等十二將東伐,至潼關。帝乃誓於師曰:“與爾有眾,奉天威,誅暴亂。惟爾眾士,整爾甲兵,戒爾戎事,無貪財以輕敵,無暴人以作威。用命則有賞,不用命則有戮,爾眾士其勉之。”乃遣於謹先徇地至盤豆,拔之。獲東魏將高叔禮,送於長安。戊子,至弘農,攻之,城潰。禽東魏陝州刺史李徽伯,虜其戰士八千。守將高千走度河,命賀拔勝追禽之,並送長安。於是宜陽、邵郡皆歸附。先是河南豪傑應東魏者,皆降。齊神武懼,率眾下蒲阪,將自後土濟。遣其將高昂以三萬人出河南。是歲,關中饑,帝館穀於弘農五十餘日。時軍士不滿萬人,聞神武將度,乃還。神武遂度河,逼華州。刺史王羆嚴守,乃涉洛,軍於許原西。帝至渭南,征諸州兵,未會。將擊之,諸將以眾寡不敵,請且待歡更西以觀之。帝曰:“歡若至鹹陽,人情轉騷擾。今及其新至,可擊之。”即造浮橋於渭,令軍士齎三日糧,輕騎度渭,輜重自渭南,夾渭而西。十月壬辰,至沙苑。距齊軍六十餘裏,神武引軍來會。癸巳,侯騎告齊軍至,帝召諸將謀。李弼曰:“彼眾我寡,不可平地置陣。此東十裏,有渭曲,可先據以待之。”遂進至渭,背水東西為陣。李弼為右拒,趙貴為左拒。命將士皆偃戈於葭蘆中,聞鼓聲而起。日晡,齊師至,望見軍少,競萃於左,軍亂不成列。兵將交,帝鳴鼓,士皆奮起。於謹等六軍與之合戰,李弼等率鐵騎橫擊之。絕其軍為二,遂大破之,斬六千餘級,臨陣降者二萬餘人。神武夜遁,追至河上,複大克。前後虜其卒七萬,留其甲兵二萬,餘悉縱歸。收其輜重兵甲,獻俘長安。李穆曰:“高歡膽破矣,逐之可獲。”帝不聽,乃還軍渭南。時所征諸州兵始至。乃於戰所,準當時兵,人種樹一株,栽柳七千根,以旌武功。魏帝進帝柱國大將軍,增邑並前五千戶。李弼等十二將,亦進爵增邑。以左仆射、馮翊王元季海為行台,與開府獨孤信帥步騎二萬向洛陽。賀拔勝、李弼度河圍蒲阪。蒲阪鎮將高子信開門納勝軍,東魏將薛崇禮棄城走,勝等追獲之。帝進軍蒲阪,略定汾、絳。初,帝自弘農入關後,東魏將高昂圍弘農。聞其軍敗,退守洛陽。獨孤信至新安,昂複走度河,遂入洛陽。自梁、陳已西,將吏降者相屬。於是東魏將堯雄、趙育、是雲寶出潁川,欲複降地。帝遣儀同宇文貴、梁遷等逆擊,大破之,趙育來降。東魏複遣任祥率河南兵與堯雄合,儀同怡峰與貴、遷等複擊破之。又遣都督韋孝寬取豫州。是雲寶殺其東揚州刺史那椿,以州來降。
起先,當賀拔嶽的軍隊駐守河曲時,有一位軍吏獨自外出行走,遇到一位老人對他說:“賀拔氏雖然掌管眾軍,最終一無所成,應當有位宇文氏從東北而來,此後一定大為興盛。”說完就不見了。到這時老人的話才應驗。

四年三月,帝率諸將入朝,禮畢還華州。七月,東魏將侯景等圍獨孤信於洛陽,齊神武繼之。帝奉魏帝至穀城,臨陣斬東魏將莫多婁貸文,悉虜其眾,送弘農。遂進軍瀍東。景等夜解圍去。及旦,帝率輕騎追至河上。景等北據河橋,南屬芒山為陣,與諸軍戰。帝馬中流矢,驚逸,軍中擾亂。都督李穆下馬授帝,軍複振。於是大捷,斬其將高昂、李猛、宋顯等,虜其甲士一萬五千人,赴河死者萬數。是日,置陣既大,首尾懸遠,從旦至未,戰數十合,氛霧四塞,莫能相知。獨孤信、李遠居右,趙貴、怡峰居左,戰並不利。又未知魏帝及帝所在,皆棄其卒先歸。開府李虎、念賢等為後軍;遇信等退,即與俱還。由是班師,洛陽亦失守。大軍至弘農,守將皆已棄城西走。所虜降卒在弘農者,因相與閉門拒守。進攻拔之,誅其魁首數百人。大軍之東伐也,關中留守兵少,而前後所虜東魏士卒,皆散在百姓間,乃謀亂。及李虎等至長安,計無所出。乃與太尉王盟、仆射周惠達輔魏太子出次渭北。關中大震恐,百姓相剽劫。於是沙苑所俘軍人趙青雀、雍州人於伏德等遂反。青雀據長安子城,伏德保鹹陽;與太守慕容思度各收降卒,以拒還師。長安城人皆相率拒青雀,每日接戰。魏帝留止閿鄉,令帝討之。長安父老見帝,且悲且喜曰:“不意今日,複得見公。”士女鹹相賀。華州刺史宇文導襲鹹陽,斬思度,禽伏德,南度渭,與帝會,攻破青雀。太傅梁景睿先以疾留長安,遂與青雀通謀。至是亦伏誅,關中乃定。魏帝還長安,帝複屯華州。十二月,是雲寶襲洛陽,東魏將王元軌棄城走。都督趙剛襲廣州拔之。自襄、廣以西城鎮複西屬。
魏帝便下詔任宇文泰為大都督,立即統率賀拔嶽的軍隊。宇文泰便送信給侯莫陳悅,責備他殺害賀拔嶽的罪過,又告訴他要立即回朝,侯莫陳悅卻假傳一份詔書給秦州刺史萬俟普撥,命令他增援自己。萬俟普撥看到這份詔書後產生懷疑,便把它封好交給宇文泰,宇文泰立即上表奏明朝廷。魏帝便向宇文泰詢問安定秦、隴一帶的計謀。宇文泰請魏帝召回侯莫陳悅,授給他朝廷的內官,並且封給他瓜州、涼州一個地方的藩王的爵號,否則,還是要引起他的猜疑。

五年冬,大閱於華陰。
三月,宇文泰進軍到達原州,所有軍隊都已到齊。他便向大家說明了準備討伐侯莫陳悅的意圖,士卒們無不滿懷憤怒。四月,軍隊到達上隴。宇文泰留下哥哥的兒子宇文導為都督,鎮守原州。宇文泰軍紀嚴明,對民眾秋毫無犯,老百姓都十分高興。當軍隊走出木峽關時,天降大雪,平地雪厚二尺。宇文泰深知侯莫陳悅為人膽小而且多疑,便命令部隊以加倍的速度急行軍,日夜兼程,出其不意。侯莫陳悅果然懷疑自己身邊的將領對他不忠,弄得部下人人惶惶不安,眾叛親離。當聽說宇文泰的大軍將到達時,侯莫陳悅退保略陽,留下一萬人堅守水洛。宇文泰到後,大軍團團圍住水洛城,守城將軍出降。宇文泰隨即帶領幾百輕騎兵趕往略陽,以接近侯莫陳悅的軍隊。侯莫陳悅的部下都勸告他退守上圭阝。當時南秦州刺史李弼也在侯莫陳悅的軍中,他乘人不備時派使者前往宇文泰軍中,請求充當內應。當夜侯莫陳悅出軍時,軍中自驚而大潰敗,許多將領和兵卒都前來宇文泰軍中投降。宇文泰乘機出兵奮擊,大破侯莫陳悅軍。侯莫陳悅跟他的子弟以及帳中幾十騎人馬逃走。宇文泰便命令原州都督宇文導追趕侯莫陳悅,在牽屯山把他斬首,然後將首級傳送洛陽。宇文泰到達上圭阝時,隻見侯莫陳悅的府中財寶堆積如山,他都拿出來獎賞兵士們,自己沒有拿一點。他的隨從們偷拿出一隻銀甕歸營,宇文泰知道後把有關人員加以治罪,同時將裏麵的東西剖開分賞將士們,大家都非常高興。

六年春,東魏將侯景出三鴉,將侵荊州。帝遣開府李弼、獨孤信各率騎出武關,景乃還。夏,蠕蠕度河至夏州,帝召諸軍屯沙苑以備之。
齊神武帝得知關隴獲勝的消息,便派使者來到宇文泰軍中,打算深相交結。宇文泰拒絕來使,並把神武帝送來的書信封好上奏朝廷。這時,神武帝已心懷叵測,所以魏帝十分倚仗宇文泰,他仍然要求宇文泰領兵稍向東進。宇文泰便命令大都督梁禦率領步騎兵五千人,準備鎮守黃河、渭河彙合的地方,打算進一步攻取河東。魏帝加封宇文泰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關西大都督、略陽縣公,依照規矩加以封拜,使持節照舊。

七年十一月,帝奏行十二條製,恐百官不勉於職事,又下令申明之。
這時魏帝正打算攻打北齊神武帝,便又派人來要求發兵。宇文泰便命令前秦州刺史駱超為大都督,率領輕騎兵一千人前往洛陽。魏帝又加封宇文泰為尚書左仆射、關西大行台,其餘官銜如故。宇文泰便傳檄文到各方鎮,曆數齊神武高歡之罪。

八年十月,齊神武侵汾、絳,圍玉壁。帝出軍蒲阪,神武退;度汾追之,遂遁去。十二月,魏帝狩於華陰,大饗將士。帝帥諸將,朝於行在所。
宇文泰對大家說“:高歡雖智謀不足而奸詐有餘,如今他聲言西征,其實意在進入洛陽。我要讓寇洛帶一萬多名馬步兵從涇州向東,王羆帶領軍隊一萬,先占領華州。高歡如果西來,王羆足以和他對抗;如果他敢於進犯洛陽,寇洛立即出兵襲擊汾州和晉州。我立即領兵直到京城,讓高歡進有內顧之憂,退有被躡製的顧慮,大事一舉可定,這是上策。”眾人都認為很好。

九年二月,東魏北豫州刺史高慎舉州來附,帝帥師迎之。三月,齊神武據芒山陣,不進者數日。帝留輜重於瀍曲,軍士銜枚,夜登芒山,未明擊之。神武單騎為賀拔勝所逐,僅免。帝率右軍若幹惠,大破神武軍,悉虜其步卒。趙貴等五將軍居左,戰不利。神武複合戰,帝又不利,夜引還。入關,屯渭上。神武進至陝,開府達奚武等禦之,乃退。帝以芒山諸將失律,上表自貶,魏帝不許。於是廣募關、隴豪右,以增軍旅。十月,大閱於櫟陽,還屯華州。
七月,宇文泰帶領軍隊從高平出發,他的前軍已經到達弘農。這時,高歡的部隊逼近京都洛陽。魏武帝親自統率六軍屯守河橋,命令左衛元斌之、領軍斛斯椿鎮守武牢關。宇文泰對旁邊的人說:“高歡幾天之內行軍八九百裏,這是通曉兵法的人所忌諱的事,正應該乘機襲擊他。而皇上是萬乘之尊,不能渡河決戰,正在沿岸防守。黃河長達萬裏,防禦困難,隻要有一處渡過,就大勢已去。”他當即讓大都督趙貴作為別道行台,從蒲阪渡河,直攻並州;派遣大都督李賢領精銳騎兵一千奔赴洛陽。可是,由於元斌之和斛斯椿爭權奪利,防守不嚴,魏武帝隻得輕騎入關。宇文泰安排儀仗隊和衛隊前來迎接,在東陽驛拜見魏孝武帝,並脫下帽子流著淚向魏帝謝罪。

十年五月,帝朝京師。七月,魏帝以帝前後所上二十四條及十二條新製,方為中興永式;命尚書蘇綽更損益之,總為五卷,班於天下。於是搜簡賢才為牧、守、令,習新製而遣焉。數年間,百姓便之。十月,大閱於白水。
於是,宇文泰奉魏帝定都長安,開辟荒地,建立朝廷。從此,軍隊和國家要務,都由宇文泰作決定。仍加封宇文泰為大將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晉封為略陽郡公,又另設立兩位尚書,隨時處置有關事務,除去尚書仆射官職,其餘照舊。起初,魏孝武帝在洛陽時,已經答應把馮翊長公主嫁給宇文泰,但還未成親而魏帝西遷長安。到這時下詔成親,宇文泰被封為駙馬都尉。

十一年十月,大閱於白水,遂西狩岐陽。
八月,齊神武帝攻克潼關,入侵華陰。宇文泰領著眾軍駐守霸上嚴陣以待。但高歡隻是留下部將薛瑾防守潼關,帶軍隊退回洛陽。宇文泰便進軍潼關,斬了薛瑾,俘虜了士兵七千人。回兵長安時,他被封為丞相。

十二年春,涼州刺史宇文仲和據州反,瓜州人張保害刺史成慶以應之,帝遣開府獨孤信討之。東魏將侯景侵襄州,帝遣開府若幹惠禦之,至穰,景遁去。五月,獨孤信平涼州,禽仲和,遷其百姓六千餘家於長安。瓜州都督令狐延起義誅張保,瓜州平。七月,帝大會諸軍於鹹陽。
十一月,派儀同李虎和李弼、趙貴等討伐曹泥,攻打靈州,李虎引黃河水灌城。第二年,曹泥投降,所有豪門首領被遷徙到鹹陽。

十三年正月,東魏河南大行台侯景舉河南六州來附,被圍於潁川。六月,帝遣開府李弼援之,東魏將韓軌等遁去。景遂徙鎮豫州。於是遣開府王思政據潁川,弼引軍還。七月,侯景密圖附梁,帝知其謀,悉追還前後所配景將士。景懼,遂叛。冬,帝奉魏帝西狩鹹陽。
閏十二月,魏孝武帝駕崩。宇文泰和眾大臣議定,立魏南陽王寶炬為皇帝,稱文帝。

十四年春,魏帝詔封帝長子覺為寧都郡公。初,帝以平元顥納孝莊帝功,封寧都縣子。至是,改以為郡,以封覺,用彰勤王之始也。五月,魏帝進帝位太師。帝奉魏太子巡撫西境,登隴,刻石紀事。遂至原州,曆北長城,大狩。東趣五原,至蒲州,聞魏帝不豫而還。及至,魏帝疾已愈,乃還華州。是歲,東魏將高嶽圍王思政於潁川。
大統元年(535)正月初二,魏文帝晉升宇文泰為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大行台,改封安定郡王。宇文泰堅決辭去王爵和錄尚書事,魏文帝答應了,便改封他為安定郡公。當東魏將領司馬子如進犯潼關時,宇文泰領兵屯守霸上。司馬子如回軍從蒲津進攻華州,被刺史王羆打退。

十五年春,帝遣大將軍趙貴帥師援王思政。高嶽堰洧水以灌城,潁川以北皆為陂澤,救兵不得至。六月,潁川陷。初,侯景圍建鄴,梁司州刺史柳仲禮赴台城。梁竟陵郡守孫皓以郡內附,帝使大都督苻貴鎮之。及建鄴陷,仲禮還司州,來寇。皓以郡叛,帝大怒。十一月,遣開府楊忠攻克隨州,進圍仲禮長史馬岫於安陸。
三月,宇文泰讓有關部門製定二十四條新規定,上奏皇帝並實行。

十六年正月,仲禮來援安陸,楊忠逆擊於漴頭,大破之,禽仲禮。馬岫以城降。三月,魏帝封帝第二子震為武邑公。七月,帝東伐,拜章武公導為大將軍,總督留守諸軍,屯涇北,鎮關中。九月丁巳,軍出長安。連雨,自秋及冬,諸軍馬驢多死。遂於弘農北造橋濟河,自蒲阪還。於是河南自洛陽,河北自平陽以東,遂入齊。
二年(536)五月,秦州刺史、建忠王萬俟普撥帶領本部人馬投往東魏,宇文泰以輕騎追趕,一直追過黃河北麵一千多裏遠,因未能趕上而回。

十七年三月,魏文帝崩,皇太子嗣位,帝以塚宰總百揆。十月,帝遣大將軍王雄出子午,伐上津、魏興,大將軍達奚武出散關,伐南鄭。
三年(537)正月,東魏進犯龍門,屯兵在蒲阪,建造三座浮橋渡河。又派將軍竇泰往潼關,高昂圍洛州。宇文泰出軍廣陽,他召集眾將說:“敵人從三個方向牽製我軍,又建造橋梁,顯示一定要渡河,目的是拖住我軍,讓竇泰得以順利西進。況且高歡起兵以來,竇泰每次都當先鋒,部下大多是精兵,屢次獲勝必定驕傲。如今突襲就一定能打敗他,打敗竇泰,那麼高歡就會不戰而退了。”眾將都說“:敵人就在近處,舍近而襲遠,如果有失誤,就後悔不及了。”宇文泰說:“高歡前次再攻潼關時,我軍不過在霸上防禦。如今他大軍前來,一定認為我們也隻是防守而已。他又正是得意的時候,有輕視我們的想法,乘此機會出兵,有什麼攻不下的?敵人雖然在造橋,卻未能立即渡河。在五天時間裏,我一定能戰勝竇泰。”十三日,宇文泰回軍長安,聲稱將出兵隴右。十四日,謁見魏文帝後立即暗地把軍隊帶到小關。竇泰突然聽說西魏軍隊到達,還沒來得及列陣,宇文泰便帶兵猛攻,把竇泰的軍隊全部俘虜,斬了竇泰,將首級傳到長安。高昂聽到消息,便燒掉輜重物品慌忙撤退。高歡也撤下浮橋退軍。宇文泰這才回軍長安。

廢帝元年春,王雄平上津、魏興,以其地置東梁州。四月,達奚武圍南鄭。月餘,梁州刺史宜豐侯蕭修以州降武。八月,東梁州百姓圍州城,帝複遣王雄討之。
六月,宇文泰奏請免去行台職務,魏文帝重申上次的任命,授宇文泰錄尚書事,宇文泰堅決推辭後才停止。

二年正月,魏帝詔帝為左丞相、大行台、都督中外諸軍事。二月,東梁州平,遷其豪帥於雍州。三月,帝遣大將軍、魏安公尉遲迥帥師伐梁武陵王蕭紀於蜀。四月,帝勒銳騎三萬,西逾隴,度金城河,至姑臧。吐穀渾震懼,遣使獻其方物。七月,帝至自姑臧。八月,尉遲迥克成都,劍南平。十一月,尚書元烈謀亂,伏誅。
八月十四日,宇文泰帶領李弼、獨孤信、梁禦、趙貴、於謹、若幹惠、怡峰、劉亮、王德、侯莫陳崇、李遠、達奚武等十二將軍東征,到達潼關。宇文泰對全軍發出誓言說:“和你們眾人,奉天威,除暴亂!各位將士,整齊甲兵,盡力疆場,不得貪財以輕敵,不得逞凶以作威!服從命令便獎賞,不聽命令將被殺,眾位將士,勉力從行!”他便先派於謹到盤豆略地,攻克了盤豆,俘虜東魏守將高叔禮,送到長安。二十五日,到達弘農,攻城,城破,活捉東魏陝州刺史李徽伯,俘虜了士兵八千人。守將高千逃走渡河,宇文泰命令賀拔勝追趕並活捉了他,一起送到長安。於是,宜陽、邵郡都歸降。過去河南一帶聽命於東魏的豪強們也都歸降西魏。

三年正月,始作九命之典,以敘內外官爵。以第一品為九命,第九品為一命;改流外品為九秩,亦以九為上。又改置州、郡、縣,凡改州四十六,置州一,改郡一百六,改縣三百三十。魏帝有怨言,於是帝與公卿議,廢帝;立齊王廓。是為恭帝。
齊神武帝很害怕,便帶領軍隊前往蒲阪,準備從後土渡河。又派他的部將高昂領三萬人出河南。這一年,關中饑荒,宇文泰在弘農讓軍隊吃糧五十多天。當時,宇文泰的軍隊不滿一萬人,當聽到高歡準備渡河的消息,便回軍。高歡渡過黃河後,進逼華州。由於刺史王羆防守嚴密,他們便趟過洛水,駐紮在許原之西。宇文泰到達渭南後,調遣的各州人馬還沒有到達。他準備進攻高歡,眾將認為寡不敵眾,請求讓高歡再往西一段觀察動向。宇文泰說“:高歡如果到了鹹陽,人心就會浮動不安,現在乘他剛到,可以進攻他。”他當即讓人在渭河上建造浮橋,並命令將士們都帶好三天糧食,輕騎渡過渭河,輜重行李留在渭南,沿河向西前進。

恭帝元年四月,帝大饗群臣。魏史柳虯執簡書告於朝曰:“廢帝,文皇帝之嗣子,年七歲,文皇帝托於安定公曰:‘是子也,才由於公;不才亦由於公,公宜勉之。’公既受茲重寄,居元輔之任,又納女為皇後;遂不能訓誨有成,致令廢黜,負文皇帝付屬之意,此咎非安定公而誰?”帝乃令太常盧辯作誥喻公卿曰:“嗚呼!我群後暨眾士,維文皇帝以繈褓之嗣托於予,訓之誨之,庶厥有成。而予罔能弗變厥心,庸暨乎廢墜我文皇帝之誌。嗚呼!茲咎予其焉避?予實知之,矧爾眾人之心哉。惟予之顏,豈惟今厚,將恐來世,以予為口實。”乙亥,魏帝詔封帝子邕為輔城公,憲為安城公。七月,西狩至原州。梁元帝遣使請據舊圖以定疆界;又連結於齊,言辭悖慢。帝曰:“古人有言,天之所棄,誰能興之,其蕭繹之謂乎。”十月壬戌,遣柱國於謹、中山公護與大將軍楊忠、韋孝寬等步騎五萬討之。十一月癸未,師濟漢,中山公護與楊忠率銳騎先屯其城下。丙申,於謹至江陵,列營圍守。辛亥,克其城,戕梁元帝,虜其百官士庶以歸,沒為奴婢者十餘萬,免者二百餘家。立蕭察為梁主,居江陵,為魏附庸。魏氏之初,統國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後多絕滅。至是,以諸將功高者為三十六國後;次者為九十九姓後;所統軍人,亦改從其姓。
十月初一,軍隊到達沙苑,距離北齊軍隊六十多裏路遠,高歡帶領軍隊前來會戰。初二,偵察騎兵報告齊軍已到。宇文泰召集眾將商議對敵之策。李弼說“:敵眾我寡,不能在平地上布陣。在這裏東南十裏處,有渭河河曲,可以先占領後嚴陣以待。”於是軍隊進至渭曲,背水排成東西陣容,李弼為右方陣,趙貴為左方陣。命令將士們把戈放倒在草叢中,聽見鼓聲後再起來。黃昏時,齊軍到達後,望見魏軍人少,便爭先恐後地向左邊湧去,隊伍混亂得沒有隊形。兩軍快交戰時,宇文泰擂響戰鼓,將士們都從埋伏地一躍而起。於謹等率領的六軍前來會戰,李弼等人率領鐵騎兵橫腰攔擊,把齊軍攔腰截為兩段,於是大破齊軍,斬首六千多級,臨陣投降的有二萬多人。高歡連夜逃走,魏軍追至黃河,又大破齊軍。前後共俘虜齊軍士卒七萬人,留下精兵二萬,其餘都放他們回去了。宇文泰得到了許多敵人的軍用物資和兵甲,把俘虜送往長安獻給朝廷。李穆說“:高歡嚇破膽了,追上去可以抓住他。”宇文泰不聽,便回兵渭南。這時,他所征調的各州人馬才剛剛來到。他便在當時的戰場上按照參戰人數,每人種樹一株,共栽了七千株柳樹,以此作為表彰戰功。魏帝加封宇文泰為柱國大將軍,增加封邑,和過去合並共有五千戶。李弼等十二位將領,也都晉爵和增加食邑的戶數。

二年,梁廣州刺史王琳寇邊。十月,帝遣大將軍豆盧寧帥師討之。
於是,宇文泰以左仆射、馮翊王元季海為行台,和開府獨孤信統率步騎兵兩萬人進攻洛陽,賀拔勝、李弼渡河圍攻蒲阪。蒲阪守將高子信打開城門接納賀拔勝的軍隊,東魏將領薛崇禮棄城而逃,賀拔勝等人追趕並抓住了他。宇文泰進軍蒲阪,占領汾州、絳州。起初,宇文泰從弘農領兵入關後,東魏將領高昂圍困了弘農。後來聽到東魏軍大敗的消息,才退守洛陽。獨孤信進軍到新安時,高昂又退走渡河,於是,西魏軍進駐洛陽。從梁、陳以西廣大地方,將領和官吏們前來投降的絡繹不絕。

三年正月丁醜,初行《周禮》,建六官,魏帝進帝位太師、大塚宰。帝以漢、魏官繁,思革前弊。大統中,乃令蘇綽、盧辯依周製改創其事,尋亦置六卿官,然為撰次未成,眾務猶歸台閣。至是始畢,乃命行之。四月,帝北巡。七月,度北河。魏帝封帝子直為秦郡公,招為正平公。九月,帝不豫,還至雲陽,命中山公護受遺輔嗣子。十月乙亥,帝薨於雲陽宮,還長安發喪,時年五十。十二月甲申,葬於成陵,諡文公。及孝閔帝受禪,追尊為文王,廟曰太祖。武成元年,追尊為文皇帝。
這時,東魏將領堯雄、趙育、是雲寶從潁川出兵,想收複被投降者帶往西魏的土地。宇文泰派儀同宇文貴、梁遷等迎麵攻擊,大破東魏軍,趙育前來投降。東魏又派任祥率領河南兵和堯雄會合,儀同怡峰和宇文貴、梁遷等又擊敗了他們。宇文泰又派都督韋孝寬攻取豫州。是雲寶殺了東揚州刺史那椿,以東揚州投降西魏。

帝知人善任使,從諫如順流。崇尚儒術,明達政事,恩信被物。能駕馭英豪,一見之者,鹹思用命。沙苑所獲囚俘,釋而用之;及河橋之役,以充戰士,皆得其死力。諸將出征,授以方略,無不製勝。性好樸素,不尚虛飾,恆以反風俗複古始為心雲。
四年(538)三月,宇文泰領著諸將入朝,朝見後返回華州。

孝閔皇帝諱覺,字陀羅尼,文帝第三子也。母曰元皇後。大統八年,生於同州。七歲封略陽郡公。時善相者史元華見帝,退謂所親曰:“此公子有至貴相,但恨不壽耳。”
七月,東魏將領侯景等把獨孤信圍在洛陽,齊武帝高歡又加兵合圍。宇文泰保護魏帝到穀城,和敵軍對陣時,斬了東魏將領莫多婁貸文,全部俘虜了他的部下,送到弘農。於是宇文泰又進軍至鏶水之東。侯景等在夜間解圍而去。天亮時,宇文泰帶領輕騎追到黃河上。侯景等人據守河橋北麵,南連芒山設下陣勢,和宇文泰各軍作戰。宇文泰的戰馬被流矢射中,驚逃,軍中大亂。都督李穆把自己的戰馬給宇文泰騎,西魏軍威又大振,於是大敗東魏軍,斬了敵軍將領高昂、李猛、宋顯等人,俘虜了兵士一萬五千人,掉到河裏淹死的敵兵數以萬計。

魏恭帝三年三月,命為安定公世子。四月,拜大將軍。十月乙亥,文帝崩。丙子,世子嗣位為太師、大塚宰。十二月丁亥,魏帝詔以岐陽地封帝為周公。庚子,詔禪位於帝曰:“予聞皇天之命不於常,惟歸於德。故堯授舜,舜授禹,時宜也。天厭我魏邦,垂變以告,惟爾罔弗知。予雖不明,敢弗龔天命,格有德哉。今踵唐、虞舊典,禪位於周,庸布告爾焉。”使大宗伯趙貴持節奉冊書曰:“谘爾周公,帝王之位弗常,有德者受命,時乃天道。予式時庸,荒求於唐、虞之彝踵,曰我魏德之終舊矣。我邦小大罔弗知,今其可亢怫於天道而不歸有德歟。時用詢謀,僉曰:公昭考文公,格勳德於天地,丕濟黔黎。洎公,又躬宣重光。故玄象征見於上,謳訟奔走於下,天之曆數,用實在焉,予安敢弗若。是以欽祗聖典,遜位於公。公其享茲天命,保有萬國,可不慎歟。”魏帝臨朝,遣戶部中大夫、濟北公元迪致皇帝璽綬。帝固辭,公卿百辟勸進,太史陳祥瑞,乃從之。是日,魏帝遜位於大司馬府。
當天,由於兩軍作戰陣營龐大,頭尾相距太遠,戰鬥從早晨一直打到下午未時,來回戰鬥幾十場,戰場中烽煙滾滾,彼此不知勝負的消息。獨孤信、李遠為右陣,趙貴、怡峰為左陣,兩翼作戰都失利,又不知道魏帝和宇文泰身居何處,因此都丟下士卒先自歸來。開府李虎、念賢等人原是後軍,遇見獨孤信等人退回,便也跟著回軍。於是,西魏軍隊全軍撤退,洛陽也失守了。當大軍退到弘農時,守將早已都棄城西去,原來宇文泰俘獲的東魏降卒們關閉城門堅守,不肯出迎,宇文泰命軍士們攻下城池,斬了為首的幾百個人。

元年春正月,天王即位,柴燎告天,朝百官於路門。追尊皇考文公為文王,皇妣為文後,大赦。封魏帝為宋公。是日,槐裏獻赤雀。百官奏議曰:“帝王之興,罔弗更正朔,明受之於天,革人視聽也。逮於尼甫,稽諸陰陽,雲行夏之時,後王所不易。今魏曆告終,周室受命;以木承水,實當行錄;正用夏時,式遵聖道。惟文王誕玄氣之祥,有黑水之讖,服色宜尚烏。製曰:“可。”以大司徒、趙郡王李弼為太師;以大宗伯、南陽公趙貴為太傅、大塚宰;以大司馬、河內公獨孤信為太保;以大宗伯、中山公護為大司馬;以大將軍寧都公毓、高陽公達奚武、武陽公豆盧寧、小司冠陽平公李遠、小司馬博陵公賀蘭禪、小宗伯魏安公尉迥等並為柱國。壬寅,祀圓丘。詔曰:“予本自神農,其於二丘,宜作厥主。始祖獻侯,啟土遼海,配南北郊;文考德符五運,受天明命,祖於明堂,以配上帝。”癸卯,祀方丘。甲辰,遂祭太社。初除市門稅。乙巳,享太廟。丁未,會於乾安殿,班賞各有差。戊申,詔有司分命使者,巡察風俗,求人得失,禮餼高年,恤於鰥寡。辛亥,祀南郊。壬子,立王後元氏。辛酉,享太廟。癸亥,親耕籍田。二月癸酉朔,朝日於東郊。戊寅,祭太社。丁亥,柱國、楚國公趙貴謀反,伏誅。太保獨孤信罪免。甲午,以大司空、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太保;大司馬、晉國公護為大塚宰;柱國、博陵公賀蘭禪為大司馬;高陽公達奚武為大司寇;大將軍、化政公宇文貴為柱國。三月己酉,衛國公獨孤信賜死。癸亥,省六府士員三分之一。夏四月壬申,降死罪已下囚。壬午,謁成陵。丁亥,享太廟。五月己酉,帝將觀漁於昆明池,博士薑頃諫,乃止。秋七月壬寅,帝聽訟於右寢,多所哀宥。辛亥,享太廟。八月戊辰,祭太社。辛未,降死罪已下囚。甲午,詔二十四軍舉賢良。九月庚申,改太守為郡守。
當西魏大軍東征時,關中留守的兵士人數很少,而前後俘虜的許多東魏投降的士兵們都散居在百姓中,這時便趁機謀反,製造混亂。當李虎等到達長安時,不知怎麼辦好,便和太尉王盟、仆射周惠達保護西魏的太子出行到達渭北,於是關中大亂,百姓也互相搶掠,在沙苑被俘的東魏士兵趙青雀和雍州人於伏德等人便聚眾造反。趙青雀占領長安子城,於伏德占領鹹陽,他和太守慕容思慶都各自收留降兵,用來對抗回朝的軍隊。長安城中居民都自動聯合起來對抗趙青雀,每天雙方交戰。魏文帝留在閿鄉,命令宇文泰征討。當長安城父老見到宇文泰時,又悲又喜地說:“想不到今天又能見到宇文公。”男男女女都相互慶賀。華州刺史宇文導攻下鹹陽,斬了太守慕容思慶,活捉了於伏德,又南渡渭河,和宇文泰會師,攻破趙青雀。太傅梁景睿又先以有病而留在長安,後來便和趙青雀同謀反叛,這時也依法處決,關中才算安定下來,魏文帝回到長安,宇文泰又屯守華州。

帝性剛果,忌晉公護之專。司會李植、軍司馬孫恆以先朝佐命,入侍左右,亦疾護權重,乃與宮伯乙鳳、賀拔提等潛請帝誅護,帝許之。又引宮伯張先洛。先洛以白護,護乃出植為梁州刺史,恆為潼州刺史。鳳等更奏帝,將召群臣入,因此誅護。先洛又白之。時小司馬尉綱總統宿衛兵。護乃召綱入殿中,詐呼鳳等論事,以次執送護弟,並誅之。綱乃罷禁兵,帝無左右,獨在內殿,令宮人執兵自守。護遣大司馬賀蘭祥逼帝遜位,貶為略陽公,遂幽於舊邸。月餘日,以弑崩,時年十六。植、恆等亦遇害。及武帝誅護後,乃詔曰:“故略陽公至德純粹,天姿秀傑。屬魏詐告終,寶命將改,謳歌允集,曆數攸歸。上協蒼靈之慶,下昭後祗之錫。而禍生肘腋,釁起蕭牆;白武噬驂,蒼鷹集殿;幽辱神器,弑酷乘輿;冤結生靈,毒流宇縣。今河海登清,氛沴消蕩;追尊之禮,宜崇徽號。”遣太師、蜀國公迥於南郊,上諡曰孝閔皇帝,陵曰靜陵。
十二月,是雲寶偷襲洛陽,東魏守將王元軌棄城而逃。都督趙剛攻打廣州也得勝,這樣,自襄州、廣州以西的城鎮又屬西魏所有。

世宗明皇帝諱毓,小名統萬突。文皇帝之長子也。母曰姚夫人。永熙三年,文帝臨夏州,生於統萬城,因以名焉。大統十四年,封寧都郡公。魏恭帝三年,累遷大將軍,鎮隴右。孝閔踐阼,進位柱國,轉岐州刺史,有美政。及孝閔廢,晉公護遣迎帝於岐州。九月癸亥,至京師,止於舊邸。群臣上表勸進,備法駕奉迎,帝固讓,群臣固請,乃許之。
五年(539)冬天,在華陰舉行大閱兵。

元年秋九月,天王即位,大赦。乙醜,朝郡臣於延壽殿。冬十月癸酉,太師、趙國公李弼薨。己卯,以大將軍、昌平公尉綱為柱國。乙酉,祀圓丘。丙戌,祀方丘。甲午,祭太社。陽平公李遠賜死。辛未,梁敬帝遜位於陳。十一月庚子,享太廟。丁未,祀圓丘。十二月庚午,謁成陵。庚辰,以大將軍、輔城公邕為柱國。戊子,赦長安見囚。甲午,詔元氏子女自坐趙貴等事以來,所有沒入為官口者,悉免之。
六年(540)春天,東魏將領侯景兵出三亞鳥,準備入侵荊州,宇文泰派開府李弼、獨孤信各領騎兵出武關,侯景隻得回兵。

二年春正月乙未,以大塚宰、晉公護為太師。辛亥,親耕籍田。癸醜,立王後獨孤氏。丁巳,於雍州置十二郡。三月甲午,北豫州刺史司馬消難舉州來附。改雍州刺史為牧,京兆郡守為尹。庚申,詔三十六國、九十九姓,自魏南徙,皆稱河南人;今周室既都關中,宜改稱京兆人。夏四月己巳,以太師、晉公護為雍州牧。辛未,降死罪囚一等,五歲刑已下皆原之。甲戌,天王後獨孤氏崩。甲申,葬敬後。五月乙未,以大司空、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大宗伯。六月癸亥,嚈噠國遣使朝貢。己巳,板授高年刺史、守、令,恤鰥寡孤獨各有差。分長安為萬年縣,並居京城。壬申,遣使分行州郡,理囚徒,察風俗,掩骸埋胔。秋七月,順陽獻三足烏。八月甲子,群臣上表稱慶。於是大赦,文武普進級。九月辛卯,以大將軍楊忠、王雄並為柱國。甲辰,封少師元羅為韓國公,以紹魏後。丁未,行幸同州故宅,賦詩。冬十月辛酉,突厥遣使朝貢。癸亥,太廟成。乙亥,以功臣琅邪貞獻公賀拔勝等十三人配享文帝廟庭。壬午,大赦。
七年(541)十一月,宇文泰上奏朝廷,實行十二條製度,因擔心百官不能認真履行職責,又再次下令申明。

武成元年春正月己酉,太師、晉公護上表歸政。帝始親萬機,軍旅猶總於護。初改都督諸州軍事為總管。三月癸巳,陳六軍,帝親擐甲胄,迎太白於東方。吐穀渾寇邊。庚戌,遣大司馬、博陵公賀蘭祥率眾討之。夏五月戊子,詔有司造周曆。己亥,聽訟於正武殿。辛亥,以大宗伯、梁國公侯莫陳崇為大司徒;大司寇、高陽公達奚武為大宗伯;武陽公豆盧寧為大司寇;柱國、輔城公邕為大司空。乙卯,詔曰:“比屢有糾發官司赦前事者,有司自今勿推究。唯庫既倉廩,與海內所共。漢帝有雲:‘朕為天下守財耳。’若有侵盜公家財畜錢粟者,魏朝之事,年月既遠,一不須問;自周有天下以來,雖經赦宥,事跡可知者,有司宜即推窮。得實之日,免其罪,征備如法。”賀蘭祥攻拔洮陽、洪和二城,吐穀渾遁走。閏月,高昌遣使朝貢。六月戊子,大雨霖。詔公卿大夫士爰及牧守黎庶等,令各上封事,讜言極諫,無有所諱。其遭水者,有司可時巡檢,條列以聞。庚子,詔曰:“潁川從我,是曰元勳;無忘父城,實起王業。文考屬天地草昧,造化權輿,拯彼流亡,匡茲頹運。賴英賢盡力,文武同心,翼讚大功,克隆帝業。而被堅執銳,櫛風沐雨,永言疇昔,良用憮然。若功成名遂,建國割符,予唯休也。其有致死王事,妻子無歸者,朕甚傷之。凡從先王向夏州,發夏州從來,見在及薨亡者,並量賜錢帛,稱朕意焉。”是月,陳武帝殂。秋八月己亥,改天王稱皇帝,追尊文王為文皇帝。大赦,改元。癸醜,增禦正四人,位上大夫。冬十月,齊文宣帝殂。
八年(542)十月,北齊神武帝高歡入侵汾州、絳州,包圍了玉壁。宇文泰出兵到達蒲阪,渡過汾河追擊,齊軍逃走。

二年春正月癸醜朔,大會群臣於紫極殿,始用百戲。三月辛酉,重陽閣成,會群臣公侯列將卿大夫及突厥使於芳林園,賜錢帛各有差。夏四月,帝因食糖追遇毒,庚子,大漸。詔曰:
十二月,魏文帝在華陰狩獵,並大舉犒勞所有將士。宇文泰率領眾將,在行宮朝見魏文帝。

人生天地之間,稟五常之氣;天地有窮已,五常有推移,人安得長在。是以有生有死者,物理之必然。處必然之理,修短之間,何足多恨。朕雖不德,性好典墳,披覽聖賢餘論,未嚐不以此自曉。今乃命也,夫複何言!諸公及在朝卿大夫士、軍中大小督將軍人等,並立勳效,積有年載;輔翼太祖,成我周家,令朕纘承大業,處萬乘之上。此上不負太祖,下不負朕躬。朕得啟手啟足,從先帝於地下,實無恨於心矣。所可恨者,朕享大位,可謂四年矣,不能使政化修理,黎庶豐足;九州未一,二方猶梗,顧此恨恨,目用不瞑。唯冀仁兄塚宰,洎朕先正先父公卿大臣等,協和為心,勉力相勸,勿忘太祖遺誌,提挈後人。朕雖沒九泉,形骸不朽。今大位虛曠,社稷無主;朕兒幼少,未堪當國。魯國公邕,朕之介弟,寬仁大度,海內共聞,能弘我周家,必此子也。夫人貴有始終,公等事太祖,輔朕躬,可謂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北史》

《北史》

作者:李延壽
《北史》本記
《北史》列傳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