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 熱搜: 三字  鬼穀子 
《容齋隨筆》 作者:洪邁  

卷十五·呼君為爾汝

東坡雲:“凡人相與號呼者,貴之則曰公,賢之則曰君,自其下則爾汝之。雖王公之貴,天下貌畏而心不服,則進而君公、退而爾汝者多矣。”予謂此論特後世之俗如是爾,古之人心口一致,事從其真,雖君臣父子之間,出口而言,不複顧忌,觀《詩》、《書》所載可知矣。箕子陳《洪範》,對武王而汝之。《金縢》策祝,周公所以告大王、王季、文王三世祖考也,而呼之曰爾三王,自稱曰予。至雲:“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屏璧與珪。”殆近乎相質責而邀索也。《天保》報上之詩,曰:“天保定爾,俾爾戩縠”,《閟宮》頌君之詩,曰:“俾爾熾而昌”、“俾爾昌而熾”,及《節南山》、《正月》、《板蕩》、《卷阿》、《既醉》、《瞻卬》諸詩,皆呼王為爾。《大明》曰“上帝臨女”,指武王也。《民勞》曰“王欲玉女”,指厲王也。至或稱為小子,雖幽、厲之君,亦受之而不怒。嗚呼!三代之風俗,可複見乎?晉武公請命乎天子,其大夫賦《無衣》,所謂“不如子之衣”,亦指周王也。
蘇東坡說:”大凡人們在一起互相稱呼,認為對方尊貴就稱之曰公,認為對方賢德就稱之曰君,對方地位在他下邊的人就稱之曰爾、曰汝。即使是貴為王公,天下人表麵上敬畏可是心裏不服,就當麵稱君、稱公,背後稱爾稱汝,這樣的事例是很多的。”我認為這種論斷並不全麵,隻是後代的風氣如此罷了,古代的人心口如一,說話做事講究樸質,即使是君臣父子之間,張口就說,不講客套,不存在什麼顧慮和忌諱,看看《詩經》、《尚書》中的記載就可了解了。箕子陳述《洪範》,對武王說話就是稱之曰汝。《金滕》是在以簡策祝告鬼神,是周公求告大王、王季、文王三代父祖的祝辭,可是稱呼他們曰爾三王,稱呼自己曰子。至於說道:“假如爾(你們)答應我的要求,我就拿著璧與珪死去,等待爾(你們)的命令,假若爾(你們)不答應我的要求,那我就要把璧和矽拋掉。”大抵接近於做生意講價錢求暗償的口吻,《天保》是一篇臣下讚美周王的詩,曰“天保定爾,俾爾戩縠”,《閟宮》是一篇歌頌國君的詩,曰“俾爾熾而昌”、“俾爾昌而熾”,至於《節南山》、《正月》、《板蕩》、《卷阿》、《既醉》、《瞻卬》各篇詩作,皆直呼王曰爾。《大明》曰“上帝臨女”,“女”指的是武王。《民勞》曰“王欲玉女”,“女”指的是厲王。甚至於有時稱之為小子,即使是象幽王、厲王那樣的暴君,也坦然接受這種稱呼而不生氣。哎呀!三代時的純樸風俗,還能出現於今天嗎?晉武公向天子請命,他的大夫賦《無衣》之詩,所言“不如子之衣”,“子”也是指的周王,子為敬稱,不同於爾汝,但稱王用於後世亦罕見。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快悅 quickJoy 免費在線排盤 qj.hk
您的姓名:
出生日期:

 
更多>同類經典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

作者:洪邁
《容齋隨筆》卷一
《容齋隨筆》卷二
《容齋隨筆》卷三
《容齋隨筆》卷四
《容齋隨筆》卷五
《容齋隨筆》卷六
《容齋隨筆》卷七
《容齋隨筆》卷八
《容齋隨筆》卷九
《容齋隨筆》卷十
《容齋隨筆》卷十一
《容齋隨筆》卷十二
《容齋隨筆》卷十三
《容齋隨筆》卷十四
《容齋隨筆》卷十五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於我們  |  聯繫方式  |  使用協議  |  隐私政策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違規舉報